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桥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在谋篇布局、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换位思考,入情入境,体会老支书的党员形象和父亲形象,达 到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在谋篇布局、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2、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位老党员,在洪水袭来之际,冒着生命危险,沉着、冷静地指挥慌乱的村民有序地通过一座 窄窄的木桥,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梁。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 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淌”,前鼻音“呻”。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咆、淌、呻”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哮、 揪、哑”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废”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 方法。 谜语示例: 左边一张口,右边包在手
3、。左右合一起,猛兽狂怒吼。(谜底:咆) 尚书挑水勤,浑身汗淋淋。水顺水桶壁,往下流不停。(谜底:淌) 一边发口令,一边递申请。与吟相搭配,痛苦叫出声。(谜底:呻)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咆”的“口”偏上,“包”撇短,横折钩取斜势。 “哮”的上横短,中横长,撇伸展。 “嗓”的“口”偏上, “又”的捺变点。 “淌”注意右部头上三笔的写法。 “哑”的“口”偏上,右部上横稍短,下横长,两竖笔间隔均匀。 “揪”的“禾”变捺为点,三个部分要均匀。 “呻”右部中间为一短横,竖为悬针竖。 “废”里面的“发”要被长撇包住。 易错提示: “呻”右部的竖笔要出头,不要写成“呷”。 “废”
4、的部首是“广”,不要写成“厂”。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包咆(咆哮)跑(跑步)泡(泡沫) 尚淌(流淌)躺(躺下)倘(倘若) 申呻(呻吟)神(神情)伸(伸手) (4)多音字。 哄 hn:乱哄哄 哄堂大笑 hn:哄骗 哄逗 h n:起哄 一哄而散 冲 chn:冲锋 首当其冲 ch n:冲床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明确:窄窄的,不结实的木桥。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4):写黎明时,山洪突发,人们慌乱逃命。第二部分(513):写老支书冷 静指挥疏导人们撤离。第三部分(1423):写桥塌了,小伙子失去生命,老支书殉职。第
5、四部分 (2427):写老太太祭奠英灵。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黎明的瓢泼大雨惊醒了沉睡中的小村庄,窄窄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生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 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村民们能够渡过这场难关吗?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解答。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咆哮 嗓子 淌水 沙哑 揪出 呻吟 废话 2导入新课:在这洪水肆虐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老汉出现了。这个老汉就是村子里一百多号 人生命的救星。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探索。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文中有多处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
6、什么这样写? 明确: 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 水的狞笑声”“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 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2赏析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汉比作“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 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 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威信,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信心之山”。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这
7、样说的目的何在? 明确:老汉的话是说给儿子听的,更是说给其余的党员们听的。老汉做到如此程度,对于任何 一个人来说,还有什么资格、理由不听从指挥呢?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拟人句,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 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5当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子的时候,老汉是如何表现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安全了,只有老汉和小伙子时,老汉让儿子先走。这说明了他就是 一位普通的、平凡的父亲,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父亲一样,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比谁都希望 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这就是“父爱
8、如山”。 6第 2427 自然段中每句话都独立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语言极为洗练,言虽尽但意无穷,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7课文结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结尾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 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 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8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 明确:课文以“桥”为题目具有深刻内涵:真实的“窄桥”是唯一活命之桥,而老支书是村民 们跨越死
9、亡的生命桥,同时又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因 此,以“桥”为题目,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你觉得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老汉有威信、沉稳、睿智、忠于职守,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 人的高尚品格。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 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2)小练笔: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村民的反应,写一个片段。 2总结。 课文中的老汉是一位村支书,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刚,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 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洪水吞没了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没不了他无 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桥 山洪暴发 洪水势不可当 人们慌乱奔逃 疏导撤离 老汉像一座山 人们排队上桥 桥塌殉职 洪水:窜、舔、爬、吞 老汉:冲、揪、吼、 推、喊 祭奠英灵 无私无畏 英勇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