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根据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富民兴城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强基、提质、增效这条主线,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到2022年,职业教育综合办学水平稳居全州中职学校前列,全日制学生规模稳定在3000人左右;建设好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
2、、1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城匠工坊、1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加入1个省级以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继续深化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与服饰、中餐烹饪3个重点专业和旅游服务专业群;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专业教师全部参加企业跟岗学习,培养省、州、县三级名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按照不低于在校生50%的培训量,每年面向社会各类群体开展职业培训。形成特色德育品牌、特色专业品牌和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并产生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特色教育强县和富民兴县中的品牌地位更加突出,服务我县经济
3、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大幅提升。二、强基行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对标国家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五大办学标准,建立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五业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在县中等职业学校落地实施。建立县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教学标准,每学年抽取部分专业(学科)进行全州统考或考核。制定出台县职业学校教学视导制度,加强以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教学常规、学校教学
4、管理为重点的教学视导工作。(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水平。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师生比和设备值等量化指标居全州前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做好2022年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复评考核工作、县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强基项目综合督导评估工作。(三)办好开放大学。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分校工作站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完成
5、开放大学三年招生工作。(四)优化专业结构。紧扣县域内产业结构特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整合专业资源,提炼专业特色,凝聚专业力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形成紧扣产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特色,做强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到2022年,建设好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全力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与服饰、中餐烹饪3个重点专业和旅游服务专业群,建成服务于县域产业结构的专业格局;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鼓励教师全员参与,大力开发精品课程,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力争创建2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3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每个专业至少对接一家规模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专、
6、一校一品的专业品牌。(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国家、省、州关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公开招聘、自主聘任和职称晋升的规定要求,县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1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未来三年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3000人以上的规模,按规定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安排学校教职员工赴企业开展挂职及专业实践锻炼,鼓励企业技师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学习或实训。实施青蓝
7、工程名师工程。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应上缴县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按照不高于50%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三、提质行动(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学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增强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关键能力。推进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县教育局每学期对县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优秀实习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七)深化教育
8、教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县中等职业学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自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建成1个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到2022年县中等职业学校获得“1+X”证书试点2个以上。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促进书证融通,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通过短期培训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率达50%以上。(A)实施普职融通中高职贯通综合性高中培养
9、。全面推行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大力合作,强化普职融通教学管理,注重师资队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办好普职融通班。2021年、2022年,计划招收普职融通学生分别达到200人、300人,县教育局安排每个初中学校按照每年计划数和学生数成绩比例完成任务。加强中高职贯通培养,构建中高职立交桥。县中等职业学校与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盛华职业学院实行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2021年、2022年,计划中高职贯通学生分别达到350人、380人。县教育局安排每个初中学校按照每年计划数和学生数成绩比例完成任务。(九)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紧扣社会需求,发挥县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优
10、势和特点,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5个县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养路护路、环卫清洁员、护林员、汽车驾驶(C1)、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挖掘机使用、叉车驾驶、计算机操作、快递物流管理、电器维修、电焊工操作、电工操作、养殖种植、茶叶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中式烹调、家政护工、蜡染制作、美容美发)、学前教育(保育员)等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学员达到学年招生数的50%以上。鼓励行业企业通过购买培必I服务的形式将职工培411机构设在县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落实离校未就业高中以上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政策。县中等职业学校
11、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的收入,可申请用于动态调整增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县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学校补充办公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依法经营性活动的投入,其余收入可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或进行自主分配,用于支付本校教职工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的课(劳)酬I,以及教师到企业管理学生实习、开展招生就业等方面工作的补助。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十由T造高水平实训基地。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术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到
12、2022年申创并建设好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进一步建设好校内服装、汽车服务、驾驶培训、电子商务4个产教融合基地,促进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基地在科学管理、教学改革、机制创新及生产性实训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十一)落实城匠工坊建设。紧扣县域产业领域,培养城匠人才,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城匠工坊项目按期建设,紧扣少数文化特色,传承刺绣、蜡染、服饰加工等非物质文化,建设好服装与服饰专业,积极与特色的行业、企业合作,引进技术过硬的民间技艺大师担任兼职教师,建设城匠工坊,通过名师带徒、技术交流
13、、技术创新等,带动专业教师成长,为民间工艺传承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十二)完善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健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办赛、参赛和指导参赛学生训练及奖励的长效机制。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承办全州中职、技工学校技能大赛46个项目,进一步完善大赛设备和软件建设、提升大赛管理水平、提高赛事质量;强化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参赛学生的培训,提高师生的获奖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加大对省级以上职业技术大赛成绩突出师生表彰奖励力度。四、增效行动(十三)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立足,服务全省,瞄准东部,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推行校企联合招生、
14、共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与县域内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订单班。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深化引企入校改革,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县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遴选一批县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财政部有关政策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县
15、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农业特色优势、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依托电子商务、旅游、酒店、养老、烹饪、汽修、合作社等行业、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力争县中等职业学校一个专业至少有12个以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县教育局统筹企业、学校参与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由隹动县中等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十四)推进职教扶贫。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提供技能培养培训、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等服务。健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因贫失学。组建校农结合联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产业革命,建设精准服务的涉农专业,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农村干部订
16、单培养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服务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与涉农企业合作,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研发攻关。(十五胪大开放合作。充分利用东西部教育对口协作帮扶机遇,建立县中等职业学校与东西协作城市职业院校结对帮扶机制。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企业与省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开展研发工作室”培育行动计划,加强校企、校校合作。从县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餐饮、家政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中确定一批城菜师傅承担我县城菜师傅培训任务。面向农村和城镇就业者免费开展城菜烹饪、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17、,到2022年,支持烹饪专业进入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十六)建设职教集团。鼓励、引导县中等职业学校与县内外企业建立有特色、成规模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坚持共建共享、内涵发展、集聚集团内各类资源、鼓励集团内校企间、院校间、企业间、区域间合作共赢,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完善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以县中等职业学校为职教集团(联盟)牵头单位,成立汽车维修(生产与销售)职教集团、城菜系烹饪职教集团、电子商务(物流)职教集团、服饰职教集团、游旅职教集团、康养职教集团。力争申创1个省级、2个州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明)HH/o五、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双线招生责任制
18、。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正确。加强组织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建立完善由县教育、人社、发改、工信、财政、税务、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单位)以及各镇(街道)组成的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统筹全县职业教育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实行职业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学校招生评价制,做到责任落实、措施具体、奖惩到位,促进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狠抓中职招生工作,鼓励、支持、保障未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原则上均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动员
19、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待岗职工、新型农民工等接受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双线招生工作机制,一条线是局长、校长、班主任、教师共同抓招生;一条线是镇长(主任)、村长(社区主任)、包村干部做好中职招生,动员未录取普通高中学生家庭送子女到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学到一技之长,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依靠技能就业致富。(十八)保障资金投入。县财政局按规定保障职业教育经费和生均拨款标准。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扩大县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覆盖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倾斜政策,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鉴定
20、等有偿服务,征得县发改部门同意后面向社会收取培训费、鉴定费等经营服务性收入,按照相关规定缴入县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县人民政府每年安排相应的资金,对县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实施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强基工程学校、精准扶贫基地示范、产教融合基地、示范专业、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城匠工坊、名校长工作室等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十九)加强督导检查。开展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建立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制度。探索由政府、行业、企业、职校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或引进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报告向社会公布。(二十)营造宣传氛围。借助县融媒体中心、网络等宣传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宣传工作,及时
21、报道改革进展和成效,不断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县教育局、各镇(街道)、县中等职业学校及各中小学要采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宣传机制;充分利用赶场天职业教育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开展县内外现场播音宣传和报名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对毕业学生进行合理分流,达到既能完成中职送生任务,又能防止学生辍学的目的。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在辖区内各村(居民社区)以各种形式设置职业教育宣传标语,各中学要在校园内设置职教宣传专栏,做到校内校外、街头巷尾、城镇村寨随处看到宣传职业教育的标语,随处听到宣传职业教育的声音,让广大群众知道职业教育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最好办法,从而达到学生家长支持职业教育,学生自愿就读中职学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