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教学设计 (8页公开课精品资料).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209616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教学设计 (8页公开课精品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教学设计 (8页公开课精品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教学设计 (8页公开课精品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选文篇目及来源选文篇目及来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孟子三章 精卫填海 山海经 议题来源:议题来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 “圣之时者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这一概念既是孟子对孔子推崇备至的体现,也是孟子对战国时代两种重要价值观念圣人与时的发展与提炼。孟子崇拜孔子,终其一生追随孔子精神,孔子自然是他心目中最完美、 最伟大的与时俱进的圣人。同时,圣之时者也是孟子对自身际遇的一种反思与感悟,是他一直渴望却难以实现的美丽憧憬。 成为与时俱进的圣人是孟子的理想人生;固守信念,执着理想,以一

2、身浩然之气行走于用兵争强、 以功利相高的战国乱世却是孟子的现实人生。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晚春是一首内涵丰富却极为含蓄的哲理诗,让学生在探究中多元解读,初探“诗无达诂”的理念很有必要。 执教年级:八年级执教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四、四、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语一、导语 设计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

4、,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 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 孟子(约前 372 一前 289) ,名轲,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 统治者是 “庖 po 有肥肉, 厩 ji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

5、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 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 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南宋的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并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

6、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

7、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8、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

9、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 ; 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 “地利” 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 “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

10、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 为什么还要写第段? 明确: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

11、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六、总结升华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 ,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群文篇目群文篇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6 从圣之时者看孟子的人生志趣 》教学设计 (8页公开课精品资料).pdf)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