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22 页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0 分)1.在下面每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或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冬天 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静,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 ,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 去闻才能明了。A. 遏止 过眼烟云 设身处地B. 遏止 过眼烟云 身临其境C. 抑制 曾几何时 设身处地D. 抑制 曾几何时 身临其境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A. B. C.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是因为北平书多古物多的原因,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B. 叶圣陶先生曾高度评价雨巷在音乐性方面的成就,说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第 2 页,共 22 页C. 说书人说书,不仅
3、是他的人生存在方式,他的生命表达方式,还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D. 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充满了诗情画意。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B.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月光比作流水,描绘出月光撒向叶子和花时的动感。C.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运用拟人手法,体
4、现欧亨利作品语言的幽默、风趣和俏皮,渲染出悲剧性的喜剧色彩。D.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从故乡没有的事物入手,多角度、多层面表明故乡的“贫瘠而脏乱”,从反面写对故乡的失望之情。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_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闻道有先后, _ ,如是而已。_ ,渺沧海之一粟。舞榭歌台, _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_ 。_ ,而后人哀之; 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子曰:见贤思齐焉, _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5.0 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 :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第 3 页,共 22 页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行香子过七里滩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春二月
6、,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他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滩时作本词。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本词描绘七里滩“水”与“山”,各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手法?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8.0 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六国论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 ; 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
7、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 ;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
8、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第 4 页,共 22 页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
9、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李桢:字维卿,号克庵,明朝人。刘:杀戮。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摈:放弃。B视秦无异也视:与比较C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谢:道歉。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帝:称帝。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 A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B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使负
10、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焉独存,虽王可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穷山之高而止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试围绕六国破灭的原因,简要概括李桢的观点与苏洵的观点有何不同。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8.0 分)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治病救人贾平凹我第一次认识张宏斌,他坐在我家西墙南边的椅子上,我坐在北边椅子上,我们中间是一尊巨大的木雕的佛祖。 左右小个子,就那么坐着,丑陋如两个罗汉。对面的墙上有一副对
11、联:相坐亦无言,不来忽忆君。感觉里我们已经熟了上百年。 我们最先说起的是矮个人的好处,从拿破仑、康德,到邓小平、鲁迅,说到了阳谷县的那一位, 两人哈哈大笑。 我们不忌讳我们的短, 他就一口气背诵了 水浒上的那一段描写。我说你记忆力这般好,他说你要不要我背诵你的书?竟一仰头背第 5 页,共 22 页诵了我一本书的三页。我极惊奇,却连忙制止:此书不宜背诵!问他看过几遍就记住了,他说三遍。我说你还能背诵什么,他说看过三遍的东西都能记住。就又背诵起红楼梦的所有诗词,让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全都到我家办诗会了。 但我请张宏斌来,并不是因为他是记忆的天才,他的本行是医生,要为我的一个亲戚的儿子治癫痫病的。我差
12、点迷醉于他的记忆力的天赋而忘却了他是医生。他看了看亲戚的那个患病的儿子,笑了笑,说:“药苦,你吃不吃?”儿子说:“我爱吃糖!”大家都乐起来。 张宏斌留下了几袋丸药,开始详细吩咐,什么时候吃什么大丸,什么时候吃什么小丸,极讲究节气前后的时间。我要付他的钱,他不收,提出送一二本我的书。我的书都在床下塞着,他似乎不解:我是把配制的药丸藏在架子上的瓷罐里,你怎么把书扔在床底?我说:“你那药是治病的。”他说:“书却救人啊!”我笑了笑,救谁呢?一本送了他,一本签上“自存自救”,放到了我的床头柜里。 他的这些药丸极其管用,亲戚的儿子服后病遂消解,数年间不再复犯。 医生我是尊敬的,而这样的奇人更令我佩服,以后
13、我们就作了朋友。 他常常被西安的病人请了来,每次来都来我家,我没有好酒,却拿明前茶,请,请上坐,就坐在佛祖旁的椅子上。我们就开始说红楼梦 ,说中医,说癫痫,说忧郁症,说精神分裂,这些现代生活垢生出的文明病。 张宏斌说,医生最大的坏处是,不能见了别人就邀请人家常去他那儿。这是对的,监狱管理员邀请不得人,火葬场也邀请不得人。中国人有这么个忌讳。但我给张宏斌介绍了许多有病的人和没病的人,还有许多名人和官人。谁的头都不是铁箍了的,名人和官人也是要患病的。作家可以拒绝,医生却要请的,没病也要请,这如在家里挂钟馗像。 同张宏斌打交道的几年里,我也粗略识得什么是癫痫和精神分裂病,什么人易患这类病和什么人已潜
14、伏了这类病。并且,看他治病,悟出了一个道理:病要生自己的病,治病要自己拿主意。这话对一般人当然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对一些名人和官人却至关重要,名人和官人没病的时候是为大家而活着的,最复杂的事到他们那里即得到最简单的处理,一旦有病了,又往往也不是自己患病,变成大家的事,你提这样的治疗方案,他提那样的治疗方案,会诊呀,研究呀,最简单的事又变成了最复杂的事。结果小病耽误成大病,大病耽误成了不治之病。 张宏斌治病出了名,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往岐山去,他收入当然滋润,而且住房宽展,他说你出书困难了,我可以资助你,西安没清静地方写作了到岐山来。我很感激他。年初,我对他说:你教我当医生。他说:我正想请你教我写文章
15、哩。两人第 6 页,共 22 页在电话里嗬嗬大笑:那就谁也不教谁了! 现在,我仍在西安,他还在岐山,十天半月见一回面,一个坐木雕佛祖的南边,一个坐木雕佛祖的北边,丑陋如两个罗汉。 1997 年 1 月 20 日晚(节选自贾平凹中短篇作品集,有删节)文中张宏斌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请概括第一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深刻意蕴。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纸上的卡拉 OK潘知常对于目前大行其道的“小女人散文”,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纸上的卡拉 OK,或者用笔唱的流行歌曲。 在我看来,这些“小女人散文”的价值类似话梅、瓜子,不能充饥,也
16、无营养,但是却可以消磨时间。它的出现,迎合了当代美学的对传统美学的意义、深度的消解。传统的散文往往是写一种“大丈夫”的心态,抒发的是国家、民族的豪情。现在却转向了写一种“小女人”的心态,是以平面的姿态对传统散文中的深度加以消解,去对普通人的生活加以观照与还原。因此,它有其存在的意义。然而,它的根本缺憾是极为明显的。 从作品本身而言,所谓“小女人散文”无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如果说过去的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深度,意义,那么现在“小女人散文”就干脆放弃了深度、价值、意义。因此它披挂的语言外衣再精致、漂亮,也不过是满篇漂亮的废话。它的立足点从过去对意义的消费转向对语言的单纯消费,变成为语言而语
17、言,更是一种公开的媚俗。而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也正是使散文丧失了应有的美学品格,并且流于平庸、无聊。 而从作者的角度讲,所谓“小女人散文”的出现是经济的发展、繁荣造就了一批“金屋藏娇”的“太太”们。这些“太太”们经济上没有负担,也不需要面对社会严峻竞争,开始退回家庭。因此她们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需要思考了,开始百无聊赖地用一种少女的情态在社会中编造诗意以期丰富自己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她们代表了大陆的某个写作阶层。她们以笔去寻找生活中的趣味,这种寻找具有浓烈的刻意色彩。这类作品从表面上看好像要是回到真实,并与传统美学中的虚伪的东西进行决裂。但是生活在本质上却是气象万千的。我们不禁要问:所
18、谓生活的真实性本第 7 页,共 22 页身就包含着艰苦卓绝的一面,比如困惑、忧患、焦虑。这些难道就不真实了吗。将复杂的人生中痛苦失败的一面化解掉,而单纯地描写所谓平静琐碎的生活感受,其结果,就不能不充斥着琐屑的小女人心绪。实际上,只要随便翻阅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处处浸透着的一种小女人的非常庸俗的自鸣得意。 最后,就读者来说,则只是一种小市民趣味的宣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读者中不健康心理的迎合,与此相应,“小女人散文”主要表现的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趣味。总之,所谓“小女人散文”混淆了平常与平庸的界限。 散文固然可以从崇高转向平常,但却绝不能从崇高转向平庸。在这里,平庸与平常之间不能等同起
19、来。 平庸是对日常生活的不全面的理解, 而真正的生活则是平常的。这是一种有艰难有困苦有牺牲有眼泪的平常, 也是一种有温情有闲适有家长有里短的平常,就像生活中有“东西”,也有“南北”。 我们固然可以爱东西,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南北,而且同时也要爱南北。在我看来,这,才是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创作心态,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审美心态。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作者认为“小女人散文”的缺憾有哪些?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内涵。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0 分)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
20、苇。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说:人应该象山那样思考。我国古代理学家周敦颐说:思则睿,睿作圣。第 8 页,共 22 页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抑制:控制,多用于情感方面;遏止:用力阻止。此处语境指当冬天控制一切,当选控制意,故选“抑制”; 过眼烟云 :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曾几何时:没过多久。此处语境强调事情过去不久,故选择“曾几何时”;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此处语境意是需要到现场体会,故应选择“身临其境”。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
21、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词义的辨析 词义的辨析重在平时学习中的词语积累,遇到拿不准的词语一定要翻查词典,可整理出来,日积月累,提高词汇量;熟记课下注释中的相关内容;还要特别注意常见词语的非常用语义,亦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2.【答案】D【解析】段意:阐释人类喜欢流浪的理由。 本题中,的“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承接首句的“路”,应在前,据此排除 AB;的“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紧承第句
22、“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故排除 C。 故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排序类试题答题技巧: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第 9 页,共 22 页否紧凑合理。3.【答案】B【解析】A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和
23、“的原因”两个句式混用,删去其中一个; B没有语病; C语序不当,“不仅是他的人生存在方式,他的生命表达方式,还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递进关系不当,改为“不仅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还是他的人生存在的方式,他的生命的表达方式”; D成分残缺,“在中”使句子缺少主语,去掉“在中”。 故选:B。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的的类型: 两个句式的杂糅 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
24、,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两个句子的粘连 例如:作为生物进化的直观而形象的证据,1861 年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的朗恩艾特罕出土了第一具始祖鸟化石成了尽人皆知的最为著名的化石。(句子结构杂糅,“出土化石”和“成了化石”两句话“拼装”在了一起,使整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不再是“一套”,以致结构混乱,将“出土”后的“了”改为“的”)4.【答案】D【解析】A解释正确; B解释正确; C解释正确; D“从反面写对故乡的失望之情”说法错误。是从反面写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故选:D。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
25、比第 10 页,共 22 页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拟人、反语、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的动作和情感。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比拟就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式。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作“拟体”。比拟可以分为拟
26、人、拟物两类。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 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5.【答案】【小题 1】积善成德【小题 2】术业有专攻【小题 3】寄蜉蝣于天地【小题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小题 5】卷起千堆雪【小题 6】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小题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故答案为: (1)积善成德 (重点字:德) (2)术业有专攻 (重点字:术) (3)寄蜉蝣于天地 (重点字:蜉蝣) (4)风流总被
27、雨打风吹去 (重点字:流) (5)卷起千堆雪 (重点字:卷) (6)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重点字:哀)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重点字:贤)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劝学重点句: 第 11 页,共 22 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28、心躁也。6.【答案】答案: 王熙凤。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识记能力。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内容。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本题考查红楼梦。名著阅读的不同题型及
29、应对策略: 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
30、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还是主要内容、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7.【答案】【小题 1】(1)上阕“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通过动第 12 页,共 22
31、 页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的沙溪,写的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写的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写的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2)“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
32、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这两句描写了七里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作者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表达出淡泊名利、归真返朴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七里滩水清澈宁静、清寒凄美,山则奇异、重叠曲
33、折;手法:动静结合、比喻、虚实结合。 (2)描写了七里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借君臣一梦的典故来表达被贬谪的苦闷, 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 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淡泊名利、归真返朴的思想感情。(或寄情山水,有归隐之心) 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
34、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 ; 山间白云,缭绕变幻 ; 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第 13 页,共 22 页赏析: 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 寄寓了因缘自适、 看透名利、 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
35、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 ; 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 ; 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
36、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 下半阕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
37、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阕“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厌倦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词中第 14 页,共 22 页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苏东坡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有的评论家便
38、批评苏东坡消极、悲观,但人们仍然爱苏词。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是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小题 2】【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的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或者哲理,找出描写山水的词句,然后分析。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
39、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8.【答案】【小题 1】A【小题 2】B【小题 3】【小题 4】【解析】(1)A“摈”,排斥,抵抗。译文 : 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 (2)A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 B两个“于”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介词,表比较,比; C第一个“焉”,副词,表反问,岂止;第二个“焉”,助词,不译; D第一个
40、“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第二个“而”,表承接,不译; 故选 B。 (3)克:能够;弱:削弱;夷灭:被消灭。译文: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第 15 页,共 22 页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所以:原因;然:说;于:在。译文: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 论:评论;厚:偏重;存:存在,保存。译文: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4)苏洵的观点:由“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知,割地的国家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不割地的国家,因没有强大的后援灭亡,所以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观
41、点:由“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答案: (1)A (2)B (3)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 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4)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
42、、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 能超过秦国的啊, 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 习惯于尔虞我诈, 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 ,而导致灭第 16 页
43、,共 22 页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 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 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洹水之盟, 还不过一年,齐国、 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 张仪的辩说, 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 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 还有争夺钱财的, 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 所以陈述衰
44、微时代人们的情形, 不是很错。 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 ; 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
45、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46、 (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要在联系学过的苏洵文章六国论里第 17 页,共 22 页的观点以及在找到本文中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
47、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
48、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9.【答案】【小题 1】(1)结合“我要付他的钱,他不收,提出送一二本我的书”可知,他热爱文学,喜欢读书;结合“他说看过三遍的东西都能记住”可知,他记忆力强;结合“他的这些药丸极其管用, 亲戚的儿子服后病遂消解, 数年间不再复犯”“张宏斌治病出了名,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往岐山去”可知,他医术高明;结合“他说你出书困难了,我可以资助你,西安没清静地方写作了到岐山来”可知他乐于帮助朋友;结合“我们就开始说红楼梦,说中医,说癫痫,说忧郁症,说精神分裂,这些现代生活垢生出的文明病”,可知他与作者交谈时各领域无所不谈,可见他喜欢思考。 (2)画线句子,整
49、散结合,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相坐亦无言,不来忽忆君”,引用清代文学家厉鹗赠友人联;“感觉里我们已经熟了上百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丑陋如两个罗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左右小个子,就那么坐着”是口语与“相坐亦无言,不来忽忆君”韵白结合。 (3)结构上,结尾段“现在,我仍在西安,他还在岐山,十天半月见一回面,一个坐木雕佛祖的南边,一个坐木雕佛祖的北边,丑陋如两个罗汉”和开头“我第一次认识张宏斌,他坐在我家西墙南边的椅子上, 我坐在北边椅子上, 我们中间是一尊巨大的木雕的佛祖”呼应,结构严谨;内容上,写自己和朋友之间融洽、默契、知心的状态;主旨上,“罗汉”是对自己
50、相貌的自嘲,同时也蕴含了治病救人的期许,深化了主旨。 (4)结合“他的这些药丸极其管用,亲戚的儿子服后病遂消解,数年间不再复犯”“张宏斌治病出了名,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往岐山去”可知,表层义是指张宏斌通过独特的药方治疗病人,药到病除;结合“我说:你那药是治病的。他说:书却救人啊!”可知,“治病救人”也指作家通过作品针砭时弊,疗救世人;结合“名人和官人没病的时候是为大家第 18 页,共 22 页而活着的,最复杂的事到他们那里即得到最简单的处理,一旦有病了,又往往也不是自己患病,变成大家的事,你提这样的治疗方案,他提那样的治疗方案,会诊呀,研究呀,最简单的事又变成了最复杂的事。结果小病耽误成大病,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