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渔 父父- 屈屈 原原背景知识 年轻时受怀王高度信任,官为左徒,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他当时仅二十岁,可谓少年得志。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以后,楚国内政外交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屈原屡谏不听,反而被流放到汉北。楚顷襄王时,屈原遭第二次流放,被放逐沅湘流域,国的形势越加危急。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眼看祖国灭亡,悲愤交加,于是自沉于汨罗江。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有人忍辱负重,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一位憔悴枯瘦的诗人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他,就是屈原。今天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2、看看他的人生选择。关于楚辞关于楚辞“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宋玉为代表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屈原吸取楚地民歌营养而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又称“楚辞体”、“骚体”。问与问与“楚辞楚辞”是否相是否相同?同?楚辞:楚辞是一本书,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集。是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 句子长短不一;句子长短不一; 形式灵活;形式灵活; 多用语气词多用语气词“兮兮”。“楚辞”的特点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
3、自称名正则,字灵均。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我国抒情诗浪漫主义的新时代。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吸收民间形式,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楚辞突破了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的影响解题:渔父:渔父f:渔翁,“父”同“甫”
4、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既:已经。 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和容貌子:您。 与:通“欤,吗。 至于:到屈原曰:屈原曰:举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是以见见放。放。 屈原说: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举:全,整个举:
5、全,整个 见:被见:被屈原流放江潭屈原流放江潭渔父见而问故渔父见而问故 概括本段内容概括本段内容 渔父曰:圣人不渔父曰:圣人不凝滞凝滞于物,而能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世人皆浊,何不淈淈其泥而扬其波?其泥而扬其波?渔翁劝他说:渔翁劝他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拘泥执执着着,并能够,并能够随着世道变化推移随着世道变化推移。如果世上人人都肮。如果世上人人都肮脏龌龊,你为什么不脏龌龊,你为什么不搅浑搅浑泥水推波助澜呢?泥水推波助澜呢?凝滞:拘泥。 淈:搅浑。众人皆醉,何不众人皆醉,何不餔餔其糟而其糟而啜啜其其醨醨?何故深思?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自自令放
6、为?令放为? 既然大家都醉了,您为什么不既然大家都醉了,您为什么不吃吃酒糟酒糟饮薄酒饮薄酒呢?为什呢?为什么遇事深思,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于世俗行为高出于世俗,以至使自己被放逐,以至使自己被放逐呢呢?”餔:餔:吃吃 啜:啜:饮。饮。醨:醨:薄酒。薄酒。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行为高出于世俗。自令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令自,让自己、使自己。放放:被流放。:被流放。为为:句末疑问语气词。:句末疑问语气词。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三个反问句,渔父启发屈原学习圣三个反问句,渔父启发屈原学习圣人,走
7、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人,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道路。保护道路。渔父诚心劝告屈原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概括本段内容概括本段内容 屈原曰:吾闻屈原曰:吾闻之之,新沐新沐者必者必弹弹冠,新冠,新浴浴者必者必振振衣。衣。安安能能以以身之身之察察察察,受物之,受物之汶汶者汶汶者乎?乎?新:刚刚新:刚刚 沐:洗头沐:洗头浴:洗身浴:洗身安:怎么。安:怎么。屈原回答说:屈原回答说:“我听说我听说刚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灰尘,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上的尘埃,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上的尘埃,怎么怎么能让能让洁洁白的身体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
8、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以:用,让。以:用,让。察察:察察:清晰的样子。清晰的样子。汶汶:玷辱,汶汶:玷辱,污浊。污浊。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我宁可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于鱼腹之中。我宁可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于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的玷污呢?”皓皓皓皓洁白光亮洁白光亮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两个反问句,表明了屈原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两个反问句,表明了屈原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洁身
9、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持自己的理想,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屈原断然拒绝决不受尘世污概括本段内容概括本段内容 渔父渔父莞尔而莞尔而笑,鼓笑,鼓枻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渔翁听了渔翁听了微笑微笑起来,起来,敲敲着他的着他的船桨船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洗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的水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他他离开离开了
10、,不了,不再再与屈原说话。与屈原说话。 莞尔莞尔:微笑的样子。:微笑的样子。鼓鼓:敲打(名作动):敲打(名作动)枻:枻:桨桨 去:去:离开离开濯:濯:洗洗遂:于是,就。遂:于是,就。复:再,又。复:再,又。第三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第三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父“莞尔而笑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清兮”的歌,的歌,“鼓枻而去鼓枻而去”。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
11、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遂去,不复与言。 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 。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道扬镳。渔父在歌声中离去渔父在歌声中离去概括本段内容概括本段内容 问题探讨:问题探讨:1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怎样的人格? 屈原是一个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
12、;的形象; 他是一个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的伟大人格。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槁。 活画出屈原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的外在形象
13、。暗写出屈原所处的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为下文写屈原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张本、铺垫。 2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这一形象? 渔父是一个主张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知天达命的隐者高士。他的看法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与世推移,变换角度,灵活处理世事在保持自己品性不变的前提下,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不必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对
14、比、衬托作用,两者的形象特征与对比、衬托作用,两者的形象特征与处世态度明显对立。处世态度明显对立。 渔父代表一种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遗世独立的的清高隐逸清高隐逸的的人格理想人格理想。 王逸王逸楚辞章句楚辞章句云: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滨,欣然自乐。” 楚辞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
15、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了。 渔父意象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超然生活的向往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一个飘逸的背影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精神栖居地神栖居地,在这里,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拯救与升华。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