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学美术学111游春图赏析美术学美术学111画家背景展子虔,550年生,617年逝世,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北周末隋初画家。历北齐、北周入隋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擅画人物、山水及杂画,几无所不能,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与董伯仁齐名。美术学美术学111他的其他画作法华变相图、长安车马人物图、白麻纸、弋猎图、南郊图、王世充像、白描等六卷,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等,著录于历代名画记、北极巡海图、石勒问道图等20件,著录于宣和画谱。其中传世作品有游春图轴美术学美术学111这都是后人的临摹而已,原作都已不见所踪美术
2、学美术学111游春图卷,隋代,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卷首有宋徽宗赵佶题“展子虔游春图”六字。美术学美术学111画面描绘了阳光和煦的春天,翠岫葱茏,碧波荡洋,贵族士人于堤岸策马游赏的景象。美术学美术学111游春图之所以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有它独特之处据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录这样记载:“其画山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在他之前山水是这样画的美术学美术学11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树石若伸臂布指”-山和树非常的简单,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简单人和景的比例也不准确美术学美术学111“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美术学美术学111展子虔游春图人、马
3、、舟、桥与山石、树木、江水的比例已经十分合适,树、石近大而远小,江水斜下,两岸错落,树林密布,白云缭绕,显得疏密有致,透视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也十分恰当。美术学美术学111游春图的构图画面取俯瞰的构图方式,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即“平远,深远,高远”对以后的山水画的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美术学美术学111游春图对以后的山水画的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画所特有的透视法“多点透视”美术学美术学111五代 关仝关山行旅图美术学美术学111美术学美术学111美术学美术学111美术学美术学111隋末至唐初,中亚及西域盛产的石青、
4、石绿颜料大量地供应给中原画家,如果往前看看,可以看到九色鹿经图中国王等人的飘带用的就是这种颜色。而在游春图里,画家考虑的是如何将青绿设色法用于对自然的表现。画家以线勾出轮廓,一层层地染上花青、翠绿等透明的水色,再罩上一层石青、石绿,最后以墨或赭石重勾轮廓。美术学美术学111美术学美术学111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叶法和
5、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美术学美术学111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美术学美术学111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美术学美术学111应该说,这幅画对中国绘画空间美的认识,诗画合律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就决定了游春图在中国绘画史的重要地位。美术学美术学111北宋徽宗最早得到此图,题“展子虔游春图”,钤“宣和五玺”。此后辗转宫内外。清乾隆时复归内府。清末溥仪逊位后,被偷出宫外。1946年出现于长春的一家古玩店,转到北京琉璃厂的马霁川,意欲高价卖给洋人。张伯驹闻讯,拍案而起,但马霁川开价八百两黄金。张伯驹找到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叔平,先迫使禁止倒卖于外国人,但故宫博物院拿不出那么多钱。最后,张伯驹变卖了他的曾为李莲英居住的老宅,加上夫人的全部首饰,终于将游春图留下。1956年,张伯驹将其与其他文物一起献给了国家。历史小故事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