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54437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预习导学【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商业起源的背景,能够认识到产品剩余、社会分工和商业贸易的内在联系。2.在时空的推进中,能够理解地理因素和时代契机对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和明清时期商帮形成和发展的影响。3.整体把握“市”和货币的发展脉络,感受古代与近代商业发展的分野,从中汲取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知识梳理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时期表现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的格

2、局被打破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3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国家或(地区)表现古埃及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古希腊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阿拉伯商人在亚、欧、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4.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贸通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时期唐宋以后路线商船从东南沿海各

3、港口出发,近达南阳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商品中国出口商品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运往中国的商品欧洲、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形式朝贡贸易管理机构唐宋时期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年在广州设“广州十三行”兴商代理影响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1)产生与发展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2)作用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促使

4、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古代世界信贷和契约的发展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公元前2600年左右,人们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3.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唐

5、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4.古代中国商业契约的发展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深化拓展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未占主导地位。(7)商业信贷发展: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宋代出现商业信用凭证汇兑交子,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8)商业契约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汉代以后广泛应用。2.古代丝绸之路对共建“

7、一带一路”的启示(1)经济的进步和繁荣既是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也是丝绸之路持久兴旺的动力源泉。(2)政府支持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作用,是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二者缺一不可。(3)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共同发展的共赢理念,是推动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关键因素,也是丝绸之路的本质属性。(4)开放包容是沿线各国人民之所以能共同创造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核心理念。(5)多种文明汇聚而成的价值底蕴,是古代丝绸之路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3.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2)发展:朝贡起源于先秦,到隋唐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更加完善,

8、明代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3)特点:宣扬国威,以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倍偿其价(4)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6)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逐渐形成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4.唐宋城市对比唐朝及以前的城市概况(1)城市功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小(2)商业活动:商业有时间的限制:定时启闭;商业有区域的限制:指定的集中场所进行集中交易【严格坊市制】(县治以上的城市方能设市)受官府直接监控宋朝及以后的城市概况(1)城市功能: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2)

9、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繁荣打破区域的限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于街巷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课堂探究探究主题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材料一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商品流通。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二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材料三石仓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乾隆至道光时期,石仓就形成了极其活跃的土地市场、乡里社会,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契约文书。在石仓,大至数千亩之山场、十几亩的水田,小至一个棚屋,甚至一

10、棵树,在进行权利转移时,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当事者都会订立契约。石仓七村村民阙龙兴家中收藏的明清时期的古契约,是中国体量最大的客家契约文书藏品。石仓契约全面展现了石仓传统时代土地关系、民间借贷、工业生产、宗族与社会等历史关系,通过买卖契约、账本、家谱、分家文书等资料,还原了那份历史记忆,主要记录了从嘉庆、道光、光绪、民国多个时期遗留下来反映生产生活过程的地契、田契、卖女典妻契约、婚约、证书执照、祖宗字画等。解读契约文化,回归历史文脉浙江石仓契约博物馆(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提示:表现: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原因:农业、手

11、工业的发展。(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商业发展的新变化是什么? 提示:出现了地域性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提示:特点:契约应用非常广泛。影响:界定了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形成重诺守约、讲求信用的伦理氛围;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拓展深化】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

12、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未占主导地位。7商业信贷发展: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宋代出现商业信用凭证汇兑交子,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8商业契约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汉代以后广泛应用。【对点练习】1明代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谚语。这说明()A区域经济发

13、达形成各自标志B安徽金融业成为南方经济血脉C徽商促进了东南市镇的发展D借助朱氏皇权徽商控制了江南C“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便形不成市镇。这句谚语既说出了到处都有徽州商人的事实,也是对徽商为当地市镇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材料又特别说明明代长江下游地区传播这个谚语,说明徽商对东南地区城镇建设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而A、B、D三项的描述并不能从材料中得到证明。知识框架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

14、识可知,中国最早的职业商人是商人,货币是贝币,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商业中心始终以都城为主对外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A B C D【答案】A【解析】不符合史实,我国古代大城市最初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的较多,但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工商业市镇,故排除。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商业的发

15、展,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3.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A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逐渐放松,实际上是工商业发展导致的结果,故A项正确;商鞅变法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桑弘羊主张农商并重,宋以后主张工商皆本,这些商业思想与历代重农抑商的商业政策不一致,但并没有颠覆,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

16、政策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不是古代经济迟滞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4.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国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而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项正确;A选项的市民生活虽然会因为市坊的限制被打破而方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作用,故不符合主旨错误;B选项文化的交流与市坊无关,故错误;C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举措,而非维护统治的举措,故错误。5.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商业

17、的发展密不可分。下面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充分说明了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C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D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D【解析】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商品经济的繁荣,故答案为D项。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因此并不能说明是抑商政策的结束,排除A项;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纸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到了明清时期,流通主要货币是白银,排除C项。【点睛】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对商人经商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既是商业经济发

18、展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6.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表明A唐代已经出现了纸币 B“飞钱”行使货币职能C“飞钱”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D“飞钱”实质上是一种汇兑业务【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商品流通加快,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问世,材料中提到的用券取钱的“飞钱”,实质上就是一种汇兑业务,但是它并不行使货币职能,故B项错误,D项正确。宋代出现纸币,故A项错误。飞钱本身不用来交易,因而并没有增

19、加政府货币的供应量,故C项错误。点睛:飞钱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便利了商品流通,“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海上丝路萌芽于先秦,正式开辟于秦汉,徐闻(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成为始发港,方向为印度洋,该路后来还引发了以佛教、作物新品种为中心的第一次文化大交流。隋唐五代为海上丝路的兴盛时期,当时广州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港口。宋元时期海上丝路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取得主港地位,并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还产生了海神妈祖崇拜,占城稻种由丝路传入中国,因而深刻改变

20、了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基于番薯、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传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宣传西方科技和宗教,以及澳门、肇庆两个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从而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架起一座密切交流的桥梁,并由此引起中国粮食生产革命和某些观念文化的改变。摘编自司徒尚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朱长征丝

21、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运输联通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从先秦开始萌芽,不断发展直至清朝前期);范围广泛(由南亚到西亚乃至欧洲);以中外和平、友好、平等的经济、文化、外交等交流为主要内容;影响深远。原因:制瓷业发达;陆路交通受阻;政府鼓励海上贸易;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应用)。(2)明清的“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后,阻断东西方商路;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结构的调整;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产品

22、比手工产品更有竞争力;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的使用;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的崛起,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等。【解析】第(1)题 特点:根据“海上丝路萌芽于先秦”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方向为印度洋”“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得出范围广泛;根据“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架起一座密切交流的桥梁”得出以中外和平、友好、平等的经济、文化、外交等交流为主要内容;根据“引起中国粮食生产革命和某些观念文化的改变”得出影响深远。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制瓷业发达、陆路交通受阻、政府鼓励海上贸易、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第(2)题 根据“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得出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产品比手工产品更有竞争力;根据“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得出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的崛起,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根据所学,还可从明清的“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商路、新航路的开辟、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的使用等角度分析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