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八诗歌和文言文专项阅读(5份打包含答案).rar

相关 举报
  • 专题八 诗歌和文言文专项阅读(5份打包 含答案)
    • 1 开卷有益.docx--点击预览
    • 2 轻松阅读.docx--点击预览
    • 3 快乐练习.docx--点击预览
    • 4 拓展资料.docx--点击预览
    • 5 参考答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诗歌和文言文阅读诗歌和文言文阅读开卷有益开卷有益一、诗歌的阅读方法一、诗歌的阅读方法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以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阅读诗歌应当抓住诗歌的特点,准确体会语言、形象和意蕴。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美。 诗一般都分行和押韵,具有音乐美和节奏美,所以读起朗朗上口,感觉特别舒服。诗歌的语言精炼、浓缩、含蓄,富有跳跃性,要用心品味。阅读诗歌时,要反复诵读吟诵,非常精美的诗歌最好能背下来,这样才能品出诗歌的语言美。 2想象联想,感受诗歌形象美。 诗是用形象来“说话” ,来表现的。诗人常常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根线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因此,阅读诗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联想,使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诗中也往往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对仗、夸张等修辞方法,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把抽象的东西写得具体,把静态的东西写得生动,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领会。 3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意蕴美。 “意” ,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 ,就是诗人笔下的外部世界,两者在艺术上的和谐统一,就形成了某种意境,它是诗内在的含义,也称为意蕴。阅读时要善于抓住“题眼” (眼,就是一首诗的题旨)、 “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来领会诗歌的意蕴美。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我国古代保留下来大量典籍、文章,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这样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在平常的课外阅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到中学以后还将大量学习文言文。由于文言文写成的年代比较久远,语言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现代人阅读起来困难很多。这里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常识,帮助大家初步阅读和欣赏文言文。 1、先过识字关 文言文中有些字,今天已经很少见到或使用,如“曰(yu)” “缴(zhu)”“弈(y)”等。有些字古今意义不同,如“狐假虎威”的“假”字在古代是“借” “凭借”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亡”今天解释为“失去生命” ,而古代却是“逃跑”或“丢失”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使用字典、词典,有时还需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专门的工具书。在识字的基础上熟读全文,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2、了解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阅读文言文,常常碰到“之” “乎” “者” “也” “矣” “其”这些字。它们很少能单独表达具体的意思,不过在古文中却很重要。它们有的用在句首句尾表达语气,有的在句中起结构作用,有的则在句中代替某一个实词的意思。比如“之” ,它可以当结构助词“的” ,可以当动词“往” ,还可以作代词,代“他”“她” “它” “这” “这些” “这个” “这样” “那” “那些” “那样”可以这么说,要读懂古文,光理解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虚词的意思。 3、注意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和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句子形式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但有些句子的形式是不相同的,常常使用倒装的形式或省略句。例如,今天说“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呀” ,古代却说成“贤哉回也” ;今天说“不欺骗我” ,古代却说“不吾欺” ;而古代“可与言”就是今天的“可以跟他说话”的意思。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这些。 4、了解一些古代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俗。比如古代人们为了表示对皇帝或长者的尊敬,凡是读到、写到他们名字时总要写别字或读别音,避免直呼其名。如苏东坡祖父叫苏序,苏东坡为别人作序时往往将“序”写作“叙”或“引” 。这就给我们阅读古文带来了困难。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或随便估摸,而一定要搞清楚它的确切含义。阅读文言文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用心思索。 阅读文言文,常常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意。工具书中解释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意思,选一个正确的,就要联系上下文反复推敲,用心思考。 2归纳总结。阅读文言文,要随时记下多音字、多义词和特殊句式,还要学会从中吸取养料,领会古文中的深刻思想含义,理解它的艺术手法。轻松阅读轻松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出:太阳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官居直阁秘书。(4)毕竟: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接在一起。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点评 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快乐练习快乐练习训练训练 3838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抖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2解释下列同语。 九州: 生气: 喑: 抖擞: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想起了陆游的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 )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 )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 315 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 )训练训练 3939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镜子 照 仔细看;审察 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生存,有生命 在活的状态下 活动,灵活 生动活泼;不死板 工作 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训练训练 4040春春 望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o sho)更短,浑(hn hn)欲不胜簪。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 。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朝诗人,写过 ;“诗圣”是指朝诗人,他写过 ; “诗鬼”是指朝诗人 ,他写过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 、 “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训练训练 414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生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1读拼音,写词语。 q pin yu y fn ki ( ) ( ) ( ) rng rn chng jng zn sh ( ) ( ) ( )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原本的意思: (2)此处的意思:3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4根据诗歌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画“” 。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 ) (2)诗人用了一种悲观的笔调写的这首诗。 ( ) (3)诗人在这里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 )5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训练训练 4242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xua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z)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 ”遂居焉。 译文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做礼仪之事,孟母说:“这个地方适合孩子住了。 ”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 “舍”有下列意思:房屋,住处。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在“舍弟” 、 “舍侄”一词中意为 ;“校舍” 、 “宿舍”一词中意为 ;“退避三舍”一词中意为 。 “舍”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只填序号)2根据句子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遂迁居市旁 市: (2)复徙居学宫之旁 徙: 3对“此非吾所以处子也”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B这个并不是我的孩子。 C这并不是我教导孩子的方法。4孟母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5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训练训练 4343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揠苗( ) 闵其苗( ) 耘苗者( ) 苗则槁矣( )2解释下列字词。 揠: 闵: 槁: 寡: 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4第 2 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拓展资料拓展资料巨石之谜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广阔的维多利亚大沙漠中,有一块硕大的岩石。这块岩石周围长 9 公里、高 330 米,一块石头就构成了一座大山,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岩石,蔚为奇观。人们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来到这浩瀚的沙漠之中以一睹巨石为快。更为奇特的是,这块被称为艾尔斯石的巨石还有奇异的特性,这是块变色石,当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时,会变出许多不同的颜色。澳大利亚旅游局为了招徕游客,让旅游者能欣赏到从清晨日出到中午阳光直射,直到夕阳西下时艾尔斯石颜色变换的奇景,他们在艾尔斯石附近寸草不生的山谷之中,花高代价铺上了人造草坪,建起了简易旅馆,荒漠一下子热闹起来。艾尔斯石如此巨大,对其成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这可能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个特大的火成岩侵入体,在地球深部的条件下形成巨大的岩体,以后随着地壳抬升,盖在其上部的地层剥蚀殆尽,艾尔斯石就脱颖而出了。但对于艾尔斯石的变色,人们却久久不解其秘,有的地质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艾尔斯石的“身体”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所致,但这种解释并不完满,其真正原因尚需深入研究探索。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诗歌和文言文阅读诗歌和文言文阅读训练训练 3838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1su s yn 2泛指全中国。 生命力;活力。哑,不作声。 振作精神。 3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呼唤,对变革的呼唤,对崭新中国的憧憬。 4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师北定中原日 5(1) (2) (3)训练训练 3939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1(1) (2) 2方塘 活水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 3半亩方塘如一面大镜子,波光粼粼,清澈、明净,天光、云影映入塘中,闪耀浮动,美丽诱人。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略训练训练 4040 春春 望望1so hn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安史之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唐 李白 静夜思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5拟人 诗人借写物之情来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情。 6表达自己眷恋家人、热爱国家的情怀。训练训练 414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欺骗 忧郁 愤慨 容忍 憧憬 暂时 2(1)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2)生活中遇到挫折。 3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4(1) (2) (3) 5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谈感受,谈感受时一定要抓住“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不要放弃,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这样的要点回答。训练训练 4242 孟母三迁孟母三迁1 2(1)集市 (2)搬家 3A 4公墓边 市场边 学堂边 5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意思相近即可)训练训练 4343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1y mn yn go 2拔 担心、忧虑 枯萎 少 3宋人动手把苗拔高了,结果禾苗都枯萎了。4一种是种田不锄草的懒汉,一种是拔苗助长的人。两种人的态度都不对。 5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只凭自己的想象,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导致失败。(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八诗歌和文言文专项阅读(5份打包含答案).rar)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