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513522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讲 国际金融中心 为什么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1.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离不开金融。 2.金融的集群效应对金融而言,信任的基础,信息是关键 3.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 4. 金融控制权的战略高地 5.与人民币国际化是配套的战略如何衡量国际金融中心如何衡量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介绍 纽约 伦敦 香港 新加坡 东京 法兰克福 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 看一下最新的排名,2007、2008这两年,前十名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变动不大,而上海2007年是第34位,2008年降低了一位,北京2007年是第47,2008年降到了第51 -屠光绍1.纽约 二战后,纽约顺利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通过

2、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的定价、结算及储备货币。 战后初期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美元来恢复和发展经济,由于美元的供不应求,曾一度出现了美元荒。 美元的广泛运用,以及对美元的渴求,使纽约迅美元的广泛运用,以及对美元的渴求,使纽约迅速成为美元借贷中心、结算和交易的中心、资本速成为美元借贷中心、结算和交易的中心、资本输出中心输出中心。 通过美元,纽约成为世界资本聚集和供应中心,远远超过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独占鳌头。 1950年,美国入侵朝鲜,我国派兵朝鲜,美国于是冻结了我国存放在美国银行的资金,鉴于此,前苏联、东欧国家担心他们在美国的美元资金会被冻结,他们将存放在美国银行的资金转存在英国的

3、银行,欧洲美元兴起 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及美国金融管制措施(Q条例),欧洲美元市场不断发展 70年代以来,美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紧张,大量的石油美元被存放在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美元市场,纽约的银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纽约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霸主地位有所下降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从两个方面维持和提升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是通过石油美元的定价机制;二是金融自由化Q条例 Q条例是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条例中的第Q项规定。 Q条例的内容是: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当时,这一上限规定为2.5,此利率一直维

4、持至1957年都不曾调整。Q条例(续) Q条例的实施,对20世纪30年代维持和恢复金融秩序、40至50年代初美国政府低成本筹措战争资金、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提高,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有时已经超过存款利率的上限 ,Q条例约束和分业经营的限制,使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各存款类机构都出现经营困难 从70年代起,美国开始初步解除利率管制,最终到1986年4月, Q条例完全终结,利率市场化得以全面实现 不可动摇的协议 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后,美元极不稳定,欧佩克国家的确想过摆脱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然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与沙特阿拉

5、伯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议,在这项所谓“不可动摇的协议”中,沙特同意继续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1)美元的地位支撑了纽约 注:由于是双边统计,所以合计为200(2)金融自由化扩展了美国资本市场 1975年5月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决定取消固定佣金制,实现证券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推动了美国金融创新 1971年美国开辟新的金融市场纳斯达克 1981年12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局批准设立纽约离岸金融市场 1999年,签署金融自由化法案,宣告分业经营的

6、结束。纽约的证券市场纽约的商品期货市场 纽约的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所,它主要的交易商品是能源和贵金属。 有两个分支机构有两个分支机构:NYMEX(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和COMEX(New York Commodity Exchange )。这两个分支机构交易的期货产品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交易能源产品、前者主要交易能源产品、白金和钯的期货与期权合约,后者主要交易金、白金和钯的期货与期权合约,后者主要交易金、银、铜和铝的期货与期权合约银、铜和铝的期货与期权合约。 COMEX是美国也是全球最大黄金期货、期权以全球最大黄金

7、期货、期权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交易场所及其他衍生产品的交易场所纽约的地位2.伦敦 二战前,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欧洲美元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给伦敦伦敦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欧洲美元由政治风险、美国管制、石油美元等产生) 欧洲美元的产生,引发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欧洲美元的产生,引发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散化进程,并导致分散化进程,并导致“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的产生产生推进金融自由化 1971年,英国实行了竞争与信用控制政策,鼓励银行业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里开展竞争。商业银行首先打破经营短期信贷业务的传统界限,开始经营消费信贷、单位信托、商人银行、保险经纪等业务,同时还打入了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8、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对金融服务业改革的迫切性认识进一步提高。 1986年年10月月,英国通过了金融服务法,开始了一场俗称为“大爆炸大爆炸”(BIG BANG)的金融业改革。改革紧紧围绕恢复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展开的,核心内容是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这次金融改革对英国经济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同时也标志着英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同时也标志着英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伦敦证券市场的结构伦敦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伦敦的股票市场伦敦银行业的国际地位伦敦的外汇市场伦敦的同业拆借市场伦敦保险业的国际地位伦敦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地位其他金融机构与人才队伍 伦

9、敦国际金融中心还聚集了一大批为整个金融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保险经纪人组织等。此外伦敦还有着多功能性、高度的开放性、涵盖所有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金融人才,他们在金融投资、法律服务、会计、管理咨询、争端解决制度、公司伙伴关系、私人财产管理、养老金体制、金融服务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伦敦强大的大学网络为伦敦金融城提供强大的教育支持和人才库。大伦敦市拥有42所公立大学和少数私立大学与30万名各国留学生,人力资源的高度聚集是伦敦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劲,这也是世界其他金融中心所不能比拟的3.东京 随着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基本

10、成熟。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产物,是依靠政府主导推动方式,发展本国金融产业的典范 1973年,日本政府开始放松外汇管制,鼓励金融资本的海外流动,从1975年开始,日本政府大量发行国债,1978年向非居民发行欧洲日元债券 进入80年代,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步伐开始加大。 1984年,日本公布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状况与展望,正式撤消实行了40年的利息限制和银行业务限制,提出了加快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步骤 1986年12月1日,东京离岸国际金融市场正式开业曾经的辉煌 1985年东京的国际借贷市场份额超过了纽约,居世界首国际借贷市场份额超过了纽约,居世界首位;位

11、; 1986年东京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交易额达28万亿美元,超过了纽约超过了纽约;日本长期国债期货长期国债期货的交易规模超过称雄世界10年之久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而跃居世界第一位跃居世界第一位; 1987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市值达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市值达2.7万亿美元,居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世界首位,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额也超过了美国证券市场 1989年12月29日,日经股指一度创下了38915点的天价。 股价暴涨,使在东证上市的企业剧增,股票时价总额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证交所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证交所。东京金融市场与纽约、伦敦并列成为世界三大国际金融市场之一没落但仍然强大 但

12、1990年之后,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股票市场损失惨重,日本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业中的地位直线下降,1995年,东京股票市场的总成交量只有纽约股市的30%。 1996年下半年,日本政府再次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并于1997年6月公布了“金融体制改革规划方案”,提出了金融改革的三原则:自由化、公正化、全球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日本僵化的金融体系,扩大了金融机构的活动范围,增强了各种市场上的竞争,巩固和提高了东京的国际中心地位。 但是,由于日本金融政策总体上来说比较保守日本金融政策总体上来说比较保守,在金融中心的开放和发展上,限制性条款、对内保护性条款较多,金融改革的效果远没有达到制定者的预期,在改

13、革过程中,问题不断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近二十年衰落,东京国际金融中心总体地位已远不及20世纪80年代,不仅与伦敦、纽约的差距在拉大,而且在某些细分金融市场如财富管理市场等还被新加坡和香港所超4.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其之有所以能由一国金融中心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关键因素是其在欧元区独特的地位欧元是重要依托 1992年,年,12个欧盟国家决定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设在法个欧盟国家决定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设在法兰克福兰克福。随着欧洲中央银行定址法兰克福和欧洲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法兰克福作为欧洲金融监管中心和货币政策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原有的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宽度也将不

14、断拓展。作为欧洲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法兰克福成为欧作为欧洲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法兰克福成为欧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成为了欧元之城,有关“欧元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各种决议都在这里制定完成。177家外国金家外国金融机构以及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组织都在法兰克福开融机构以及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组织都在法兰克福开展业务展业务。 欧洲中央银行的银行间支付体系(欧洲中央银行的银行间支付体系(TARGET)每日的资金)每日的资金交易量达到了交易量达到了1亿万美元以上亿万美元以上。这些都促使法兰克福从一国金融中心演变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在欧元区独特的地位使得法兰克福成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15、 据2000年统计,法兰克福现有银行及证券机构375家,其中外国银行240家。世界最大的20家银行中有16家在法兰克福设有驻德分部,欧洲各大银行驻德国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 德国的三大商业银行,即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的总部全都设在此地 EUREX(欧洲期权与期货交易所 )作为最大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场所甚至超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政府积极推进 1990年和1992年,德国通过了两个金融市场促进法案,随后,期权、期货、场外交易、非挂牌股票等新市场纷纷都建立起来,提高了从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行性 2003年,德意志联邦银行、德国证券交易所、财政部及多家位于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

16、立了德国金融中心动议案(IFD),旨在探索在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如何创新金融工具和采取措施,推动德国的消费和商业发展,从而增强德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发展前景 借助欧盟日益扩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法兰克福国际金融中心可能由此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取决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但是法兰克福在迈向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征途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首先面临的就是伦敦国际金融中心耀眼的光环,使法兰克福黯然失色;德国经济发展趋缓,宏观经济层面不够理想;企业和银行长期密切联系,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商务环境不够理想,限制了外资的投入等等。香港 政府推动7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了自由化措施.1972年7月,放弃

17、英镑汇兑制,实行港元与美元的首次挂钩;1973年1月,香港废除外汇管制,境内外金融业务融为一体。1974年开放黄金自由进口;1978年,放宽银行执照限制,使得大量外资银行涌入香港开业;1982年,撤消对外币征收15的利息所得税,极大刺激了境外货币资金的回流。依托内地 内地改革开放,成为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推动力。 80年代初开始,港商利用内地改革开放的政策,将大量厂房迁移内地,香港充当引进外地资金、人才、管理、技术香港充当引进外地资金、人才、管理、技术及讯息的桥梁及讯息的桥梁,逐步发展成向内地提供支持制造业服务的基地,提供支持涉及转口贸易、运输、销售推广、融资保险、会计等服务;同时,越来

18、越多的中资企业也进驻香港。香港逐步发展为内地港商和中资企业投融资的基地,海外香港逐步发展为内地港商和中资企业投融资的基地,海外投资者也通过香港的金融平台,开始参与和分享内地经济投资者也通过香港的金融平台,开始参与和分享内地经济发展的成果发展的成果。 到2001年底,香港国际金融方面的各项指标数据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继伦敦、芝加哥之后全球第三大黄金交易中心,拥有全球第二大衍生权证市场新加坡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新加坡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时区,便利的国际贸易港口,实施优惠的财政、税务奖励,对外国银行采取开放政策,逐渐放松黄金、外汇管理,使新加坡成为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亚洲美元市场的依托 60

19、年代亚洲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当时美元危机严重,出现抢购黄金风潮,美国采取紧缩金融政策,欧洲美元市场利率上升,新加坡“美国银行”打算在当地吸收美元存款,解决亚太地区对美元需求,而首选地香港政府又不愿撤消外币利息税和对外资银行发放执照。新加坡政府抓住时机,及时取消外币利息税,实行了一系列金融和税务上的优惠措施,大力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新加坡金融市场。 1969年,花旗、华侨、渣打和汇丰等银行相继获准在新加坡经营,亚洲美元市场宣告成立。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 20世纪50年代末伦敦欧洲美元的产生,从根本上破除了以往依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而逐步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20、道路,使得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可以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而相对迅速的诞生 基于这一运行机制,国际金融中心迅速而广泛地分散到世界各个角落,不仅极大的促进了资本、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一体化,而且也大大改变了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面貌和竞争格局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离岸金融中心的分类 分为三大类:世界性中心,筹资中心和供资中心。 世界性中心世界性中心主要设在发达国家,如伦敦、纽约和东京伦敦、纽约和东京,依托该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筹资中心筹资中心本身资金有限,主要功能是吸收境外资金,然后调往本地区需要资金的国家,典型的代表是新加坡和香港新加坡和香港。它吸收的的资金80%来自于亚洲以外的国家

21、,然后贷给亚洲国家 供资中心供资中心主要功能正好与筹资中心相反。其主要是把自身把自身或本地区资金聚集起来输往其他国家和地区或本地区资金聚集起来输往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类中心所在国家和地区拥有巨额盈余资金,而国内吸收能力又不足,需要导向其他国家营运,以获取利润。如中东中心群,巴巴林林、贝鲁特、科威特、迪拜、塞浦路斯等避税型 在众多的避税型中心中,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它数量众多(约15个离岸金融中心)、功能相似(都是簿记型和避税型)、分布集中,且都属于边缘区域岛国、小国,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就尤为激烈 主要原因是石油美元、外逃资本、投机资本、犯罪资金等游资的膨胀及其寻找安全避风港避

22、风港的动机。另外,竞争性的放松金融管制竞争性的放松金融管制,竞相提供更自由的环境和更优越的政策也促成了离岸资金的分散化,从而为众多的小国、岛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契机加勒比离岸金融中心主要金融中心总结 上海、北京、深圳之争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北京提出建立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深圳提出建立有特色的金融中心 各有优势比较分析 经济实力 经济腹地大小及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地理位置优势比较 金融资源聚集密度比较经济实力 经济腹地及发展潜力比较地理位置优势比较 北京地处内陆,没有港口运输能力,但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治的优势明显 上海和深圳都有较发达

23、的港口,四通八达的交通和海外紧密地联系,具有明显的经济上优势。 深圳是南中国的海滨城市,毗邻香港,是较为现代化的国内第四大经济城市; 上海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上海成为近代金融中心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金融资源聚集密度比较 上海是最佳选择 通过上述对上海、北京、深圳三所城市金融聚集功能实现条件比较分析来看,上海的经济实力强,经济腹地广阔,且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贸易和航运中心之地,四通八达;金融资源聚集密度大,国际性强。 因此,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角度分析,上海是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区位选择。上海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差距 1.国际化程度。从上市公司中外国公司的比例来看,伦敦为19.8

24、7%,纽约为13.8%,香港为0.7%,上海没有一家 。 从全球跨境贷款占比来看,伦敦为20%,纽约为9%,东京为7%,上海不仅没有,而且上海跨地区贷款都不行 截止到 2008年底 ,在新加坡营业的 6000家跨国公司中 ,大约有 60%的公司已经设立了地区总部;香港也近有 1300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 ,而上海到 2008年年底入驻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 223家。从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总量的比例来看 ,纽约、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总量的比例都在 15%以上 ,而 2008年末 ,这一比例在上海仅为 10% ,远低于国际金融中心水平。 伦敦有超过 3000家的金融

25、机构 ,纽约包括曼哈顿的核心金融区也有超过 3000家的金融机构 ,东京核心金融区的金融机构超过了 2000家 ,上海陆家嘴 1 . 7平方公里核心金融区内只有 800多家金融机构。 从外汇交易额来看 ,目前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日均外汇交易额为 6000多亿美元 ,纽约也有 3000多多亿美元 ,而上海目前的外汇日平均交易额只有 100亿美元 ,刚达到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步标准。 2.人才。一般而言,要成为国际性金融大城市 ,必须要有 1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产业。比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纽约 ,拥有 77万金融人才 ,香港的数字是 35万。 截止到 2008年年底 ,上海金融机构就业人口约 20万人

26、 ,仅占当地 1700万人口中的 l . 17% ,人才缺口约在 100万 150万人 3.制度。目前 ,中国的法律制度未与国际接轨 ,在财务信息披露、 债权保护、 交易制度、 公司法、 金融犯罪等方面与国际通行的规定有较大差距 ,导致外国机构、 人员进入上海存在壁垒 ,增加了其成本 ,减少了其便利程度 ,降低了上海的吸引力和积聚金融资源及金融人才的能力 4.金融创新不够。政府监管过多。 5.软实力软实力.它体现在行政部门的高效有序的服务意识上。对金融人才来说,选择上海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配套设施也很重要。当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持续发展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金融改革深化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了强大动力 三是国际格局变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四是上海已经形成和具备的现有基础 -屠光绍沪港各自定位的问题 一山能否容二虎? 上海:在岸型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