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绪 论论中草药中草药中医中医“四诊四诊”针针 灸灸拔 罐刮 痧推推 拿拿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及各项医疗护理活动对患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恢复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三分治,七分养”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时期 (萌芽期)外科包扎止血法按摩术出血: 草茎、泥土、树叶跌扑损伤: 抚摸、揉擦(二)先秦、秦汉时期 (形成期)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者:作者:体例:体例:意义:意义: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奠定了
2、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学说指导生活护理;学说指导生活护理;“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内经的九针是目前应用的各种注射针的雏形。素问灵枢2.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作者:秦越人秦越人意义:意义:阐发了阐发了内经内经的旨的旨意;补充了意;补充了内经内经的不足的不足(脉学、针灸、藏象)。(脉学、针灸、藏象)。3. 伤寒杂病论作者:作者:张仲景张仲景 “医圣医圣” 伤寒论伤寒论:外感病:外感病体例:体例: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内伤杂病:内伤杂病意义:意义: 开创了临床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的先河。
3、的先河。 首创药物灌肠法;首创药物灌肠法; 4. 神农本草经作者:作者:意义:意义:为为中药学中药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分类:分类:上、中、下上、中、下三品三品 寒、热、温、凉寒、热、温、凉四性四性 辛、甘、酸、苦、咸辛、甘、酸、苦、咸五味五味5. 后汉名医华佗与中医护理首创首创“剖腹术剖腹术”;创立了创立了“五禽戏五禽戏”,开创了我国体育保健的先河。,开创了我国体育保健的先河。(三)晋、隋、唐时期 (兴盛期)1.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首创了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3.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4、首创“葱管导尿术”。“药王”(四)宋、金、元时期 (创新期)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观点观点派别派别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寒凉派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张从正“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派(五)明、清时期 (总结期)1.王肯堂证治准绳:创伤缝合术后的护理2.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疗法3.吴又可瘟疫论:传染病人的护理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老年病的护理(六)近、现代 (整理期)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概念:是指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2.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5、以心为主导以经络为联系脏脏腑腑体体窍窍心 小肠脉舌肝胆筋目脾胃肉口肺 大肠皮鼻肾 膀胱骨耳、二阴三焦临床意义:口舌糜烂 肺心病(2)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联系。“天人相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举例:腠理 用寒远寒 蝉衣 地方性甲状腺肿 痛风(3)人与社会环境的有机联系。(二)辨证施护1.概念: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2.辨证施护的应用:(1)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证候,证候不同,疾病的本质特点就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举例:感冒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痰稀色白。风热感冒: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咽喉肿痛,痰稀色黄。辛温解表:桂枝汤辛凉解表:银翘散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胃下垂不同的疾病在某一过程中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证候相同则疾病的本质特点也基本类似,因而可采用相似的护理方法。异病同护(2)“证同治同,证不同治亦不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