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判断题】1.人们生活的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但人不是由物质组成的。( )2.生活中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3.有些物质会不断发生变化,也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4.清洗完的铁质菜刀过一段时间会生锈 ,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6.威璃杯中的水过段时间变少了 .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 )。A.水B.空气C.梦想2.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可能是( )。A.石头B.牛奶C.氧气3.下面(
2、)能作为产生新物质的证据。A.大小改变B.生成气体C.形状改变4.水被烧开的过程中( )新物质。A.产生了B.没有产生C.不确定是否产生5.( )现象没有产生新物质。 A.白砂糖熔化 B.火柴燃烧 C.绿叶变黄【实验探究】题晚饭时,小科帮妈妈做菜。妈妈做了鸡肉炖土豆,非常香,也非常好吃,小科吃得很饱。在做菜的过程中,小科产生了一些疑问,你能帮他回答一下吗?(1)煮鸡肉时,鸡肉变熟,冷水变热,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2)请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 )不小心打碎了碗。( )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
3、)把瓶里的油倒入未加热的锅中。( )加入清水中的食盐。( )2.产生气体的变化【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品。( )3.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4.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5.少量的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气体释放完后可以观察到绿色沉淀。( )【选择题】1.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白色、粉末状颗粒B.白色、立方体颗粒C.蓝色、晶状颗粒2.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A.具有甜味、白色液体B.具有酸味、无色液体C.具有甜味、无色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二
4、氧化碳4.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继续燃烧B.马上熄灭C.火苗变大,燃烧速度加快5.如图所示,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装有蜡烛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低处的蜡烛先熄灭B.高处的蜡烛先熄灭C.两根蜡烛同时熄灭6.在“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的实验中,关于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样强B.小苏打强C.食盐强【实验探究】题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特点。甲 乙(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颜色是( )。(2)如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可以观察到燃烧的细木条在产生气体的玻璃杯内( ),而在空玻璃杯内( )。
5、(3)如图乙,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 )。(4)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判断题】1.蜡烛燃烧只有水、炭黑产生。( )2.将白砂糖加热至熔化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3.铁生锈会减少铁质物体的使用寿命。( )4.酵母可以用于制作蛋糕馒头等面食。( )5.虾煮熟后变红属于物理变化。( )【选择题】1.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光、发热、有火焰B.用玻璃杯罩住烛焰,在玻璃杯的外侧有液滴出现C.将玻璃片放在烛焰上方玻璃片会变黑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砂糖可以观察到( )
6、。A.先变成液态的白砂糖,然后变成黑色物质B.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物质C.直接变成黑色物质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头燃烧B.面包发酵C.湿衣服晾干4.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生活有利的是( )。A.工具生锈B.面包发酵C.树木被酸雨腐蚀5.长时间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 )。A.唾液是甜的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C.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连线题】将下列各种现象与所属变化及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实验探究题】1.完成蜡烛燃烧观察记录表。燃烧前燃烧中熄灭后结论2.完成加热白砂糖实验的相关内容。(1)所需实验材料:( )、( )、( )、( )、( )。(
7、2)实验过程: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 ),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方慢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 )。(3)由实验可知,白砂糖在加热前是( )体,呈( )色;加热后,先变成( )体,颜色逐渐( ),同时产生( ),最后变成( )物质。【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各种有机酸以乳酸为主,使面团呈现酸性。发酵温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发酵越快。(1)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 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 )。A.不变色B.变成
8、蓝色C.变成黄色(2)为了使面粉加快发酵,可以将它放在( )。A.冰箱中B.通风处C.阳光下的箱子里(3)分析馒头咀嚼后变甜的原因。【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品。( )3.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4.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5.少量的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气体释放完后可以观察到绿色沉淀。( )【选择题】1.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白色、粉末状颗粒B.白色、立方体颗粒C.蓝色、晶状颗粒2.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A.具有甜味、白色液体B.具有酸味、无色液体C.具有甜味、无色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
9、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4.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继续燃烧B.马上熄灭C.火苗变大,燃烧速度加快5.如图所示,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装有蜡烛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低处的蜡烛先熄灭B.高处的蜡烛先熄灭C.两根蜡烛同时熄灭6.在“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的实验中,关于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样强B.小苏打强C.食盐强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判断题】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
10、、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等。( )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 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5.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7.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水果腐烂B.湿衣晾干C.轮胎爆炸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白砂糖加热B.木材做成家具C.火柴燃烧至焦黑3.对于“纸撕成纸屑,水凝结成冰”这两个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但“水”凝结后变
11、成了另一种物质“冰”B.“纸”撕碎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纸屑”,但“水”凝结成“冰”后还是“水”这种物质C.“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水”凝结成“冰”后也还是“水”这种物质4.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是( )。A.空气和水B.气候和温度C.铁的薄或厚5.位于下列地点的房屋,其铁窗容易生锈的是( )。A.干燥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6.把铁制品涂上( ),可以有效防止铁生锈。A.白醋B.盐水C.油漆7.小科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丙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迹C.乙、丙两
12、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自然界里,所有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2.在地球表面下的矿物、煤、石油等物质,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 )3.煤块中的植物化石印记说明煤的形成与植物有关。( )4.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增加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 )5.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层中物质的含量。( )6.把铁矿石里的铁冶炼出来只需要物理变化。( )【选择题】1.关于煤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形成与植物有关B.煤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C.煤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2.如图所示为煤块中的植物化石印记,由此可以推断( )。A.煤的形成需要
13、高温高压的环境B.煤的形成与植物有关C.煤的形成与地表变化有关3.地底下发现的煤,多数位于( )中。A.煤层B.地幔C.地核4.关于大气层中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B.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约占31%C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并没有氧气5.( )能够增加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A.绿色植物B.动物C.病毒6.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材料。下列物质是石油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水稻B.沥青C.钻石7.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关于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
14、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第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属于( )变化。(2)绿色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吸收( ),并释放( )。(3)结合材料分析保护森林的重要性。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发生在生命体内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 )2.食物在身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维持我们的生命。( )3.食物的能量能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 )4.我们身高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 )5.某些物质能够刺激大脑,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些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6.
15、身体吸收食物中能量和营养的过程是简单的、迅猛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7.反复咀嚼米饭,能够感觉到它们变甜。这个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选择题】1.关于生命体中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体中只能发生化学变化B.生命体中只能发生物理变化C.生命体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同时发生2.关于食物对生命体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在生命体内的化学变化都是有益的B.食物在生命体内发生有害的化学变化,会导致食物中毒C.生命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3.关于情绪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情绪由大脑控制,情绪改变时不需要物质作用B.情绪的变化与体内的化
16、学变化有关C.某些物质可以刺激大脑,产生不同情绪7.美丽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被水浸泡过的紫甘蓝会变成红色。( )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制造出不同颜色的布料。( )3.塑料矿泉水瓶透明轻便,而且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没有负面的影响。( )4.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是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5.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会导致海水酸化,酸化后的海水只会影响贝类的生长。( )6.用自行车代替汽车接送学生,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甘蓝的汁液是紫色的B.紫甘蓝的汁液加入白醋后成红色C.紫甘蓝的汁液加入苏打水后呈红色2.下列
17、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塑料矿泉水瓶使用后随意丢弃B.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C.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水反应,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碳酸,溶液呈酸性。大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使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1)海水酸化的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2)在生活中,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A.苏打水B.白醋C.洗衣粉的水溶液(3)酸化的海水在溶解贝类生物外壳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4)为
18、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附:参考答案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判断题】1.人们生活的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但人不是由物质组成的。( )2.生活中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3.有些物质会不断发生变化,也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4.清洗完的铁质菜刀过一段时间会生锈 ,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6.威璃杯中的水过段时间变少了 .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玻璃杯中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导致玻璃杯中的水减少了,这种现象叫蒸发,整个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
19、( C )。解析:物质是客观的实在,不受人意志的影响,水、空气都属于物质。梦想是思维的产物,不是物质。2.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可能是( C )。3.下面( B )能作为产生新物质的证据。4.水被烧开的过程中( B )新物质。5.( A )现象没有产生新物质。【实验探究】题(1)煮鸡肉时,鸡肉变熟,冷水变热,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鸡肉变熟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冷水变热的过程只有物理变化。(2)请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 )不小心打碎了碗。(
20、)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 )把瓶里的油倒入未加热的锅中。( )加入清水中的食盐。( )2.产生气体的变化【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品。( )3.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4.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解析:小苏打加热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5.少量的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气体释放完后可以观察到绿色沉淀。( )【选择题】1.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 )。2.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B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C )。4.把燃烧的细木条伸
21、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B )。5.如图所示,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装有蜡烛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6.在“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的实验中,关于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实验探究】题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特点。(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颜色是无色。(2)如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可以观察到燃烧的细木条在产生气体的玻璃杯内熄灭,而在空玻璃杯内正常燃烧。(3)如图乙,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熄灭。(4)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3.
22、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判断题】1.蜡烛燃烧只有水、炭黑产生。( )2.将白砂糖加热至熔化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3.铁生锈会减少铁质物体的使用寿命。( )4.酵母可以用于制作蛋糕馒头等面食。( )5.虾煮熟后变红属于物理变化。( )【选择题】1.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解析,用波璃杯军佳烛培,在波璃杯的内侧有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砂糖可以观察到( A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4.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生活有利的是( B )。5.长时间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 C )。解析: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化
23、学变化,唾液中的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连线题】将下列各种现象与所属变化及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实验探究题】1.完成蜡烛燃烧观察记录表。燃烧前蜡烛为半透明、白色固体燃烧中有部分蜡烛变成液体流下来,蜡烛变短,玻璃杯壁有液滴,玻璃片变黑熄灭后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熔化的蜡烛逐渐凝结结论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完成加热白砂糖实验的相关内容。(1)所需实验材料:长柄金属汤匙白砂糖、蜡烛、火柴、盘子。(2)实验过程: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方慢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3)由实验可知,白砂糖在加热前是固体,呈白色;加热后
24、,先变成液体,颜色逐渐加深,同时产生焦味,最后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 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 B )。(2)为了使面粉加快发酵,可以将它放在( C )。(3)分析馒头咀嚼后变甜的原因。馒头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被酶分解为麦芽糖。【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品。( )3.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4.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解析:小苏打加热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5.少量的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气体释放
25、完后可以观察到绿色沉淀。( )【选择题】1.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 )。2.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B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 C )。4.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B )。5.如图所示,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装有蜡烛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6.在“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的实验中,关于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判断题】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
26、等。(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产生沉淀、产生气体和改变颜色等。改变物质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 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解析:蜡烛形状、大小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解析:铁生锈是铁和空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接触水,铁制品是不会生锈的。5.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解析:铁盆外的油漆可以将水、空气与铁隔离,可以有效防止铁生锈。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7.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27、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B )。3.对于“纸撕成纸屑,水凝结成冰”这两个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C )。解析:“纸撕成纸屑,水凝结成冰”这两个变化都没有产生新物质,都是物理变化。4.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是( A )。5.位于下列地点的房屋,其铁窗容易生锈的是( B )。6.把铁制品涂上( C ),可以有效防止铁生锈。7.小科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解析:通过甲乙可以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空气,通过甲、丙可以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水。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自然界里,所有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28、。( )2.在地球表面下的矿物、煤、石油等物质,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 )3.煤块中的植物化石印记说明煤的形成与植物有关。( )4.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增加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 )5.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层中物质的含量。( )6.把铁矿石里的铁冶炼出来只需要物理变化。( )【选择题】1.关于煤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解析: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无法短时间内形成。2.如图所示为煤块中的植物化石印记,由此可以推断( B )。3.地底下发现的煤,多数位于( A )中。4.关于大气层中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5.( A )能够增加大气层中氧气的
29、含量。6.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材料。下列物质是石油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B )。7.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关于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材料分析题】(1)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2)绿色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结合材料分析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以绿色植物为主,是大气层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发生在生命体内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 )2.食物在身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维持我们的生命。( )3.食物的能量能
30、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 )4.我们身高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 )解析:身体在变高的时候,皮肤、内脏、骨骼等器官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5.某些物质能够刺激大脑,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些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6.身体吸收食物中能量和营养的过程是简单的、迅猛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7.反复咀嚼米饭,能够感觉到它们变甜。这个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解析:咀嚼米饭过程中,米饭会被牙齿研磨,与唾液发生反应,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选择题】1.关于生命体中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2.关于食物对生命体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关于情
31、绪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7.美丽的化学变化【判断题】1.被水浸泡过的紫甘蓝会变成红色。( )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制造出不同颜色的布料。( )3.塑料矿泉水瓶透明轻便,而且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没有负面的影响。( )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塑料矿泉水瓶降解时间非常长,对环境会造成污染。4.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是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5.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会导致海水酸化,酸化后的海水只会影响贝类的生长。( )6.用自行车代替汽车接送学生,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2.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酸化的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A )。(2)在生活中,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B )。(3)酸化的海水在溶解贝类生物外壳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C )。(4)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绿色出行;使用无污染的太阳能;退耕还林,多种树等(答案合理即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