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DDH,大多学者认为该病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后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可以预防的。DDH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四肢畸形,新生儿发病率在1%左右,男女之比1:5,有家族史的则增加20%的机会,受累髋发生率依次为左髋、双髋、右髋。.2病理改变 髋臼: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变 浅,其中脂肪组织、圆韧带充塞其中。最终脱位的股骨头压迫髂骨翼出现凹陷,假臼形成。 股骨头颈变形: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化骨核出现延迟。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不规则。股骨颈变短变粗,前倾角加大。 关节囊:松弛,随股骨头上移而拉长、增厚,关节囊前方髂腰肌经过处出现压迹,严重呈葫
2、芦状,妨碍股骨头复位。.3髋关节解剖图.4临床表现 病变可为单侧或双侧。新生儿时症状不明显。生后36个月时大腿、小腿与对侧不相称,臀部宽,腹股沟褶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部褶纹亦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整个下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位。较大儿童体检时可见跛行步态,跛行常是小儿就诊的唯一主诉。一侧脱位时跛行,双侧脱位表现为“鸭步”,臀部明显后突。.5.6 Ortolani征(外展试验):此法可靠,是新生儿普查的重要方法。患儿平卧,屈膝、屈髋各90度,检查者面对小儿臀部,双手握住双膝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当外展一定程度受限,而膝外侧不能触及床面,称为外展试验阳性。当外展一定程度突然
3、弹跳,则外展可达90度,称为Ortolani征阳性。.7.8小儿髋关节脱位分型 髋关节脱位由于其病变程度的不同,常分为三型: 1. 髋臼发育不良:早期无症状,生后有很高比例呈现髋关节不稳定,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2. 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和髋臼发育较差,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但未完全脱离髋臼,X线片可见股骨头向外上移位、髋臼指数增大至35C 以上。3. 髋关节脱位:最为常见,股骨头已明显脱离髋臼,而向外、上移位,根据股骨头脱位高低分为三度。 .9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缘部分。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分。.10X线表现 1.平片 髋关节
4、脱位明显时可见股骨头向外上方脱位。若股骨头化骨核尚未出现,或化骨核较小时,目测诊断比较困难。故诊断髋关节脱位常用测量方法,主要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氏方格:通过两侧形软骨中心作一水平线,然后再通过髋臼的外侧缘作一直线与其垂直相交。此两条线在每侧髋关节构成十字象限。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象限。脱位时,股骨头移到外上象限。.11.12(2)沈同(shenton)氏线: 此线为股骨颈下缘与闭孔上缘的连续线。髋关节脱位时,由于股骨头向外上移位,使沈同氏线不连续。.13.14()氏线:双髋外展并外旋,拍正位片。正常时股骨中轴延续线通过髋臼外上角,在骶髂关节平面与脊柱相交髋关节脱位时,此线通过髂前上
5、棘,与脊柱相交的位置升高。.15.()髋臼指数: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与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数(两侧髋臼中心连一直线简称线).其正常值为新生儿为一岁小儿为,两岁为。.16髋臼发育不良时髋臼角加大,可达因髋臼的发育受年龄影响较大,根据髋臼角判断脱位应慎重。患者的股骨颈前倾角加大。此角为股骨干与股骨颈形成的交角,正常时为253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严重时股骨颈的前倾角可达90。 .17 右髋关节度脱位、左髋关节半脱位.18 双髋关节脱位度.19 右髋关节脱位度.20 二:髋关节造影.21三、鉴别诊断三、鉴别诊断 1、先天性髋内翻:步态跛行,患肢短缩,屈髋自如,外展受限,Allis征阳性。X线颈干角明显变小,股骨颈近股骨头内下方有一三角形骨块,大转子高位。 2、病理性髋脱位:新生儿或婴儿期发生髋部感染的历史,X线见股骨头骨骺缺如。 3、麻痹性脱位:明显肌肉萎缩,肌力降低,尤其是臀肌肌力减弱,X线示半脱位。 4、痉挛性髋脱位:有早产窒息史,上神经元损伤表现。 5、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合并髋关节脱位:畸形性型髋关节脱位,为双侧。.22.23.24.25.26.27.28.29.30.31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