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发展理论的演化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统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第一节 传统发展理论 一、传统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二、传统发展理论框架 三、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一、传统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一)传统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传统发展理论的演化过程(一)传统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传统发展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截止到1982年,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共计93个。资本主义国家陈营社会主义国家陈营不结盟,战后初期,在国际舞台上把这些国家称为“后进国家”、“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用“发展中国家”取代了前几种叫法。因此世界上就
2、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并存的基本政治、经济格局。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究竟沿着什么道路发展?它们应该实施什么样的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以及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等 传统发展理论 研究如何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由不发达向发达过渡,由欠发达向发达状态过渡和转化的条件和方针、途径 对于发达国家已有模式的借鉴和模仿。(二)传统发展理论的演化过程 传统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期: 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 世界体系论。 现代化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 依附理论产生于60年代末,衰落于70年代中期。 到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体系论逐渐兴起,并取得优势地位至今。 现代化
3、理论所主张的“增长第一”的战略,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使人们对现代化理论产生了怀疑和反思 依附理论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依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进口替代战略,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原因在于对不发达国家的过于依赖造成的。 世界体系论 对以前发展理论中各种观点进行批判与修正,由过去单纯追求生产发展开始转入重视分配领域的问题;由偏重工业化的研究向如何发展农业的研究;由重视物质资本转向重视人力资本的研究等。二、传统发展理论框架 (一)以经济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理论 (二)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发展理论 (三)尊崇现代西方价值观的传统发展理论(一)以经济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理
4、论 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过程。 按照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应像发达国家一样,把实现最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个经济目标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实现工业化。社会发展被简化为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 一方面出现了高积累,另一方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借外债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195亿美元债务,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依附论指出,世界体系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中心”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所构成 “外围”依附于“中心”而存在,而“中心”则通过对“外围”的剥夺得以发达起来。(二)以
5、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发展理论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结构理论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地压缩农产品的需求,采用人为地压低利率的办法,以满足工业部门以低利率获得资本 重工业发展不但没有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还牺牲了农村的发展,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由于农业投入低而造成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受到限制等方面的问题(三)尊崇现代西方价值观的传统发展理论 传统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 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以传统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中,这种价值观更多地表现在缺乏文化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实现传统社会向
6、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由于人们富于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在社会中主要靠自己的能力立足等 在当时的理论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教授为首创提出的现代化理论。他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主要依赖于人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规范的改变。三、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 (一)忽视了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的意愿和参与性 (二)坚持“技术发展决定论”,忽视了众多的非技术因素的作用 (三)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整体发展不平衡与低效率(一)忽视了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的意愿和参与性 传统发展理论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的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7、 但工农业平衡协调增长的问题在大多数欠发达国家没有受到规划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足够的重视 在农村发展中一向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 传统的发展理论忽视了女性的贡献和社会的公正(二)坚持“技术发展决定论”,忽视了众多的非技术因素的作用 1对对“绿色革命绿色革命”的反思的反思 受技术发展决定论的影响和对科学与技术的过分迷信是传统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20世纪60年代初选择的“绿色革命”是以品种改良、技术革新、高投入为主要特征,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单产 “绿色革命”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绿色革命”不仅造成了环境严重破坏,而且使社会中本已严重的不平等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绿色革命的生产方
8、式要求进行大量的化肥、水、农药或机械等物质和能量投入,这只能使有能力进行必要投入的富人和富国受益。使得穷人和小农不能成为绿色革命的受益者 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因受益于绿色革命而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导致了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下降 绿色革命模式也显示了技术转移模式的致命弱点,即其短效性和不可持续性。 2对于发展中非技术因素作用的诠释对于发展中非技术因素作用的诠释 在影响发展的因素当中,首先被人们认识到的是制度因素的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制度创新与变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其次,文化因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
9、现代化理论家十分强调人们的价值观念或心理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展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中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强调考虑发展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发展应该尊重各个国家固有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走适合各个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寻求特有的发展模式。(三)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整体发展不平衡与低效 实施了广泛的政府干预,排斥市场作用 这种源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最终使发展效率低下 传统发展理论的理论起点是对发达国家的模仿,主要强调经济发展。传统发展理论忽视了制度、文化和社会的因素,没有把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发展和社会转变作为发展的目标第二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 一、参与
10、式发展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原则 三、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一、参与式发展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参与式发展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二)参与式发展成长于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实践(一)参与式发展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实行广泛的援助,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如教育、人权以及通过就业和政治活动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所有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决策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思想的诞生也为参与式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平台。“参与式”不是简单的“介入”
11、,或简单地理解为群众的参加 “参与式发展”寻求多元化发展(二)参与式发展成长于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实践 鼓励和倡导人民大众参与国家或区域的发展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项目的制定者、计划者及执行者之间应形成一种有效的平等的“合伙人关系” 参与式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7080年代早期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逐步推广和完善。二、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原则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实施原则(一)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 公众参与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正规和非正规的机制直接使公众介入决策 参与可被定义为在决策过程人们自愿、民主地介入,社区参与是受益人影响发展项目的实施及项目的方向的一种
12、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影响主要是为了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如收入、自立能力以及他们在其他方面追求的价值。 1介入决策及选择过程,促进权力再分配介入决策及选择过程,促进权力再分配 通过参与,不仅使得发展过程更加透明化、民主化,同时使得参与者获得了在发展决策、发展计划及发展实施中的权力份额,这其实也是一个分权化和授权的过程 如何实现农民的充分参与 首先要求发展工作者,特别是发展官员、社区领导、技术人员等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要把“我们为农民工作”的思想转变成“我们和农民一起工作”。 其次,要实现农民的真正参与,还应当熟练掌握农村调查、农村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社区的文化习俗,赢得农民的信任 最后,应
13、当特别关注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即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户和农村妇女等。 2做出承诺与贡献,创造发展动力做出承诺与贡献,创造发展动力 除了参与发展的决策与选择外,参与式发展中的参与还指主体应尽可能地对社区发展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3利用与控制资源,参与利益分享利用与控制资源,参与利益分享 在发展项目中,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有时正是能否实现真正参与的关键所在。农民能从参与的发展活动(项目)中分享利益是鼓励和保证农民积极参与发展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4尊重乡土知识,让农民参与创新过程尊重乡土知识,让农民参与创新过程 这里所指的创新是农民认识技术、选择技术,并在技术采用过程中对技术进行应用、调试及改造过程
14、。 对技术的选择和决策是通过广大农民的充分参与而共同做出的,把农民作为推广的主体,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思想和推广方法,使得农民充分参与创新。 5促进能力建设,树立自助自立的意识促进能力建设,树立自助自立的意识 参与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农村广大群众通过参与发展活动和项目,加强其自身的能力建设 另一个目标是为了促进建立各种形式的自助组织或小组。(二)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实施原则 1建立“伙伴”关系 2重视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3普遍提高人的能力,而不只寄希望于“能人”和“带头人” 4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机构三、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 (一)理论:赋权给基层民众 (二)制度:施政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三)社会:公平、公正 (四)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五)伦理:人权 (六)实践:快速有效地动员目标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