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竹节人教学目标: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3.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理解文中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背后隐含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文中运用了大量说明性的语言,理解这些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背后隐含的情感。教学过程核心问题:作者如何通过对“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一、问题导入1.文章标题是“竹节人”,你们见过竹节人吗?竹节人是什么?(竹节人是用竹制的毛笔杆做成的小人,是作者童年时风靡一时的玩具)2.你们小时候流行玩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
2、和我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差别?(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从中得到的乐趣却是相似的。)3.让我们通过课文,回到那个物质并不发达的时代,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二、扫除生字词障碍豁 凛 疙 瘩 棍 裁 筹 橡 雕 跺 颓 沮 趴 屉风靡锯截嵌威风凛凛金箍棒俨然叱咤风云弄巧成拙观摩虎视眈眈破绽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沮丧悻悻然津津有味全神贯注三、厘清文章结构1.阅读全文,弄清竹节人是什么?并概括大致文意。全文围绕一个“迷”字,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风靡一时的玩具竹节人。从制作竹节人迷到斗竹节人迷,从学生迷到老师迷,充分展示了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丰沛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乐趣的。2.标注段落,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小节):概述当时“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第二部分(3-19小节):描写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和乐趣。 第三部分(20-29小节):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3 再读课文,完成下表谁事件表现的情感学生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痴迷、投入 怨恨、沮丧心满意足 老师没收竹节人,却偷偷地玩竹节人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四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课后与同学说说自己小时候的玩具板书设计 9 竹节人 小时候的玩具 你的玩具VS 作者的玩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