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687010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十九讲第十九讲 语气词语气词 语气词作为虚词,既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的作用就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提顿、陈述、委婉、祈使、疑问、感叹等。 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句尾语气词从古到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另外将词头、词尾也在此介绍一下。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最常见的句首和句中语气词有“夫”、“唯”、“其”三个词,“也”字也可以作句中语气词用。现代汉语没有句首语气词,一般无法直接对译。 1、夫、夫 (1)“夫夫”(f)字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字用于句

2、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变成纯粹的语气词的。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例如: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 (2)“且夫且夫”“”“故夫故夫”“”“若夫若夫”“”“今夫今夫”也也是表示要发议论。是表示要发议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故夫知效(尽力 )一官,行(品行)比(合)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信 )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若夫乘天

3、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2、其、其 语气词语气词“其其”字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揣测、祈使、反问等语气。字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揣测、祈使、反问等语气。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其还也。其是之谓乎? 君其问诸水滨。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其谁曰不然?3、惟(唯、维)、惟(唯、维) “惟”字用作句首、句中语气词时,也可以写作“维”、“唯”。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1)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主语或或年月日

4、年月日,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例如:,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例如:惟辟(国君)作福,惟辟作威。(书经洪范)唯赤则非邦也与?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三祀(年),王访于箕子。(书经洪范) 这种用法多见于书经和诗经,后代只是在仿古时才用。 (2)“唯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表示希望示希望。例如:。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唯荆卿留意焉。 (战国策燕策) 这种语气一般都写作“唯”,不写作“维”,写作“惟”的也比较少。 (3)“惟惟”字用作字用作句中句中语气词,主要起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引出谓语,加强肯定语气加强肯定语气的作

5、用,的作用,在书经和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 蚩尤惟始作乱。(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厥土惟白壤。(书经禹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例一是叙述句,例二是描写句,例三例四是判断句,用“惟”字都是用来引出谓语,加强肯定的语气。后代只在有意模仿上古文风时才偶尔一用。 4也也 语气词语气词“也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肯定的语气;但有时也用于;但有时也用于句中,表停顿句中,表停顿,使语气,使语气舒缓。舒缓。例如: 师也过,商也不及。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

6、患寡而患不均。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上古汉语的句首、句中语气词还有“系”、“伊”、“思”等,秦汉以后一般不再使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句尾语气词二、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与(欤)”、“哉”等。 1、“也也” (1)“也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字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判断。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制,岩邑也。 虢,虞之表也。 而母,婢也。 (2)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

7、示深信不疑,也用用“也也”字煞句。字煞句。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也”字有时用在分句或短语之后,表顿宕,舒缓语气。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公而告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矣矣 “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

8、一般情况下,“矣”字的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或将要发生的事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表示一种已然或将然的肯定语气。 例如: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呜) 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勾践减吴) 吾属今(将)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3、乎、乎 (1)疑问语气词)疑问语气词“乎乎”字,一般是表示纯粹的字,一般是表示纯粹的疑问疑问。如:。如: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战国策齐策)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2)还可以用在感叹句的句尾表)还可以用在感叹句的句尾表感

9、叹感叹语气。例如:语气。例如: 善哉,技盖至此乎! (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 (史记秦始皇本纪) (3)“乎乎”字跟字跟“其其”、“无乃无乃”(恐怕恐怕)、“得无得无”(该不会)(该不会)等词相呼应,表示一种等词相呼应,表示一种猜测猜测或或委婉委婉语气,等于现代的语气,等于现代的“吧吧”字。字。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 (荀子儒效) 4、“与(欤)与(欤)”和和“邪(耶)邪(耶)” (1)表)表疑问疑问的句尾语气词,除的句尾语气词,除“乎乎”以外,常见以外,

10、常见的还有的还有“与与(欤欤)”和和“邪邪(耶耶)”。“与”、“邪”的语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书如论语、孟子只用“与”,不用“邪”,而庄子则是用“邪”的次数大大超过用“与”的次数。这两个字古音很相近,它们的分别大约只是方言不同的关系。如: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郎必曰:“天下之利也。” (墨子兼爱下) 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子何为者邪? (庄子外物) (2)“与与”和和“乎乎”的分别主要是在表疑问的分别主要是在表疑问的同时,含有的同时,含有揣度揣度语气。语气。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子贡问:“师(子张

11、)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胜)与?”子曰:“过犹不及。” 5、哉、哉 “哉哉”字所表示的语气比较单纯,它的基本作用字所表示的语气比较单纯,它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是表示感叹感叹,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另一作用是,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另一作用是表示表示反问反问。 管仲之器小哉! (论语八佾)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快哉此风! (宋玉风赋) 大哉!尧之为君! (孟子许行)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6、句末语气词的连用、句末语气词的连用 表达一般的感情, 可以选择不

12、用或单用语气词的方式; 表达强烈的感情, 则可以选择语气词连用的方式。 “己(停止 )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 妈, 您的白头发又多了! 妈, 您的白头发又多了啊! 通过语气词连用可以增强语势、加重语气, 加大情绪表现力度, 达到反映主体内心世界的目的。 现代汉语里的句末单音节语气词“的、了、吗、呢、吧、啊”等在口语里是经常连用如: “那他一定是无药可救的了”、 “我是半夜里来的呀!” “你老婆那脾气可真够你受的啊!”等。 古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也可以连用。 (1)最常见的是)最常见的是“乎乎”“”“哉哉”放在其它语气词后放在其它

13、语气词后面。面。例如: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战国策齐策六) “乎乎”和和“哉哉”也常连用,也常连用,“哉哉”只能放在只能放在“乎乎”的后面。的后面。例如: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左传僖公二十年)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后是“乎”的句子重点在询问,最后是“哉”的句子重点在感叹或反问。 (2)除)除“乎乎”、“哉哉”外,外,“矣矣”、“已已”、“与与”、“邪邪”、“夫夫”等也可以放在其它

14、语气词等也可以放在其它语气词的后面。的后面。例如: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 (荀子议兵)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唯求则非邦也与?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此是命矣夫!(赵壹刺世疾邪赋) (3)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连起来用,最常见的是)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连起来用,最常见的是“哉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例如: 吾罪也乎哉!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论语阳货) 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

15、4)也有少数句首、句中语气词连用现象。如:)也有少数句首、句中语气词连用现象。如: 呜呼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夫惟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夫惟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惟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孝弟也者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三、词头,词尾三、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有些虚字,古人一般把它叫作“发语词”或“发声词”,现代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作“语首助词”、“语中助词”,有的语法著作则把它叫作“词头”、“词尾”。 如王力就认为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一般没有词汇意义,只是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这些虚字的情

16、况很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以肯定的词头主要是一个“有”字,可以肯定的词尾是“然”、“如”、“尔”、“若”。还有“其”、“言”、“于”、“薄”四字(在诗经中用例很多,散文中却很少看到)也被看作词头,暂难作出定论。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1有有 (1)“有有”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族名。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经召诰) 禹攻有扈(部落名 )。(庄子人间世)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朝代名词前面加“有”,一直沿用到后代,如“有唐”、“有明”等。 (2)“有有”又

17、用于某些普通名词前面。例如:又用于某些普通名词前面。例如: 予欲左右有民。 (书经阜陶谟) 豺虎不食,投畀(b给)有北(北方大漠);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昊天) 。(诗经小雅巷伯) (3)还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例如:)还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例如: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2其其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例如: 既见君子,云何(为何 )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ng,雪盛的样子)。(诗经邶风北风) 3言,于,薄言,于,薄 “言”、“于”、“薄”用作词头时性质相同,都只能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18、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经召南草虫)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污(w ):洗去污垢。私:内衣) 4然,如,尔,若然,如,尔,若 “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此外还有“焉焉”、“乎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如”、“尔”、“若”可以认为是“然”的变形。下面各举一例: 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形容词后面加上这些词尾,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一般都可以解释为“地” 、“的样子”(古人解释为“貌”) ,有时则可不译。 如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如果用作状语,一般情况可以译为“地”,如“杂然”可译为“纷纷地”,“率尔”可译为“不假思索地”,但有时就不能这样译,如“潸焉”是“流泪的样子”,就不能译为“流泪地”。至于用作谓语(如“天下晏如也”,“其叶沃若”),自然就更不能译成“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代汉语PPT课件:第十九讲-语气词.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