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247798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版部编版四四年级语文年级语文下下册册 备备 课课 素素 材材 2020 年 01 月 1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 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 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 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 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

2、时的紧 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 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 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 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 年 10 月 29 日),他八岁丧母。其父 杨芾精通易经 ,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 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

3、,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 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 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 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 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 年)十月, 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 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 “元符贵

4、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 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 ,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 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 。他“一日而并得二师” ,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 法的榜样。 范成大(1126 年1193 年) ,字致能,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 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 ( “剑

5、 南”指陆游剑南诗稿 )之说,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其诗风格轻巧, 但好用僻典、佛典。杨万里称其: “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 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 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他同 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 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 出使金国有日记 揽辔录 。 另有 石湖诗集 、 石湖词 、 桂海虞衡志 、 骖鸾录 、 吴船录 、 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

6、城(今山东济 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 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 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 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吴音,一般指吴地的方言,古诗道“醉里吴音相媚好“,描述的就是吴越的方言。 2 吴音是吴语的古称之一,也称江南话、江东话、吴越语,周朝至

7、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 蕴深厚,通行于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 代表方言为苏州话和上海话。使用人口近一亿,与吴越文化血脉相承。 四时田园杂兴 ,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 (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 60 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 12 首、晚春田园杂兴 12 首、夏日田园杂兴 12 首、秋 日田

8、园杂兴 12 首、冬日田园杂兴 12 首。描写了 4 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 园农作动态图。 乡下人家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 交替描写, 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 和谐、 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 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作者介绍】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小时候深受 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1962 年移民来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 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

9、的现代诗人。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 蓄。著有寒星集 乡下人家 爱的乐章和醉云集 等。 在漫长艰苦的岁月里,坚持“艺术价值永恒”的不渝信念冲破墨守成规的樊篱,消除拘泥于 形格结构上的限制大胆创新,成功地集百家之长熔行、草、楷于一炉,以数十载的功力自创洒脱 独特、富艺术生命力的“醉云体” 。所作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气呵成一个或多个各一尺以上的大字, 创出突破传统、气贯纵横的“一笔榜” ;他又从篆书和象形文字中获得灵感,以非凡的想象力,出 神入化写出“龙、虎、凤、马、鹰、福”等字,活灵活现的新形象,赋予它们思想、情感与生命 力,命名“书法画”(号称“醉云三创”);从而独领风骚,把中华书

10、法艺术推进空前未有的新境 界,被誉为“当代金山奇笔” 。(1988)年他所创的经典作龙吐珠图轴于 2000 年 6 月 27 日在美 国第三大拍卖行伯得富拍卖,以超出底价的 4 倍-美金一万元高价落槌,为该公司创下书法艺术 作品拍卖历史新高。此“龙”矫劲腾飞、巨珠外喷,享有“一字万金旷世奇品”之美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捣衣: 捣衣,有二种意思: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 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 。二是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 用杵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

11、,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 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 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这便是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所说的捣衣,其目的只是 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需在家里进行,也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 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一活不需要太多的光亮, 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 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 这就是古代妇女选在月夜下捣衣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捣衣服饰风俗在北方较为流行,而在南方特别是莆仙一带,一般只在城中流行,在县 城以下的农村中,基本上是捣洗衣裳。

12、 纺织娘: 喜食南瓜、丝瓜的花瓣,由于它也吃桑叶、柿树叶、核桃树叶、杨树叶等,但也吃其他昆虫, 3 所以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它属于害虫之列。雄性用扁平的后翅摩擦能发出类似“轧织、轧织” 的声音,以此吸引异性。纺织娘在中国分布很广,以东南部沿海各省如浙江、江苏、山东、福建、 广东、上海、新疆、河南、湖北、西安、四川、广州、广西分布最多,同时,亚洲许多其他国家 亦有广泛分布。 纺织娘白天静静地伏在瓜藤的茎、叶之间,晚摄食、鸣叫。雌虫将卵产在植物的嫩枝上,常 造成这些嫩枝新梢枯死,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 纺织娘不喜欢强烈的光线, 喜欢栖息在凉爽阴暗的环境中。 饲养纺织娘者懂得它有这种习性, 所以江

13、南一带的饲养者常用麦秆编织的小笼子作为饲养容器, 这种笼子有避光遮阴的性能。 不过, 用这种容器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只能听见其鸣叫声,却不能观赏到它的形态。因而有人将其养 在铁丝制成的笼中,这样既可听到其鸣叫声,又可观赏到它的形态。但必须用布做个罩子,白天 把铁丝笼罩住,避免强光直晒。它善于跳跃,且能跳得很远,有时在瓜藤间纵身一跃,没入草丛, 即无踪可寻。 天窗天窗 【教材分析】 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 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 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

14、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 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 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 个部分。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流畅,写作时间久远。课文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 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对于现代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学中要在引导学 生学习理解文本,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上下功夫。文章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奇妙,教学时 要借助朗读训练、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只 有深深地融入课文,才能使孩子们得到心灵的陶冶

15、。 【作者介绍】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笔名茅盾,生于 1896 年,1913 年考入北京大学 预科,1916 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和翻译。1921 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 早期党员,并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年接编小说月报 ,该 刊自第 12 卷第 1 期, 内容大加改革, 除发表大量的民主主义、 现实主义的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外, 并经常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趋向, 讨论中国文学革进的方法, 成为中国现代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 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有杰出贡献。1923 年在上海大学教授小说课。1925 年 8 月,与陈云等领 导商

16、务印书馆职工罢工,要求承认职工会和改善生活条件,取得基本胜利。1927 年 9 月后以茅盾 为笔名发表幻灭等小说,1928 年赴日本,1930 年回上海,与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1932 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 ,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 年生活书店出版了他主编的中 国的一日 ,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抗战爆发后,应生活书店邀请创办文艺阵地杂志,1938 年冬,任新疆大学文学院院长,1940 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到重庆,任文化工作者协会 常委,皖南事变后,一度赴香港主编笔谈 。抗战胜利后,1946 年 5 月回上海主编文联 ,并 撰写话剧清明前后 。1947 年到香港任小说月

17、报编委,1949 年 2 月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 国文学改造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在周总理建议下出任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他还当选为历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持日常工作、出访、写评论、扶持文学新人。他于 1981 年去世。发表有动摇 追求 文艺阵地 虹 三人行等小说和茅盾散文集等散 文著作。小说子夜在建国后曾被拍成电影。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4 天窗:一般指设在屋顶上用以通风和透光的窗子,常见于旧式建筑。 蝙蝠: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

18、 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 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间觅食。 夜莺:雀形目鹟科的一种鸟。体色灰褐,是观赏鸟的种类之一。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 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与其他鸟类不同,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故得其名。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志在鸿鹄 8 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校里, 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 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在父母

19、亲 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 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 章 志在鸿鹄 。 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 在空中翱翔, 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 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 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 而且, 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 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 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 98 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 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 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

20、在上海,郁郁不得志 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 。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 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 。稿子最后交给 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 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 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 。沈雁冰对这一 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

21、了三月桃花 水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由 7 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 。开篇由两个 比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 “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 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 ,也就不露痕迹地回应了开篇的问题。结尾是作者由衷 的赞美,直抒胸臆,这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 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 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糅合了作 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22、。 【作者介绍】 刘湛秋,男,1935 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诗刊前副主 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 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 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 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 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本集中选的 80 篇散文, 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

23、都市、文化、旅 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 5 快乐和淡淡的忧伤。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 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 台广播。 雨的四季 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雨的四季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 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

24、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 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 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 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 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 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 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也并不 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

25、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 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 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 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 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 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 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档的响声,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 亲,显得端

26、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 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 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天空是暗的, 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 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 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 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 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 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7、,而 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 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 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 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 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 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 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

28、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 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 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 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 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 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 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

29、人爱恋的雨啊! 6 琥珀琥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 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 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 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 课文。 【作者介绍】 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 活动 爱 的代价 。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琥珀: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

30、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 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 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 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 年 3 月 6 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 9900 万年左右。 松脂 是松树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刚从树干流出时,无色透明,松节油含量可达 30%以上,

31、与空气接触后,松节油逐渐挥发,加上外界水分的侵入,因而使其中的部分树脂酸呈结晶状态析 出,松脂逐渐变成蜂蜜状的半流体。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有趣故事 琥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风靡全球。琥珀是由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 脂,经过地壳运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 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透明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中国古代 称琥珀为“虎魄” “光珠” “红珠” “江珠” “顿牟” “遗玉” ,被视为珍宝。 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

32、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 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 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 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 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 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 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 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 课文的第 3、

33、4 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 3 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 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 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 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 形态、 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 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7 课文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 这一历史进程。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

34、究的执着 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作者介绍】 徐星,男,祖籍江苏,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 究所古生动物学家。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恐龙: 恐龙是中生代时期(2.3 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 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 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 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 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 6500 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 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35、这个 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 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 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 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 龙可能超过 50 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 10 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 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 8000 万年(1.44 亿年前-6500 万年前) 中生代时期: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

36、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 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 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和翼龙,因此又称为 爬行动物时代。 霸王龙 即雷克斯暴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 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 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 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 11.5-14.7 米。平均臀部高度约 4 米。最高臀高 可达到 5.2 米左右,头高最高近 6 米

37、。平均体重约 9 吨,(生态平均约 7.6 吨),最重 14.85 吨, 头部长度最大约 1.55 米。咬合力一般 9 万牛顿-12 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 20 万牛顿左右, 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 ,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 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 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 分类于其他属。 马门溪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 学鉴定,属蜥脚类亚

38、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 22 米,体躯高将近 7 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 长的一半。另外,马门溪龙的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 12.1 米)。与颈椎相比, 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第九届中科院杰出青年奖“评选评语: 徐星对新疆准噶尔盆地戈壁地区连续 7 年的野外考察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晚侏 罗世过渡时期的陆相化石点,他在辽宁西部的野外工作导致了许多极其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发 现。他已发现和命名恐龙新属种 20 余种,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他在暴龙 类、镰刀龙类等的形态学、分类学等方面的成果被评论为引发了恐龙研究领域

39、革命性的变化。他 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有关评论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 是和始祖鸟一样重要的物种。他纠正了 1999 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关“古盗鸟“的报道错误, 避免了错误知识的传播,成为古生物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8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 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 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 得淋漓尽致。这样大批的举例使枯燥的

40、科学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前 景。 文章虽是通过想象来表达,但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 在于理论是否正确。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有严密的理论探讨,要为想象找科学依 据,想象才能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中,还需要有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对待科 学的态度以及探求科学的品质也是文章要表达的又一重点。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对纳米神奇的介绍,还传达出先进的科学思想。此文难 度不大, 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 把握文章的说明重点, 体会文中的科学精神。 然后借助网络丰富对“纳米”的认识。 【作者介绍】 刘忠范,男

41、,汉族,1962 年 10 月生,吉林九台人,2007 年 12 月加入九三学社,1990 年 4 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毕业(日本东京大学光电化学专业),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碳纳米管:据科技日报报道,碳纳米管是将单层的碳原子薄片卷起而形成的管状半导体 材料,具备很好的强度和柔性,可用于制造柔性显示器和电子设备,由于其柔性高,以其为材料 制成的电子设备,能够与衣服及其它可穿戴设备轻松贴合。 雷达波:指雷达发射电波的频率范围。大多数雷达工作在超短波及微波波段,其频率范围在 30-300000 兆赫,相应波长为 10 米至 1 毫米,包括甚高频(VHF)、特高频

42、(UHF)、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4 个波段。在 1 吉赫频率以下,由于通信和电视等占用频道,频谱拥挤,一般雷达较 少采用,只有少数远程雷达和超视距雷达采用这一频段。高于 15 吉赫频率时,空气水分子吸收严 重;高于 30 吉赫时,大气吸收急剧增大,雷达设备加工困难,接收机内部噪声增大,只有少数毫 米波雷达工作在这一频段。 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工程学的一种新兴科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分子纳 米技”术的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 “功能分子器件” 。 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材分析】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

43、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 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 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 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 1 艘载人飞船,乘有 1 名航天员:杨 利伟,在轨道运行了 1 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 生理数据

44、、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前苏联 (俄 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 9 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 8 吨左右,用长征 二号 F 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 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 243 次太空飞行。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

45、工程嫦娥 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 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 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 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 ,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 探月卫星, 主要任务是接着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表面、 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 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嫦娥四号的结构

46、基本不变,仍分为着陆器和巡视器两 部分,但这次着陆点选在月球背面,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嫦娥四号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 2018 年 12 月 8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2019 年 1 月 3 日,嫦 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1 月 11 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 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 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1 月 15 日,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长出第一株嫩芽。5 月 16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 文台宣布,

47、 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 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 主的深部物质。 短诗三首短诗三首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 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 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 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反复朗读感悟,想象画面,品味生活,感悟情 感,在构建立体的画卷中,领略短诗的美。 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对现代 诗歌的学习兴趣。

48、在富于乐感的反复地朗读中,让学生体会现代诗的节奏,进而展开想象,体会情 感,感受阅读诗歌的乐趣。 【作者介绍】 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 烟台度过。1913 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 1919 年 9 月起,以冰心 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 斯人独憔悴 秋风秋雨愁杀人 去国等,在社会 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 童心和自然美描述, 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 ,为文坛瞩目。1923 年 8 月赴 美威尔斯利

49、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 寄小读者 等。1926 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 年的小说分 、1934 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1946 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951 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 说、诗歌集小桔灯 樱花赞 再寄小读者等。自 1954 年以“爱的哲学”为主题,代表作有 超人 烦闷等。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永不漫灭的回忆 “永不漫灭的回忆”的中心词是“回忆” ,在此可理解为“往事” ;题目关键词是表修饰的“永 不漫灭” ,在此可理解为“难以忘记、铭刻在心”等。因此,可转换为“铭刻在心的往事” , “这些 10 事”的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素材.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