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2143290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简单机械1.撬重物的窍门【教材分析】杠杆是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杠杆知识是学习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的基础。本课围绕“撬重物”这一核心主题,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规律,逐步揭开杠杆的秘密,并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首先创设抬讲台的问题情境,从比较讨论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借助支撑物垫着的木棍更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构特征,知道什么是杠杆。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以及直观的图画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

2、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从而找到杠杆省力或费力的秘密。第三部分,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二是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内容为辨析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解决问题的内容为分析玩跷跷板时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行的平衡方法。第四部分,动手做一杆小秤。教材出示了小杆秤的组成部分和怎样用小杆秤称重的图片,指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制作,并能够利用所学的杠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第五部分,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在利用和说明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辨别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

3、撬起重物可以省力。2.能够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借助对比实验,发现杠杆省力或费力的秘密。3.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不同作用的杠杆。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会制作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5.体会技术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改善意义。【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省力或费力的秘密。难点用杠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杠杆有关的PPT,一根坚实的木棍,一块垫木。学生每组一套平衡尺、一盒钩码、小杆秤制作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杠杆1.创设问题情境:班级准备搞活动需要将大讲台移走,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呢?(1)请3个学生上台尝试

4、抬讲台,有什么感觉?(讲台太重,抬不动,费力气)(2)有一个学生想到了一人就能移动讲台的绝妙办法,想知道吗?出示课本中的两幅图画,比较一下,他的方法和你们抬重物的方法有何不同?(他采用的是“撬”的方法,要用到木棍、垫木。)(3)提供木棍、垫木,请一个学生上台尝试这种方法移走讲台。说说有什么感觉?2.认识杠杆结构特点。(1)揭示概念和杠杆结构图: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2)根据杠杆结构图,分析:杠杆撬动重物时,除了支点外,还有两个力的作用点你能找到吗?重物与杠杆的接触点,我们称之为阻力点,还一个是手的施力点。(3)提出疑问:杠杆为什么能轻松地撬

5、动重物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让学生通过难度适中的挑战活动,让学生体验杠杆的价值,认识杠杆的结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也是建立在他们生活经验基础上习得的科学概念。(二)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1.认识平衡尺。想要揭开杠杆的秘密,我们需要借助这个实验仪器平衡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衡尺,它与普通尺子有什么不同?(平衡尺的0刻度在最中间,往两端分别标有5、10、15、20的刻度。每一小格子长度为1厘米;平衡尺的两端各有一个调节螺母,使用前可以通过它让平衡尺保持水平;平衡尺下方距离支点每隔5厘米有一个挂钩,可用来挂钩码。)2.研究杠杆的秘密。(1

6、)提出问题:老师在平衡尺的左侧10厘米处挂上两个钩码,平衡尺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向左侧倾斜,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让平衡尺重新保持平衡?我在平衡尺的左侧15厘米处挂上两个钩码,你又该怎样让平衡尺平衡?(2)实验设计:猜测在右侧什么位置,挂多少个钩码能让平衡尺平衡,说出你的想法。钩码支点左侧支点右侧位置(厘米)105101520数量(个)2钩码支点左侧支点右侧位置(厘米)155101520数量(个)2(3)动手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小组讨论实验结论。(4)分析实验记录,说出你的发现。发现一:离支点越远,所需的钩码越少,越省力。反之,离支点越近,所需的钩码越多,越费力。(对于个别位置无论怎么挂钩码都无法保持

7、平衡的原因也可以展开讨论,但最终也能说明这个杠杆原理。)发现二:当平衡尺平衡时,哪些情况下右侧的钩码少于左侧?哪些情况左右钩码数相等、哪些情况下右侧的钩码多于左侧?当右侧钩码与支点距离大于左侧钩码与支点距离时,右侧钩码少一些,则省力;当右侧钩码与支点距离等于左侧钩码与支点距离时,左右钩码数相等,则不省力不费力;当右侧钩码与支点距离小于左侧钩码与支点距离时,右侧钩码多一些,则费力。(5)小结:平衡尺其实就是一根平衡状态下的杠杆,左侧的钩码就是重物,与平衡尺的接触点就是阻力点,0刻度处是支点,右侧钩码处就是施力点,当施力点到支点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则省力,反之则费力。设计意图平衡尺其实是平衡状

8、态下的杠杆,是研究杠杆原理的模型。借助平衡尺来做平衡实验,并通过对比探究,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起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从中发现杠杆省力的奥秘。(三)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中这样的杠杆类工具其实很多,(出示图片)你能判断出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为什么?扫帚(费力杠杆);开罐螺丝刀(省力杠杆);镊子(费力杠杆)比较花剪(省力杠杆)和理发剪刀(费力杠杆)外形有何不同?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2.费力杠杆在生活中也发挥着它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省力的杠杆或者费力的杠杆?3.(出示跷跷板图片)你一定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过跷跷板,小时候也常常因为撬不动爸爸妈妈而生气烦恼,学习了本课的知识,你现在能帮助小朋友

9、撬起他的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意图解析:科学发现源于生活,最终也应用于生活。利用所学的杠杆知识来分析判断生活的中杠杆现象,并解决杠杆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过生活中的杠杆很多是变形的杠杆,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做出正确思维判断。(四)动手做一杆小秤1.(出示杆秤图片)同学们见过这样的杆秤吗?它是用来称重的工具,在电子秤普及之前,它可是风靡一时,家喻户晓的称重工具。它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秤杆、秤盘、提纽、秤砣,秤杆上刻有秤星)2.(教师演示杆秤的使用)你能说说杆秤和杠杆有什么样的联系吗?提纽与秤杆的接触点就是支点,秤盘线与秤杆的接触点是阻力点,秤砣线与秤杆的接触点时施力点

10、,当施力点与支点距离大于阻力点与支点距离时,杆秤就是省力杠杆。3.你想制作一杆这样的小秤吗?播放视频。4.发放杆秤制作材料(预先完成秤盘和提纽的固定),按照图片模型和视频介绍完成秤星的标记,并尝试用自制的杆秤称重,体验杠杆原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将习得的杠杆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杆秤,体验中国传统用具的妙处,增进对杠杆的认识,体会创造产品、服务生活的快乐。本环节制作的是简易小秤,旨在体会杠杆原理的生活应用,如果要作为STEM项目来学习,建议用完整的一课时进行研究。(五)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1.阅读材料,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阿基米德发明的投石器(出示投石器图片),是个什

11、么杠杆呢?你能分析一下吗?3.讨论: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你觉得有道理吗?设计意图渗透科学史教育,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在利用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并通过介绍阿基米德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凸显杠杆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与技术的积极性。【教学后记】2.拧螺丝的学问【教材分析】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用把手打开房门,还有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技术发明都是对科学原理创造的结果,从而让学生在理解轮轴概念的基础上发现身边更多的技术运用。本课的

12、学习内容是对工程技术领域技术的核心是发明这一内容的具体物化。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从整体上认识轮轴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认知上来说,从物体整体感知导向部位局部聚焦的过程,符合从具象到抽象的原则。第二部分,研究探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 或者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

13、在轴上用力省力。在换上更大轮的情况下,使轮轴保持平衡的情况,以此建立对轮轴省力的认知。同时要求实验中积极思考,发展探究及思维能力。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辨识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轮轴工具的情况,用力在轮上还是轴上,让学生体会在轴上施加力的好处,发现轮轴的用途。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古代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教学目标】1.在比较重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探索轮轴省力的原理。2.通过实践

14、体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力的不同作用效果。3.了理解轮轴原理在生活中的技术运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4.知道轮轴的运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改善意义。【重点与难点】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轮轴探究实验。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教学准备】PPT、螺丝、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轮轴实验器材【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出示螺丝和木板:谁能把这枚螺丝钉拧进木块?(一生上台尝试,发现徒手拧不动)2.提问:可以使用什么工具帮助我们拧螺丝?(螺丝刀)3.拧螺丝钉活动:老师这有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谁来试试?4.采访使用感受:你觉得哪把螺丝刀好用?(一)认识轮轴的结构1.导

15、入课题:在刚刚的课前活动中,我们发现使用螺丝刀确实能帮助我们比较轻松地拧进螺丝,大螺丝刀似乎比小螺丝刀使用起来更省力,看来拧螺丝中也有许多学问,值得我们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揭秘“拧螺丝的学问”。(板书课题)2.在拧螺丝时,你观察到使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木块时,螺丝刀是怎样工作的了吗?3.学生描述并小结:拧螺丝钉的时候是用螺丝刀的“刀把带动刀杆一起转动”。像刀把这样比较粗的我们可以叫它“轮”,像刀杆这样比较细的叫做“轴”,通常用轮带动轴一起转动来工作。(板书:轮 轴)4.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轮带动轴工作的装置吗?5.出示方向盘图片:哪里是轮,哪里是轴,它是怎样工作的?6.小结“轮轴”概

16、念: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做轮轴。7.出示削笔刀、门把手、水龙头图片:这些轮轴中,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削笔刀:摇柄是轮,铅笔对面的螺母是轴;门把手:球型把手是轮,锁芯是轴;水龙头:兰花龙头是轮,阀门芯是轴。)8.小结:轮轴的轮不一定的圆形的,有些轮轴装置的轮是一个手柄,有些轮只是一个把手。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入手,引出对轮轴结构特征的认识,再从器物整体聚焦到对部位局部的认辨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探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1.使用螺丝刀能省力,那轮轴是否省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模型来模拟

17、螺丝刀。2.出示轮轴模型,指导学生组装:棉线怎么穿在轮轴上,如何悬挂钩码,什么状态是为保持平衡等。3.引导观察弄清轮轴各部分与螺丝刀“刀把”和“刀杆”之间的对应关系:轮刀把;轴刀杆4.引导学生根据轮轴实验装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5.交流方案,分组实验,完成试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实验情况,小结:轮轴能省力。(板书)7.进一步思考:如果换上一个更大的轮,会怎样?8.学生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9.提供大轮,学生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10.交流小结: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板书: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11.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轴相当于

18、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l12.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大螺丝刀用起来比小螺丝刀省力了吗?13.出示内六角扳手:这也是一种轮轴工具,在拧内六角螺丝时,怎样做更省力?为什么?(把长柄作为轮,把短柄作为轴,转动长柄拧螺丝,更省力。因为手柄好比是轮轴上的轮,扳手与螺丝的接触面好比是轴,由于轴不变,轮越大就越省力。)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实践得机会,让其通过

19、在轮和轴上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或者将轮变得更大以后,如何使轮轴平衡的探究活动,发现轮轴省力的奥秘。活动设计层次清晰,实验操作与思维训练同步,有利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三)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的广泛应用1.出示情景:飞竹蜻蜓、用擀面杖擀面、石磨磨粉、使用套筒扳手,使用这些工具时,哪些是在轮上用力,哪些是在轴上用力?2.生回答:竹蜻蜓,在轴上用力,可利用其在手心连续滚动多圈,使桨叶快速转动;擀面杖,在轴上用力,使轮转动的距离远;石磨,在轮上用力;套筒扳手,在轮上用力。3.既然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为什么有些轮轴是在轴上用力?在轴上用力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讨论:4.小组讨论,小结:在轴上用力虽然费力,但

20、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省距离。设计意图应用并巩固实践研究的成果,分辨轮与轴上的具体部位,进一步了解在生活中多种轮轴的妙处所在使用轮轴类工具时,人们用力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就不同,从而加深增进对轮轴应用的理解。(四)补充科学史资料1.轮轴的用途非常广泛,生活中到处有它们的身影,轮轴农具的使用也是由来已久,自行阅读书本43页资料。2.思考回答:这些工具发明哪里用到了轮轴原理?这些工具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设计意图说明古时人们就开始利用轮轴,展现借助古代轮轴工具的发明,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五)课后作业1.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14页上的作业。2.玩游戏:一生双手握住玻璃啤酒瓶细的一端

21、,一生双手握住底部粗的一端,两人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用力,看看谁能赢,并且说说获胜的原因。设计意图课后作业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在游戏中体会轮轴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教学后记】3.升旗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课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观察滑轮并认识滑轮,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升旗”入手,观察图片中的装置以及实物,直观的认识滑轮的外形特点:形状像轮子,所以可以在轴中心转动;边缘有槽,可以放绳子来拉重物;有的轮子外面有挂钩,可以挂重物。第二部分,了解滑轮的分类。通过模拟升旗,学生自己组装滑轮过程中认识到向下拉绳子时,滑轮在原处转动,从而归纳总结出定滑轮的特点;出示生活中滑轮的应

22、用,判断并对定滑轮的特点加深印象,同时引出与定滑轮不同的动滑轮;学生继续在模拟搬重物动手中动手组装,发现动滑轮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证据、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的工作原理。第四部分是对定滑轮、动滑轮使用的拓展提升,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滑轮组的运用,动手比一比,让学生将所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认识滑轮的结构和作用;2.能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3.能够组装滑轮进行实验,认识两种滑轮不同作用;4.能找出生活中运用到的更多滑轮的原理。【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不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

23、作用研究滑轮的省力探究。难点组装滑轮装置不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作用效果。 【教学准备】各种运用滑轮的生活场景的图片和视频,组装滑轮一组(滑轮、铁架台、棉线、钩码、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一)观察滑轮,认识滑轮1.出示升旗图片,升旗手交流升旗的方法。提问:谁当过升旗手?你有没有留心观察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2.出示简易升旗装置,学生模拟并观察描述升旗过程。3.观察并描述滑轮:滑轮的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中心在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4.揭示:这种安装在旗杆上提升物体的简单装置叫滑轮。国旗就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每周一的升国旗,让升旗手回忆国旗是怎样升上去

24、的,旗杆顶端有这样一个带凹槽,可以围绕中心转动的轮子,明确课题,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即滑轮。利用实物带领学生组内观察,描述滑轮的结构,形象直观,利于学生记忆。(二)了解滑轮的分类1.认识并学会组装定滑轮(1)每组准备一个滑轮、一个铁架台、一根细线、一个钩码。模拟升旗,将钩码升起来。(2)提问:此时滑轮是怎么工作的?轮子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汇报:向下拉绳子时,滑轮在原处转动,旗子会向上动。(3)揭示:如果滑轮只是转动,位置固定不变,这样的滑轮叫作定滑轮。2.讨论:用滑轮提起重物,你还有其他办法吗?3.出示图片,提示;认识并学会组装动滑轮(1)谈话,搬运重物时,常会使用这样的装置(出示定、动滑轮的搬运

25、重物的图片),观察并简单描述图中滑轮是怎么工作的。(2)再次按图组装滑轮搬运重物,讨论此次组装与旗杆上的定滑轮的区别。(3)揭示:随着被拉的物体一起移动位置的滑轮叫动滑轮。设计意图根据实物图片,让学生自己组装滑轮模拟图片中的场景。学生乐于动手,并在组装中很容易就发现了升旗所用的滑轮是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是定滑轮;搬重物时滑轮会随着重物一起动起来,是动滑轮。因为是亲手组装,加深了对两组滑轮概念的理解,同时熟悉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装,对两种不同滑轮装置下拉动钩码有初步感受,为下面实验探究做好准备。(三)滑轮的工作原理1.出示图片,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2.提问:为什么我们提升重物有时使用

26、定滑轮,有时使用动滑轮?它们分别是怎样工作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3.学生描述(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动滑轮随重物上下移动),并对工作原理进行猜想(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是否省力)。4.对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讨论并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实验探究: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每组: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3)小组分析数据,寻找规律,汇报。(4)拓展:看图片,讨论:为什么在升旗的时候,我们向下拉绳子,而旗子却在向上升起?在刚刚的实验中,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一样吗?(5)在图中(手册)用红色箭头表示人用力的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重物运动的方向。(6)得出结论:定

27、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对定滑轮、动滑轮已经有了初步感知,能大概猜测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的不同,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搜集证据,并分析、总结出结论。在结合生活实际,分别标出人用力和重物运动方向,对比分析,很快学生会发现用定滑轮,用力的方向和重物运动的方向相反,方便提升重物,但不省力;用动滑轮则用力方向和重物提升的方向相反,能省一半的力。(四)拓展提升:假如想要提升重物,既可以改变方向方便提升重物,又能省力,我们该怎么办?1.出示滑轮组图片作提示,学生讨论。2.比一比,画一画,制作滑轮组。(1

28、)学生互相探讨设计方案。(2)小组制作,相互展示。3.播放生活中的滑轮。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再动手实验操作,让学生简单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巩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和原理并学以致用。通过视频,了解生活中滑轮的运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生活常识。【教学后记】4.斜坡的启示【教材分析】斜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本课采用从生活经验入手的方法,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说明斜面的存在价值,出示几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古人搬运建造金字塔巨石的工作场景图,引导学生发现斜面的存在价值。在此基础上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介绍什么是斜面以及它作用。第二部分,探究拉动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的大小关

29、系。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提起小车的拉力,再测量沿着斜面拉小车的拉力,发现斜坡省力的奥秘,加深对斜面作用的认识。第三部分,认识斜坡原理的应用。用直角三角形纸片缠绕铅笔帮助学生认识斜面的两种变形:螺旋和盘山公路。第四部分,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围绕一个具有多种简单机械的物体自行车,让学生分析出包含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各自的作用,这一部分不仅与斜面有关,还是本单元的概括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斜面可以省力。2.借助对比实验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角度大小之间的关系。3.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斜面,借助斜面解决生活的问题。4.知道哪些属于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的作用在于减小劳动强度。

30、【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角度大小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各种斜面的图片和视频,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斜面木板、书本若干、螺丝钉、直角三角形纸片、记号笔、铅笔、自行车。【教学过程】(一)了解斜面存在的价值。1.出示生活场景图片,交流搬动重物时的心得体会。(1)把自行车扛上台阶。提问:遇到这样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2)把钢琴搬上货车。提问:你见过类似的搬重物吗,大人们是怎么做的?(3)有什么简单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试着借用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吧。2.出示建造金字塔的图片,交流心得体会。(1)建造金字塔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搬运大石块问题的

31、?(建斜面)(2)根据启示,我们可以怎样简单方便地把自行车搬上台阶、把钢琴搬上汽车呢?3.揭示斜面的概念与价值。(1)斜面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一块板行不行?它的作用是什么?(2)概念: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做斜面。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经常会用到斜面?(无障碍通道、机场廊桥等)设计意图通过展现生活中费力把物体向上移动的吃力场景,让学生思考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为介绍和研究斜面做好铺垫。对于斜面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其组成,不止是一块硬板,硬板与地面之间还需要有夹角,这样组成的装

32、置才是斜面。(二)研究拉动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1.提问:斜面真的省力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模拟对比实验)2.演示:用木板与书本制作一个斜面。3.实验设计:用什么工具测量力的大小,怎样比较力的变化?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4.出示实验记录单。交流:说说这个实验该怎么做?5.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匀速拉动小车,在拉动过程中读取数据。)6.学生实验,记录实验单。7.交流汇报:通过这个实验,有什么发现?(坡长一定时,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动手研究的机会,用实验数据来说明用斜面的确可以省力。实验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厘清需要改变的条件与不变

33、的条件,用数据来寻找证据。(三)认识斜面原理的应用。l1.观察螺丝钉,认识斜面的变形。(1)出示铁钉和螺丝钉图片,交流:观察螺丝钉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在钉子上做出螺纹?(2)教师发放直角三角形纸片和铅笔,学生进行缠绕纸片的活动。(3)观察:纸片斜边沿铅笔上的呈现情况。(4)说一说螺纹的作用?(螺旋展开就是三角形的斜边,螺旋状使得钉钉子更容易)2.观察盘山公路,认识斜面的另一种变形。(1)交流:你外出旅游的时候,汽车驶在高山峻岭中的公路是怎样的?(2)交流:如果有这两种上山的路,你会选择哪一条?为什么?(3)出示各种盘山公路的图片,说说这些盘山公路的特点与作用。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提供多种生活中斜面

34、的变式案例,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辨别与运用斜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的魅力。(四)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出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图片,揭示简单机械的概念。(1)交流: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说说这些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用力特点?(2)讲解: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2.出示自行车,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说说自行车各部位的名称与作用。(2)讨论:这些部位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填写在记录单上。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自行车的部位(3)播放自行车的相关介绍视频。3.作业:生活处处有科学,睁大好奇的眼睛,寻找隐藏其中的各种简单机械。设计意图在分门别类的认识一些简单机械后进行归纳,揭示本单元的研究主题简单机械,并在引导分析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对四种简单机械的认识。【教学后记】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24)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共4课)3(2022新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