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大部分: 总论(社会学、社会、文化) 静态社会分析(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性别、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设置、社会阶层、社区) 动态社会分析(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保障)几个问题: 你对社会学了解多少? 谈谈你对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的了解。 你关心什么社会话题? 文秘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学?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考文献(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出版社阎明社会学在中国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什么是社会学 教材的观点(郑杭生):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
2、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的内涵主要有三点: 第一,“条件与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良性”的经常需要从研究“恶性”的入手,就像研究人体的正常结构往往需要从研究病人一样。“自杀”研究、犯罪问题研究等。 第二,综合性 第三,具体社会科学(一)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孙本文(9种):社会现象、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人类文化、社会进步、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间的关系、社会行为的科学。 美国教科书(8种):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群体结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二)90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代表性人物:严复、 费孝通、郑杭生、 孙本文、龙冠海等(三
3、)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 这么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 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2、侧重以个人及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韦伯,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3、以上两者之外的观点 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那个东西。就是说,社会学是一个研究范围,是一个剩余社会科学的成长基地。现在的社会学“只是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了”。因此,“讥笑社会学的朋友曾为它造下了个剩余科学的绰号。政治学、经济学既已独立,留在社会学领域的只剩下了些不太
4、受人问津的、虽则并非不重要的社会制度,好像包括家庭婚姻、教育等生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等等”。“这样它还是守不住这老家的,没有长成的还是会长成的。在最近十多年来,这剩余领域又开始分化了”。 社会学是“人人都懂,人人都能发表一通议论的浅薄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文现象好比尘埃,新闻学管辖的范围是尘埃炸起的那一刹那,历史学管辖的范围是尘埃落定之后,而社会学所管辖的范围就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尘埃炸起但并未落定之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三个层次:第一,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也
5、即作为社会学与哲学联结点的社会哲学层次;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综合性具体科学的社会学层次;第三,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内容的层次。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两个层次:社会学一般理论与方法。涉及的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等。社会学的应用或应用社会学。涉及的课程目前有70 多门,国内比较成熟的学科有: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
6、学、军事社会学、生态社会学、性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等。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统计,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为110多个。社会学简史 基本问题: 第一:作为学科的社会学的历史只有160多年,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二,西方社会学的几个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韦伯、帕森斯、默顿等 第三、西方社会学的两大传统: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 第四,西方社会学的学术中心的变化:从欧洲到美国社会学在中国 1、传入与发展 两条线索:西方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共产党内 重点成果:毛泽东农村调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 在中国的社会学史上,严复是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第一
7、人。他所用的”群学“译名和”社会学“原名毕竟稍有所异,正式使用确切意义上的中文”社会学“三字,并系统的译介西方社会学理论专著者,学术界一般认为始自章太炎,他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被认炎是国人始用”社会学“正式译名翻译出版的外国社会学菱的第一部,严复所译斯宾塞著群学肄言虽早于张氏,但直到1903年才出版。 1912年厦门大学建立历史社会学系,由徐声金任系主任。继此以后的燕京、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都相继开设了社会学系,据孙本文先生统计,至1930年中国社会学社成立,各大学设立独立的社会学系有11所,与历史学第合设者2所,与政治系合设者2所,与人类学系合设者1所,共16所
8、。 早期的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翻译和引进,即理论社会学研究; 对中国本土社会的调查与研究,如李景汉定县社会调查,费孝通江村经济以及其他地区的农村调查; 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造,其中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主要从事中国乡村建设学派最为有影响力。 2、人为的“消失”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中国高校有社会学系20个,另有与社会学相关的家政系5个。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只保留中山大学及云南大学生的两个社会学系,其他的社会学系及相关系都被取消。1953年,教育部对高校院系作了进一步调整,在这次调整中,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也被列入别的专业。至此,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高等学校中
9、就被完全停止。 1957年6月,反右运动突然降临,有关恢复与重建社会学的意见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阴谋的一部分而受到批判,不少原社会学者被打成右派遭受迫害,学术问题与政治界限被混淆,至此以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在中国大地上销声匿迹了。 3、恢复与重建 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在这篇著名的讲话中他明确提出“社会学等学科要赶快补课”的口号,社会学在中国迎来第二个春天。1840年4月,原复旦大学分校将政治系改为社会学系,这是我们恢复与重建社会学以来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社会学最适合以经世致用为追求的人学习 社会学也最适合大学生学
10、习,(文理科普遍适用) 社会学,学社会,学会社(团结) 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告诉你: 社会是什么 社会为什么是这样 社会将向哪里发展 “故学问之事,以群学为要归。唯群故学问之事,以群学为要归。唯群学明而知治乱盛衰之故,而能有修齐治学明而知治乱盛衰之故,而能有修齐治平之功。平之功。”严复严复 社会学的”想象力: “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强烈意识,超越个人的狭隘视为视界,了解社会、历史和他人,从而最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前提”米尔斯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 为社会
11、的各类组织者和管理者提供帮助 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生活的参考和启发 社会学的方法是每一个试图从现实生活而不是书本认训社会的人的基本方法 ”社会学是一个动词“ ”社会学不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它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去做的东西。我们对个人主义模型的过于依赖及对社会力量的低估,代表了对自由图景的错误认识。社会学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大学课堂里,也不应该局限于专业人士。可以说现在我们人人都是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邀请复习思考题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
12、型是何关系?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 一、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一)关于社会要求的研究 孙本文:A、消极限制的要素:地理的要素(气候和地形)、生物的要素(人口数量和品质)B、积极活动的要素:心理的要素(社会态度)、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研究 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储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社会的需要。社会某一部分的运转需要其它部门的配合。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 2、生态环境条件 3、经济条件 4、政治条件 5、文化与心理条件 我国的特
13、殊情况: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 (一)含义: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二)分类 1、自然秩序和人工秩序 2、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 3、显机制、潜机制 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独立 (二)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 1、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 3、动作过程与手段 (三)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第三章 社会 参考文献: (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 (美)加尔布雷斯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译林出版社2000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一、社会的概念 1、语源学上的社会 “社”:与祭祀有关。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立社”、“社事”、“社戏”。 “会”:集会、聚会、会党。“拳会”、“青苗会”、“香会”、“互助会”。 社与会,是早期人类为满足自己最重要的两项需求而发明的存在形式:祭祀(对神)和合作(对人)。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现在人们使用的社会概念与其原初意思已经相去甚远。那么,是指什么呢?“社会调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社会很复杂”?为什么把参加工作叫“走向社会”? 2、社会学家对
15、社会的看法 一个被抽象出来的概念; 独立于个人、超越个人的一种客观实体; 无数人的集合; 由交往引起的关系网络; 具体的有交往关系、占有共同地域、享有共同文化的人群。 与“社区”相对应(滕尼斯)。 3、本教材的定义 “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定义社会和定义生命一样难以做到。首先我们与社会的距离太近了,以至于我们迷失在一堆令人困惑的复杂细节之中而见不到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而且,身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无法看到社会的全貌。最后,没有一条分水岭或一个点可以表明非生命向生命,或者非社会向社会的转化。” 德鲁克二、社会的
16、特点 1、由人群组成 2、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4、内部存在着精神的和心理的联系 5、有一套文化系统 6、是一个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体 德鲁克认为: “除非一个社会可以给予其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功能,而且这个社会的决定性权力是合法的权力,那么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之为功能性社会。” 也就是说,社会不仅是由人组成的,而且所有的人都是被赋予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的,不是乌合之众。 “世界真小”原理(世界上任何两个彼此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熟人最多不超过6个人)。 “150法则”(公认的可以进行实际社会交往的人群的最大规模) 社会与自然界 相 同 不 同 整体性 文化 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
17、离不开自然 主动性三、社会的基本关系 1、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 2、静态与动态 3、初级与次级 4、血缘、地缘和业缘四、社会结构 结构的概念 社会结构:社会体系中各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早使用“社会结构”概念的是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就是结构的分化。 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1、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 3、社会群体 4、社会制度五、人类社会的基本类型 1、狩猎采集社会 2、畜牧社会 3、园艺社会(初民社会) 4、农业社会 5、工业社会 滕尼斯:community and society 社区与社会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最重要、最常见的区分: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前
18、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社会结构简单复杂社会地位先赋自致社会控制非正式正式价值观念传统、宗教未来、世俗文化普遍性个性技术简单、人力复杂、机器社会变迁缓慢迅速社会规范特殊性普遍性六、社会的功能 1、对社会成员的功能 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 2、维持自身的发展 维持秩序;自我更新; 3、影响自然界的变化 破坏或者积极的改变。 第四章 文 化 参考文献: 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李河:文化是一个故
19、事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1、文化的含义 “我们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 “凡经人耕耘过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性 超生理性(习得性) 社会性(共享性) 复合性 象征性 传递性 整合性 文化的象征性 鱼翅宴 最近国内流行“鱼翅宴”,一桌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鱼类专家王存信教授说:“鱼翅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高级营养,其营养价值跟鱼冻和肉冻差不多。” 类似的还有:燕窝、冬虫夏草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打上了人的烙印的东西。
20、 非物质文化又叫精神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2003年年1010月月1717日通过日通过的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中的定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
21、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包括:a.a.口头传统和表述;口头传统和表述;b.b.表演艺术;表演艺术;c.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和实践;e.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共37项) 006白蛇传传说白蛇传传说民间文学
22、民间文学007梁祝传说梁祝传说民间文学民间文学009董董永传说永传说民间文学民间文学022吴歌吴歌民间文学民间文学071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民间音民间音乐乐072海州五大宫调海州五大宫调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099苏州玄妙观道教音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乐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145昆曲昆曲传统戏剧传统戏剧199苏剧苏剧传统戏剧传统戏剧200扬剧扬剧传统戏剧传统戏剧237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曲曲 艺艺238扬州评话扬州评话曲曲 艺艺261扬州清曲扬州清曲曲曲 艺艺302桃花坞木桃花坞木版年画版年画民间美术民间美术315剪纸(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剪纸(蔚县剪纸、丰宁满族
23、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民间美术民间美术317苏苏绣绣民间美术民间美术327扬州玉雕扬州玉雕民间美术民间美术346泥塑(天津泥人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民间美术民间美术351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63南京云锦木机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花手工织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364宋锦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65苏州缂丝织
24、造技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74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统手工传统手工技艺技艺37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82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86南京金箔锻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95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传统手工技艺技艺402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12镇江恒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顺香醋酿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28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传统传统手工技艺手工技艺429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陵刻经
25、印刷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31制制扇技艺扇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3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传统手工技艺技艺438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拉萨风筝)拉萨风筝)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98秦淮灯会秦淮灯会民民 俗俗511苏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民 俗俗 2、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 观念文化:精神、意识、心理状态的文化。 制度文化:规范、习惯、模式状态的文化。 二者的区分是微妙的:制度离不开观念,但观念不一定变成制度。 物质文化 观念文化 制度文化建筑;服饰;食品;乐器;武器;餐具;法器;
26、电器;交通工具;书籍;书写工具;生产工具;装饰品;价值观;各种知识和技术;态度;情感;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正式的规范;按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群体形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婚姻制度;) 3、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为社会上大多数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特有的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是大文化和小文化的互相转化关系。 中国的“主文化” 注重家庭 强调集体 尊重老人、长者和领导 为人含蓄 重视“面子” 厚葬和重视纪念死者 两性禁忌较多 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文化 职业文化 地域文化 性别文化 年龄文化 阶层文化 社区文化 组织文化 初级群体文化 亚文
27、化的作用 亚文化是社会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的源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内容;是社会秩序最普遍的维护手段;是社会成员最需要和最喜欢的精神食粮。 在一定条件下,亚文化对社会具有分裂和侵蚀作用,特别是当亚文化与主文化产生对立的时候。 4、主文化与反文化 反文化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落后的文化。 反文化一般是亚文化,但也可能发展为主文化。三、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1、文化的产生 生物性的适应 自然选择 行为模式 学习 知识、规范 语言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任何文化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体之间提供交流手段,所有文化通过某种形式的语言做到了这一点。语言是人类最独特的一种财
28、富。”它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反过来创造着文化。正是由于语言的使用,人类才有了文化并且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 2、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 文化丛。 文化模式。 3、文化的传播 如同自然界植物的种子四散传播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是一个不断的传播过程。人类学家林顿说;任何一种文化的90%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借用得到说明。传播是以借用的方式实现的。 “西方文化就是建立在商品、服务和理念的国际交易基础上的。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西方文化的哲学传统我们继承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源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和语言来自欧洲。” 泰勒创造性破坏 4、边际文化 指离文化中心较远地带的文化,或者是两种文化交
29、界地带的文化。其特点是过渡、兼容、多样性。 5、文化震撼(文化震惊)四、文化变迁 1、自然变迁 2、强制变迁五、文化的社会功能 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2、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3、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基础 4、文化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99 黄复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辽宁出版社1986 德拉梅特性别角色与学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胡杰容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述评青年研究2000。12 童育英转型期城乡儿童社会化比较青年研究2001。4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含义 自然人 社会人 一个烦琐但全面的定义: 社会
30、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上述定义是对关于社会化的多种定义的一个综合:社会化既是个体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延续的过程;社会化既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完善的过程;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的过程,也是个人影响社会的过程;社会化既指未成年人的成年过程,也包括人的一生。 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儿童社会化的标准是:至少有一个朋友并且至少保持6个月以上;
31、在看不到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别人;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不良后果但未被别人发现的时候能主动认错;别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原谅并且不告状;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能够分享他人的幸福和高兴。以上标准,6岁以下至少应达到一条;712岁至少应达到两条;1318岁至少应达到三条,才称得上社会人。 中国古代的成人标准: 1、年龄:20岁; 2、生理上的成熟; 3、掌握一定的农业劳动技能; 4、心智的成熟; 5、对伦理和社会生活准则的自觉认同 中国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成年礼。比如:基诺族青少年长到15岁左右,就要举行成年礼,以取得正式村庄成员的资格。他们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将
32、当事人“劫持”到祭祖场所举行仪式,长老领颂史诗。发给当事人两包祭肉。父母赠以全套的生产工具和衣饰。从此即可穿成人衣服,有权利恋爱。 社会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哪里哪里! 2、社会化的内容 角色扮演 生活技能 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 中国人的社会化内容举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不登高,不临深。”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敏于事而慎于言。”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社会化的
33、功能 从社会角度的分析 社会延续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 从个人角度的分析 参与社会生活; 适应社会变迁。 4、社会化的类型 初始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二、社会化的条件 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三、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化的主体?真正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社会文化。 社会化的动力? 社会化的途径,指人在哪里接受社会化的。 1、家庭 (1)家庭在社会化中的特殊性 奠基性 情感性 持续性 (2)家庭的社会化方式 父母的有意识教育 父母的无意识教育 家庭结构 家庭活动(经济、宗教、文化等)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家庭之间的交往 2、学校 专业化 正式性
34、全面性 陶行知与他的导师杜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他一生的教育实践,深受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导师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影响。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最初来源,也给了他毕生的影响。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功能: 学习和尝试扮演社会角色; 学习和认同社会规范; 学习与他人的社会交往; 学习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知识。 4、工作单位 职业亚文化的影响 单位亚文化的影响 5、大众传媒 电视 书籍 报刊 广播 网络四、社会化的机制 1、社会教化 2、个体内化: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3、社会 个体五、关于社会化问题的几种理论 1、库利的“
35、镜中我”理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3、弗罗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5、生命历程理论六、值得研究的若干社会化问题 当代中国家庭的变迁(主要是结构和功能)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依赖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从社会化角度剖析当代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化角度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继续社会化问题 七、作业 回顾一下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家庭、伙伴、老师对你的个性形成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有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象已经离开了人世,正站在天堂
36、的法官面前。 一个声音问到:“你是谁?” “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答到。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教师。” “我没有问你的职业,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基督徒。” “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 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了。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问题。不知过了多久,妇人醒了过来。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谁的答案。她能找到吗? 课堂作业: 请同学们仿照那位妇人,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围绕“我是谁”写下10个词。比如:我是一名大学生。注意不要写形态或性质描写一类的词:如我是一个勇敢的人。 人生
37、大舞台 舞台小人生 正式的定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角色首先是一套行为模式; 2、模式背后是一套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3、规范背后是相应的地位。 角色集 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 每个人都是一个角色集。二、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注意:先赋角色不等于生物性角色。 先赋角色的变化及其社会后果。 2、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前者多见于社会组织,后者多见于初级社会群体。 3、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4、功利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三、社
38、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的确定 2、“道具与行头” 3、角色间的配合 4、角色的转换四、角色扮演中的常见问题 1、角色不清 2、角色冲突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作业题: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扮演好社会角色,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变化,但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又推崇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反对“变色龙”式的人物,试问:它们是矛盾的吗?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吗?如何解决?第七章 社会互动 参考文献 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 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8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花城出版社
39、1986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1、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也就是社会交往。 2、社会互动的特点 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 相互依赖 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以“定义”为前提 可以发生在不同空间 互动存在一定的模式 3、社会互动的功能 互动是社会形成和存在的基础 互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互动造就人类精神文明 互动是个体社会化的条件 互动是个人的基本需求 互动促进人的潜力开发二、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 A B A B A B A B A A
40、B B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向度 深度 广度 频度三、社会互动的类型 1、对称性社会互动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强制 (5)顺从与顺应社会生活大多数的冲突源于误解 误解 真正 的不一致 2、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暗示 模仿 感染四、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图画、手势、表情、姿态等等都是符号,服饰、建筑、工具、食物、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常常是符号。 社会互动是根据人们对符号的理解而进行的。 (1)符号在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本质上是符号的互动。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互动
41、要以对意义的解读为前提。 (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对意义的解读要结合特定的背景和情境。 (4)对意义的解读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实现。 (5)互动中自我的呈现是通过“镜中我”设计和调整的。 “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托马斯) “情人眼里出西施”;而且以对待西施的态度对待“东施”,最终东施也能变成西施。 我们所说的客体不过是我们经验的产物。我们所体验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想象的世界。当然,对于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对所遇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正是因为有相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人们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动就是解释性行动
42、。 布鲁默 一声“咳嗽”的符号意义: 这里有人! 小心! 你该停止了。 我知道了。 我身体不好或有病。 可笑! 2、角色理论 任何互动都是角色的互动,社会互动就是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离不开互动。 3、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不仅发生在市场关系中,也广泛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饪技巧。”(布劳)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命题: 成功命题:个人的某中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回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价值
43、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边际效益递减) 攻击与赞同命题: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报酬时,将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出现攻击性行为;反之,当得到甚至超过期待的报酬时,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理性命题: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该行动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比如冒险)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交换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交往(而不是所有的交往都是交换),即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他人停止了回报,则交换终止。而那些
44、不期待回报的交往则不属于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暴力胁迫下的交换不是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中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 交换手社会规范制约,影响交换的基本社会规范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价值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的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4、社会冲突论 功能冲突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对社会是有益的。 物质性冲突: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引起的冲突;非物质性冲突:源于价值观念和信仰不一致的冲突。 由于表面问题发生的冲突可以成为维护结构的工具,
45、而围绕核心价值的冲突则可能危害社会群体。 冲突的社会功能: 外部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加强群体内部的整合。 外部冲突有助于群体发展、壮大和坚强。 内部冲突可重新导致团结和平衡。 内部冲突具有安全阀作用。 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都有促进社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的作用。五、集合行为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相互依赖。 对集体行为的解释: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 模仿理论 感染理论 紧急规范理论 匿名理论 控制转让理论第八章 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
46、1、社会群体及其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不是一般的人群,乌合之众不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实体群体,而不是统计群体或抽象群体。“民工群体”、“弱势群体”都不是社会群体。 2、社会群体的存在基础 从个人角度看,“群居共生”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生不能无群”。 从社会角度看,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没有群体便没有社会。 个人离不开群体,但又经常盼望从群体中解脱出来(“家庭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被群体所接纳和认可是人的永恒追求,但比它更永恒的是人对自由的追求。 社会少不了群体,正是因为群体
47、的存在社会才得以形成秩序和发展的动力,但也正式因为群体的存在,社会的秩序不断被打乱,社会的进步不断被延缓。 3、群体的类型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情缘群体、趣缘群体 4、群体构成要素 群体成员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领袖 群体规范 群体意识 5、群体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初级社会群体 1、初级社会群体概念的提出 库利 米尔斯的“小群体社会学”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成员有限 面对面的互动 开放性角色 交往具有感情色彩 成员难以相互替代 非正式的控制手段 整合程度较高 3、初级社会群体
48、功能 (1)正功能 承担社会化任务 满足人的感情需要 帮助个人解决困难 维护社会秩序 (2)负功能 抑制个人发展 干扰正式组织的运行,导致组织分裂 4、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结构走向松散 功能走向退化 数量日益减少 积极意义: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个人自由;促进现代社会整合。 消极意义:个人情感满足出现困难;老人缺乏温暖;社会控制出现问题。 思考题 在中国,打麻将是一种最传统、最普遍的民间娱乐活动,堪称国粹。请分析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三、家庭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潘允康家庭社会学)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直接面对面的互动
49、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首属群体。”(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 家庭:“实体婚姻(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孩子+生活共同体”(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 特点: 群体而非个体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依据 血缘关系是另一个依据 家庭可以是婚姻血缘关系的合理延伸 领养关系也是家庭关系 家庭一般应以共同生活为条件 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夫妻+未婚子女) 主干家庭(父母+一对已婚子女) 联合家庭(父母+多对已婚子女) 其他 3、人类家庭的演变 杂乱性交(一切男子属于一切女子,一切女子属于一切男子) 血婚制家庭(按辈份通婚,排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关系) 伙婚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族外通婚,排除兄弟姐妹之间的
50、性关系) 偶婚制家庭(从群婚向个体婚的过渡形式) 一夫一妻制家庭 4、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 生育功能 性生活的功能 抚养和赡养的功能 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宗教的功能 政治功能 作业题: 请根据你的观察,从以上9个方面逐一阐述当代中国家庭功能的变化。四、朋友 1、朋友群体的特点 以感情和志趣为纽带 持久的互动 交往松散 群体的开放性 职业或家庭生活中的互助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群体的朋友和作为个体的朋友的区别。有的朋友是一个“圈”,即“圈”内成员彼此是朋友,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的社会群体,具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一致行动能力;而有的朋友是单线联系,仅限于两两关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