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 2、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词的意境 3、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词牌名 词的题目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传世。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 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宋神宗熙宁八年,是
2、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 。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貂裘 鬓微霜微霜 酒酒酣 何何妨 遣 (?) () () () () () () 右右擎苍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聊发/
3、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帽/貂裘,千骑/卷卷/平冈。为报/倾城/随随/太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老夫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豪情狂态, 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 右臂托着苍鹰, (我)戴上锦帽穿好貂裘, 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 我要亲自射杀老虎, 让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英姿。 【评析】
4、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显现了作者踌躇满志、豪情满怀的情态。作者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狂”突出了作者潇洒豪放、不受羁绊的气势和姿态。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喝的兴浓,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鬓角出现了白发, 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手持符节来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 (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在这里用“冯唐持节”这个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赦免他的罪名,使他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
5、立功。“何日”写出了诗人急切盼望的心情。 (什么时候我也能像汉代的魏尚那样重新被朝廷重用?) “西北望,射天狼”既引用了典故,又从天文和地理的位置把“雕弓”所要射中的目标,指向了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包含诗人报国之志。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4、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
6、豪壮 5、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 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 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上阕 叙事 密州出猎的盛况 下阕 抒情 建功立业的豪情 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观场面,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想,并委婉的表达了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朝廷重用的愿望。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背诵课文 考考自己考考自己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请你在上阕中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2.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3.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