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255940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先来看两道试题。两道题,都考到了教材相关内容,一个是湘夫人,一个是琵琶行。相比较而言,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4.26)的古诗鉴赏湘妃难于2021新高考语文卷的古诗鉴赏寄江州白司马。两道题目都对准了一个方向,对课本的知识内容的回归,以新的诗歌内容进行新的形式考察,做到“以生考熟,教考结合”。能力点在于,考生得以课本知识为背景依托,解决题目情境化新问题。不是简单的知识识记,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和表达。这类题目值得关注。 【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4.26)】(二)古代诗歌阅读

2、(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湘妃李贺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注】神娥,此指湘妃。蛮娘,南方的姑娘,此指湘中村女。吟弄,吹奏由斑竹 制成的箫笛一类乐器。九山,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据山海经载,舜死,葬于九嶷 山。烟梧,烟波浩渺的苍梧山。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托物起兴,借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之特性来表明时间久长,用语貌似夸张,实写爱情能量巨大。B.颔联中的“蛮娘吟弄满寒空”一句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的笛声来形容舜之葬

3、地 九嶷山高大宽广、深邃寂静。C.颈联借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的典故,想象湘妃与舜帝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能够在苍梧与湘水之间自由往来。D.全诗仿楚辞歌咏古事以抒怀,构思精巧,用词典雅,色调清冷,画面灵动,极具清 幽之气而又有浪漫之感。8.“湘妃”作为具有暗示性的情感符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渊源已久。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湘妃”意象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5.C ( 写的是不能相见的悲苦,而非能够自由往来的欢乐。)16.爱情的伟大。湘妃与舜的爱情坚贞长久,诗中“千年”、“长伴”、“老不死”说明时间的久长而爱情之花永不凋谢,是爱情生死不渝的历史凭证。故事的悲剧意义打动人心。舜死后,湘妃泪洒斑竹,痛哭而

4、亡。舜葬苍梧,妃死湘水,两地峰峦隔阻,却两心“遥相通”,这种相爱不相伴的痛苦与感伤深入人心。(1点3分)【深度解析】第一首诗湘妃。如若对湘夫人相关的典故不了解,仅凭题目所提供的注释,是难以回答主观题目中对“湘妃”意象的理解的。课文湘夫人中,对此作了相关注解。“湘妃”作为具有暗示性的情感符号,内涵是丰富的。一是吟咏爱情。湘妃神话,作为中国爱情故事的发端,几乎代表了古时候的爱情观。表现的不仅是坚定不移,风雨同舟的忠贞爱情。舜与二妃结合以后遭遇父亲、弟弟等人的迫害,当舜遭遇“焚廪”、“浚井”、“速饮”之时,每每二妃都从旁协助,助舜脱离困境。湘妃不仅是在危难时刻站在夫君身后,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夫妇合力

5、克服困难。 这里面可以看出她们二人对舜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并帮助舜完成多重考验,成全了她们完美爱情的结合。其次是生死相随的深情,当舜葬于九嶷,湘妃追至湘水边,泪洒翠竹,化为斑竹,而后又有湘灵鼓瑟的故事情节流传出来。见博物志“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湘妃泪尽:传说舜死于湘江之上的苍梧山,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后人又称湘妃、江娥)悲伤啼泣,泪洒竹上,竹皆染成斑痕。二人皆死,后为神,称湘妃,也称湘夫人。亦作“湘篁染泪”、“湘竹染泪”“湘娥啼竹”。唐.李商隐在离思诗中写有:“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屈原的湘夫人,是由湘妃为原型的。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

6、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二是悲叹命运。湘妃投江,具有悲剧意味。李贺本诗,从笛声的空寒,山花的悲泣,鸾凤的离别,巫云蜀雨的遥望,表达出浓浓的幽愁,深爱的人以悲剧结尾,让人感伤。当然,古曲诗词诗歌,也有侧重于湘妃与舜的关系中帝王与嫔妃的层面,进一步生发,如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二妃、唐明皇与唐贵妃、甚至是曹操与女妓、楚怀王与神女瑶姬等等一切有关君王与女子的传说史实,大多为咏史怀古诗。这种代言体

7、诗歌侧面反映妇女在爱情中的悲剧命运。虽是写帝王的女人,道的却是全天下所有女人的悲伤。此外,也有诗人创作表面上是咏怀历史,感怀历史传说中的“湘妃”、“贵妃”,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到忧心忡忡,是理想破灭后的心灰意冷。 【2021新高考语文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8、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琵琶行序言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就是最好的注脚。)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

9、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滋浦和庐峰是两个地点,为什么写这两个地点景物呢?首先,这两处景点与九江郡相关,都在江西,是白居易被贬之地。诗人联想这两处景观很自然。其次,这里的“衣带”实际上是描写湓浦的景色,江水如衣带环绕;“曾闻”,就说明湓浦衣带之景很出名。至于“庐峰见说胜香炉”,是说香炉峰风景胜美。诗句的重点是写景,表达的情感不是“天涯若比邻”,而是借风景之美,来安慰友人被贬的心情。再者,要正确理解“一衣带水”典故的内涵,是指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那么从空间上来看,诗人与友人不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没有空间上的邻近一说,后面的写信鸿雁断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衣

10、带”不能过度解读,这里不能说是运用典故。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从全诗来看,诗句的内容九层以上是写白居易的,照应了题目寄江州司马。很多景象是诗人对朋友被贬后处境的想象。从颔联内容看,这两句可以调换顺序,在岁末之时,诗人想到老朋友在江州身处困境在孤独中眺望长安,想写封信安慰安慰他,可苦于无鸿雁传书。 从诗句动作情态词语看,“望阙”和“天遥”更合白居易此时的处境,“病”与“孤”也合白居易此时的遭遇和心情。如果说这里所指的是诗人,从诗句以及注释中找不到印证。从诗人表达的情感来看,对朋友的宽慰和鼓励是主

11、基调。望阙天遥,指的肯定是白居易,与其被贬的处境对得上;正如因为如此,尾句的青云依旧是前途才有所指,“前途”与“望阙”才对得上。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尾联卒章显志,“青云依旧是前途”,开解朋友对前途要树立信心,不可失青云之志。)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评

12、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2021年新高考语文卷所考内容与课文白居易的琵琶行内容相联。1.从标题题来看。“寄江州白司马”,课文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然,题目做了注释,其实这一注释可以省去。2.选择题A项,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内容直接与课文对结。琵琶行序言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就是最好的注脚。3.从地名来看。“滋浦曾闻似衣带”,滋浦,地名,琵琶行序言中,“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如果记得序言,了解滋浦是一个渡口,对题目中的“一衣带水”的典故就能明了,“滋浦曾闻似衣带”,这里的“衣带”实际上是描写湓浦的景色,江水如衣带环绕。“庐峰见说胜香炉”,这里的庐山与白居易被贬之地九江相距不远。4.从主题上看。琵琶行让我们了解到官场失意的白居易,联系这一点,我们再来读此诗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应该就能很快反握诗歌主旨,作者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中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高考语文专题深度解析:“以生考熟教考结合”的2道典型试题-古代诗歌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