1、1 / 16专题四专题四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专题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专题重点专题重点:1.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新民主主义革命2 / 16重点重点 1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一.18401900 年间的列强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2.过程:(1840618428)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割香港岛、赔款附件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等3.影响政治: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动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兴起(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1)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约遭到拒绝2.过程: (18561860)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条约内容:十一口通商、内河航运权、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赔款、英国割占九龙司等3.影响政治: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总理衙门、汉族官僚权力上升)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思想: “中体西用”思潮形成,从器物上学习西方(三)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
3、程: (18941895)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和台湾、赔款 2 亿两白银、开放长江四口通商、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资本输出)3.影响3 / 16政治: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实业救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等)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军事改革经济:清政府为支付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允许外国在华设厂,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思想:维新思潮兴起(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谋求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打击外国在华势力(反洋教斗争)2.过程: (19001901)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条
4、约内容:赔款、设使馆区、驻兵权、禁止反帝、总理衙门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救亡图存运动(一)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列强侵略、自然灾害、社会矛盾激化(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愿望、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色彩2.义和团运动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反洋交斗争口号:扶清灭洋(盲目排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二)清政府(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C60S90S) :中体西用(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均以失
5、败告终(2)目的: “自强” 、 “求富” (根本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创办新式教育。(4)评价积极: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4 / 16局限: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失败是必然的。(三)民族资产阶级1.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思想维新思潮发展(2)过程序幕:1895 年公车上书高潮:1895.6.119.21“百日维新”(“明定国是”诏书)失败:1898 年 9 月 21 日“戊戌政变”(3)失败原因客观:守旧势力强大根本:民族
6、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操之过急且具体策略失当。(4)评价: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2.辛亥革命(1)背景必要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的少数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可能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清政府预备立宪,建立“皇族内阁”,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孙中山思想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建立了
7、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进行一系列革命实践。时机: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2)过程导火索:保路运动爆发:1911.10.10 武昌首义发展:全国响应(14 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高潮:1912 年中华民国的成立结局:帝制终结,共和制在各种势力妥协下在全国实现(3)评价进步性:政治: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经济: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5 / 16思想:传播共和观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局限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主权)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人权) 。局限的主要原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8、、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典题分析】【典题分析】1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A 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 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C 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D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鸦片战争之后,满清统治者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可知鸦片战争的爆发并没有改变清政府的政策和观念,没有给清朝统治者造成实质性的震动,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对于满清统
9、治者的影响很小,而鸦片战争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只是少数开明官员的行为,不是满清统治者的改变,排除 A 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材料中满清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表现无关,排除 C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一致,都是西方列强企图把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D 项。2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A 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B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
10、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 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由材料“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 、 “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可知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激起了全国的革命风潮,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选 C 项;义和团运动是庚子事变的直接原因,排除 A 项;庚子事变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 B 项;五四运动标志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 D 项。3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
11、袁世凯强调: “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解析】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故选 B 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强调共和制度,排除 A 项;材料提及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实现平均地权,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据所学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排除 D 项。重点重点 2 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12、、五四运动6 / 16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日本加剧侵华,反日情绪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意识的觉醒;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北京学生游行示威上海 “三罢”斗争初步胜利(拒签、释放)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1)爱国革命运动:增强民族意识。(2)社会革命运动:增强民族力量。(3)思想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
13、准备。(4)革命转折点: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局限性五四运动爱国的方式缺乏理性,忽视法制。二、中共诞生1.中共成立的背景(1)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一战黄金时期)(2)政治: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组织: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的帮助2.中共一大(1921.7.23)制定党纲,选举机构,中心任务(组织工运) ,中共成立3.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4.第一次工运高潮(1922) :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5.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背景: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共
14、领导工运失败孙中山民主革命挫折、共产国际推动2.过程国民党一大(1924)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方式:党内合作高潮:北伐战争(1926.71927)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成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结束: 412、715 政变,国共合作破裂3.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中共右倾、共产国际错误指导7 / 164.教训:掌握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四、国共十年对峙与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2.三大起义:南昌起义(建军、第一枪)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3.工农武装割据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92710)高潮:中
15、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江西瑞金)政策: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政权4.红军长征(193410193610)原因:红军反“围剿”失败(左倾)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革命开始转危为安(转折点) 。五、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背景:西安事变国共达成谅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93777 卢沟桥事变)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庐山讲话承认中共合法;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合作方式:党外合作意义: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193712)
16、 “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3.合作抗日三个阶段:战略防御(377) 、战略相持(3810)战略反攻(458)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主导策略:以空间换时间,等待国际形势变化战果:松沪会战、徐州会战等 22 次会战敌后战场:中共主导策略:全面抗战路线,发动群众,建抗日根据地,游击战战果:平型关战役(首次胜利)百团大战4.胜利: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实践政治: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政府;普选制度8 / 16经济: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6.抗战胜利的意义是百年来首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新民主义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
17、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收回台湾,取消部分不平等条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六、人民解放战争1.背景国际: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国内:民众要求和平;中共召开七大,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和平努力重庆谈判(19459)签订双十协定 ,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政协会议(19461)3.解放战争爆发:1946 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过程:战略防御:粉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19461947)战略反攻:挺近大别山(1947 年夏)战略决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489491)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新中国成立(1949101)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对中国:实现
18、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中共成熟过程与对民主革命的探索:1.成熟历程:领导工运国民革命土地革命马克思主义实践与国情相结合、走井冈山道路、独立自主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2.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城市到农村(三大起义失败后)从农村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3.革命中心变化、长征前:南方长征后:北方9 / 164.革命对象的变化国民革命:军阀、列强;土地革命:封建地主、国民党反动派抗战: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5.中共军队与控制区名称的变化中共工农红军八路军、新
19、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农村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解放区【典题分析】【典题分析】1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图 1 为 1919 年 4 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图 1A 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 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 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 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促进其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
20、重要性,故选 C 项;近代中国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并非“平民教育运动”的背景,排除 A 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材料主旨“平民教育运动”不符,排除 B 项;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是革命的当务之急,并非“团结工农” ,排除 D 项。2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此后,像贺龙这样的革命军人和大批农民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内农民比例从中共五大 (1927) 的 18 7%激增至
21、六大 (1928) 的 77 6%。这一情况说明()A 中央重视扩大群众基础B 土地革命取得重大成效C 党的阶级基础发生转变D 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党内农民比例从中共五大(1927)的 187%激增至六大(1928)的 776%” ,可知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内农民比例迅速上升,说明中共开始注重联合农民,故选 A 项;1927年土地革命才刚刚开始,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效,排除 B 项;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没有发生过转变,排除 C 项;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 D 项。10 / 1631929 年 4 月,红四军第四军政
22、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 134 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 。这些标语的发布()A 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B 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D 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答案】A【解析】题干涉及的时间段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军第四军政治部发布的标语宣传了反帝反封建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党的政策主张、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有利于推动土地革命斗争的顺利开展,故选 A 项;反抗日本法西斯是在 1931 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时间不符,排除 B 项;1927 年,国民革命运
23、动就已经结束,排除 C 项;1927 年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排除 D 项。【重点突破【重点突破训练训练】一、一、选择题选择题11 / 161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 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B 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C 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D 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21861 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
24、内。对此,天国声明: “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 ”这说明太平天国()A 坚守闭关锁国政策B 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C 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 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31894 年 11 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 “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 ”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A 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B 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C 重视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D 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4下图漫画发表于 1912 年上海民权画报 。该漫画可用于说明()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北洋军阀实行专
25、制统治C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D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5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 ,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 ,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A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 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62021 年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 100 周年。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
26、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 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 提出了由土地革命转向国民革命方针D 决定立即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12 / 1671932 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 1935 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A 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B 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C 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D 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8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在坚持“干部教管第一”的
27、原则下,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1948 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这种变化反映了()A 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 教育目的从军事转变到社会经济C 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D 中共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的急迫性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9 (13 分)1912 年民国建立到 1919 年五四风雷,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近代沉沦到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
28、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材料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材
29、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法律上实现“民国”取代“帝国”的措施。 “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化” ,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4 分)(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以前的政治行动有何缺陷?与之相比,五四运动又具有了哪些新的特点?(4 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4 分)10 (14 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艰难的发展中,表现出本土性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13 / 16材料一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十余年,取得许多重大胜利的史实,使革命派
30、相信可以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坚持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从“太平天国占有中国大半,终亡于曾国藩等儒生之领兵”的事实中,他们认识到: “士大夫以为然,中国革命成矣” ,重视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和组织领导作用。他们吸取太平军与三合会、哥老会、捻军“同为清廷之仇敌,而不能联为一贯”的教训,认为“必其联合留学, 归国之后, 于全国之秘密结社有以操纵之” , 加强对全国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 以期 “义旗一起,大地皆应” 。摘编自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
31、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革命派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革命派所处的时代背景。 (8 分)(2)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 (4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呈现出的本土性特征。 (2 分)【突破训练答案与【突破训练答案与解析解析】1 【答案】A14 / 16【解析】据材料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的时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
32、,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体现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故选 A 项;材料中山民向列强提供食宿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排除 B 项;普通民众不可能把战争置身事外,排除 C 项;从材料中可得知国人对当时国家形势茫然无知,排除 D 项。2 【答案】D【解析】由材料“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可知太平天国英勇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具有国家主权意识,故选 D 项;鸦片战争已经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 A 项;民主政治的表述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对西方列强侵犯中国的态度而非外交观念
33、,排除 C 项。3 【答案】C【解析】由材料“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可知日本积极构建自身文明形象和清政府的野蛮形象,把自己标榜为文明和进步的国家,把清政府描述为腐朽落后的国家,迎合了西方的文明思维,注重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故选 C 项; 独立宣言发表于 1776 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日本驻美国公使发表的文章,并未提及西方列强的态度,排除 B 项;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抢夺资源,侵略中国,排除 D 项。4 【答案】D【解析】据漫画可知北京人物只是由清朝服饰的换成了民国的制服,说明辛亥革命不彻底,故选 D
34、项;材料重在强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不是其历史作用,排除 A 项;材料只提到北京人物,并没有说明北洋军阀已经窃取了革命果实,排除 B 项;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主要是由于外来侵略的不断加剧,排除 C 项。5 【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的转变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转变表现为由“思想民主”到“政治民主” ,之所以这样,与五四运动时中国民众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本能反应密切相关,而这就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体现,故选 D 项;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所以 A 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 1924 年,而题干所述现象发生在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后,排除 B项;中国近代民主革
35、命的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6 【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故选 A 项;工农武装割据开始于 1927 年,而中共“二大”召开时间是 1922 年,时间不符,排除 B 项;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提出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 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中共“二大”主要内容是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未决定立即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排除 D 项。7 【答案】B【解析】据材料“采取联合行动”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可
36、知,这一转变有利于联合国内各派势力共同抗日,形成联合抗日局面,故选 B 项;土地革命指的是中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国民大革命 1927 年已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据材料“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可知,这一转变是联合国民党而非反抗国民党,排除 D 项。8 【答案】C【解析】据材料“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 、 “1948 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系统”可知中共教育改革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军事色彩削弱,体现中共在解放战争中优势更加
37、突出,新民主15 / 16主义革命胜利在即,因此教育改革的革命色彩减弱,故选 C 项;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为 1965年,排除 A 项;据材料“1948 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可知只提及学制系统,并非具体教学内容,无法得出“转变到社会经济”这一结论,排除 B 项;材料突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并非教育事业的急迫性,排除 D 项。9 【答案】(1)颁布临时约法 ; (1分)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 (1分)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分)社会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分)(2)缺陷: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
38、(2分)新的特点:牵动的社会面很广(或群众基础广泛; ) (1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或彻底地不妥协) ; (1分)(3)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分)意义: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条件。 (任答三点,3分)10.【答案】(1)经验教训: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重视知识分子的宣传和组织发动;联合留学归国青年建立革命组织;加强对全国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 (4分)时代背景:太平天国的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分)(2)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分)(3)本土性特征:革命任务具有双重性(反封建反侵略)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任二点,2分)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