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做到:1.掌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贸易额等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2.了解国际贸易产生的历史和作用;3.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理论;4.了解自由经济学家关于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理论。1.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1.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或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1.1.2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general
2、trade system)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出口。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 system)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即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1.1.3 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差额(1)对外贸易值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2)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3)贸易差额(3)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3、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半年、1季、1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1.1.4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1)货物贸易(2)服务贸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有以下4种提供方式:1)过境交付。2)境外消费。3)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服务。4)以自然人流动方式提供服务。1.1.5 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2)间接贸易(endirect trade)间接贸易是
4、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1.1.6 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5、。1.1.7 对外贸易地区分布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作用1.2.1 国际贸易的产生1.2.2 国际贸易的作用(1)对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1)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2)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传递”的重要渠道。3)对外贸易是各国进行政治斗争、维护本国权益的重要手段。(2)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充分利用资源,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3)为国内扩大积累。4)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5)参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分工。6)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1.3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1.3.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学说(1)国际分工理论马克
6、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利用国际分工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平等互利原则。3)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2)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指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可归结为两种情况:1)绝对差异。2)比较差异。(3)社会再生产理论(3)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以及各个部类内部
7、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包括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之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农业生产内部,工业生产内部,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1.3.2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有关学说从古至今,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提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
8、起来的。他认为每个 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的三个主要结论如下: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生产诸要素相对丰富的商品,输入生产诸要素相对稀少的商品。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4)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赫克歇尔俄林的要
9、素禀赋学说建立后,人们根据各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可以推断出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美国经济学家里 昂惕夫(Vassily W. Leontief)基于这种认识,利用它的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原理进行验证,但验证结果恰恰和理论判断相反。里昂惕夫的验证表明: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则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结论正好与HO原理相反。【本章小结】本章是国际贸易课程的入门篇,主要讲述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的计算、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和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等基本概念,使同学们对国际贸易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同时讲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最后,从理论上论述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同学们对国际贸易认识的高度,为学习好国际贸易这门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