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生物年级高一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教版第四章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组成细胞的分子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本章共分五节,阐明了“细胞有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这一重要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生命的物质观。 本章第五节是按照学科知识,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的,同时也符合学生
2、的认知规律,先无机物后有机物,先易后难,第一节引导学生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首先,本节问题探讨和引言进一步呼应章首页,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元素的对比,去认识生命的物质性,思考细胞的特殊性。本章介绍各类分子式只是概要叙述而没有展开,是因为后续4节会分别介绍无机物、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核酸。本节安排的“探究-实践”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到生物组织中确实有这几类物质,从而对生物组织中含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有深刻的印象,认识到这些物质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本模块在科学思维训练所侧重的基于观察和实验、重
3、视证据的设计安排。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1. 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但各元素相对含量又与无机环境不同;2. 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主要微量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主要种类;3.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基于实验简述组成细胞的物质的特殊性;4. 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认同其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5.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6. 举例说糖类的种类和作用,阐明糖类既是
4、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7. 举例说出脂质的主要种类和作用;8. 举例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换;9. 关注糖类脂肪等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习惯的同时,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的观念;10. 归纳概括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点,阐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11. 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合集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12. 说出氨基酸构成多肽或蛋白质分子的过程;13. 阐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认同蛋白质与人体营养健康的关系密切;14. 阐述核算有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15. 简述DNA和
5、RNA的区别与联系;16. 概述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1.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4.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5.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6. 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7.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蛋白质的形成过程;8.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9.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难点】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 结合水的概念;3. 无机盐的概念;4. 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5. 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6. 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换;7.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8. 蛋白质的结构和
6、功能多样性的原因;9.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10.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本单元安排6课时完成。(学科知识逻辑:有简单到复杂;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型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 教学内容分析本
7、节教材包括细胞中的糖类和细胞中的脂质两部分内容。在“问题探讨”部分设计了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需要添加葡萄糖的情景,让学生讨论葡萄糖的作用;探讨题第二问是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培养基中没有添加脂肪,新生成的脂肪细胞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两个问题,一个指向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另一个指向糖类与脂质的转化。因此,这一情景可以贯穿这一节的两部分内容的教学。2. 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学生对于糖类、脂质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所知道的又不完全准确,因此,教材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介绍
8、都力求结合学生的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切入。关于细胞中的糖类,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引入学习,结合学生所认为“糖都是甜的”这一概念,设问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糖类的科学概念,学习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关于细胞中的脂质,教材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肥肉、植物油就属于脂质开始介绍,在“脂肪的作用”探讨活动中,又强调要结合生活经验来思考和讨论,都是力求结合生活经验,拉近有关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距离。3. 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1. 举例说糖类的种类和作
9、用,阐明糖类既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2. 举例说出脂质的主要种类和作用;3. 举例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换;4.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换;5. 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
10、成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下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开水?2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的如此可怕吗?学生活动1(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
11、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下同)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引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好奇环节二:教师活动2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糖类的分类。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单糖的概念,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
12、类、几种二糖水解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布在什么地方)、纤维、几丁质。学生活动2回答问题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活动意图说明讲述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课堂中清楚知识点环节三:教的活动3从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引入。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脂肪:完成讨论题1、脂肪的构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2、脂肪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周围。3、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为什么);保温;保护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重要成分。分布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各自的作用。学的活动3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3、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清楚知识脉络,有助于复习消化知识点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糖类的分类:1单糖: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2二糖(化学式):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糖原:分布、分解产物纤维素:分解产物几丁质:存在形式细胞中的脂质化学组成
14、:C、H、O、(P、N)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脂肪:构成:脂肪酸+甘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磷脂: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
15、补偿的依据)1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BC、H、O、NCC、H、O、N、PDC、H、O、N、P、S2分子式为和的两种物质最可能是()A蛋白质和脂质B核酸和脂质C蛋白质和糖类D核酸和糖类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4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B糖原和DNA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5细胞中的一种含碳化合物中氢原子是氧原子的两倍,这种化合物很可能是()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核酸6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的元素与
16、氧化合时的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细胞培养”的视频资料,或通过PPT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配方、过程及产生的子细胞。强调培养集中并没有添加脂肪,但新生成的子细胞也会有油滴。提问: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液中,除了水和无机盐外,为什么要添加葡萄糖,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在培养脂肪细胞时,为什么即使培养基中没有添加脂肪,但新生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有油滴出现?10. 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本堂课讲述的概念较为抽象,建议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可能对本堂课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以及观看视频总结的能力。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贴合教学实际,让学生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意义。课后作业要及时布置与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