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4 文言文二则文言文二则 1.会写“援、射”等 6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 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 么感悟吧!(唤起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 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
2、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弈 (y)秋 弓缴 (zhu)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占戈国时期思想家、 正攵氵台家、 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 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通读课文,感知整体。 1.默读课文,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两个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3.通读课文,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理解深意,背诵课文。 1.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的区别。 (“专心致志”意为一心一意,集中精
4、神,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 认真地去做某件事。“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 2.流畅地背诵课文。 (重点熟读第二句话并理解 “惟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然后理解结论: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 最后连贯在一起进行背诵。 ) 3.生试背。 4.指名背诵。 5.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生,但是,因为每个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产 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6.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最重要的是深刻领 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另一人
5、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态度决定成败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论? 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唤起生对辩论的兴趣) 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 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两个小孩在辩论什么, 到底谁说的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辩 (bin)日 盘盂 (y)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 着
6、重分析指导“辩”,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为日出离人近还是日中离人近辩论无果, 于是问孔子,孔子也不能决断。) 2.通读课文,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另一儿 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是从大小角度看问题,另一儿是从人对阳光的感受看问 题。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 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 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
7、有所不知。 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这也是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的道理所在。) 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 重点指导:(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孰为汝/多知乎? 四、交流探讨,理清结构。 1.第一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的起因。 2.第二层,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 也是主要部分。 3.第三层,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
8、是谁非,这是结果。也就是说,这篇文言 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五、课堂延伸拓展。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 是) 2.同学们,我们来给两个小孩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 技发展的现状吧。 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的感受。 日初出 日中 两小儿辩日 一儿 近 大 远 小 一儿 远 凉 近 热 孔子 不能决也 1.引导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生理解透彻。 2.让生理解文章大意后,复述故事,培养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15 表里的生物表里的
9、生物 1.会写“脆、拦”等 5 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 11 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 “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 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 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 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
10、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 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 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 (xi)子 钵 (b)子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 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 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
11、声音呢?) 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 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 216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 “美 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 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 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
12、 然后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 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点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一段 幼稚可笑的经历。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认知下,到发现手表发 声和谐的好奇,再到推测表里有生物,最后到作者懂得其中道理,不说“有一个小 蝎子在表里”为止。)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强烈好奇心以及 想探究事物本质的煎熬。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表里的生物。 二、品读课
13、文,分析人物。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父亲,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 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点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 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 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
14、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 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声音,想伸手摸一摸表。父亲却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 “我”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些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渴求知识、求知欲强) 三、深入学习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 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整段表现了“我”弄清事情缘由之后的满足和愉 悦。) 2.我想,大
15、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 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3.课文中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 在表里。慢慢长大了,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不说了。) 四、拓展延伸。 1.童年的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重点在好奇心的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上。) 2.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引号,说说它的作用。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作用: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
16、特殊含义需 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等。) 3.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童年时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4.作业: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提示:注意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 表里的生物认知好奇 猜测证实思考 观察 探索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生搜集关于生物声音的相关情况,进而激发生学习 的兴趣,增强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重视生自读自悟,引导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 方法,同时重视联系实际,激发生的回忆,提高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16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17、号之后 1.会写“诞、澡”等 11 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 28 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 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生对真理 这个话题的兴趣)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 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
18、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的道理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 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 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 (dn)生 锲 (qi)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 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 1 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19、问号之后。) 2.学习第 2 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 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 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能 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 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20、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 的启发。 (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 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 真理。) 四、交流探讨,见微知著。 三个事例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默读课文,找到并勾画出来。推此说 说你有什么想法。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 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2.我发现,他们都是从生活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见微知 著)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然
21、后怎样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 这个论点的。这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提出论点: “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 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 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 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 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
22、“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个人都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并且都抓.住问题不放,锲而不舍,追根寻底, 最终发现真理。)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 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紧紧抓.住 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 精神得出了真理。) 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 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美国东
23、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 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经过研究, 最终魏格纳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3.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 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 (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个事例都是按照 “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叙述的。) 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24、 (开头第 1 自然段直接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结尾引用华罗 庚教授的话:“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呼应开头,起到 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 清楚吗?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 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 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知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 动。) 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
25、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珠转动 日常生活 发现问题 教学时,重视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重视联系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真理。 1717 * * 150 150 年后年后, ,我们这样上学我们这样上学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 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26、唤起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 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 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 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 (xi) 憎恶 (w)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 厌恶) 失望(希望 绝望) 鄙夷(崇拜 鄙视) 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
27、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 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对 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 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完成表格。 现 在 未 来 学习地点 专门的学校 家里 授课老师 真人 机器人 学习模式 学习同样的课程,一起学 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教,根 据生情况调整进度 学习氛围 和谐、开心、有趣 讨厌、让人憎恶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
28、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 的挫败感。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 “幻想” 和 “现 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 考的线索。)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或者和一群小 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别,经过认证后“唰”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等 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
29、.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150 年后,我们这样上学 一本真正的书 皱皱巴巴 全神贯注 鄙夷不屑 讨厌憎恶 真人老师 机器人老师 结尾点题 1.文章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 孤独;因为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 相帮助”“互相讨论”,以至于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孩子需要同伴,需要交流。 2.文章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孩子 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深刻流露出作
30、者对科技 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辩论辩论 1.学习辩论的特点,掌握辩论的技巧。 2.引导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生的思辨水平。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生的自信心。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辩论的相 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1.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的 口才,他曾在江
31、东“舌占戈群儒”,一举促成了孙刘联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 赏“诸葛亮舌占戈群儒”。 2.观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占戈群儒”的片段,在看的过程中,请同 学们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观察视频中诸葛亮的表现,对诸葛亮的语言、说话 内容做分析,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占戈群儒”。 3.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辩论的 特点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高超的语言技巧、各个击破、先守后攻)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阅读课文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辩论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
32、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甚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 行都是不道德的。只有遵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 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条理清晰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形象美。美好的公众形象。 具体表现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庄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不骄不 躁;失势不馁,屡败屡占戈。 (二)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己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用事实说话。 4.最后要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三)辩论前的准备。 1.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
33、诘难与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 性。 2.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 3.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提高辩论的水平? 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把握开局主动。 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 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 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 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 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占戈斗
34、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 抓.住对手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 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音量中,尝试判 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 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 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辩论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 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本组辩论题目,与其他同一题目的小组进行辩论练 习。 要求:辩论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 求达到最佳效果。 结
35、语: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 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 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 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 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 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 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辩论 道德原则 明确观点 本次口语交际,不仅培养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辩证思维 能力、逻辑
36、思维能力。 习作习作 插上科学的翅膀插上科学的翅膀 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 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150 年后,我们这样上学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吗?(科幻类) 2. 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 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 生。)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因为历史那 部分内
37、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 4.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 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生 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 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 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 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 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 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 1.各位小科学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写。(生自由 讨论) 2.汇报
38、讨论成果。 (1)引导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 (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蓝图如此美好、 如此神奇,那么,要怎样把这些美 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探 讨。) (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生想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典型事例可 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想象 的特点。) 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 1.整理思路: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奇在哪里。生先把 思路整理出来。 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起来。 (1)特点(生归纳): 科学:指发现、
39、 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 化了的知识。 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是飞行时提供 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掣的意思。 (2)事例(生思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 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 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个详写,两个略写。 4.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 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点,语言通
40、顺流畅,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事例来描写未来某 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未 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领域 神奇大胆想象 详略得当 1.通过这次习作,让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缺少 想象力,缺少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引导生注意词句积累和开发生的想象力方面不 够重视,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
41、富多彩。 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五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或者及时查 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阐述出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 4 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 4 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 的?你用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42、,让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要边读边思考,阅读完后可以写写心 得体会,和平时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 于一知半解的问题要查资料,确保准确。 4.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多读名著。 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并写下心得。 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现 问题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 火 生齐读
43、后思考: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句子的主 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发明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探讨、解决问 题中得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 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 流、品味,说说这些语
44、句的主要意思。 5.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展示楷书和行书各一张,生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别,再读一读展示 的相应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区别。生交流。 (发现: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互相牵连,所以,楷书 写起来相对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 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生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交流。 3.展示赵孟 楷书三门记。 (1)生对比认识其楷书内容; (2)生自由讨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
45、“日积月累”。 1.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变”“通”的读音。 2.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 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不受阻塞,才能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句子出自礼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 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 比蓝草更深。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 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 教师简单介绍出处及作品
46、情况。 )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生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多练多思考,同 时积累了有关变通的名言警句。 同学们要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 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生习得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但要想在实际阅读中做 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还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
47、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 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 “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 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 (二) 接地气, 满足一线需要, 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提倡全民阅读, 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教读” 、 “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