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辑版ppt1 鼻鼻 窒窒要求要求1掌握鼻窒的含义,辨证治疗。掌握鼻窒的含义,辨证治疗。2掌握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分型鉴掌握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分型鉴别及治疗。别及治疗。 编辑版ppt21.含义;鼻窒(bi zhi)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2.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鼻窒,窒,塞也”。又曰“但见侧卧上窍通利,下窍窒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症状特点。 编辑版ppt3慢性鼻炎一般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和干酪性鼻炎5种,但
2、在临床上通常指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前者为鼻粘膜的可逆性慢性炎性疾病;后者为不可逆性慢性炎性变化,其特征为鼻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鼻甲骨质增生肥厚。后者多为前者转变而来。编辑版ppt4【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现代1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2 邻近病灶的影响3 鼻腔用药不当或为时过长4 环境因素 污染,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5 精神神经因素,功能紊乱。6 全身慢性疾病。编辑版ppt5其病机多与肺、脾二脏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有关。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肺经蕴热,壅塞鼻窍伤风鼻塞失于调治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邪热伏肺,久蕴不去,致邪热壅结鼻窍,鼻失宣通,气息出入受阻而为病。编辑版ppt6
3、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久病体弱,耗伤肺卫之气,致使肺气虚弱,邪毒留滞鼻窍而为病。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湿浊滞留鼻窍而为病。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邪毒久留,血瘀鼻窍 伤风鼻塞失治,或外邪屡犯鼻窍,邪毒久留不去,壅阻鼻窍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病。编辑版ppt7【诊断诊断】 诊断要点(1)病史:可有伤风鼻塞反复发作史。(2)临床症状: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病变较重者,可呈持续性鼻塞,鼻涕不易擤出,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编辑版ppt8(3)检查:早期鼻粘膜色红或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好,对血管收缩剂敏感
4、。久病者见下鼻甲肥大,呈桑椹状或结节状(彩图10),触之有硬实感,弹性差,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部分患者可见严重的鼻中隔偏曲。(4)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见表)编辑版ppt9 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肉 眼 所见粘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暗红色粘膜及鼻甲骨肥大,粘膜表面不光滑,呈结节状或桑椹状,颜色淡红、紫红或苍白 探 针 触诊粘膜柔软,富有弹性,压迫时容易凹陷,移开探针后粘膜立即复原有硬实感,探针触压时粘膜不现凹陷,或凹陷后不易复原对 血 管收 缩 剂的反应肿胀粘膜很快收缩粘膜不收缩,或收缩很少 编辑版ppt10 治疗治疗 1。慢性单纯性鼻炎局部治疗为主(1)血管收缩剂(
5、2)下鼻甲普鲁卡因封闭,每次12ml,隔日1次,5次为1疗程。(3)针刺或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4)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剂注射法:50%GS、80%甘油、5%鱼肝油酸钠、70%乙醇等。适用于慢性单纯性鼻炎晚期或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早期。编辑版ppt112。慢性肥厚性鼻炎(1)下鼻甲粘膜尚能收缩者,治疗同单纯 性,如效果不佳,可选用以下方法1)粘膜下电凝固法。方法为:鼻粘膜表面麻醉后,以细针自下鼻甲前端刺入达后端,不触及鼻甲骨,也不可穿透粘膜,通电约2030秒,至粘膜表面发白,断电后拔针。必要时可在反应消退后(一般为1周)再次电凝,一般是两侧交替进行。编辑版ppt122)冷冻疗法3)激光治疗(2)下
6、鼻甲粘膜不能收缩者,或上述治疗无效者,可酌情施行鼻甲切除术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3)中鼻甲切除术编辑版ppt13 1.分型论治 (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肺经蕴热,壅塞鼻窍 主证: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常有口干,咳嗽痰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治法:清热散邪,宣肺通窍。方药:黄芩汤加减。 编辑版ppt14(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肺脾气虚,邪滞鼻窍主证:鼻塞时轻时重,或呈交替性,涕白而粘,遇寒冷时症状加重。可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恶风自汗,咳嗽痰稀,易患感冒,纳差便溏,头重头昏,舌淡苔白,脉
7、浮无力或缓弱。检查见鼻粘膜及鼻甲淡红肿胀。 治法:补益肺脾,散邪通窍。方药:肺气虚为主者,可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味。若脾气虚为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易患感冒或遇风冷则鼻塞加重者,可合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编辑版ppt15(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邪毒久留,血瘀鼻窍 主证:鼻塞较甚或持续不减,鼻涕粘黄或粘白,语声重浊或有头胀头痛,耳闭重听,嗅觉减退。检查见鼻粘膜暗红肥厚,鼻甲肥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状(彩图10),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鼻塞甚、嗅觉迟钝者可选加辛夷花、白芷、石菖蒲、丝瓜络;头胀痛、耳闭重听者,加
8、柴胡、蔓荆子、菊花以清利头目。编辑版ppt162.外治法(1)滴鼻:可用芳香通窍的中药滴鼻剂滴鼻。(2)超声雾化吸入:可用中药煎煮液如苍耳子散,或用柴胡、当归、丹参等注射液作超声雾化经鼻吸入。(3)下鼻甲注射:鼻甲肥大者,可选用当归、川芎、黄芪、复方丹参等注射液作下鼻甲注射,每次每侧注射12ml,57日1次,5次为1疗程。(4)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下鼻甲肥大硬实,诸法不效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编辑版ppt173针灸疗法(1)体针:主穴:迎香、鼻通、印堂。配穴:百合、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每次取主穴加配穴23个,针刺,辨证施用补泻手法。(2)耳针:取鼻、内鼻、肺、脾、内分泌、皮质下等穴,用耳针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3)艾灸:对于肺脾气虚者,取迎香、人中、印堂、百会、肺俞、脾俞、足三里等穴,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