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错题专练测试卷第六单元自相矛盾讲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盾和矛,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前后不一。田忌赛马通过叙述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教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时如何取胜的故事,说明凡事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并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得出最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跳水记叙了一艘帆船的船长在孩子万分危急的时刻,命令他跳水,使他转危为安的故事。表现了船长遇事冷静、临危不乱的气度,同时也告诉人们,在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高频考点易错题概述1自相矛盾一文常以按课文内容填空、理解文
2、言文蕴含哲理的形式考查。1那个楚国人说的话有什么对的地方?答:文中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时,忽略了矛的锋利;而在夸耀自己的矛时,又忽略了盾的坚固,因而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局面。2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弗能应也”?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因为世界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那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由此我明白了说话、办事要实事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田忌赛马一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是考查重点,常以填空、阅读的形式考查。1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答: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在比赛中,巧妙地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
3、王的上等马,齐威王胜;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胜;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胜。这一方法的实施,是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研究和综合思考的结果,可见他的足智多谋。跳水中四字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重点;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也是考查的重点。1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上,水手起了哪些作用?答:(1)推动情节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2)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快活,与后面“全都吓呆了”形成对比,烘托了气氛的紧张和人们担心的心情。(3)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都不知所措,与船长的临危
4、不乱、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品质。2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答:从孩子过于激动而失去冷静,进而陷入险境得到的启示;遇事要冷静。从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险境中得到的启示:开玩笑要有分寸,要把握好度。从船长危急关头命令孩子向海里跳得到的启示:遇事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誉之曰(称赞)B. 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 吾矛之利(好处)D. 夫不可陷
5、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_3.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句子)_4. 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5. 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答案】1. C 2.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 那不能被刺破的盾牌和没有什么不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4. 我会将“矛”和“盾”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告知顾客,让顾客选择。 5. 我们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到,前后要一致。【解析】【分析】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
6、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句子含义作答。“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利”锋利的意思。【2题详解】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普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普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可知,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前后矛盾,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
7、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4题详解】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想法完成,言之成理即可,但要避免“自相矛盾”。如:将自己的盾与其他盾相比,将矛的优点,与他人的矛作比较。【5题详解】考查了对寓义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这个楚国人说话欠考虑,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对我们的启发是:我们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相互抵触。课内阅读。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_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
8、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6. “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根据解释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7. 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连起来。齐威王 田忌上等马 上等马中等马 中等马下等马 下等马8. 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_9. 从这个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_10. 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写出两个。_【答案】6. 兴致勃勃 7. 8. 因为他按照孙膑的办法调换了马的出
9、场顺序。 9. 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采取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10. 孙膑减灶、围魏救赵【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以找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根据句子“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和“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可知本题答案。【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根据文章可知,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他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他他按照孙膑的办法调换了马的出
10、场顺序。【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给人的启示。文中的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分析,最后赢了不可能赢的比赛。我们要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得胜利。遇到事情可以尝试新的思路,没必要循规蹈矩去做事。【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历史上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李代桃僵、窃符救赵、田忌赛马、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阅读跳水片段,完成练习。跳水(节选)“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
11、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11.
1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2. 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13. 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_14. 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答案】11. 即使 也 12.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13. 突出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为下文写船长即孩子父亲拿枪逼孩子跳海做了铺垫。 14. 因为跳到海里才有可能活命。可以看出船长是个镇静机智的人。【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
13、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本题前面分句“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提出假设,后面分句“难以回转身来”说明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可使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12题详解】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短文第一段中“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去取帽子”这句话描写了孩子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的行为,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这句话
14、描写了孩子在横木上的处境,如果孩子一失足,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就算他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此时孩子的处境非常的危险。【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短文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时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突出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父亲看见孩子处于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只能拿枪逼孩子跳海,以获得一线生机。所以作者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是为了突出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为下文写船长即孩子父亲拿枪逼孩子跳海做了铺垫。【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由上文可以知道,孩子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去取帽子,如果孩子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就算他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当时孩子的处境非常的危险,他只有跳入海里才有可能活命。船长作为一名父亲,在孩子如此危险的时刻,没有做出紧张的举动,反而非常冷静的叫孩子跳入海里,为孩子寻得一线生机,表明他是一个镇静机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