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四 部 分区 域 地 理第三讲世界主要国家地地 理理2023内 容 索 引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素能 精准突破要点呈现日本、印度、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强基础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分策略一、日本一、日本 (1)海域:A太平洋、B日本海、G朝鲜海峡。(2)岛屿:C北海道岛、D本州岛、E四国岛、F九州岛。(3)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二、印度二、印度 (1)地形区: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2)海域:D孟加拉湾、E阿拉伯海。(3)城市:a加尔各答、b孟买、c班加罗尔。三、美国三、美国 (1)山脉:A阿
2、巴拉契亚山脉。(2)河湖:B密西西比河、F苏必利尔湖。(3)海域:C太平洋、D墨西哥湾、E大西洋。(4)海外州:G阿拉斯加州、H夏威夷州。(5)城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休斯敦、旧金山、洛杉矶。四、俄罗斯四、俄罗斯 (1)水域:a白令海峡、b波罗的海、c黑海、d里海、e北冰洋。(2)地形区:A大高加索山脉、B乌拉尔山脉、C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E中西伯利亚高原、F东西伯利亚山地。(3)河湖: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五、巴西五、巴西 (1)地形区: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2)河流及水电站:C亚马孙河、D巴拉那河、H伊泰普水电站。(3)城市:E圣保罗、F里约热内卢
3、、G巴西利亚。六、澳大利亚六、澳大利亚 (1)地形区:A大分水岭、B大自流盆地、C中部平原、D西部高原、E维多利亚大沙漠。(2)河湖:达令河、墨累河、艾尔湖。(3)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珀斯。增素能增素能 精准突破精准突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日本、印度、美国考点一日本、印度、美国考题示例(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
4、带的杧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中的海拔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
5、当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第(3)题,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
6、雪,提供灌溉水源。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考点一 考点二 归纳总结一、日本一、日本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水文河流短促,流速快,航运条件差;大型湖泊少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考点一 考点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老龄化严重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东京是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农业种植业单产高,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自给,蔬菜大量进口;渔业发达工业科技含量高,管理精细,
7、门类齐全,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交通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考点一 考点二 2.日本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日本海沿岸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因素具体分析水汽日本海提供充足的水汽风向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地形日本多山,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风带来水汽,水汽被抬升,降水多,冬季气温低,以降雪为主考点一 考点二 二、印度二、印度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为69月,旱季为10月至次年5月地形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水文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河流流量大,无结冰
8、期和凌汛,但是有汛期,为夏汛,汛期长,降水量大,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流速平缓资源德干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考点一 考点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人口众多,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分布不均匀城市城市化水平较低(滞后城市化),近年城市化速度较快,个别大城市城市问题严重产业农业 农业大国,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产品净出口国工业 工业已基本形成体系,新兴工业、信息产业等发展较快交通铁路为主,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较为均衡考点一 考点二 2.印度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1)地理位置的影响:印度大部地处
9、热带,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2)地形地势的影响:印度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易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3)气候特点的影响: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4)河流状况的影响:河流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考点一 考点二 三、美国三、美国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多样地形西部以高原、
10、山地为主,海拔高;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东部以山地为主,海拔相对较低水文河湖众多,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考点一 考点二 角度特征人口移民国家,世界第三人口大国,老龄化严重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东北部有世界级城市群产业农业 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的世界农业大国工业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交通航空发达、沿海航运发达、铁路以东西向为主;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航运价值大;公路网发达(2)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一 考点二 2.美国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11、考点一 考点二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对西部气候影响大。 迎风坡西风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两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背风坡地处背风坡的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景观考点一 考点二 (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形成大雪天气;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但因东部山地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山地,进入内陆。(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12、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阔,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南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考点一 考点二 4.“龙卷风之乡”的原因分析美国龙卷风多发,平均每年有1 0002 000个龙卷风,其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这主要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条件具体分析水汽充足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雷雨云就容易发生。当雷雨云积聚到一定强度后,就会
13、产生龙卷风考点一 考点二 条件具体分析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中纬度春夏季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副热带高气压的西部边缘,是气流辐合上升最剧烈之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南部和西部是偏东和东南气流最活跃的地方,它把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大量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大陆输送气流交汇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力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地形平坦中部为平原,南北通畅,地形平坦,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小,有利于气流交汇,且交汇的空间大,有利于气流抬升与旋转;地势起伏小,对气流的摩擦力小,有利于气流的旋转上升考点一 考点二 5.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原因分析(1)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的天气极易引
14、发山火。(2)易燃物:由于重视环保,这里的植被覆盖率高,森林和草地等植被覆盖了全州三分之一的土地。该州的山野长满大量桉树和浓密的灌木丛,一旦雨季结束,缺少降水或出现高温,便会导致植物枯萎,干草和枯叶为野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3)焚风(圣安娜风):11月开始,高压系统开始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这使得风从内陆荒漠吹来,沿着加利福尼亚的海岸山脉向下移动,当风下降到较低海拔时温度升高并失去水分,干热气流又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狭管效应),集热量、干燥、速度于一身的“圣安娜”焚风便形成。考点一 考点二 对应训练(2021吉林通化检测)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021年2月13日起,美国
15、本土遭遇强烈寒潮袭击,强大的冷空气从加拿大中部出发,横扫美国中部,2月14日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气温降至-32 ,创2月份气温最低记录。考点一 考点二 (1)请分析乙地区冬季多寒潮、暴风雪天气的原因。(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3)说明乙所在区域种植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应到该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有利条件。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冬季寒潮、暴风雪等天气,主要是由寒冷的冬季风带来,所以在分析时,重点考虑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冬季风能够到达乙地区。美国中部为广阔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因为缺少地形的阻挡作用,能够直达墨西哥湾沿岸,造成暴风雪、
16、寒潮天气。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看出,甲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特点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从太平洋上带来水汽,受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降水多。第(3)题,乙地区距离美国东北部地区较远,所以种植的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应到该国东北部工业区需要重点考虑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冷藏保鲜技术可以保证产品新鲜不变质,再加上快速交通使得产品能更快到达东北部工业区市场。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直
17、达墨西哥湾沿岸,造成暴风雪、寒潮天气。(2)特点:冬季多、夏季少。原因: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3)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考点二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考题示例(2019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
1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考
19、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可以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基础设施、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区域是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最早的区域,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城市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充足,且海陆运输便利。第(2)题,可从内部市场条件、个人需求和外部品牌、车型供应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澳大利亚地域宽广,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需要多样化的车型来适应;而人口较少,市场总需求量较小;政策放宽后,进口品牌和车型增多,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三者叠加,就导致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量都较少。第(3)题,结合澳大
20、利亚的区位条件及材料信息可以从劳动力和规模(分散、规模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从对当地经济的整体影响和产业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外资撤离,经济总量会下滑,而且会影响到就业和财政收入;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萎缩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利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2)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的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3)(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
21、成本。(4)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考点一 考点二 归纳总结一、俄罗斯一、俄罗斯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水文东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为外流河,流程长,流量大,有春汛,结冰期长,有凌汛;西部伏尔加河流程长,航运价值大,被称为“母亲河”植被 亚寒带针叶林为主考点一 考点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地广人稀。人口负增长明显,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欧洲
22、部分城市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产业农业耕作业与畜牧业并重,粮食作物种类较少,主要为麦类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尤其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轻工业发展缓慢考点一 考点二 角度特征交通交通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是交通运输骨干,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欧洲部分较为稠密,水运较差考点一 考点二 2.俄罗斯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1)秋冬流量小,春夏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冬季冰期长,通航时间短。(3)由于河流由南向北流,冬春季会出现凌汛现象,同时沿岸滋生大片
23、沼泽。(4)春季易出现春汛。(5)大部分河流上下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除鄂毕河外),但开发极少。(6)沿岸植被保护较好,河流含沙量小。(7)汛期雨水补给为主,旱期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考点一 考点二 4.俄罗斯地理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特点成因以铁路运输为主人口、经济分布:俄罗斯的经济和人口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工业资源分布: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大部分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国土特点:东西跨度大,运输距离长,铁路运输是最合理、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考点一 考点二 特点成因水运条件差,比重低河运条件通航条件:虽然多大河,但这些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不利于航运;流向条件:河流大多呈
24、南北流向,与俄罗斯货物、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海运条件港口条件:海岸线虽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封冻期;海域条件:除北冰洋外,其他海域较封闭,港口与外洋联系大多需经过别国海域考点一 考点二 二、巴西二、巴西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气候大部分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部和南部的巴西高原,二是北部和西部的平原水文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资源 森林、水能、水资源、矿产、石油等丰富考点一 考点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25、特征人口总量 人口大国,总人口超过2亿;移民多,混血人种多分布 分布不均,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存在“过度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过度发展、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考点一 考点二 角度特征产业农业耕地、牧场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大,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基础较雄厚,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交通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运力大;铁路以运输铁矿石、农产品等为主考点一 考点二 2.巴西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的条件(1)自然条件
26、好 海陆轮廓 面积大 流域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宽阔处纬度位置 热量足 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大气环流降水多,湿度大流域大部分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地形地势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从东北、东南吹来的大西洋湿热气流汇集于内陆,在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丰沛的地形雨洋流东岸有暖流经过,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考点一 考点二 (2)人为破坏少热带雨林地区,环境恶劣,历史上人口极少,对原始雨林的破坏少;近年来全球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呼声越来越高,政府越来越注重雨林的保护。考点一 考点二 三、澳大利亚三、澳大利亚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27、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地形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资源煤、铁等资源丰富考点一 考点二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总量人口总量少;移民多,混血人种多分布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城市化水平高产业农业耕地、牧场大,混合农业,大量出口小麦、羊毛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钢铁、机械、纺织工业部门等交通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考点一 考点二 2.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其成因(1)半环状特点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
28、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沙漠。考点一 考点二 (2)成因 位置气候类型形成原因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北部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南半球)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考点一 考点二 位置气候类型形成原因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南部和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东南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
29、响考点一 考点二 4.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1)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2)临海,交通便利。(3)开发历史悠久。考点一 考点二 对应训练(2021湖南长沙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生产的小麦不仅能满足本国需求,还能有少量出口,但受制于多方面原因,俄罗斯的小麦产量稳定性不强。下图为俄罗斯小麦产区和沼泽分布图。考点一 考点二 (1)描述鄂毕河的主要水文特征。(2)指出俄罗斯小麦产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北亚河流下游地区湿地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30、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及有无凌汛现象等方面进行回答。鄂毕河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水量较大;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形成夏汛,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纬度高,气温低,有结冰期,且结冰期长;河流有结冰期,且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第(2)题,据图可知,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原因是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而南部地区相比其他区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可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所以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南部。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北亚河流下游地区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气温低,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使地表水不易下渗;此处向北流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易造成河水泛滥,形成众多湿地。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水量较大;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纬度高,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小。(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南部。原因:俄罗斯大部分领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南部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可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3)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使地表水不易下渗;此处向北流的河流有凌汛现象,易造成河水泛滥,形成众多湿地。本课结束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