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专项训练(一)附答案(一)中国茶日:中国树叶的秘密你知道吗?(16分)201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茶日”也是我国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彰显了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那么,你对茶这片来自中国的树叶,到底了解多少呢?1.“国际茶日”是每年的( )A.5月20日 B.5月21日 C.5月22日 D.5月23日2.根据文本信息,不建议以下哪些人喝茶?( ) A.长期失眠的人 B.过于肥胖的人 C.需要熬夜的人 D.胃功能好的人3.下列关于茶的说法不准确的
2、是( ) A.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国家。 B.专家们根据发酵程度将茶分成了绿茶、白茶、抹茶、红茶等。 C.常喝隔夜茶虽然不太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并不至于诱发癌症。 D.茶的颜色和营养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颜色越深营养越丰富。4.以下茶按发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白牡丹-碧螺春-青砖茶-红碎茶-大红袍-君山银针B.白牡丹-君山银针-大红袍-碧螺春-红碎茶-青砖茶C.大红袍-红碎茶-白牡丹-君山银针-碧螺春-青砖茶D.碧螺春-白牡丹-君山银针-大红袍-红碎茶-青砖茶5.第一部分的画线句中,作者介绍时列举了很多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说明。 6.这篇
3、非连续性文本使用了小标题,还是问句的形式,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1.B 2.A 3.B 4.D 5.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生产茶叶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茶叶产量、贸易量和饮茶的人口,使说明对象更加具体、更加生动,也让读者感受到茶叶的魅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6.好,因为采用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从而使主题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 窗前的母亲(16分) 在家里,母亲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知道楼层高楼梯又陡,自己老了,腿脚不利落,磕着碰着
4、,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家务,脚不识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没什么事情可干,大部分的时间,她就待在窗前。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的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一株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着,让身子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倚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着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时湛蓝的天空,遮挡
5、住了更远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着,从窗子的一边移到了另一边,然后移到了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我们回家,只要走到了楼前,抬头望一下家里的那扇窗子,就能够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一个恰到好处的画框。当我们爬上楼梯,不等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就在我们在楼下看见母亲的时候,母亲也望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的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即使是晚上很晚回家,楼下已经是一片黑乎乎的了,在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她
6、早已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是,那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了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跟风似的呼呼地跑,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还挺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维系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维系着她
7、和我们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她年轻时在农村老家的回忆。听母亲讲述这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的时候,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讲述都写下来,才是真正的意识流。 母亲在这个新楼里一共住了5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家的窗前,空荡荡的窗前,像是没有了画幅的一个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一张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5年时光里窗前曾经闪现的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来说是
8、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也才明白窗前该落有并留下了母亲多少企盼的目光。当然,就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动人的一幅画。1.第段画线句中“十拿九稳”指的是( ) A.母亲总是能在漆黑的夜里辨别出“我们” B.母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胜券在握C.母亲总能凭感觉知道“我们”回家了 D.窗户的位置能方便母亲看到“我们”2.以下选项符合原文内容的是( ) A.母亲是一个残疾人,无法自由行动 B.母亲非常唠叨,总爱说一些无聊的琐事 C.母亲很懒惰,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D.母亲死后,“我”才更加体会到她对“我”的爱3.联系上下文
9、,母亲最爱待在窗前的原因不包括( ) A.母亲不能下楼,她通过“窗”感知外面的世界,“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 B.“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是联系着母亲和子女的纽带。 C.“窗”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总是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D.“我”家的“窗”是特别装修的,就像是一个画框,显得特别好看,母亲很喜欢。4.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 )A.回忆录 B.新闻报道 C.剧本 D.演讲稿5.你认为这篇短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叫“窗前的母亲”?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6.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请结合文本回答。 参考答案:1.C 2.D 3.
10、D 4.A 5.用“窗前的母亲”为题,一方面点出文章内容和中心,表明这篇文章是写经常在窗边的母亲,另一方面以“窗”为线索,“窗”是母亲联系外界和自己子女的纽带,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6.从文章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从文中作者回家后就能在门后面看到一张温暖的脸庞、在母亲去世后,作者每一次走到楼下的时候,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家的窗前、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等地方体会到的。(三)课内片段阅读。(6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
11、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2分)(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_。(1分)(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2分)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1分)A静态 B动态参考答案:(1)船夫驾驶小船非常灵活,技术高超 目不暇接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船夫驾驶小船的速度很快;无论是拥挤还是极窄的地方,船夫都能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4)B(四)考 核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
12、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
13、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2分)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
14、同态度。(4分)众多应聘者对小男孩的态度: 雯雯对小男孩的态度: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2分) (4)当考核小组宣布录取结果时,大家“惊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必然的结果”指的是什么?(2分) (6)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A._ B._(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参考答案:(1)虽然看见了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的事物漠不关心。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2)对这个小男孩视若无睹。 将小男孩抱起来,并亲切地哄他,认真地给他唱歌。 (3)等着应聘者去关心他。 (4)被录取者着装朴素、相貌平平,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 (5)指的是虽然这些报考者学历很高,但是他们连最基本的爱心也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漠了,而幼儿园恰恰就需要爱心,所以他们在这场考核中被淘汰是必然的。 (6)考文化知识 考思想素质 (7)本文主要叙述了雯雯因充满爱心地照顾哭泣的小男孩而通过了幼儿园的特殊考核,从而被录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