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61863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1.1 1.1 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1.2 1.2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p美国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发展p英国英国的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的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p日本日本的信息教育的信息教育p印度印度的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教育的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教育(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p各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各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启示讲解思路讲解思路p概况概况p课程目标课程目标p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2、p开展信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开展信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p各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各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示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可泽可斯基于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上提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上提出来的。当前,美国信息素养的出来的。当前,美国信息素养的内容内容不仅包括信息的获不仅包括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利用等取、检索、表达、利用等技术层面技术层面的应用技能,还包括的应用技能,还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方法及将信息用于问题解决

3、、进行创独立学习的态度、方法及将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思维的新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综合信息能力。1.概况概况n地方分权,各州学制不同,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在地方分权,各州学制不同,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在各州也只有各州也只有大纲式大纲式的规定。课程由州、校董事会或的规定。课程由州、校董事会或家长委员会规定实施原则,然后由授课教师据此编家长委员会规定实施原则,然后由授课教师据此编制、挑选教材,安排上课时间,进行教学、评价与制、挑选教材,安排上课时间,进行教学、评价与研究改进。研究改进。n趋势: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越来越早,开设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越来越早,开设课程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强,课程

4、开发和内容编排越来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强,课程开发和内容编排越来越受到重视。越受到重视。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n各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一致,即各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一致,即以培养学生的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为根本目标。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p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旨在达到以下要求: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旨在达到以下要求:让学生让学生了解了解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各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基本功能和作用;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系统化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系统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能技能

5、;让学生让学生了解、分析了解、分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在过去、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现在与将来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p美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美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分为三种类型:Z学校学校没有提供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没有提供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在数学或,仅在数学或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中介绍一些计算机和信息技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中介绍一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术知识;Z学校除在科学课程中的某些部分教授信息技术知学校除在科学课程中的某些部分教授信息技术知识外,还识外,还开设专门开设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等的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

6、课程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必修或选修;让学生必修或选修;Z学校提供学校提供不止一种信息技术科学课程不止一种信息技术科学课程,如计算机,如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人工智能等,让学生选修应用、程序设计语言、人工智能等,让学生选修或必修。或必修。p美国较正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始于美国较正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始于初中阶段初中阶段(7-9年级):年级):第一部分:计算机意识:第一部分:计算机意识: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信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息资源及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有大致了解,包括:有大致了解,包括:1.计算机模式化思维训练计算机模式化思维训练2.对机器人

7、的认识对机器人的认识3.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社会问题的探讨4.计算机相关职业的辅导计算机相关职业的辅导p第二部分: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二部分:计算机程序设计: 以开设以开设选修课选修课为为主,学生学会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主,学生学会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p高中阶段(高中阶段(10-12年级)中,信息科学、程序设年级)中,信息科学、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是学生热衷的科目。课计、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是学生热衷的科目。课程内容包括:程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第一部分:培养学生使用

8、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技能与意识n资料处理与应用:资料处理与应用:n信息技术系统概论信息技术系统概论n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概论第二部分:计算机第二部分: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 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使学生学会使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4.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p美国是世界上美国是世界上中小学微机总量中小学微机总量和和联网机联网机总量最总量最多的国家多的国家p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国会通过新电信法案新电信法案:

9、对中小学和图书馆:对中小学和图书馆使用因特网的基本费率进行优惠、对学校和图使用因特网的基本费率进行优惠、对学校和图书馆使用因特网的基本内容实行免费书馆使用因特网的基本内容实行免费p吸收来自吸收来自工业界和非赢利机构工业界和非赢利机构的大量投资的大量投资p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二、英国的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二、英国的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1.发展概况:发展概况:1988年英国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被年英国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被列入列入国家统一课程国家统一课程;1995年信息技术课程从科学课程中脱离出来成年信息技术课程从科学课程中脱离出来成为为独立课程

10、独立课程;1998年由选修课改为年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必修课。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与交流技术课程信息与交流技术课程标准标准2000年,信息技术(年,信息技术(IT)课程更名为信息与交课程更名为信息与交流技术(流技术(ICT)课程。课程。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p英国英国ICT课程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即有效、自主地使用各种信息技,即有效、自主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以及对于外部事件的模拟、控制的能力。以及对于外部事件的模拟、控

11、制的能力。p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不同学科的学习不同学科的学习; 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作用和影响。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p英国英国ICT课程实施过程划分为课程实施过程划分为4个学段,并与个学段,并与之配套设置了之配套设置了8个学业成就水平目标。个学业成就水平目标。p具体来说,具体来说,ICT教育各学段主要教学内容为:教育各学段主要教学内容为: 第一学段(小学第一学段(小学1-2年级)年级):使用信息与

12、交流技术自:使用信息与交流技术自主地完成指定目标。在对软硬件有一定熟悉的基础主地完成指定目标。在对软硬件有一定熟悉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利用信息与交流技术描述自己的观点上,初步学会利用信息与交流技术描述自己的观点且能记录所做的工作。且能记录所做的工作。 第二学段(小学第二学段(小学3-6年级)年级):使用更为广泛的信息与:使用更为广泛的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和信息源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交流技术工具和信息源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研究技能;对信息的质量与合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技能;对信息的质量与合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判断出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用的信息,具备能够判断出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用的信

13、息,具备对信息的鉴别和分析能力;能用别人乐于接受的形对信息的鉴别和分析能力;能用别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学段(前期中等教育,第三学段(前期中等教育,7-9年级):能更年级):能更独立地独立地使用使用信息源、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信息源、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更好地理解更好地理解信信息与交流技术如何促进他们的工作,及何时、如何息与交流技术如何促进他们的工作,及何时、如何使用信息与交流技术;使用信息与交流技术;开始考虑开始考虑信息的质量和可靠信息的质量和可靠度;在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使用中做到更专注、更高度;在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使用中做到更专注、更高效和更精确。学生

14、要参加效和更精确。学生要参加GCSE全国水平考试。全国水平考试。第四学段(后期中等教育,第四学段(后期中等教育,10-11年级):要求学生年级):要求学生对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和信息源的对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和信息源的选择更为慎重选择更为慎重,能能独立工作独立工作,并能,并能运用运用许多与信息与交流技术有关许多与信息与交流技术有关的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来进行高效的工作。能根据不同目的,来进行高效的工作。能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和设计选择和设计一些信息与交流技术系统,甚至为别人一些信息与交流技术系统,甚至为别人设计实现新的系统,还能适当加以评价。学生要参设计实现新的系统,还能适当加以评价。学生要参加全国加

15、全国GCE-A水平考试。水平考试。4.国家政策和社会支撑国家政策和社会支撑p在英国,在英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规定中规定ICT课程与英语、数学等课课程与英语、数学等课程并重。程并重。p全英全英大规模投资大规模投资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项目达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项目达13个,总个,总投资额近投资额近3亿英镑,项目涉及师资培训、计算机硬件亿英镑,项目涉及师资培训、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新技术的学习推广等。配置和软件开发、新技术的学习推广等。p英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采取英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采取政府策划政府策划、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具体实施的方法、教育部

16、门和学校具体实施的方法p国家教育部、教育技术委员会、教师培训署、资格与国家教育部、教育技术委员会、教师培训署、资格与考试署、专业团体、出版商、企业培训部、计算机软考试署、专业团体、出版商、企业培训部、计算机软硬件公司等参与和支持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公司等参与和支持信息技术教育。三、日本的信息教育三、日本的信息教育1.发展概况:发展概况: 1984年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广播教育分会发表年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广播教育分会发表“微微型计算机应用进修课程标准型计算机应用进修课程标准”。 1988年文部省在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增加有关计算机年文部省在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增加有关计算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 1989

17、年,文部省修改教学大纲,要求从小学起开展年,文部省修改教学大纲,要求从小学起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同年信息技术教育。同年4月,实施月,实施“现行学习指导要现行学习指导要领领”,规定要以计算机有关内容为中心展开信息教,规定要以计算机有关内容为中心展开信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育,在初中阶段的“技术技术家庭科家庭科”中开设信息中开设信息基础共约基础共约20-30学时的选修课。学时的选修课。p1991年年7月,文部省公布信息教育指南文件月,文部省公布信息教育指南文件p199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题为展望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题为展望21世纪我国世纪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中强调系统实施信息教育、通过使教育的咨询

18、报告中强调系统实施信息教育、通过使用信息设备和通讯网络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必要性,用信息设备和通讯网络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并重新定义了并重新定义了“信息运用能力信息运用能力”。p 1996年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会公布了面向月,日本中央教育会公布了面向21世纪的世纪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出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开设信息课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开设信息课p1999年,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到年,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网络授课,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网络授课,实现学

19、生在学习方法、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方法的三实现学生在学习方法、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方法的三个根本转变。个根本转变。n文件指出文件指出“运用信息能力运用信息能力”应包括:应包括:具有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和信具有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和信息的创造、传递能力;息的创造、传递能力;理解信息社会的特性与信息化对社会和人类的理解信息社会的特性与信息化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影响;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的责任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的责任感;掌握信息科学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掌握信息科学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的特性及基本操作。的特性及基本操作。p小学阶段小学阶段:让计算机成为

20、孩子的:让计算机成为孩子的“道具道具”,“活用活用”因特网。主要让孩子用计算机学习因特网。主要让孩子用计算机学习 绘画、打字、音乐、绘画、打字、音乐、游戏和网上交流。游戏和网上交流。n初中阶段初中阶段:信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信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技术技术家庭科家庭科”中中的的”信息基础信息基础“内容,一般内容,一般25学时,几乎都用在设备学时,几乎都用在设备操作和软件使用的学习上。操作和软件使用的学习上。n高中阶段高中阶段:开设:开设“信息信息”课,设有三门科目:信息课,设有三门科目:信息A、信息信息B和信息和信息C。信息信息A着重培养学生的网上选择、处着重培养学生的网上选择、处理、发送信息的

21、基本技能;理、发送信息的基本技能;信息信息B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功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功能和组成;能和组成;信息信息C着重理解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的运用着重理解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的运用和效果。许多高中开设与职业有关的商业科和效果。许多高中开设与职业有关的商业科“信息处信息处理理”课程。课程。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3.政府举措政府举措p全方位实施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全方位实施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力p建构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的网络化建构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的网络化p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p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p重视

22、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四、印度的信息技术教育四、印度的信息技术教育印度是全球信息产业的佼佼者,其软件产业已雄印度是全球信息产业的佼佼者,其软件产业已雄踞全球第二,创造了软件业的神话。踞全球第二,创造了软件业的神话。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已远销世界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已远销世界75个国家,其个国家,其中中28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美国是印度撑。美国是印度软件产品软件产品的最大市场。的最大市场。2000年印年印度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达度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达57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四分之一。产

23、总值增长部分的四分之一。1.概况概况p印度在信息化水平及人均计算机数方面还未能印度在信息化水平及人均计算机数方面还未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印度政府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印度政府和IT界正致界正致力于使印度走上信息化道路。力于使印度走上信息化道路。 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技术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专年印度成立信息技术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专门成立门成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在部门的国家之一,在6个国家个国家“理工学院理工学院”基础上,各邦设立基础上,各邦设立“信息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鼓励民间和,鼓励民间和外资办学,普及信息教育。外资办学,普及信息教育。 信息教育从小抓起:全国信息教育从小抓起:

24、全国2500多所中学均开设计算多所中学均开设计算机课,机课,400所大学开设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使印所大学开设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使印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体系。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体系。p2001年印度政府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全国教学年印度政府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全国教学大纲:大纲: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学习使用鼠标、键盘、打印机及掌握光:学习使用鼠标、键盘、打印机及掌握光驱、软驱、调制解调器等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如何驱、软驱、调制解调器等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如何与同伴共享资源,尊重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等。与同伴共享资源,尊重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等。 初中阶段初中阶段:学习使用教

25、育软件:学习使用教育软件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如何熟练运用电脑搜集整理数据、:学习如何熟练运用电脑搜集整理数据、绘图,并根据需要学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服务软绘图,并根据需要学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服务软件。件。p校外信息技术教育校外信息技术教育 在大城市开办儿童电脑学习中心或俱乐部,为在大城市开办儿童电脑学习中心或俱乐部,为3-14岁的儿童设计不同课程,寓教与乐,让儿童在游戏般岁的儿童设计不同课程,寓教与乐,让儿童在游戏般轻松气氛中,了解、接触电脑,学会电脑知识。轻松气氛中,了解、接触电脑,学会电脑知识。各国情况小结各国情况小结1.课程设置形式:课程设置形式:m没有统一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课程的

26、设置美国美国m统一课程中设置综合课程统一课程中设置综合课程芬兰芬兰m统一课程,分级要求统一课程,分级要求英国英国m统一课程,不同要求统一课程,不同要求日本日本2.培养目标体现体现学科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的需求和学习学习者者的需要的需要为平衡三个目标定位的矛盾,可建立为平衡三个目标定位的矛盾,可建立多元化、多层多元化、多层次次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既有基本的既有基本的达标底线达标底线,又保留足够的,又保留足够的自由度自由度鼓励地区和学校在鼓励地区和学校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和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中根据具体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自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允

27、许学习者根情况确定各自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允许学习者根据个人的发展状况、需要和兴趣制定相应的个人发据个人的发展状况、需要和兴趣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方案。展方案。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各国信息技术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内容:各国信息技术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内容:m探究知识和用法,熟悉软硬件探究知识和用法,熟悉软硬件m选择、辨别、交流、组织、呈现信息选择、辨别、交流、组织、呈现信息m根据目的,科学决策根据目的,科学决策四、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四、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的启示(一)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趋势国际趋势加强信息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术教育各国政府在其

28、新出台的法规中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各国政府在其新出台的法规中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条款,并制定了相应教育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条款,并制定了相应教育发展计划(规划);展计划(规划);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学科教学中;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改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改善。(二)对我国的启示(二)对我国的启示1.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化系统化m课程研究与开发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系统化的系统化m课程承继关系课程承继关系的系统化的系统化m课程与课程与环境环境关系的系统化关系的系统化当前,全国上下当前,全国上下关注信息技术与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课程的整

29、合p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建设包括:制定课程标准教材开发课程具体实施课程研究课程研究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的重新认识和落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的重新认识和落实、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价实、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探究和尝试、教学条件的适应与建设等。方法的探究和尝试、教学条件的适应与建设等。2.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观发展观n要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规律,不断发现、发扬要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规律,不断发现、发扬课程中课程中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内在价值的内在价值n密切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密切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演进规律演进规律,探讨其变化可,探讨其变化可能,牢牢把握信息技术

30、课程及至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能,牢牢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及至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航向。的航向。第二节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第二节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m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m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小结小结一、发展回顾一、发展回顾m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1982年至今)年至今)m课程理念的发展: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课程理念的发展:从计算机文化论到信息文化论信息文化论1. 起步阶段(从零开始到初具规模)起步阶段(从零开始到初具规模)p时间:时间: 19821990年年1982年,教育部做出决定:在清华、北京、北师大、复旦年,教育部做出决定:在清华

31、、北京、北师大、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等大学和华东师大等5所大学附中试点开设所大学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语言选修课,这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课,这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端开端。此阶段,计算机教育在内容上基本以此阶段,计算机教育在内容上基本以BASIC语言为中心,语言为中心,在教育目标上则将在教育目标上则将“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发挥到的观点发挥到极致(原因)。极致(原因)。1983年,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年,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还规定课时数为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

32、选修课的目标,还规定课时数为4560学时,要保证至少学时,要保证至少1/3的课时上机操作。的课时上机操作。m受到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的影响受到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的影响m受我国计算机教育部分专家提出的受我国计算机教育部分专家提出的“程序设程序设计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计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影响。的观点影响。m计算机教育初期,所装备的机器不能运行应计算机教育初期,所装备的机器不能运行应用程序,不带磁盘驱动器,只适应于教授用程序,不带磁盘驱动器,只适应于教授BASIC。m计算机老师队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计算机老师队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p1986

33、年,第三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年,第三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指导方针:“积积极、稳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的情况,注重实极、稳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的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 决定在教学大决定在教学大纲中纲中增加增加部分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并在有条件的内容,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开展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n198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34、,虽依然以程序设计语言,虽依然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但适当学习为主导,但适当降低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分的要求,增加增加了基于专用软件的了基于专用软件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方面的内容。起步阶段起步阶段(8290年)年)83年年“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84年邓小平提出年邓小平提出“计算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86年年“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机教育工作会议87年年普通中学电子计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82年年5所大学附中试所大学附中试点开设点开设BASIC198

35、2到到1990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1982年底年底1986年年1990年年开展计算机教育学开展计算机教育学校数(所)校数(所)1933197081全国中学拥有计算全国中学拥有计算机数(台)机数(台)1503395076862从事计算机教育教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师数(人)师数(人)2063007232累计学习计算机学累计学习计算机学生数(万人)生数(万人)0.135300阶段小结阶段小结p此阶段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此阶段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起步阶段起步阶段。虽然这一阶段的部分观念、实践已经成为虽然这一阶段的部分观念、实践已经成为历史,但这些探索经验逐步积累下来,为历史,但

36、这些探索经验逐步积累下来,为后来的发展历程提供参考。后来的发展历程提供参考。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91-1999年):逐步发展阶段年):逐步发展阶段p1992年年2 月,月,“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名称改名称改为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说明说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从一个以教育从一个以实验尝试实验尝试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研究与实践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阶段。为主题的阶段。p1994年年10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下发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下发中小学计算机课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

37、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较详细的要求,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较详细的要求,首次首次提出计算机提出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基础性学科的观点。的观点。p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p199

38、7年年10月月15正式颁布了正式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程指导纲要(修订稿)m“修订稿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m教学内容仍以教学内容仍以“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的方法,的方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及设备等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及设备等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块和层次。p1999年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中要求“重重视培养学

39、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和“在高中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p1999年年11月,教育部将信息技术作为月,教育部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必修课纳纳入课程计划的技术领域之中。入课程计划的技术领域之中。p此时期的几个文件是在国家文本的层面上此时期的几个文件是在国家文本的层面上首次首次明确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了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了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程的转变。91年年“第四次全国中小学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计算机教育工作会

40、议”94年年中小学中小学 计算机课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程指导纲要(试行)97年年中小学计算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稿)逐步发展阶段逐步发展阶段(9199年)年)99年年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作为必修必修课课纳入课程计划纳入课程计划中中p此阶段的此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包括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p以培育学生熟悉与熟练运用以培育学生熟悉与熟练运用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工

41、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工具具为主要目标为主要目标阶段小结阶段小结p此阶段的此阶段的特征特征是:是:u计算机计算机单独设科单独设科并逐步成为一门并逐步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必修课程u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为主的计算机普及应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为主的计算机普及应用已开启了用已开启了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思想。的思想。3.2000年到今:全面发展阶段年到今:全面发展阶段p2000年年10月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个里程碑 。会议印发了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于在中小

42、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校校通”工程的通工程的通知知和和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三个重要的文件。重要的文件。决定从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校校通”工工程程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必修课程。p2001年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调“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全全国乡(镇)以

43、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基本普及信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p2001年年6月,教育部颁布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其中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并作为必修课。p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定,并逐渐信息技术作为具有定,并逐渐信息技术作为具有独立学分的科目独立学分的科目。p2003年年1月,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稿)(信息技术部分)通过教育部审议,并(信息技术部分)通过教育部

44、审议,并于于3月月31日发布日发布p2004年下半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信年下半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又进行了重新修订息技术课程部分又进行了重新修订p 2004年年9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率先在广东、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率先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个实验省展开。山东、海南、宁夏四个实验省展开。计算机课程向信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变息技术课程转变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三个重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三个重要文件要文件2001年年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纲要(试行)2003年年普通高中技术课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45、(实验稿)程标准(实验稿)(信(信息技术部分)息技术部分)2004年山东、广东、海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开始新课南、宁夏四省开始新课程实验程实验 2006年全国高中新课程实验年全国高中新课程实验新增天津、浙江、福建、安新增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徽和辽宁5省省 2007年进入高中课程改年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接近革的省份接近20个个 ,2010年全部实行新课标年全部实行新课标讨论: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讨论: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p信息技术课程地位:边缘化信息技术课程地位:边缘化p信息技术师资队伍:不成熟信息技术师资队伍:不成熟年轻化年轻化角色定位错误角色定位错误p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46、缺乏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缺乏p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p?(二)课程理念的发展(二)课程理念的发展四个阶段:四个阶段:p“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文化论”影响期影响期p“计算机应用论计算机应用论”影响期影响期p“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文化论”的重新提出的重新提出p“信息文化观信息文化观”影响期影响期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的影响期期p时间:时间: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到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年代初。p标志性的口号标志性的口号“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是伊尔肖夫于是伊尔肖夫于1981年年8月在世界第三届计算月在世界第三届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

47、出的,认为现代人除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出的,认为现代人除传统读写算的意识与能力外,还应具有程传统读写算的意识与能力外,还应具有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即程序设计文化)。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即程序设计文化)。p此阶段信息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属于此阶段信息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属于精英技精英技术,术,而建立在精英技术之上的文化只能属于而建立在精英技术之上的文化只能属于“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当时的课程目标定位在了解计。当时的课程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能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能实现目标的内容也就圈定在了程序设计上。实现目标的内容也就圈定在了程序设计上。p此时期对人

48、计算机素养要求的此时期对人计算机素养要求的核心核心是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计算机工具论第二阶段:计算机工具论p时间:时间: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年代p主张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主张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为主。为主。 认为计算机只是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认为计算机只是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就行了能操作就行了; 认为认为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应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

49、的工具为主要目标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p“计算机工具论计算机工具论”是对课程文化意义认识的一是对课程文化意义认识的一次升华次升华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重提计算机文化重提计算机文化p时间:从时间:从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年代初开始到20世纪末世纪末p此时的此时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和的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年代初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如多媒体文化、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如多媒体文化、超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新提法。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新提法。p这一阶段不属于一个独立阶段,应属于一个较这一阶段不属于一个独立阶段,应属于一个较为短暂、认识上处于爆发状态的为短暂、认

50、识上处于爆发状态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或,或下一阶段的前奏,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开下一阶段的前奏,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开始向始向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方向发展。的方向发展。第四阶段:信息文化观第四阶段:信息文化观p时间:时间:20世纪末开始至今世纪末开始至今p此阶段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就是此阶段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就是“信信息素养息素养”。很多专家学者对信息素养内容提出。很多专家学者对信息素养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了自己的见解。p信息文化观是对课程文化意义的再次升华。就信息文化观是对课程文化意义的再次升华。就目前而言,以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是课程目前而言,以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