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乡村化学教师到永川中学“实践研修”活动中献课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3、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比较熟悉,教师应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等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及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参与面广(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又一次次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才能达到课堂效益高,实效性强的效果。4、具体思路整堂课的结构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教师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第二板块通过学生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第三板块提出灭火是被动,防火是主动的观点,引导学生增强防火的意识。每个板块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板块主要注重理性思维,展
3、示化学作为理科的特点,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第二板块重在学生自主活动,从活动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聪明才智;第三板块重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防火的意识,将思想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常见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观点看待事物【教学
4、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用品】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蒸发皿、药匙、瓷盘、水槽、镊子、蘸酒精的面纱、湿抹布、扇子、矿泉水瓶子药品:白磷、红磷、氧气、沙、水、碳酸氢钠溶液、浓盐酸 电脑及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播放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宣传片观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为讲解火炬的燃烧做好铺垫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独特的水下传递方式,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观看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火炬在水下燃烧让学生感到兴奋,进而有了探究燃烧条件的激情,并且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大
5、胆的作出假设演示实验:试管中的白磷、水里的白磷、试管中的红磷在热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将氧气通入热水中使水中白磷燃烧。根据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观察、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学习化学最有力的武器是实验,实验后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得出燃烧的条件,应用解决悉尼奥运火炬的设计,并且提出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亮点和难点思考、讨论既是对燃烧条件的应用,又是对学生爱国注意的再次教育展示利用燃烧的美丽图片,得出燃烧的概念观察,与生活联系得出结论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的特点展示燃烧利用不当导致火灾的图片,引出掌握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非常必要思考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共鸣模拟小的火情,师生共同完成,并共同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灭火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将灭火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思考回答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救火英雄的图片,指出他们的牺牲或者受伤很多时候都是人们防火意识淡薄导致的,提出:灭火是被动,防火是主动的观点观看用身边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情感展示几幅漫画,由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找到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观察,回答,讨论进一步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小结本节知识,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并指出:化学来源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归纳总结既是知识的小结,也是方法的小结【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缺少一个同时具备 燃 可燃物 灭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烧 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