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语文鲁教版上册第七组四年级语文鲁教版上册第七组 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唐坊第二小学唐坊第二小学 棣海峰棣海峰 说课“七说” 本组课文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课文。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会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 学习本文目的一方面
2、让学生了解一代伟人周恩来少年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突破点教学突破点结合重点词句结合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树深入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立远大理想 知识训练点知识训练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掌握本课生掌握本课生字、词语字、词语能力提升点能力提升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并通过阅读当今中国被国外人所欺负的事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目标: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在领会文章内容,揣摩文章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并学会了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决定,将课文的预习工作放在课前,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
4、文等方法掌握词语,并就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想。 课文人物及事件与孩子们今天的生活世界相距甚远。今天的孩子,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孩子,怎么会体会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中,有了天大的冤屈却无处说理的社会现状?怎么会理解少年周恩来从悲愤难平到理性思考直至立下雄心壮志的心理路程?教学只要能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深入解读,让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小学语文要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这一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这堂课我采用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教
5、学设计流程: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前预习、自主探究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明确目标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检查预习、初步感知检查预习、初步感知6、激励总结、激励总结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5、研读重点,深入感悟、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5分钟2分钟5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自学提纲:1、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思考:课文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课文写了几件事?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把我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
6、,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恩来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政治家、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国共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导人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建人之一。 原籍浙江绍兴,原籍浙江绍兴, 出出生于江苏淮安。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俭学。
7、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主席。19111911年周恩来年周恩来(12(12岁岁) )在奉天东关模范在奉天东关模范 周恩来周恩来( (十四岁十四岁) )在在东关模范学校的留影东关模范学校的留影东关模范学校全景东关模范学校全景 周恩来同志在东关周恩来同志在东关模范学校时的读书教室模范学校时的读书教室19221922年
8、,在柏林。年,在柏林。少年周恩来少年周恩来1954年日内瓦会议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次亮相 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想象的精彩。 1973 1973年沉思中年沉思中的周恩来的周恩来 总理的食指正总理的食指正指着他的酒窝指着他的酒窝 1946 1946年年5 5月月3 3日,日,南京梅园新村。南京梅园新村。 历史性的握手!历史性的握手! 总理站在那里象青松一总理站在那里象青松一样,尼克松飞奔过来和他握样,尼克松飞奔过来和他握手。手。 喜欢看他的笑,喜欢看他的开怀大笑,那喜欢看他的笑,喜欢看他的开怀大笑,那种爽朗的
9、笑,能感染一切的笑。种爽朗的笑,能感染一切的笑。 二、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全班交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跟你们一样大小的时候,也提出了他的学习目的,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意图: 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孩子的学习无忧无虑,对于为什么而读书,变得更加现实,通过对伟人的学习,培养孩子们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交流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
10、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天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2、出示自学提纲,全班交流。3、结合学生求知欲望,教师设疑,激发阅读兴趣。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崛 起 帝 国 模 范 巡 警吵 嚷 惩 处 铿 锵 有 力ju juf fn nx xn nd dr rngngchchngngk kng qing qingng沈阳沈阳 伯父伯父 租界租界 模范模范 闯进闯进 巡警巡警 轧死轧死 撑腰撑腰 惩处惩处 肇事肇
11、事 诸生诸生 踊跃踊跃 当效当效 欺凌欺凌 吵嚷吵嚷 惩处惩处 抱负抱负 喝彩喝彩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bi疑惑不解疑惑不解 风和日丽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耀武扬威 左顾右盼左顾右盼 衣衫褴褛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铿锵有力帝国主义帝国主义 得意洋洋得意洋洋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四、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出示问题:1、12岁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2、对于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周恩来又什么想法?3、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深深地刺痛了
12、你的心?五、研读重点,深入感悟挖掘有价值的问题,结合课文重点词句,加以解决。1、“中华不振”的现状,引发了周恩来怎样的思考?2、 周恩来面对“中华不振”,立下了怎样的志向? 3、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何不同?(在对比中,使学生感悟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设计意图:读中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在感悟中对于不懂问题提出疑问。分角色朗读: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 “为什么?为什么?”周恩来周恩来不解不解地问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
13、麻烦来可就糟了,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没处说理去!” “ “那又是为什么呢?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打破沙锅问到底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伯父叹了口气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没有再说什么。租界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一个惹出麻烦,没处说理的地方。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的妇女正在哭诉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人
14、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惩处这个洋人。谁知谁知中国巡警中国巡警不但不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反而把她把她训斥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哭诉着什么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地站在一旁。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
15、衫褴褛的妇女正在 哭诉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修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知道,这修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紧握着拳头头。但是,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幸的妇女
16、。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中华不振”的的含义。含义。 设计意图:出示这几段文字,从中感受中华不振,外国列强横行霸道。六、激励总结 拓展延伸1、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可能在沉思什么?2、齐读周恩来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感悟,拓展延伸,深入了解周恩来为振兴中华的立志、决心。培养学生在感受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汲取营养,受到启发教育。朗读感悟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
17、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感悟: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感悟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疑惑(中华不振) 周恩来 气愤(中国人被欺负)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博大胸怀 志向远大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设计追求简洁、明了,紧扣文本,同时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好把握重点。 本课评价涉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关注。而三种评价方式也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学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