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55748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观察 观即观看;察即察觉、省察、思考。 合在一起,观察就是既看又思考的过程。具体而言,观察不仅仅是人类(我们)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同时又是人类(我们)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问题1 观察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日常观察)和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法)(专业观察) 思考:两者有何异同?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 “观察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活动。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能动的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的事实资料。”(陈向明) “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王坚红

2、)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的直接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以及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刘晶波) 专业的观察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并针对目的来追求正确的判断 专业的方法,以保证事实的接收更具有客观性 针对客观的资料进行缜密地分析、归纳、推理、假设等思考过程 专业观察能力的构成: 辨识观察动机(目的)的能力; 追求可靠资料的态度; 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分析行为意义的能力; 用语词下操作性定义

3、的能力; 提出假设的能力(二)行为1、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外显)活动。2、儿童行为 儿童行为是指儿童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外显)活动。这里的主客观因素,各位老师如何理解,具体又可以指什么?依据直接的观察,可以把儿童的行为简要概括为动作、语言、表情、神态等,以及由此推倒而出的幼儿心理活动。(三)儿童行为观察 儿童行为观察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儿童行为观察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前儿童的行为及现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前儿童的行为及现象进行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象进行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方

4、法。方法。 双双到了幼儿园,进了班级教室,一只手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小小的身体扭来扭去,另一只手轻轻地磨蹭着妈妈的袖子。她用一种低低的、焦虑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走嘛。”她妈妈就势拉着双双的手向前走几步时,双双把手放进嘴里迅速地吮吸着,眼睛一直看着妈妈 (1)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为了了解儿童的行为所表明的真正意义,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观察一定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所谓自然状态,就是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任何人为的控制,使它们以本来的面目客观地呈现出来。 例如,观察儿童的进食情况,就应该在儿童日常进餐、吃点心等过程中进行,应在其熟悉的环境中进行。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

5、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研究方式 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观察者应当对观察的步骤、途径、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控制,如观察什么、用什么方法观察、怎样观察、在哪里观察、在什么时间观察等。 (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一是运用人的感官收集;二是运用各种仪器或工具。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时,应该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行为的主观解释与评价严格区别开来。无论采用的什么记录方法,都要强调其客观性,保持其原貌,不加任何扭曲,没有随意的猜想。二、为何要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 (一) 观察的必要性 强调观察到的是什么以及怎么样。 (二)观察的重要性 强调观察给观察者带

6、来了什么改变。 (三)观察的可行性 强调观察方便易行的原因或条件。(一)观察的必要性 1、指向幼儿层面 可以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可以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经验、需要、动机、气质类型、性格以及幼儿在群体中的不同身份和幼儿在交往中所处的位置等。 儿童因生理、心理及教养方式的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与了解儿童是如何学习的,从而可以明确幼儿的学习品质。 2、指向教师层面 可以理解自己投放材料与创设环境的行为,省察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例如儿童观、材料观、环境观、区域观、游戏观念等。 可以体验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自己的态

7、度,即自己对待幼儿、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学内容、对环境等的情感与态度等。 (二)观察的重要性1、观察能使教师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儿童,以开放的心态、宽容的情怀对待儿童,真正做到尊重儿童与信任儿童,以儿童为中心,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成长与发展。 孩子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一个猜不透的谜语,更有可能是一道让人驻足不前而无限留恋的风景。 看一看孩子发现了什么;听一听孩子表达了什么;猜一猜孩子在思考什么如果我们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由此我们会加深对这个世界的重新理解与再认识,也包含对自己的重新理解与再认识。 2、通过对幼儿、自身以及、材料与环境等的不断观察与

8、思考,在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增强的同时,能逐渐更新自己的儿童观、教师观、活动观、课程观等,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蒙台梭利3、通过观察后的反思与调整,教师可以提供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学习所需要的材料(环境),生成或设计出符合幼儿需要的活动,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4、可以为学前教育研究尤其是儿童研究积累丰富、翔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入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教师如果有观察的自觉,其教育人生将会因此而摆脱苍白,摆脱虚浮,

9、更重要地是能够超越平凡,使自己逐渐变得理性、深刻与丰富起来,能使自己体验到人生幸福的同时,也能使幼儿体验到童年的幸福!(三)观察的可行性 对于幼儿对于幼儿 幼儿不容易受到观察者的影响,较少刻意掩饰自己的行为,所以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结果比较真实自然。 对于教师对于教师 教师整日和幼儿生活与学习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地进行观察;同时也可以随时观察自己。(三)如何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1、观察方式的介绍2、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3、区域活动现场观察方式举例1、观察方式的介绍 直接观察:不借助仪器,靠教师的自身感官来进行,应用比较简单,但人的视野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 间接观察:借助于仪器,如录音和录象

10、,可以客观记录和多角度精确的观察,可以反复研究观察资料。 参与性观察:教师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观察。优点是对观察对象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有助于理解观察对象背后的活动和动机。 非参与性观察: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只是旁观,观察较冷静客观。教师可以采用录象的方法观察自己,尽管介入了儿童的活动,但可以客观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和儿童。 有结构观察:对观察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结果适于量化统计和处理 无结构观察: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比较灵活、机动,可以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受设计的框框的限制,但难以进行量化的统计 全面

11、观察:是对一定场景中发生和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涉及的范围较广,比较容易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但由于观察者的视野有限,对观察者要求较高。 抽样观察:又叫重点观察,是对观察现象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再对样本进行观察。涉及的范围小。观察容易细致,操作比较容易。对观察者的要求体现在取样上。重点跟踪式观察举例时 间幼儿行为解释与评价9:30 到9:40 小亮和小丽各自在建构区的桌前玩小熊积木,小亮始终低头自己拼,与小朋友没有说任何话。不一会,小刚走到桌边边,靠近小亮,想和小亮一起玩,但小亮仍低头拼积木,没理会小刚,小刚露出失望的表情走开了。 小亮对积木非常感兴趣,注意力全部放在了

12、拼积木上,没有注意到与小朋友的交往。 定期观察:对儿童的行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做观察。 追踪观察:对某个被观察对象或某种现象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从而获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 例如陈鹤琴对其儿子所进行的观察。2、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观察的目的(2)选择观察的方式(3)确定好观察的工具(4)准备好辅助观察设备(5)拟定可行的观察提纲(1)明确观察的目的 观察者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弄清楚观察的目的是什么,究竟要观察什么。没有观察的目的,必然会导致观察的随意与盲目。 一次区角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求幼儿收拾玩具, 有个小女孩迟迟没有收拾, 教师便对她说:“老师叫你收拾好玩具, 你听见了吗? ”小女

13、孩却反问老师到:“我的话你听见了吗? 娃娃还没睡着呢, 我要再陪她一会儿。”幼儿对区域活动规则遵守与否的原因观察(2)选择观察的方式 明确观察的目的之后,应选择观察的方式。根据前面观察法的分类,明确运用哪种方式的观察。例如是结构化的,还是非结构化的观察。行为类别行为类别次数次数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备注备注粗鲁行为跪侵犯别人叫嚷噪声转方向6岁儿童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3)确定好观察的工具 在观察的过程中,是否会使用某些量表与观察的记录表。自己设计?还是需要去借鉴?时 间幼儿行为解释与评价观察对象: 性别: 班级:观察地点:时 间: 活动(区):(4)准备好辅助观察设备 在观察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一

14、些辅助设备,例如,是否需要拍照,录像或录音等。如果需要的话,这些东西放在哪里?何时去放?以及怎么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等。(5)拟定可行的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可以帮助评价信息的搜集者在现场进行观察的同时,提醒自己观察的焦点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提示自己下一步应该观察什么,是否遗漏或忽视了哪些重要信息等。幼儿行为观察的基本提纲(1)观察幼儿的角色(2)观察幼儿的表现(3)观察是从何时开始的(4)何地观察、如何发生幼儿行为观察的基本提纲(1)观察幼儿的角色 具体有哪些幼儿在场?有多少幼儿在场?是什么样的群体?地位或身份是什么?不同的幼儿在群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谁是负责人?谁是追随者? (2)观察幼

15、儿的表现 不同场合或区域的幼儿有什么行为表现?他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幼儿说话或做事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调、神态与形体动作?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怎么样的?(3)行为从何时开始 幼儿的行为或与幼儿相关的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持续了多久?是否有中断等。(4)何地观察、如何发生 幼儿的行为、与幼儿有关的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征?行为或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区域活动现场观察方式举例(1)环视扫描观察 是以环顾四周、全局扫描的方式,面向幼儿参与活动所选择的所有区域和参与区域活动的所有幼儿而进行的整体观察。 一般在区域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时采用,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班级全体幼

16、儿区域活动的进展和整体状况。 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可以获得 “全班幼儿开展了哪些活动内容”、“集体参与活动积极主动的状态及氛围” 等相关信息,了解班级幼儿在主题和区域的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偏好, 在某些区域是否存在 “扎堆” 参与的现象;也可粗略了解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参与了什么主题,充当了什么角色,使用了什么材料,身心投入的程度等。(2)定点蹲守式观察 定点蹲守式观察即定点不定人观察。教师可以固定于某个区域进行蹲守式观察。凡是选择并进入到被确定为观察区域的幼儿,都被纳入观察对象范围,而一旦离开了该观察区的幼儿,就不在被观察范围了。 一般在区域活动开始后使用,这种观察适合于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个区域或一个内

17、容主题中幼儿活动的状况, 可以获得幼儿活动更加具体的动态过程。如,幼儿操作材料的熟练程度,与同伴交往的言行与表情,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游戏角色的分配与扮演,游戏情节的丰富与否,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活动目的的坚持与变换频率等。(3)重点跟踪式观察 跟踪观察即定人不定点观察。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个别教育的实际需要, 事先确定一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全程观察他们在区域活动中探索、 操作与交往等全部行为状况。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被确定为观察对象的幼儿走到哪里, 观察就追随到哪里。 这种观察适合于了解个别幼儿在区域活动全过程中的情况, 有助于把握个别幼儿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及其相关的经验与活动发展的水

18、平。四、怎样写观察记录四、怎样写观察记录1 1、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性别、年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和措施反思等。 2 2、写观察记录的步骤、写观察记录的步骤 : 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 现场观察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 (一)现场观察 1、现场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大致的观察角度、线索和重点观察对象。 2、在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时,可考虑每种类型的幼儿各取一个代表。 3、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 (二(二) )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的要素:详实、客观地记录观

19、察结果的要素:记录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时间、地点。 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记叙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 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描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 (三)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三)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1 1、分析过程、分析过程幼儿行为概述(幼儿表现是什么?)幼儿行为概述(幼儿表现是什么?)了解幼儿行为的原因(幼儿表现的原因是什么?)了解幼儿行为的原因(幼儿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幼儿行为分析(幼儿表现说明了什么?)幼儿行为分析(幼儿表现说明了什么?)明确幼儿需求(幼儿的深层需求是什么?)

20、明确幼儿需求(幼儿的深层需求是什么?)2 2、分析理论、分析理论 儿童发展规律儿童发展规律 个人差异个人差异 事件发生时的背景事件发生时的背景 3 3、分析角度、分析角度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行为原因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行为原因 从欣赏的角度解读儿童发展从欣赏的角度解读儿童发展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儿童行为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儿童行为 五、观察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1、真实 2、客观 3、深入 4、有价值请看两个老师的观察案例和分析 实例分析实例一:教师实例一:教师观察对象:小一班 黄苗苗观察记录:2013年9月24日 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苗苗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2013年

21、9月25日 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苗苗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2013年9月26日 今天中午吃牛肉,苗苗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苗苗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据说,苗苗是奶奶带大的,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 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分析与措施:分析与措施:实例二:教师实例二:教师观察对象:中二班 点点观察记录: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点点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每天都接

22、我回家睡觉吧。”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我吧。”“不行,爷爷走不动了。”点点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点点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做不到每天接送,于是就实行全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基于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和安慰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分析与措施:分析与措施: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 1.现场观察2.记录观察结果3.分析、利用观察资料、两位教

23、师,在这三个环节中做得、两位教师,在这三个环节中做得怎么样呢?怎么样呢? 教师抓往黄苗苗连续三天的异常情绪,展开追踪观察是可取的。 教师抓住点点的分离焦虑,进行深入的观察也很有必要。 她们在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的问题上,很重视幼儿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提倡的。追踪观察、深入观察也是必须的。 从现场观察看从现场观察看 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仅以“又哭了”三个字记叙黄苗苗的消极情绪,过于简单了。因此,教师对幼儿产生该行为的原因的分析、判断,也只能是“可能是不会说话,”、“原来是不会脱衣服、”“原来是不爱吃牛肉”。这些结论,既不是黄苗苗告诉的,又不是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原始记录反

24、映出来的,难免带有教师主观推断的色彩和成份。而这样主观推测出来的结论,对于解决黄苗苗爱哭的情绪问题是毫无裨益的。 教师却不同,她通过对旁听到的父子之间的对话的记录,对点点的神态、心情、语言的描写,以及与点点直接接触的追忆,使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详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从记录观察结果看从记录观察结果看 教师对于苗苗为什么天天哭,未能从不会说、不会穿、不爱吃等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向、胆小、适应不良这样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层面去寻找原因。小班幼儿,为难时会哭,可能是情感需要没被满足;若因为恐惧,则要分

25、析是什么使儿童缺乏安全感;要是不习惯,就要寻找孩子对哪些环境、事物、现象不适应。也就是说,对于天天都哭的孩子,教师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调整情绪,而并非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 显然,、两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工作,一个浮在面上,一个切入实质。那么,这项工作的特点、规律、要求是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

26、状、心理需求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确定教育措施。 1 1、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 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特点和规律:特点和规律: 2 2、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 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等。 3 3、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基于对幼儿的

27、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先于教育”。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看起来很复杂,事实上它的确有点复杂,是需要我们花许多时间和努力去学会的技巧。教师真正了解了幼儿的阶段性特征,凭借这些真实的材料,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的支持和引导,才可能更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发展。 观察记录不是靠学习写作方法完成的,而是靠不断学习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探索与积累教育实践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来完成的。是一名幼教老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基本直观的体现。六、观察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分析 问题1、教师若想真正通过观察让自己的成长和幼儿的成长更精彩,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 A、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B、观察或观察方法的基本知识。 C、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 D、较为客观有效的记录方法知识问题2 观察进行不下去怎么办? 观察着观察着对象就丢了? 我缺少观察的目的为什么? 唯有了解我们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反应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一生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