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20前言前言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古典、新古典与当代行政学说古典、新古典与当代行政学说1.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9 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是现代行政学的开创和形成时期。2.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是(20 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 。 霍桑试验开启了这一时期。 (1) 研究方法:从对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理论),着重于研究人和组织的行为,系统理论被运用到行政现象的分析中。(2)方法论: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3)代表人物:(福莱特、梅奥、巴纳德、西蒙、里格斯、麦格雷戈、林德布洛姆和威尔达夫斯基)。3.当代公共行政学说的时间跨度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
2、)。(1)20 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政府进入一个较全面的改革过程,形成了后来的(“新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有二:一是(泰罗的管理主义);二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2)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公共行政问题成为显著特征。(3)方法论:(从实证方法转向了理性选择方法)。第一章 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第一章 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威尔逊是行政学的(奠基人),对现代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关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的提出,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政学),并标志着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正式产生(于1887 年在政治学季
3、刊发表行政学研究)。2.威尔逊主要著作有:(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论国家的历史与实践的政治因素(分裂与联合)美国人民史(美国的宪法政府和新自由)。最后一部著作(美国的宪法政府)中认为,美国的立宪主义见之于国家实力的增长,而不是见之于对宪法的严格的法律解释。行政学产生的背景行政学产生的背景3.“行政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劳伦斯冯施塔因)于1865 年在其著作行政学一书中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4.行政学脱胎于(政治学)。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威尔逊明确指出“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目标5.威尔逊认为行
4、政学研究的目标主要在于:(1)如何合理界定政府的权限与职责;(2)如何构建一个廉价、高效、公正的政府。6.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并且成功地承担什么职能,行政学应该以(行政职能)作为其研究的起点。7.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府的角色逐渐从资本主义初期消极的“守夜人”转变为积极的(“管理者”),政府部门也不断趋向结构分散化、功能复杂化和管理集权化。主要方法主要方法8.行政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1)历史研究法,亦称纵向研究法,它着重对以往的行政制度、行政思想、行政文化等进行研究。(2)比较研究法,行政学研究中运用最为普遍,但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通过各国政府之间的横向
5、比较,能够区别各国行政的类型和特征,鉴别优劣、取长补短。革新文官制度的思想革新文官制度的思想9.19世纪末期,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案)对原有的政党分赃制进行改革,实行“功绩制”的(文官制度对于政府行政管理的稳定性和高效率极其关键)。10. 美国旧式的选官制度是一种“政党分赃制”体制,执政党把官职当作“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了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公共舆论监督理论公共舆论监督理论11.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政府部门的行政(集权化)趋势日益增强。12. 第四权力机关: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等公共舆论(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
6、权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 / 20威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断增强,它们对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因此称其为“第四权力机关”。13. 公共舆论监督的特征/主要内容:(1)应具有社会权威性;(2)应具有相对独立性;(3)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4. 威尔逊对行政学的主要贡献:(1)他最早主张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开启了行政学的研究;(2)他提出的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3)他深刻揭示出公共舆论在监督现代政府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为公共舆论监督构建了一系列的运作原则。15. 资本
7、主义发展初期,政府的任务主要是(保护个人财产、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16. 威尔逊是首开行政研究之先河的西方学者,被誉为(“行政学的先驱”)。17. 威尔逊认为,从理论上来讲,政治与行政应该相互分离,政治追求的目标在于(民主),行政追求的目标在于(效率)。第二章第二章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1911 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奠定了他(“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工时研究工时研究2.工时研究,就是对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3.泰罗科学管理的核心:时间动作研究、工资刺激制度以及职能性组织。在工时的调查研
8、究中,首要的分析工具是(时间动作研究)。4.泰罗认为其时代的一个基本的社会问题是(无效),无效的基本原因是管理方无视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应当对该问题的9/10负责的是(管理层)。5.泰罗的科学管理研究最先起因于对工人中一个普遍现象的关注,即他所说的(偷懒和磨洋工)。工资刺激系工资刺激系统统6.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7.在泰罗的(刺激系统)中,成功受到高支付的奖励,而失败则受到(物质损失的惩罚)。(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是最好的管理制度的基础。8.泰罗支持其在米德维尔时设计的(差别工资制),取代“利益均沾”制度。职能性组织职能性组织9.泰罗的职能性
9、组织这一分权方面在组织的权力结构中建立了一支技术专家和(干部队伍)。高层人员动作控制建立在(“例外原则”)上,即他们接到有关组织活动的简报,只关注正常动作之外的例外现象。思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10. 泰罗早期的兴趣主要在技术上, 目标是效率。 1901 年,泰罗将其注意力从科学管理的技术方面转向了它的社会结果,特别强调(“劳工问题”)。11. (吉尔布雷斯)被说成是一个“天才的机匠,个性浮夸,一个具有进取性的、偶尔肆无忌惮的推进者”。在莉连吉尔布雷斯看来,历史有的三种管理方式:传统方式、过渡方式、(科学方式)。12. “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传统管理是“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
10、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13. 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14. 1909 年,泰罗完成了最著名、也最引起争议的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于1911年出版。15.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包括:(1)强调劳动方法的标准化;(2)建立差别计件工资制度;(3)科学地培训工人;(4)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职能工长制是这一专业化的体现);(5)劳资双方的合作。3 / 20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6. 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1)传播了一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效率、科学管理、管理职能专业化、劳资双方的合作等。(2)在相当程度上,泰罗确立的管理主义具有它的普
11、遍性,以致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将泰罗的管理主义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17. 泰罗科学管理的局限性:(1)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2)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3)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4)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是有问题的。第三章第三章 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法约尔)被称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其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最主要的代表作)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
12、讯公共精神的觉醒。法约尔的组法约尔的组织活动和管织活动和管理职能理论理职能理论2.法约尔对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他对企业组织经营活动进行分工的基础上的。3.法约尔将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技术职能(最基础)、商业职能、财务职能(财务活动的核心是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安全职能、会计职能(企业的视觉器官)和管理职能。4.管理职能分为五种:在法约尔看来,“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2)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3)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4)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5)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
13、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法约尔法则法约尔法则5.根据法约尔法则,工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随着人的地位在等级中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也增加,同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企业越大,管理能力越起主导作用。组织管理原组织管理原则则6.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一种职能专业化思想)、权力与责任(孪生兄弟)、纪律(一种协定、规范)、统一指挥(一个下属人员只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人一项计划)、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服务的价格)、集中、等级制度(核心)、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活力)、人员的团结。7.等级制
14、度:即层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8.制定和维持纪律最有效的办法:(1)各级好的领导;(2)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协定;(3)合理执行惩罚。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成功办法:(1)领导人的坚定性和好的榜样;(2)尽可能签订公平的协定;(3)认真的监督。层级制度与层级制度与跳板法则跳板法则9.法约尔的组织论:(1)层级制度与跳板法则;(2)线性组织理论;(3)参谋理论。10. 跳板法则:在遇到一些需要快速办理的事情时,为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跳过原有的管理路径,在平行的两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渠道,即建立跳板或天桥;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线性组织理线性组织理论论1
15、1. 法约尔提出一般的组织形态由组织人员的(数目)决定。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25”原则),如一个部门管理25 个车间主任、一个车间主任管理25 个工长,一个工长管理25 个工人。参谋理论参谋理论12. 参谋部作用/为领导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对领导的日常工作、通信、接待、案卷的准备与研究等给予多种帮助;联系与控制;预测未来,制定与协调各种计划;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3. 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特征:(1)法约尔试图给管理规定特有的概念范围,并把它作为管理论的研究对象。(2)在法约尔的理论中,组织与管理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3)法约尔的14 条管理原则更似于一种论述组织的有
16、效形成和维持的理论。(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只是考察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同它的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缺乏具体性。4 / 20第四章第四章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韦伯)出生于德国,提出“理想的官僚制”理论,(开启研究组织理论先河),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其游历美国后写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理想的官僚理想的官僚制理论制理论2.(官僚制理论)居于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行政管理体系向官僚科层制发展的程度,给现代化的政府提供了决定性的尺度。官僚制是传统行政体制的对照物,是世袭制向理性转换的过渡形象。官僚制的概官僚
17、制的概念念3.官僚制:建立于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化功能以及固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形式,是一种理性地设计出来的,以协调众多个体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实现以组织目标为功能的合理等级制组织。4.官僚制的形成有赖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韦伯尤其强调货币经济对于官僚制的作用。官僚制的功官僚制的功能与特征能与特征5.行政管理体系的等级制原则最大的优点:上令下行、层层授权、目标明确、管理科学。6.现代官僚组织的主体:行政人员、物资机构和档案机构(官僚制的重要标志)。7.在理想的官僚体系中,行政部门从上到下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8.纯
18、粹或理想类型的官僚行政机构的基本特征: 等级制; 专业分工; 行政管理档案系统原则; 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专业培训;采用固定的薪金及按照资历、政绩晋升。官僚制的评官僚制的评价价9.理想的官僚体制的优点:组织的严密性;管理的非人格化;技术的高效率(在官僚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统治的知识化。现代官僚制的负面功能:官僚组织体系庞大、行动缓慢,容易造成组织效率低下; 官僚制与官僚主义密切相连, 具有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端; 现代官僚制同样具有 “非理性”的一面,它不断使人的本质发生异化。传统型统治传统型统治10.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统治类型:(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
19、型统治)。11. 传统型统治:(1)概念: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来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传统型的。(2)最为普遍的形式是世袭制。法律和规则并不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而出,传统本身就直接决定了法律的内容。个人魅力型个人魅力型统治统治12. 个人魅力型统治(最不稳固、非常态的、人格取向的权威、惟一纯粹的合法性类型):领袖的合法性权威依靠的既不是传统的习俗与惯例,也不是官方的等级制度、领取俸禄的雇员、技术性的行政管理或者任何种类的程序性规范,而是(领袖个人所具有的超凡魅力)。13. 个人魅力型领袖的权力仅仅依赖于他能否使其追随
20、者和信徒们确信他的盖世神力。法理型统治法理型统治14. 法理型统治:(1)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统治形式。这种权力是以合理合法性或已被提升为统治者的权力为依据的,其(权力归于非人格化的制度和法规)。(2)是一种(制度取向)的权威,一切权力都根源于法律和规章制度。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5.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贡献:(1)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规则。(2)强调了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法理型权威能够充分保持行政管理的持续性、 稳定性和高效率。 (3)开启了研究组织理论的先河。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是组织理论的开端,直接影响了西方组织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16. 韦伯的
21、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缺陷/不足:(1)过分强调工具性的正式组织的功能,而忽略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2)理想行政组织的那些能够提高组织效率的因素,也可能阻碍组织效率的提高;(3)过分崇尚法规、规章和制度,而忽视其执行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然会导致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趋于僵化、缺乏适应性。5 / 20第五章第五章 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古立克被誉为(“公共行政学元老”),古立克和厄威克合作编辑出版了(行政科学论文集)是美国行政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府、行政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部门的作用2.贯穿在古立克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观念是(
22、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古立克的笔下,理想政府的首席行政官应该(主持计划)。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的首要原因是(市场失灵)。3.人们没有必要过分注重行政和立法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如何避免把政策的计划、执行和政策的采纳与否混为一谈。古立克给(政治)这个词赋予了双重的含义。4.在一个民主的社会,只有(平民大众)才有资格对政府行为究竟孰是孰非作出最终的评判。5.限制国家的作用的原因:(1)未来变化无常;(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3)缺乏一定的行政技巧,一项全面的行动必然牵涉到大量的变数,新思想和新计划的形成没有一个秩序井然的途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6.行政管理人员应如何具体安排工作
23、的途径(4P):目的、过程、人员和地点。古立克倾向于强调(目的)在进行协调努力时的重要性。7.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由下而上”的作法),这种作法强调“同一性的原则”,但忽视了控制和协调的必要性。为此,古立克又提出了一种“由上而下”的作法,其着眼点在(控制和协调)。实施这种作法,主要靠两条:一是建立一个权威结构;二是(突出组织的目的)。8.如何通过权威结构进行协调:(1)树立起一个单独、全面的指挥权威;(2)保证每一件工作都有人监督;(3)确定由总体任务分配下来的各单位的具体任务。(领导)是通过权威进行协调的关键。9.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八字方针”(POSDCORB),即计划(
24、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员配备 (Staffing) 、 指导 (Directing) 、 协调 (Coordinating) 、 汇报 (Reporting) 、 预算 (Budgeting) 。古立克对(计划)情有独钟,对之强调再三,原因有: (计划是将目的具体化的惟一途径);执行计划,必须要依靠专家,他们既管计划,又管执行,从而确保了计划的妥善落实。从原则到细从原则到细节节10. 古立克的研究兴趣有三个方面:(公共行政、人事管理和大都会政府)。他提倡在政府部门实行一种叫作“正面的职业终身制”。11. 公共行政学院的前身叫纽约市政研究局,设立于(1906年)。古
25、立克把(市政研究局)称作为效率运动的“发电厂和思想库”,因为它主要研究行政原则及其应用。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2. 古立克对政府和行政的主要看法:(1)当私人的行为已经不能为社会利益服务时,政府应该介入,并发挥正面的作用;(2)各级政府的行政系统应该提出并执行政策;(3)在行政系统内,首席行政官应该有职有权; (4)增进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5)行政人员介入政治和政策事务在所难免;(6) 要揭示行政的总原则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 (7) 行政系统的组织要和政府的高层领导紧密结合,通过权力结构,提出同一的目的,合力协调各项活动。第六章第六章 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知
26、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由福莱特提出的管理理论是(动态管理理论)。2.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亦被视为她的成名作的是(创造性的经验),全书的中心思想是群体动力。群体过程群体过程3.群体: 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 可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促成群体的成员间的互相配合、 和睦共处。整体学说:是指对一个整体的了解仅仅靠对其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整体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接触,有其本身的动力。6 / 204.在福莱特看来,群体过程的核心就是(创造)。群体过程并没有因整体的出现而抹杀了(个人)。5.群体过程受到两大原则的影响:(“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6.相
27、互渗透定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会造成分歧的综合,从而使他们之间的结合出现新的形式,这时群体的成员实际上就成为彼此互相影响的调整力。7.福莱特认为实现成功整合以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以互惠放弃原则为基础)、整合(一再推崇)。福莱特认为,达到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圆环形)的(反应过程)。8.圆环形的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则是通过我们各自从别人那里“唤出”某些东西即通过所谓的“唤起”过程来实现的。9.福莱特提出的实现成功的整合的具体做法:(1)要意识到这些机会的存在;(2)要把分歧放到桌面上来;(3)注意力要放到意义重大的而不是戏剧
28、性的问题上;(4)把一些牵涉面较广的问题分细一点,个别处理解决;(5)鼓励不同的利益多多接触,多多交流。10. 福莱特称权力即成事的能力。她认为(控制)即“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没有统一就没有控制。福莱特提出的圆环形过程中的互动,实质上就是控制。11. 增加权力:借助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个人需求,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多的权力。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生活生活12. 福莱特关于真正的民主的概念包含着两大要素:一是大众的实质参与;二是(联邦制的政治结构)。13. 福莱特认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邻里群体),其可以为更广泛的代议制度添砖增瓦。14. (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
29、的(最高表现)。国家的最高功能就是从道义上把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整理成序)。为了让国家发挥它的正面力量,福莱特主张要实行(全国性计划)。15. 多元化定律:福莱特认为,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人之所以要加入某些群体为的是找寻表现自身各种属性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化定律”,惟有国家才能将社会生活中五光十色、变化万千的属性表现出来。群体过程和群体过程和工业组织工业组织16. 在福莱特看来,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各种努力,把聚集的一群人变为一个(工作单位)。17. 福莱特认为只有协调恰当才能有控制有权威。权威的最终主人是(知识和能力)。(控制)就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使
30、用的权力”。她注意到控制有两个方面:(1)控制意味着多种控制的组合,而不是上面强加下来的控制。(2)控制更多的是“事实的控制”而不是“人的控制”。18. 情况定律:当周围的变化和反应互相交织、不断出现时,针对这种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19. 福莱特把领导分成三类:(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有效的领导靠的不是职位或者个性,而是在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创造团结的能力。领导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20. 福莱特关于如何执行好领导三大功能的建议:(1)吃透本职工作;(2)学会把握全局;(3)懂得创权、用权;(4)能够高瞻远瞩;(5)有点冒险精神。21. 为实现工人的参与,福莱特认
31、为可以赋予他们所谓的“功能权力”功能权力:福莱特在论述实现工人的参与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22. (群体)是社会过程的核心。福莱特学说的主要问题是她的溢于言表的(理想主义)。23. 贯穿福莱特学说的两点假设:(态度可以改变和利益可以调和)。第七章第七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与梅奥名字相连的(霍桑实验)开创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学派的先河。2.1945 年梅奥发表了最著名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著作(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19年出版民主7 / 20与社会自由(第一
32、本书);1933年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社会、工业社会、工业与人与人3.有人将社会冲突造成的痛苦归咎于争端的两方:(资方和劳方)。梅奥认为,解决社会和个人的解体问题在于(国家的有限作用)。国家是社会的一种附属功能,其首要责任是维持社区内(自由的增长)。4.适应性社会:根据梅奥的主张,建立在一种自愿合作态度的基础上,摆脱非理性和幻想,其特征是来自下面的有处理社会关系沟通技术的人的控制的社会,可称之为(适应性社会)。5.在梅奥看来,社会深受无知之苦,并死于无知。现代社会的一个具体无知是其对(人性的无知)。(梅奥)认为没有一个人完全摆脱了幻想的非理性。6.梅奥认为,单调的工作、
33、不充分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解体一起产生了工业中的(不满)。幻想来自对工业状况的不完美的适应,它使个人不满、躁动、不快乐,鼓励了悲观性思考。7.梅奥认为,政党是建立起来教育公众从而产生一种公共舆论的形式,而事实上它们成了一种赢得选举的(工具)。在紧急状况中,中央控制是必要的,而在紧急状况过后,控制必须转移到(边缘组织),如在工作中的非正式组织。8.梅奥认为,文明的衰亡,原因在于(管理问题),尤其是民主国家没有认识到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9.梅奥认为,社会解体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导致了个人的解体,因为社会解体剥夺了个人的传统的社会理解和支持感。在社会解体和个人烦扰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这样,社
34、会的不良反应与精神性疾病之间的问题是不能分开的。10. 在梅奥看来,工作的(社会背景)特别重要。他认为,在孤独中完成的工作是单调的。11. 群氓假设:自然的社会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每一个人都按着能达到自我保存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方式来行事;每一个人都尽力按逻辑进行思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12. 梅奥对群氓假设的驳斥:(1)重要的是同其他人协作,而不是一群无组织的乌合之众互相进行竞争;(2) 所有人都为保卫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行动; (3) 重述霍桑实验的发现,思维受感情的指导较受逻辑的指导更多,即霍桑研究发现团体协作和团体感情超过了讲求效率的逻辑。13. 梅奥认为
35、的社会解体的原因:(1)工业化过程导致的劳动分工使得社会和物质的流动性日益增加,以及大规模的组织的日益增长。(2)社会解体问题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而加剧。(3)追求个人利益中的竞争因政治体制加剧,该体制通过玩弄人们的恐惧而加剧了社会的冲突。(4)技术指向型社会的进展过于强调工程技术,并从工艺技术方面来解释工作的意义。(5)政治作为一种解决社会解体问题的替代,已经成了问题的一部分。14. 梅奥提出的有效民主政府的具体要求:(1)紧急状况过后,控制必须由中央转移到边缘组织;(2)建立一支信息灵通的行政精英队伍。(3)改善教育系统。有效的民主发展的最后一个要求是改善(教育系统)。梅奥认为,(教
36、育的首要责任)是通过理解把人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实证研究实证研究15. 梅奥认为, 现代社会的 (解体) 在某种程度上因传统经济理论而加剧。 这一传统经济理论基于一种 ( “经济人” 的假设) , 即人类被描述为一群自私自利、 为争夺稀缺资源和生存机会而互相残杀的游牧部落民。梅奥认为这一理论假设是虚妄和谬误的,但要提出新的假设来取代“经济人”的抽象,就必须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进行研究),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实证研究,才能产生合乎逻辑的治疗方案。霍桑试验霍桑试验16. 梅奥的实证研究包括费城纺织厂调查、(霍桑试验)、南加州飞机制造业调查。17. 霍桑试验:霍桑是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
37、一家工厂的名字,这一试验从1927年至1932 年,历时五载。整个霍桑研究分为五个阶段。这一试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梅奥在管理理论中,把人当作(社会人)。8 / 20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18. 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的工人,而(梅奥)则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体成员的工人身上。19. 霍桑研究指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20. 霍桑试验的意义:(1)它以扎实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社会人”特征,这在对人的假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社会系统观点的提出开拓了对组织研究的视野。 (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种
38、能力表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1. 对梅奥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霍桑实验的批评:(1)梅奥出于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利益的自然和谐的假设,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自发的合作,而没有认识到社会冲突的不可避免性。批评认为,劳资双方从根本上是冲突的,因而自发的合作和目标的一致是不可能的。这样,工业研究应指向确立一些适应冲突而非漠视冲突的手段。这里的一个中心是工会的作用,梅奥几乎不提工会和集体谈判。(2)在梅奥看到冲突的地方,他把它归之为工人的感情态度,而非客观的工作和社会条件。批评认为,把团体对产量的限制作为捍卫经济利益至少是不可信的, 工业冲突可能是来自社
39、会经济结构中的价值冲突的产物。(3)霍桑试验的特征在于“大错和不完整”。批评认为研究者误解了有关资料,没能建立一些代表更大人群的样本团体,并将其结论建立在仅仅对五个操作者的不可靠的数据之上。第八章第八章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巴纳德)在组织理论上所作的一系列独创性的工作至今被认为是组织理论的典范,这些独创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他的一本名闻遐迩的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2.在从事主要职业的同时,巴纳德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记录也令人印象深刻。组织的静态组织的静态分析分析3.巴纳德在其著作出版后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
40、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实际上也就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组织作了富有创见和启迪意义的理解。、4.巴纳德认为他的主要的结构性概念有: (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复合性正式组织)。个人个人5.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努力)。6.巴纳德首先是从观察最基本的人性行为的本质出发来论述(组织)的。他对人具有自由意志的描述形成了他的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概念。虽然巴纳德假设人有选择的力量,但这一力量是(有限的)。他认为, 作为自然属性的人, 无论在物理学上还是在生物学上都是受到限制的, 他只有有限度的 (自由意志) 。协作体系协作体系7.在对人性的这些假设基础上
41、,巴纳德开始追寻组织中协作活动发展的(源头)。8.巴纳德认为,(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协作效力是个人效力的组合物, 因为协作正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动机而组成的。 决定协作行为的效力的惟一因素是 (个人),因为动机是个人的。一旦决定协作,限制性因素便是(社会关系)。9.巴纳德认为,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或边际贡献者 。正式组织正式组织10. 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有:第一个要素是协作的意愿。构成组织的第二个要素是(目的);第三个要素是(信息交流)。11. 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有两个条件:一是组织的
42、有效性,二是(组织的效力)。参加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出具有双重人格: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9 / 20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12. 巴纳德倾向于从正面肯定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它的(凝聚力作用)。13. 非正式组织:是形成正式组织后,接下来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由无意识的社会过程产生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14.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1)信息交流;(2)通过调节人们的贡献意愿和稳定客观的权威来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3)维持人们的个人人格、自尊心和独立的选择(正式组织运作所必需的)。15. 在巴纳德看来,非正式组织会产生两种重要的后果:(1)它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
43、度、理解、风格、习惯习俗;(2)为正式的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复合性正式复合性正式组织组织16. 组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复合性正式组织)。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1)系统性;(2)组织活动是非人格化的;(3)专业化;(4)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巴纳德感到(目标)是专业化的首要方面。刺激系统刺激系统17. 巴纳德认为,组织中的激励系统是一种引诱人们乐于协作的功能,其结果是(组织权威)。18. 巴纳德把诱因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两类。前者是特定地给予某个人的。特殊诱因是特定地给予某个人的,包括:物质诱因;个人的非物质机会;良好的物质条件;理想方面的思考。19. 巴纳德把刺激分成两类:客观刺激(他称之
44、为“刺激方法”)和主观刺激(他称之为“说服的方法”)。20. 巴纳德认为说服包含三种形式: 形成一种强制状态; 引诱合法化; 动机灌输。 最重要的说服方式 (灌输) 。21. 巴纳德将地位系统看作是因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同、工作的难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保护人的完整性的需要而造成的。地位可能有两种:一是(功能性地位),它建立在工作能力上;二是梯状型功能,它建立在组织的职位上。权威权威22. 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 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不是对组织要做的事。23. 巴纳德关于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四种条件:
45、(1)下属必须懂得命令; (2)命令必须同组织目标相一致;(3)下属相信命令与其个人利益相符;(4)具有执行命令的能力。决策决策24. 巴纳德认为,组织决策有两个因素:组织目标(或“道德”因素)和“随机应变”因素。25. 决策环境相关的因素包括 (战略因素和补充因素) , 对这些因素的鉴别构成了组织决策的随机应变因素。管理者的功管理者的功能能26. 巴纳德指出三种管理者功能:提供一种信息交流体系;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确定(组织目标)。27. 在巴纳德看来,一个管理者不一定是个领导者。前者在于职位,后者在于(功能)。28. 巴纳德将领导定义为“一些通过建立信任来激发协作性的个人决定的人的权
46、力”,或“个人行为的质量,以此指导人们及其组织的活动”。29.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具有五大特征:有活力、坚忍、有决断力、说服力和责任性,以及(智力)。在这当中,巴纳德特别注意责任性和智力。第九章第九章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生平与著作生平与著作1.西蒙的兴趣涵盖了整个社会科学,他的兴趣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关注人的决策)。2.西蒙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旨在探讨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管理行为 )作为确立决策的一些目标的理论,重点在于为组织理论学说分析和构建一种共同的运作语言。反思行政学反思行政学3.西蒙认为行政学可适用于(公私组织)。行政学必须建立在
47、行政决策的(事实基础)上,它与价值前提无关。事实与价值不能完全分开,行政者的价值前提可能与政务官的(不同)。4.西蒙认为可以建立“纯”科学和“实用”科学两种行政学。 选择的逻辑和心理是行政的核心, 因为他认为行政或管理就是(决策)。10 / 205.作为一名新古典时期的研究者,西蒙旨在构筑一种行政科学,他表明了自己与古典的前辈作者不同的看法。首先是他对决策的强调,并把(决策前提)作为其分析的单位。其次(“事实价值”两分法)取代行政学中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6.西蒙将决策前提分为价值前提(有关应当做什么的道德说明)和事实前提 。满意人模式满意人模式7.满意人模式:是西蒙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的
48、模式,即决策者由于受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限制,因而总是接受一些就其向往的程度来说只是满意或充分的选择。8.西蒙认为,在决策者的人的选择模式中,强调决策中的情感考虑的是(心理人模式)。9.西蒙承认一种成熟的科学必须调节人的行为的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但他主要关心的是认知因素。10. 理性:恰当的行动事实上是经过选择的,西蒙将理性定义为“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择行为方案”。西蒙将理性区分为(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有意识的理性和深思熟虑的理性,以及个人理性和组织理性)。在他看来, (客观理性)是在一特定环境中将特定的价值最大化的正确行为;(主观理性)是将相对于决策者实际知识的价
49、值达到最大化。11. 经济人模式赖以建立的假设:(1)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决策有关的具体问题的目标。(2)所有有关问题的信息都是可以得到的。(3)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4)决策者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即确定选择的结果并加以衡量和比较。(5)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12. 在西蒙看来,人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1)个人在超出感知限度的技能、习性和反应能力方面是受到限制的,他的决策过程会受到思维过程的速度、基本运算速度等的制约;(2)个人在影响其决策的价值和目标有关概念上也受到了限制;(3)个人在与其工作有关的知识面上也是受到限制的。个人决策过个人决策过程程13. 西蒙认
50、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决策者受到其能力的(限制)。西蒙注意到,对决策者运用恰当的决策战略的最严重的制约是有限的短期记忆能力以及长期记忆储存信息所需的(时间)。14. 西蒙认为个人决策的基本因素有:第一个基本因素是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第二个基本因素是记忆;第三个基本因素是(习惯);个人决策的最后一步是(选择)。决策者会根据每一相关层面理想的运作水平来选择第一个方案。西蒙把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区分为(首次刺激)和(重复性刺激)。15. 形式推动的搜索:在问题领域搜索时,决策者可能采用任何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只要有一个标准的反应(惯例),搜索就很少或不存在,决策者只需简单地使用惯例即可。如惯例不能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