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转基因食品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p324)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也称基因改造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也称基因改造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GMF)。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食品。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心。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心。(一)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一)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
2、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携带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道病原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携带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道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二)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二)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转变成杂草。会引发超级杂草出现,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转变成杂草。会引发超级杂草出现,基于转基因食品潜在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基于转基因食品潜在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主要原则是:执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主要原则是:执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制度和标识制度(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识)。制度和标识制度(
3、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识)。(三)转基因检测的必要性(三)转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必须注意到可能由转基因食品带来的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必须注意到可能由转基因食品带来的潜在的安全性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核酸水平,即检测遗传物质中是否含有插入的外源核酸水平,即检测遗传物质中是否含有插入的外源基因;二是蛋白质水平,即通过插入外源基因表达基因;二是蛋白质水平,即通过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或其功能进行检测,或者是检测插入的蛋白质产物或其功能进行检测,或者是检测插入外源基因对载体基因表达的
4、影响。常用的转基因检外源基因对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常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有核酸水平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测方法有核酸水平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法。蛋白质水平的检测方法有蛋白质水平的检测方法有ELISA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一、一、PCR定性检测抗虫转基因玉米定性检测抗虫转基因玉米MON810品系品系(GB/T 19495.1-2004)1、范围、范围 适用于在原料和加工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适用于在原料和加工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2、原理、原理 通过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分离可得到大小为扩增和凝胶电泳分离可得到大小为170bp的的DNA片段,包括片段,包括CaMV35S启动子和玉米基
5、因组的启动子和玉米基因组的DNA序列。序列。二、蛋白质水平检测方法检测植物转基因成分二、蛋白质水平检测方法检测植物转基因成分 大豆转大豆转CP4 EPSPS基因成分的基因成分的ELISA检测方法和转基检测方法和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因植物及其产品中CryAb/Ac蛋白的试纸条检测方法。蛋白的试纸条检测方法。1、ELISA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双抗体夹心方法。双抗体夹心方法。2、胶体金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胶体金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检测的现状和展望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检测的现状和展望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新资源食品的检测(新资源食品的检测(p334)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我国新资
6、源食品发展概况一、我国新资源食品发展概况 1983年我国就颁布了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试行);1987年卫生部出台了年卫生部出台了食品新资源卫生管理食品新资源卫生管理办法办法;1990年又出台了年又出台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年,卫生部共审查批准了年,卫生部共审查批准了300多个新资源食品。多个新资源食品。2007年年12月月1日,日,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正式实施。二、新资源食品的定义二、新资源食品的定义 新资源食品: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新资源食品: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
7、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 新资源食品可分为以下新资源食品可分为以下4类:类: 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以前我国居民无食用习惯的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出以前我国居民无食用习惯的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食品原料。来的食品原料。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因采用新工艺生成,导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因采用新工艺生成,导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品原料。三、新资源食品的管理与申报三、新资源食品的
8、管理与申报 在新资源食品申报时,必须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在新资源食品申报时,必须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卫生审查申请,并提交卫生行政辖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卫生审查申请,并提交卫生行政许可申请表、研制报告、安全性研究报告、生产工艺简述和许可申请表、研制报告、安全性研究报告、生产工艺简述和流程图、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标签及说明书、国内外的研究流程图、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标签及说明书、国内外的研究利用情况、有助于评审的其他资料等书面材料,并另附未启利用情况、有助于评审的其他资料等书面材料,并另附未启封的产品样品封的产品样品1件或者原料件或者原料30g。 审评会后,卫生部根据评估
9、委员会的技术审查结论、审评会后,卫生部根据评估委员会的技术审查结论、现场审查结果等进行行政审查,做出是否批准作为新资源食现场审查结果等进行行政审查,做出是否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决定,对获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以名单形式进行公告,例品的决定,对获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以名单形式进行公告,例如如2008年年5月月26日卫生部发布了日卫生部发布了2008年第年第12号公告号公告,批准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透明质酸钠、叶黄素脂、批准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透明质酸钠、叶黄素脂、L-阿阿拉伯糖、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新资源食品。拉伯糖、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新资源食品。第二节第二节 新资源食品的安全性新资源食
10、品的安全性 危险性评估,是指对人体摄入含有危害物质的食品所产危险性评估,是指对人体摄入含有危害物质的食品所产生的健康不良作用可能性的科学评价,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生的健康不良作用可能性的科学评价,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暴漏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四个步骤。特征的描述、暴漏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四个步骤。 对新资源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申报资料对新资源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申报资料审查和评价、生产现场审查和评价、人群食用后的安全性评审查和评价、生产现场审查和评价、人群食用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安全性的再评价。价、以及安全性的再评价。根据以下资料和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以下资料
11、和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1)新资源食品特征的评价)新资源食品特征的评价(2)食用历史的评价)食用历史的评价(3)生产工艺的评价)生产工艺的评价(4)质量标准的评价)质量标准的评价(5)成分组成及含量的评价)成分组成及含量的评价(6)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评价)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评价(7)推荐摄入量和适宜人群的评价)推荐摄入量和适宜人群的评价(8)卫生学试验的评价)卫生学试验的评价(9)国内外相关安全性文献资料的评价)国内外相关安全性文献资料的评价(10)毒理学试验安全性的评价)毒理学试验安全性的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新资源食品的检测新资源食品的检测一、非标检测方法建立的必要性一、非标检测方法建立的必要
12、性申报资料包括:申报资料包括:食品新资源名称及国内外研究所利用情况;食品新资源名称及国内外研究所利用情况;新资源食品名称、配方及生产工艺;新资源食品名称、配方及生产工艺;产品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有生物效应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分析报。产品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有生物效应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分析报。 食品新资源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报告或有关文献资料(外文资料应提交食品新资源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报告或有关文献资料(外文资料应提交原文及中文译文);原文及中文译文); 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食品应提供食品食用历史的证明资料;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食品应提供食品食用历史的证明资料; 该产品的质量标准;该产品
13、的质量标准; 产品标签及说明书样稿(正式打印件)。产品标签及说明书样稿(正式打印件)。 其中,产品成分的分析报告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最为关键。其中,产品成分的分析报告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最为关键。二、建立非标检测方法的要求二、建立非标检测方法的要求 甘油二脂食用油是以大豆油、菜子油等普通食用油为原甘油二脂食用油是以大豆油、菜子油等普通食用油为原料,经过生物酶催化技术富集油脂中的天然成分甘油二脂而料,经过生物酶催化技术富集油脂中的天然成分甘油二脂而制成的新资源食品,是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肥胖、降低血脂制成的新资源食品,是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肥胖、降低血脂等功能的现代普通食用油换代产品。等功能的现
14、代普通食用油换代产品。 目前,最常用的甘油二脂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目前,最常用的甘油二脂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等几种。)等几种。标准采用标准采用HPLCRID法。法。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p344) 食品分析的结果是许多重要问题策略的基础。食品分析食品分析的结果是许多重要问题策略的基础。食品分析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产、科研、司法等重要活动。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产、科研、司法等重要活动。 分析质量保证(分析质量保证(Analytical Quality Assur
15、ance,AQA)指分析测试中,为了将各种误差减少到与其要求而一系列培指分析测试中,为了将各种误差减少到与其要求而一系列培训、能力测试、控制、监督、审核、认证等措施的过程。训、能力测试、控制、监督、审核、认证等措施的过程。第一节分析数据的质量第一节分析数据的质量 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称为分析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称为分析结果的质量。结果的质量。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减少分析过程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减少分析数据的不确定度,是保中的误差,减少分析数据的不确定度,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关键措施。证分析数据质量的关键措施。一、误差一、误差(一)误差的定义(一)误差的定
16、义 误差或测量误差误差或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或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是指测量值或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异。 真实值(真实值(T)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真实值具有唯一性。真实值是未知的,但下列情况可被值,真实值具有唯一性。真实值是未知的,但下列情况可被视为是真实值:视为是真实值:理论真实值。理论真实值。计量学约定真实值。计量学约定真实值。相相对真实值。对真实值。(二)误差分类(二)误差分类 根据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根据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分析过程
17、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系统误差是指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具有可重复性和单向性。或偏低具有可重复性和单向性。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或主观误差)等几种。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或主观误差)等几种。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如分析过程中温度、湿度、灰尘等)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因素(如分析过程中温度、湿度、灰尘等)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不固定,又称不定误差。不固定,又称不定误差。 偶然误差在分析操作
18、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以下特点:偶然误差在分析操作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以下特点:(1)有界性;()有界性;(2)单峰性;()单峰性;(3)对称性;()对称性;(4)抵偿性。)抵偿性。 多次重复平行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少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多次重复平行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少偶然误差。偶然误差较系统误差更具有普遍意义。较系统误差更具有普遍意义。3、过失误差、过失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析人员粗心大意或未按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析人员粗心大意或未按操作规程办事,造成的误差,称为过失误差。办事,造成的误差,称为过失误差。(三)误差的表示方法(三)误差的表示方法1、准确度、准确度 准确度指实验测量值
19、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其准确度指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其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误差(即准确度)有两种表示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误差(即准确度)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E= 测量值测量值x - 真实值真实值T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Er = (x T)T 误差越小,测量值和真实值越接近,测定结果的准确误差越小,测量值和真实值越接近,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越高。度越高。2、精密度、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的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的程度。精密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说
20、明精密度好。程度。精密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说明精密度好。(1)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绝对偏差:d = xi - 相对偏差:相对偏差: 式中:式中:xi 单次测定结果;单次测定结果; n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d 单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偏差;单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偏差; dr 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xx(2)平均偏差和相对偏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偏差 平均偏差: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式中:式中: n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xi 单次测定结果;单次测定结果; n测定次数;测定次数
21、; di 第第i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绝对偏差,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绝对偏差,di=|xi- |; 平均偏差。平均偏差。 n次测定的绝对偏差之和。次测定的绝对偏差之和。平均偏差代表了一组测量值中任一数值的偏差。平均偏差代表了一组测量值中任一数值的偏差。x|di|d1|+|d2|+|dn|d=nn|di|ddr=xinxd|di|(3)极差与相对偏差)极差与相对偏差极差(极差(R)也称全距或范围误差。虽然用极差表示测定数据的)也称全距或范围误差。虽然用极差表示测定数据的精密度不够严密,但其计算简单,在食品分析中常用。精密度不够严密,但其计算简单,在食品分析中常用。极差:极差:R= Xmax- Xmin
22、相对极差:相对极差: 式中:式中:Xmax为一组测定结果中的最大值;为一组测定结果中的最大值; Xmin为一组测定结果中的最小值;为一组测定结果中的最小值; 多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多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r=xRRx(4)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能精确反映测定数据之间的离散特性,它比平标准偏差能精确反映测定数据之间的离散特性,它比平均偏差更能灵敏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又比极差更充分地引均偏差更能灵敏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又比极差更充分地引用了全部数据的信息。用了全部数据的信息。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Cv),是
23、指标准偏差在),是指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分数。平均值中所占的分数。 相对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nnn222i=1i=1i=1xi-xdidis=n-1n-1fsxVC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s)是对有限测定次数而言,表示各测)是对有限测定次数而言,表示各测量值对平均值的偏差。对于有限总体,则要使用总体标量值对平均值的偏差。对于有限总体,则要使用总体标准偏差准偏差。 总体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式中:式中:是总体平均数,是总体平均数,N为有限总体的大小。为有限总体的大小。2i=1xi-=NN(5)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式中:式中:s标准偏差;标准
24、偏差; n测定次数。测定次数。 测定次数测定次数n越大,就越小,即值越可靠。所以增加测定越大,就越小,即值越可靠。所以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测定的精密度。次数可以提高测定的精密度。xss =n3、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 准确度与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准确度与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分析结果必须从准确度和精密度两个方面来衡量。定的联系,分析结果必须从准确度和精密度两个方面来衡量。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精密度好,才能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精密度好,才能得到好的准确度。得到好的准确度。4、公差、公差 公差是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
25、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公差是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其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称为超差。遇到超如果测定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称为超差。遇到超差,该项分析必须重做。差,该项分析必须重做。二、不确定度二、不确定度(一)定义:(一)定义: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指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测量不确定度),指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或准确性的可疑程度。不确定度用于表达分析质量优劣,或准确性的可疑程度。不确定度用于表达分析质量优劣,是合理地表征测量值或其误差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是合理地表征测量值或其
26、误差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 又叫可疑程度,习惯地俗称为又叫可疑程度,习惯地俗称为“不可靠程度不可靠程度”。它定。它定量地表达了分析结果的可疑程度,定量地说明了实验室量地表达了分析结果的可疑程度,定量地说明了实验室(包括所用设备和条件)分析能力水平。(包括所用设备和条件)分析能力水平。 只有在得到不确定度值后,才能衡量分析所得数据的只有在得到不确定度值后,才能衡量分析所得数据的质量,才能指导数据在技术、商业、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应质量,才能指导数据在技术、商业、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应用。用。(二)分类(二)分类 不确定度是与分析结果有关的参数,在分析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不确定度是与分析结果有关的参数,在分
27、析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不确定度。可以用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区间(置括不确定度。可以用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区间(置信区间)来表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信区间)来表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1、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 即用标准偏差表示的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即用标准偏差表示的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2、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又称为总不确定度。它提供了一个区间,分析值以一定的置信水平又称为总不确定度。它提供了一个区间,分析值以一定的置信水平落在这个区间。扩展不确定度一般是这个区间的半宽。落在这个区间。扩展不确定度一般是这个区间的半宽。不确定
28、度的分类如下:不确定度的分类如下: 不确定度包括扩展不确定度和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又分为不确定度包括扩展不确定度和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又分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三)来源(三)来源 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于很多方面,典型的来源包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于很多方面,典型的来源包括:对样品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分析的方法不理想;取括:对样品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分析的方法不理想;取样的代表不够;对分析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样的代表不够;对分析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
29、对仪器的读数在在偏差;分析仪器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对仪器的读数在在偏差;分析仪器计量性能(灵敏度、分辨力、稳定性等)上的局限性;标准计量性能(灵敏度、分辨力、稳定性等)上的局限性;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不准确;引进的数据或其他参量的不确定度;物质的标准值不准确;引进的数据或其他参量的不确定度;与分析法法和分析程序有关的近似值和假定性;在表面上看与分析法法和分析程序有关的近似值和假定性;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析时重复观测值的变化等。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析时重复观测值的变化等。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方面: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方面:1
30、、取样代表性不够,即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样本。、取样代表性不够,即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样本。2、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3、重复被测的测量方法不理想。、重复被测的测量方法不理想。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完善:对模抑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对模抑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分辨力、死区、稳定性等)存在局限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分辨力、死区、稳定性等)存在局限性;性;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存在不确定度;测量标准或
31、标准物质存在不确定度;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量有不确定度;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量有不确定度;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定;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定;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四)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四)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不确定度的评估在原理上很简单。其步骤包括:不确定度的评估在原理上很简单。其步骤包括:1、规定分析对象、规定分析对象2、识别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识别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3、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4、计算合成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三、误差和不确定度三、误差和不确定度
32、 误差是本,没有误差,就没有的分布,就无法估计分析误差是本,没有误差,就没有的分布,就无法估计分析的标准偏差,当然也就不会有不确定度了,而不确定度分析的标准偏差,当然也就不会有不确定度了,而不确定度分析实质上是误差分析中对误差分布的分析。实质上是误差分析中对误差分布的分析。四、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四、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程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分析人员应该了解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出度。分析人员应该了解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出现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误差,使分析结果尽量地现的规律,并采取
33、相应的措施减少误差,使分析结果尽量地接近可观的真实值。接近可观的真实值。(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法法(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法法 仪器分析方法相对而言灵敏度高,准确度低。仪器分析方法相对而言灵敏度高,准确度低。(二)减少测定误差(二)减少测定误差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必须尽量减少测量误差。不同的为了保证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必须尽量减少测量误差。不同的分析法准确度要求不同,分析法准确度要求不同, 比色分析中,样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往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比色分析中,样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往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分光光度计读数时也只有在一定吸光度范围内才准确,要求测定关系,分光光度计读数
34、时也只有在一定吸光度范围内才准确,要求测定时样品浓度在这个线性范围内,并且读数时应尽可能在这一范围内,以时样品浓度在这个线性范围内,并且读数时应尽可能在这一范围内,以提高准确度。提高准确度。(三)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三)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实值。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但测定次数过多,工作量大,实值。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减少随机误差,但测定次数过多,工作量大,随机误差减少并不大,故一般分析测试,平行随机误差减少并不大,故一般分析测试,平行34次即可。
35、次即可。(四)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四)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 一般采用对照试验来检验分析过程中有无系统误差。对照试验有以下几种类一般采用对照试验来检验分析过程中有无系统误差。对照试验有以下几种类型:型: 标准物质(样品)法;标准物质(样品)法; 标准方法;标准方法; “加入回收法加入回收法”; 采用训练有素的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来作对照。采用训练有素的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来作对照。 若通过以上对照试验,确认有系统误差存在,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方若通过以上对照试验,确认有系统误差存在,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方法加以消除:法加以消除: 做空白试验消除试剂、去离子水带进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做空白
36、试验消除试剂、去离子水带进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校准仪器以消除仪器不准确所引起的系统误差。校准仪器以消除仪器不准确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标定溶液。标定溶液。 测定结果的校正。测定结果的校正。(五)标准曲线的回归(五)标准曲线的回归 在正常情况下,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在正常情况下,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但在实际测定中,常出现偏离直线的情况,此时可用最小二但在实际测定中,常出现偏离直线的情况,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直线的方程,就能最合理地代表此标准曲线。乘法求出该直线的方程,就能最合理地代表此标准曲线。 其中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r要进行显著性检验,以检验分析结果的要进行
37、显著性检验,以检验分析结果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性。第二节第二节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是为了使分析测试结果更好地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是为了使分析测试结果更好地反应真实值,其具体目的是把分析中的误差控制在容许的限反应真实值,其具体目的是把分析中的误差控制在容许的限度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度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位置可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的位置可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质量保证活动分为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质量保证活动分为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一、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一、实验室内
38、部质量保证(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包括从试样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到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包括从试样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的控制操作和步骤,基本环节有:人员素质、仪器设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的控制操作和步骤,基本环节有:人员素质、仪器设备、实验室环境、采样及样品处理、试剂及原材料、测量方法和操作规备、实验室环境、采样及样品处理、试剂及原材料、测量方法和操作规程、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技术资料及必要的检查程序等。程、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技术资料及必要的检查程序等。1、人员素质: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人员素质:专业水平要求更高。2、仪器设备:
39、、仪器设备:3、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 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的9项制度。项制度。 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 文件和记录管理。文件和记录管理。4、技术管理:、技术管理:(二)实验室内部质量评定(二)实验室内部质量评定质量评定是对分析过程进行监督的方法。质量评定是对分析过程进行监督的方法。实验室内部的质量评定可采用下列方法:实验室内部的质量评定可采用下列方法: 用重复测试样品的方法来评定测试方法的精密度;用重复测试样品的方法来评定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用测量标准物质或内部参考标准中组分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系统用测量标准物质或内部参考标准中组分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系统
40、误差;误差; 利用标准物质,采用交换操作者、交换仪器设备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利用标准物质,采用交换操作者、交换仪器设备的方法来评价测试方法的系统误差,可以评定该系统误差是来自操作者还是来自仪器设备;法的系统误差,可以评定该系统误差是来自操作者还是来自仪器设备; 利用标准测量方法或权威测量方法与现用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利用标准测量方法或权威测量方法与现用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可用来评价方法的系统误差。较,可用来评价方法的系统误差。二、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二、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一)外部质量控制(一)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外部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加强信息交
41、流,注意国际国内有关分析标准、规范、方法和理论、概念加强信息交流,注意国际国内有关分析标准、规范、方法和理论、概念的变化,及时使用分析工作的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定。的变化,及时使用分析工作的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定。 广泛收集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公布的各州功能技术参数,在分析工作中应广泛收集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公布的各州功能技术参数,在分析工作中应该选用法定的通用的、可靠的参数。该选用法定的通用的、可靠的参数。 积极参加各种分析比对。积极参加各种分析比对。 接受权威机构组织的检查考核。接受权威机构组织的检查考核。 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送权威实验室外检。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送权威实验室外检。 对于本实验室
42、的标准物质和器皿,包括标准物质、仪器、仪表、容器等对于本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和器皿,包括标准物质、仪器、仪表、容器等必需定期进行检定或校检,保证量值溯源的可靠性。必需定期进行检定或校检,保证量值溯源的可靠性。(二)外部质量评定(二)外部质量评定 实验室外部质量评定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实验室外部质量评定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评价实验室能力的过程。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评价实验室能力的过程。 实验室外部质量评定主要目的:评价实验室的分析能力;监控实验实验室外部质量评定主要目的:评价实验室的分析能力;监控实验室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改正存
43、在的问题;改进分析能力、实验方法和室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改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分析能力、实验方法和其他实验室的可比性;教育和训练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质量保其他实验室的可比性;教育和训练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证的外部监督工具。 外部评定可采用实验室之间共同分析一个试样、实验室间交换试样外部评定可采用实验室之间共同分析一个试样、实验室间交换试样以及分析从其他实验室得到的标准物质或质量监控样品等方法。以及分析从其他实验室得到的标准物质或质量监控样品等方法。 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作为考核样品,对包括人员、仪器、方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作为考核样品,对包括人员、仪器
44、、方法等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进行质量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法等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进行质量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盲样盲样”分析。盲样分析有单盲和双盲两种。分析。盲样分析有单盲和双盲两种。三、质量控制图三、质量控制图 把分析数据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纵坐标为测量值,把分析数据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纵坐标为测量值,横坐标为测量值次序或时间。横坐标为测量值次序或时间。(一)质量控制图的作用(一)质量控制图的作用质量控制图有三个作用:质量控制图有三个作用: 证实分析系统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中;证实分析系统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中; 鉴别脱离控制原因;鉴别脱离控制原因; 建立数据置信限基础。建立数据置信
45、限基础。(二)质量控制图的分类(二)质量控制图的分类 质量控制图的形式有质量控制图的形式有x(测量值)质量控制图、(测量值)质量控制图、 (平均值)质(平均值)质量控制图和量控制图和R(极差)质量控制图等。(极差)质量控制图等。1、 x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 这种控制图的纵坐标为测量值,横坐标为测量值的次序。中线这种控制图的纵坐标为测量值,横坐标为测量值的次序。中线可以是以前测量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即总体平可以是以前测量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即总体平均值)均值)。 警戒限(线):警戒限(线):x2s(或(或2) 控制限(线):控制限(线):x3s(或(或3)
46、 分析测试中测量值的平均值分析测试中测量值的平均值x与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与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之间不完全之间不完全相等,这是正常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太大。相等,这是正常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太大。 X 为了画一张质量控制图,首先必须要有稳定、均匀、具为了画一张质量控制图,首先必须要有稳定、均匀、具有与分析试验相似基体的标准物质标样。有与分析试验相似基体的标准物质标样。 其次,必须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其次,必须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至少测定样品)至少测定20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而且这20个结果不能是同一次个结果不能是同一次测定到达的,应是多次测定积累起来的。
47、在坐标纸上以平均测定到达的,应是多次测定积累起来的。在坐标纸上以平均值值x为中线,以为中线,以2s为警戒限,为警戒限,3s为控制限,然后依次把为控制限,然后依次把测定结果标在图中并连成线,即得到质量控制图。测定结果标在图中并连成线,即得到质量控制图。 2、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 画法与画法与x质量控制图的画法完全相似。在质量控制图的画法完全相似。在x平平均值质量控制图中:均值质量控制图中: 中线:中线: 值值 警戒限:警戒限: (A2R) 控制限:控制限: A2R x质量控制图比质量控制图比x质量控制图更为稳定。但质量控制图更为稳定。但x质量控制图有增加测定次数、增加成本的缺点。质量控制图
48、有增加测定次数、增加成本的缺点。XXX3、 R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 对于常规的大量分析,由于成分、分析物或基体的不稳定性和其他对于常规的大量分析,由于成分、分析物或基体的不稳定性和其他原因难于获得合适的标准物质。在缺乏质量控制标准物的情况下,原因难于获得合适的标准物质。在缺乏质量控制标准物的情况下,R质质量控制图是测试分析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量控制图是测试分析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R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步骤:周期地将样品一分为二,平行测定一系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步骤:周期地将样品一分为二,平行测定一系列样品中被分析物浓度,测定列样品中被分析物浓度,测定20个样品左右,计算极差个样品左右,计算极差R
49、(这里实际上(这里实际上是两个测量值之差)。计算极差平均值是两个测量值之差)。计算极差平均值R。中线:中线:R平均值平均值警戒上限(线):警戒上限(线):(D4R-R)控制上限(线):控制上限(线):D4R 控制下限(线):控制下限(线):D3R D3、D4参数可由表参数可由表193查出。查出。(三)质量控制图的使用(三)质量控制图的使用 在制得质量控制图之后,日常分析中把标准物质(或质在制得质量控制图之后,日常分析中把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与试样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量控制样品)与试样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 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警戒限之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
50、)的测定结果落在警戒限之内,说明测量系统正常,试样测定结果有效。如果标准物质内,说明测量系统正常,试样测定结果有效。如果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内,但又超出(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内,但又超出警戒限时,试样测定结果仍应认可。假如超出警戒限的频率警戒限时,试样测定结果仍应认可。假如超出警戒限的频率远低于或远高于远低于或远高于5,说明警戒限的计算有问题,或者分析,说明警戒限的计算有问题,或者分析系统本身的精密度得到了提高或恶化。系统本身的精密度得到了提高或恶化。 如果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外,说如果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