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阳光照进你心里 文档编号:2638488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作在设色上以青绿为主色调,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张弛有度,或浑厚,或轻盈,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照人,画中的内容让人观后赞叹,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由演员饰演的展卷人(文物工作者)对千里江山图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目睹希孟绘制画作,让观众追随展卷入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

2、“展卷”过程。圆环相扣,亦是时空相交。当卷轴在舞台上被缓缓打开,左手拉开了“过去”的时间线,右手推动着未来的新图景,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族记忆的年轮,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另外,“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剧中,除了舞台上的圆装置,还有视频画面中贯穿全场的明月是圆的,织卷入手中的竹盘是圆的,制墨人的石磨是圆的这些偶然,都让剧中“圆”的寓意愈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在舞台装置的启动下,让人有一种“看一次,青绿,启一日中国情”的观后直感,这种精神内涵的承载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远远大于剧作故事本身,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

3、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只此青绿中的展卷人和希孟的内心是息息相通的。例如在接近尾声部分,饰演画家的演员拿着一幅又一幅的画朝着舞台的后方做“呈上”的动作,这种动作的重复,让观众进入到了希孟的内心世界,似乎与展卷人一样,读懂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展卷人在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物,同时通过对画作的研究,进入到了希孟的“世界”。这些都是他对画作进行研究后所产生的“想象”,他的内心深处是想去“探寻”,等到他认为的探寻结束后,他也就与希孟“心灵相通”了。希孟的心愿是“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而展卷人的心愿则是“我知道终有一天,这幅画也会同与它相遇过的人们一样,随时光远去

4、。但,有我辈守护一日,这一天便将晚来一日”。正是因为有了展卷人的介入,才能让观众心中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成功得以成立。展卷人能够在希孟的喜乐中感受到自身的喜乐,在希孟的无助中感受到自身的无奈,甚至想要冲破时空,回到那个时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希孟,帮助他完成这幅画,帮助他解开命运的枷锁,不再被当时的社会所束缚。也正是因为有了展卷人的反复介入,才能让观众清晰地明白:这其实是展卷人的世界。他的“平行时空”里住着希孟,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哲学境界,更是一个“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在剧目的尾声部分,主人公希孟和展卷入隔空

5、对望的瞬间,这一瞬间碰到了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人明白将个人生命的体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并寄托在创作中,把作品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后,此时的人性和情感才是艺术创作中最永恒的精神表达。(摘编自新时代,新气息,新气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陈伟科)材料二:只此青绿是以展卷人的视角,将观众带入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当中的。那么进入到画面当中,每一项工艺都与展卷入这一角色产生了联系与互动。在织绢这一舞段当中,群舞画面整齐唯美,不失舞蹈本体所产生的美感。但是为了交代清楚展卷人究竟在干什么,画面中展卷人不断地穿梭跳跃,不免有些破坏画面的美感,使观众在观看角度上有些不知所措。既赞叹画面中的养蚕

6、、制丝、织绢的女子美感中带有质朴,同时又被这种旋转跳跃打断心绪。同时展卷入这一角色的笔墨本身就应相对淡化,可见两位导演对这一角色的理解尚且不够深刻。站在观众的角度,在大幕拉开、卷轴转开的一刻,观众理应进入展卷入画这沉浸式角色当中。对每一项工艺的研究,对希孟的惜才心疼之情,应该是希孟对观众的直接传递,为何要再经他人之情,成为一种间接情感?展卷人这一角色的存在,不禁让人想到布莱希特的表演方法“离间方法”,有些许荒诞,使得演员与角色之间有距离,角色与观众之间有距离,无法完全地投入到对舞蹈本身的意象的体味当中去。因此这一角色的可舞性也不可想象,剧中人为何而舞,泪水为何而流。剧情的每次转折让观众感受展卷

7、人这一角色的内心潜台词是:“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我该跳舞了吗?”其次,在对待希孟的感情当中,浓烈情感的来源究竟为何?是对他画出这副旷世名作的艰辛产生的体谅之情?若无现代化字幕这一媒介交代展卷入这一角色的话,是否会让观众觉得希孟作画并非无名无款,而是无父无母的一出悲剧。因此思考将展卷入这一视角交给观众,将所有的游玩山水之乐,体会人间心酸之苦,交给沉浸在入画的观众手中,或许是保留这一无限意蕴更好的方式。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画面色彩颇具特色,画面内容有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展卷人穿越到

8、北宋,以其所见向观众展示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的情景。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舞蹈者反复的“呈上”动作,表达了画家极度渴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被读懂。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复杂的现代媒介技术,通过展卷人的话,让观众了解了希孟作画为何无名无款。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展卷人通过潜心研究,不仅能与画家希孟心心相通,还能读懂他内心的愿望,感受他的精神世界。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把平面的千里江山图转化为整齐唯美的舞蹈表演,但受到展卷人的破坏。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大获成功,只因它秉承传统,富于创新,让观众完全进入了沉浸式的审美体验。D.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表演采用了布莱希特的“离间方法

9、”,极大地影响了演员对舞蹈本身的意象的体味。3 .材料一中说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下面解说不能准确阐释中国文化中“圆”的精神内涵的一项是()(3分)A.圆有转的意思,俗语称为“圆转”,体现着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B. “圆”即圆通包容,与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精神相同。C. “月印万川”是说万千江湖无不映照出圆月之影,能突显现实的圆满。D.圆为一切生命之源,如同浑沌未开之太极,阴阳圆转,化生万物。4 .材料一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5 .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大获好评,其中“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二、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害怕曾宪涛每到一地有事外出,我很少用当她部门的配车,我喜欢打的,与出租车司机交谈,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可以知晓整个城市的秘密。此刻,坐我旁边的这位司机就很健谈,他说自己是一副倒霉相,在我看过他的倒霉相以后,便开始给我讲述他的倒霉故事。那天,都半夜十二点了,我还开车在街上转悠,想再拉一个客人。有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一个人正跟司机说什么,我以为是在讨价还价,现在生意难做,有的乘客不愿按表付费,先谈好价钱。看来生意没谈成,那辆车开走了,那个人转身朝我招手,我开车过去,见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面目模糊,没什么特征,他弯腰问我,火葬场去不去?我一怔,这半夜三更的,去那儿?

11、他见我愣着,说,车费可以加倍。加倍我也不愿去,半夜去那地方实在痿人!我倒不是怕鬼,毕竟上学时还学过唯物主义,我害怕眼前这个面目模糊的人,夜半三更去那儿干吗?车费我还可以加。他见我还愣着。上车吧。我终于动心了,毕竟钱的诱惑力太大。等他坐好后,我便朝城外开去。这时候去那儿干吗?我问,他不回答,我说,这会儿恐怕没人办公吧?他还不叫答。车出了城,灯光越来越少,越来越稀,路这边是田,那边是山,全是黑骏峻,最后一点灯光也没有了,只有车灯照着前面的路。他坐我旁边一直不说话,要知道我是话唠,我说话他也不说话,这叫我心里发毛,他不但不能给我壮胆,反倒叫我更害怕。火葬场白天倒是亲过多回,夜里还真没来过,不知会是啥

12、样,有没有保安和值班人员?终于到了,火葬场建在山坡上,门洞开着,其实也根本没有门,只有两个门柱,没有保安和值班的人,估计根本不会有贼来这里。我问他咋办,他叫我把车开进去,我把车开到里面停车场上,周围黑乎乎一片,白天那么闹,现在静的可怕。他叫我在这儿等他,便下了车,朝那些沿坡而上的建筑物走去,那边有吊唁大厅和焚尸房。我真想弄清楚他要干啥,但又想还是不如少一事好,这个地方实在是怕人,这个人也实在是奇怪。他离开后,我一个人呆在车里,慢慢就有些害怕起来,那个人在的时候也怕,不是这种怕,那个时代怕人,现在是怕鬼。我拼命拿唯物主义来给自己壮胆,但没用,那害怕就像深夜里的凉气,钻进了我的衣服里,我关了车灯,

13、周围好像都是鬼影,开了车灯,又怕鬼魂有了目标,我真有点后悔,不该为了钱担这么大惊怕。突然,我听到焚尸房方向传来一声尖叫你想周围那么静,那叫声那么尖厉,就像拿碎玻璃划什么一样,我汗毛都竖了起来。吓得我不知所措,发动了车就往回开。开了一段路,我才清醒了,不知那人出了啥事,无论如何不该把他一个人丢在那里。我不敢自己再开车回去,只好打手机报了警。警车到了,我简单说了发生的事,又随警车开回去,就在快到火葬场的时候,车灯照见一个人跑在路当中,扎杀着两手,正是刚才那个客人。警察下车拦住他,我也下了车,只见他嘴唇哆嗦着,不停地喊害怕,一个警察仔细打量了他,咦了一声,这不是郭吗?郭啥,不知是我没听清,还是警察没

14、说出来。可那人还是只喊害怕,似乎精神有点不清了。警察把他交给我,持枪进了火葬场,把里面能打开的灯都打开了,里里外外搜了个遍,鬼影子也没找着。警察把那人送进了医院,把我带到公安局。讲到这里,他转脸问我,我忙活了一晚上,人吓个半死,钱没挣着,还进了公安局,你说我倒霉不倒霉?我没笑,反问,你说的都是真的?他说,当然,我后来还去过那家医院,看他好了没有,想要车费,可他住的是单间,家里人说病没好不叫进,我也就算了。听说他是市里的一个头头,得了怪病,去火葬场是为了吓唬自己,看能把病吓好吧,真是不明白,啥病要这样治?听他说完,我即刻做出一个决定,叫他直接送我去公安局,他吃惊地看着我,调转了车在公安局,我拿出

15、证件,见到了公安领导,果然一切都确有其事,公安人员也询问过他家属,家属解释说,半月前他得了一种怪病,老是害怕,找心理医生询问,心理医生叫以毒攻毒试试,看能否治好他的怪病。我想了想,半个月前,正是我们接通知要来这个城市的日子,我说,我明白了,公安领导困惑地望着我,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自语说,就从这里开始吧。公安领导更糊涂了。我起身告辞,准备去医院见见这位宁愿以毒攻毒的病人,我预感到这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角色。当然,我的身份,大家或许能猜到。(原载小说月刊2018年第2期)6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乘客半夜到火葬场去的要求和他面目模糊的形象特点,所以出租车司机开始并不想去

16、,这是小说标题“害怕”的内涵之一。B.我喜欢打的,与出租车司机交谈,探听城市的秘密,这反映了我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隐私窥探欲望。C.这个半夜出现的乘客,不愿按表付费,要先谈好价钱,充分反映了其吝啬贪财的形象特点。D.警察因为那人是市里的一个头头便把那人送进医院,却把出租车司机带到公安局,这充分暴露了警察的趋炎附势,这也是司机从一开始便觉得“倒霉”的重要原因。7 .下面对文本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租车司机虽然对乘客的要求感到害怕,但还是因为钱的诱惑太大而动心了,这里用以小见大的笔法,阐明了贪财必受害的道理,暗示了文章主旨。8 .文中多处使用“我”这一人称,但所指并不一致,这导致了文本

17、叙述的混乱,是这篇小说的一大败笔。C.作者善于表现心理感受,比如将害怕比喻为“深夜里的凉气”,写其“钻进了我的衣服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内心的恐惧。D.这篇小说成功营造了神秘魔幻的氛围,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是一致的。9 .小说最后说“我的身份,大家或许能猜到,你猜到了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与依据。(4分)10 设置悬念是小说的常见技法。请找出文中的三处悬念并分析其各自的作用。(6分)【能力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文本一,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并且用这种观点来评论作家,指出他们气质、才性和作品风格上的主栗特征。他在典论论文中论“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18、”;又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徐干时有齐气”。在与吴质书中评价刘桢“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这些评论都是比较确当公允的。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盛称“孔北海注文,虽体属骈丽,然卓牵道亮,令人想见其为人”。又称徐干之文“非但其理不驳,其气亦雍容静穆,非有养不能至焉”。这里“体气高妙”与“卓荤道亮”,显然都是赞他的文风气格奇高;而“雍容静穆”也自然是纤徐舒缓的“齐气”了。应该说,曹丕“文气说”中,对作者个性、作品风格的差异的探讨是极有意义的。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文学批评影响极深远,文气之说从他一直到清代,都是我国文学批评上的一种重要理论。刘熙载指出:“自典论论文以及韩、柳,俱重一气字。其实

19、不唯韩、柳、刘勰,宋之欧、苏诸公直至清之桐城派,都很看重这个“气”字,微博橙子辅导认为就是刘熙载自己,在艺概中,不拘论诗文,论词曲,论赋,就连论书法也常常强调“气”。他在论文时说:“文贵备四时之气,然气之纯驳厚薄,尤须审辨。”他在论诗时主张“学太白诗,当学其体气高妙”。他又这样论赋:“邹(阳)枚(乘)雄奇之气,相如亦当避谢。”“邹阳狱中上书,气盛语壮。”当然他所说的“气”,有的是指文章的气势,不完全同于曹丕的“文气说”,但这也足见“文气说”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何等巨大。虽然曹丕注意到了作家作品的风格独特性,但他过分强调了作家的气质才性,而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对作品风格的影响。就是对作家的

20、气质才性,他也把它看成是不可变更的,是“不可力强而致”的。人的气质不等于个性,气质只能使人的个性带有一定色彩,个性是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个性特征是在人的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通过其本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气质特点也能在外界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而有所改变。曹丕把作家的气质才性看成是不能变更的,并过分强调它对创作风格的决定作用,这显然是错误的。在他之后的人们,一方面接受他文气说的正确部分,另一方面也逐渐注意到并弥补了它的不足。摘编自李树吉由典论论文简论曹丕的文气说)文本二曹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个以文气论文学的。他在典论论文中论

21、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命题。这种“气”体现在每个作家身上,因人而异,好比吹奏音乐,音乐曲调节奏虽然相同,但一到行腔运气,便有或巧或拙的千差万别,这是先天禀赋造成的,就是父兄也不能传授给子弟。曹丕在人们已用“气”来评述人物、用“气”来说明与文有关系的乐和言辞的基础上,用“气”来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并以“气”论作家。人们用“气”评论人物、说明乐与言辞时,其内容都较宽泛,是指评论对象总的风貌、给人的总的印象与感受。曹丕以“气”论文同样如此,所谓“气”,类似

22、于现在所谓个性、风格,当他说某位作家具有某种气时,自然是就其作品而言的,但也兼指作家本人的气质个性。在他看来,文气与作者的气质个性是一致的。这从他在典论论文与吴质书中对建安七子的评价便可看出。曹丕“文气说”说明了文学与人、文学与自然环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它要求作家尽情地显示自己的气质个性,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独特的风格。这反映了汉魏之际经学束缚解除之后思想领域普遍重视自我的倾向,也是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重抒情、重个性的特征的理论概括。他提倡“文以气为主”,是对长期统治文坛的依经立体、讽上化下的传统理论的突破。正如罗宗强先生所言,“文气说的提出,微博橙子辅导认为从理论上标志着我国文学思想的发

23、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转向了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标志着文学理论批评自觉时代的开始”。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影响极大,自他以后,历代以“气”论文者代不乏人,文气遂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气论也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摘编自橙子辅导典论论文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价值)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丕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以文气论文学的第一人,他的这一学说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B.曹丕和刘熙载对孔融和徐干两人作品的评价基本相似,认为前者文风气格奇高,后者文风纤徐舒缓。C.用“气”评述人物、说明

24、与文有关系的乐和言辞的现象早于曹丕的“文气说”,且其内容较为宽泛。D.曹丕“文气说”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错误地把作家的气质才性看成是不能变更的,并过分强调气质才性对创作风格的影响。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丕评价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可见他对两人认可程度远不及孔融和徐干。B.刘熙载所说的“气”比曹丕“文气说”的范畴更广,对后世的影响也比曹丕的“文气说”更大。C.曹丕用吹奏音乐做类比,形象地阐述了“气”体现在每个作家身上,因人而异的道理。D.有读者说阅读李白的文章能从中看出他的性格特征,这种说法是符合曹丕“文气说”的。3 .下列各项中的“气”,不属于材料

25、中所说的“气”的一项是()A.粗维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D.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9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对“文气说”内涵的理解。10 两则材料都涉及曹丕的“文气说”,角度有何不同?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在桥边德国海因里希伯尔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

26、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

27、,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

28、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29、。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25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

30、。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选自伯尔中短篇小说选)注在桥边是伯尔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此时二战后的德国正在重建。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个数字的捷报”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交代了政府对战后生活重建颇具人性化的安排。B. “新桥”这一意象,是德国战后重建的代表;而对“新桥”所通过的人员、车辆的种种统计、计算,则代表了一种机械顽固、近乎盲目的乐观。C.前三段交代了故事主人公的基本

31、现状,从其对计数工作的态度可见他对自己职业的一点小小的玩世不恭,这是一种小人物无声的抗议。D.即便有丢掉饭碗的危险,“我”也坚持“漏数”心爱的姑娘,可见“我”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了一种精神追求。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部分笔调快乐,“沉醉”“喜报”“称心如意”“郑重其事”等词更是写出了“他们”对于擅长假装的“我”的工作成就的完全相信。8 .第段大量运用了逗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断开长句,但有时又有意设置文气上的阻隔,保留较长的语言成分,这与作者情绪的起伏塞畅息息相关。C. “我”心爱的姑娘并没有名字,她其实代表的是作者内心向往着的美好事物。这个美

32、好,不仅仅可以是人,也可能是使人内心富足的美好生活。D. “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和“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两句,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增强了感染力。8 .本文在情节上遵循了小说的基本运行模式,但又处处可见设置上的“精巧”之处,请结合小说具体谈谈。9 .海因里希伯尔凭借他的作品被评论家誉为“德国的良心”,请结合文本和注解,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答案与解析【基础题组】1. D(“通过展卷人的话,让观众了解了希孟作画为何尤名尤款”理解错误。)2. A(B.“整齐唯美的舞蹈表演”扩大范围,在文中只说到是“织绢这一舞段”。C.“让观众完全进入了沉浸式的审

33、美体验”错,文中讲的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在大幕拉开、卷轴转开的一刻,观众理应进入展卷入画这沉浸式角色当中”。D.“采用了”说法错误,文中是“展卷入这一角色的存在,不禁让人想到布莱希特的表演方法”。“极大地影响”说法错误,原文是“尤法完全地投入到对舞蹈本身的意象的体味当中去”。)3. C(“能突显现实的圆满”理解错误。原文说“明月是圆的”“让剧中圆的寓意愈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4. 论证观点不同。材料一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展卷人的介入,才能让观众心中的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成功得以成立。材料二认为将展卷这一视角交给观众,或许是保留作品无限意蕴更好的方式。论证角度不同。材料一立足于只此青绿中“展卷人

34、”这一角色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材料二则立足于观众对舞蹈本身的意象的体味程度和审美愉悦感。(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即可)5. 让展卷人做舞蹈诗剧叙事发展的线索人物。观众追随展卷入的视角目睹希孟绘制画作的情景,倘祥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设置使观众不仅更深刻地理解画作,而且超越画作内容去领略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设置使观众与画家更好共情。在只此青绿中的展卷人和希孟的内心是息息相通的,也让观众进入到了希孟的内心世界,读懂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句展卷人让观众对这幅千里江山图产生无尽的联想,领悟

35、到艺术创作中最永恒的精神表达。(答对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现代文阅读II6. A(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有着强烈的隐私窥探欲望”理解有误C项,这个乘客“不愿按表付费,要先谈好价钱”不符合原文内容,“充分反映了其齐育负财的形象特点”理解有误。D项,”充分暴露了警察的趋炎附势”理解有误。7. C(3分)解析:A项,对司机行为的鉴赏错误,这里并非以小见大,也与小说主旨无关,司机只是以一个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出现。B项,“导致文本叙述的混乱,是一大败笔”,分析错误。D项,“魔幻”和“魔幻现实主文”,分析错误。8. (4分)“我每到一地有事外出时很少门当地部门的配车”,说明我是一个

36、政府公职人员。(依据)“我落欢打的,与出租车司机交读探听城市的秘密”,说明我承担调查任务O(依据)“公安领导见到我的证件后配合询问”,说明我是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据)综合以上信息,我是一个调查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情况的纪委工作人员。(现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的身份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如考生结合文本言之有理也可适当给分。(关于身份的表述可能有:反贪工作人员,纪委工作人员等。关于“我”身份表述的规范性,评分标准可适当放宽)9. (6分)(1)小说开头写我不用配车、喜欢打的的特殊嗜好,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特殊嗜好呢?这一悬念的设置,为下文我了解到奇怪乘客的奇怪故事埋下了伏笔。(

37、2)小说写乘客半夜要求出租车司机去火葬场,为何乘客会有这样奇怪的要求?这一情节形成强烈的处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小说多处写到乘客的害怕,但始终没有明确交代害怕的内容,他害怕什么?这一悬念设置暗示了法律对违法违纪党员领导上部强大的震撼作用,点明了小说反腐倡廉能的主题。(4)小说写乘客半夜到火葬场,并且独自一人去焚尸房,这个悬念的设置暗示了乘客内心的阴暗,说明其在做看见不得人的勾当。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写作技法的鉴赏。悬念的设置是这篇小说的重栗艺术特色,本文,有很多实例。考生只要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其具体作用即可。每点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附:害怕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一个出租车司机自述的奇遇

38、,揭落了一个贪官面临纪委调查前的害怕心理和荒唐行为。反腐倡廉作品写到这个份上,颇具传奇故事的色彩了。如此的叙事角度,看似不可信却更显真实,没下伏笔更具悬念,令人拍案称奇,引人深思。【能力题组】1. D.“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说法不当,文中是“文气说的提出从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转向了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应是“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2. B.“影响更大”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不完全同于曹丕的文气说,但这也足见文气说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何等巨大”,所以不是说刘熙载所说的“气”对后世的影响更大。3. C.根据文意来看,“气”是指精神气质、性格秉性、作品的风格

39、,而C项中的“气”是指自然景象。4. “文气说”关注文学与人、文学与自然环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用于评论作家气质才性、作品的风格特征。(意思答对即可)5. 材料一肯定了“文气说”的意义和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这一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材料二对这一学说进行了阐释,侧重于肯定其文学价值。现代文阅读II6. A.“颇具人性化的安排”说法有误。“我”代表一类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参加战争并受伤,成为了战争的受害者;现在同样也无法抗争,只能接受安排好的机械工作。因此开篇几句话,恰好说明战争的伤害一直遗留,且政府的做法忽视了人的心灵需求,算不上真正的“人性化”。7. C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

40、鉴赏能力。A. “小说开头部分笔调快乐”“完全相信”错误,小说开头部分笔调其实并不快乐,作者运用反讽手法,语带讽刺;结合“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可知,“他们”对于“我”的工作成就也不是“完全相信”。B. “这与作者情绪的起伏塞畅息息相关”错误,语言上的阻塞和通畅,与“主人公”情绪的起伏寒畅息息相关,小说的主人公不等于作者本人。D.手法不是“排比”,应该是“反复”。8 .情节一波三折(运用“摇摆”艺术)。因了姑娘,“我”空洞的计数生活忽然有了亮色;上级票来检查,生计与爱情充满了矛盾;“我”为生计恪守职责,但依然坚持漏数姑娘;虽有这一疏漏却又意外交上鸿

41、运,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漏数姑娘却交上鸿运,看似出乎意料,但从前文“他们”只重视冰冷数据、公式化机械化的行事风格来看,这一结局又在情理之中。伏笔铺垫,结局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前文交待“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预示着一切都只是“我”的向往,“数马车”的好运有限,或许那将是永远的暗恋,或许还将伴随着更多的痛楚,“我”的创伤依旧。9 .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表现深切的人文关怀。“我”是二战中受过创伤的士兵,小说中展现了“我”那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是小人物的悲欢。小说的主题深刻厚重,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表面上看小说表现了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深层则是对“人变成空洞百分比”的反思,是对德国战后重建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关注。富有理想主义情怀,肩负良心与道义。人物处境堪忧,调子仍相对轻快。“好运”的结尾,体现的更多是对现实的抗争和一种理想情怀,表现了作家坚定的理想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高考现代文阅读阶梯训练1(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照进你心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