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75895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脑功能紊乱的病生理基础(一)缺氧引起的中枢变化1、脑耐受缺氧的病生理特点 人脑占体重的2.2%,脑血流占心输出量的15%,脑氧耗量占全身氧耗的23%;脑所需能量的8595%来自葡萄糖的氧化,脑内的氧、糖原、ATP的储备很少,脑循环中断10秒钟后,储备的氧便耗尽,中断2分钟内糖便耗尽;体温37时停循环3分钟、30停循环8分钟可产生脑损害,大脑皮质缺氧的耐受性差。1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2、缺氧导致的脑损伤类型 1)局限性损伤 损伤范围限于局部的神经元细胞,而不影响胶质细胞和血管。2)广泛性损伤 神经元的损伤更为广泛和严重,呈片状坏死,并涉及胶质细胞和血管。缺氧的时间长短决定了脑损

2、害的程度和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轻重。2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脑水肿(1)血管性脑水肿 主要见于脑栓塞、脑出血,发病机制在于脑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液体进入细胞间隙增多。(2)细胞毒性脑水肿 特点是所有脑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内液含量都增多,从而引起细胞肿胀,主要原因是脑缺氧时脑组织的ATP形成减少,细胞膜钠泵功能受损,细胞内渗透压上升,细胞外液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水肿。(3)由于脑肿胀而颅腔又不能扩张,临床上常有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患者可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表现,甚至可有昏迷和脑疝引起的症状,如呼吸心跳骤停。3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缺

3、氧引起脑损伤的机制1)能量代谢机制 缺血缺氧时,随着脑的能量储备耗竭,ATP含量减少,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丙酮酸分解代谢受阻,脑的合成代谢受抑制,导致脑细胞的变性、坏死。2)自由基生成机制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自由基与细胞膜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造成脑的再灌注损伤。3)离子内稳态失衡机制 由于缺氧,ATP泵衰竭,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失活,膜的通透性增加,引起脑细胞水肿,细胞内超钙负荷,导致更严重的自由基反应。4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4)酸中毒机制 缺氧的早期,机体通过无氧代谢补充ATP的不足,产生大量乳酸,细胞pH下降;严重的酸中毒可以抑制氧

4、化酶的活性,ATP合成进一步减少,脑的能量更加缺乏。5)兴奋毒性学说 缺氧可以引起脑内兴奋性氨基酸(EAAS)过量释放或摄取障碍,导致效应神经元的损害。5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枢变化1、水代谢紊乱 过度的血液稀释可引起脑间质水肿,使颅内压增高。2、电解质代谢紊乱 1)钾离子代谢紊乱 脑神经细胞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供应,适量的钾离子可增强葡萄糖的代谢;在ATP的合成过程中,钾离子为激活丙酮酸激酶所必需;缺钾时,由于糖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减少,脑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可以发生障碍。6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2)镁离子代谢紊乱 镁离子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5、同时是许多酶的辅因子;低镁血症时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往往伴随低钾、低钙血症,应给予重视。7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三)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的中枢变化1、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抑制,主要是由于抑制性的氨基丁酸增多和生物氧化酶活性降低;呼吸性酸中毒时,高浓度的CO2可使脑血管扩张,引起颅内压和脑脊液压升高。2、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主要是由于抑制性的氨基丁酸减少所致;低碳酸血症可引起脑血管的收缩。8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四)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的中枢变化DIC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栓塞、出血,微循环血流的障碍可

6、引起实质性脏器的坏死、功能衰竭。9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五)体温改变引起的中枢变化随着体温的下降,脑的代谢率也随着下降,一般认为深低温时脑血流明显下降,脑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高热时,可出现大脑皮质抑制,而皮质下中枢的兴奋性可能增强。10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二、体外循环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脑部并发症发生率报道各异,主要与获取神经精神功能紊乱的资料比较困难、难以统一标准有关。目前体外循环脑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约2左右,60患者只是表现为一过性的脑神经精神紊乱。11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三、体外循环脑损伤的原因和表现(一)脑缺血缺氧性损伤1、原因 1)长时间低流

7、量灌注 脑血流依赖体外循环灌注流量,长时间的低流量灌注会造成脑血流供应不足;但在低温 体外循环中,由于脑的氧代谢率(CMRO2)降低,较低的灌注流量可以维持脑的供氧。2)转流时间过长 体外循环炎性介质对脑细胞直接损伤;另一方面使血液破坏增加、血中微凝物质增加,灌注中空气和微粒栓塞的可能性加大。12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人工心肺机故障和操作失误 由于机器或人为因素,如电源中断、泵管破裂、接头脱落,造成体外循环中断、气栓进入动脉系统,导致不同程度的脑缺氧。4)转流技术问题 如血液过度稀释、胶体渗透压下降;上腔静脉引流不畅,中心静脉压(CVP)过高;主动脉插管位置或方向不当;合并左上

8、腔静脉时,术中将左上腔静脉结扎造成脑血流回流受阻。13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2、表现 1)神经精神症状可在术后立即出现,亦可在术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轻者可有苏醒延迟,暂时的萎靡、谵妄、幻觉、记忆丧失、意识损害、四肢乏力、单瘫、抽搐、行为异常,重者可致永久性的运动、感觉、智力等功能障碍。2)脑水肿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烦燥、呆滞、嗜睡、昏迷、抽搐,瞳孔不等大或瞳孔散大,可有癫痫发作,眼底检查有视神经乳头水肿。14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二)脑栓塞1、原因 1)气栓 由于体外循环机故障或操作失误,致使气栓进入动脉系统;复温时水温与血温差12,可能形成大量微气栓;氧合器不消泡;

9、2)血栓来源主要有 抗凝不全形成或来自心内的陈旧血栓;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形成的微栓;3)其它栓子,如来自手术野中的脂肪栓、钙质、纤维素、去泡剂、石腊碎屑、粘液瘤残屑等。15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2、表现 神经精神异常可为一过性,也可突发偏瘫、单肢瘫痪,可有抽搐、不可逆的昏迷乃至猝死。16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三)颅内出血1、原因 1)术前有脑部外伤史 。2)有出血倾向、术后抗凝者 。3)体外循环中脑灌注压过高,造成脑过度灌注,导致脑的小血管破裂出血 。4)上腔静脉引流不畅,中心静脉压过高,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脑水肿 。5)应用大量高渗液体、利尿剂,使脑大量脱水和收

10、缩,脑血管撕裂出血。17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2、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术后昏迷,或多时不清醒,或意识恢复后又出现意识障碍,出现偏瘫、单瘫,并有颅内高压症状。18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四、体外循环对脑的影响因素(一)灌注流量1、体外循环中脑血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低温、灌注流量、PaCO2、药物、非搏动灌注等,脑血流量不完全依赖体外循环灌注流量和压力,在脑的自主调节机制存在的条件下,脑血流量可以保持恒定。2、一般认为深低温或高浓度CO2时脑的自主调节机制丧失,此时脑血流量依赖体外循环灌注流量。3、长时间的低流量灌注会造成脑的供能不足。19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

11、22二)平均动脉压1、脑具备自主调节功能,在正常人,血压波动于6.720.0kpa(50150mmHg)时,脑血流可保持恒定。2、体外循环中由于低温、PaCO2、非搏动灌注等因素的存在,脑的自主调节范围可能下移或丧失。3、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龄患者体外循环中灌注压应保持较高。20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三)酸碱平衡紊乱体外循环中代谢性酸中毒多为乳酸酸中毒,原因可能为灌注流量偏低、血液氧合不良、血液过度稀释、微循环功能障碍,酸中毒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加重脑的缺氧。21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四)PaCO21、采用温度较正的PaCO2,即pH稳态,使血中C

12、O2含量增多,可以显著地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但破坏了脑血流的自主调节机制,使脑血流与脑氧耗量失匹配;脑血流直接受平均动脉压、灌注流量的调节,易产生脑组织的奢侈灌注,增加颅内高压和脑血管微栓形成的机会,损伤脑血管内皮;部分脑血管病患者会产生“窃血”现象。2、采用非温度较正的PaCO2,即稳态,可维持更生理的脑血流灌注,使脑血流和脑代谢率的相匹配。上述方法还需进一步观察。22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五)非搏动灌注理论和实验表明 非搏动灌注可能造成脑血流在脑中的异常分配,使脑血流量和脑氧耗下降。搏动灌注可以增进微循环,使毛细血管床开放,增加淋巴液、组织间质的血流,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有

13、助于恢复由于循环中止或低流量灌注造成的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由于表达效果影响因素很多,临床效果不明显,开展不普遍。23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六)血液稀释体外循环适度的血液稀释、血液沾滞度的下降有益于维持脑血流,改善微循环的灌注;血液过度稀释,血球压积下降至15%时,可能会遗留贫血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近期记忆力消失,但较少引起意识丧失。24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七)低温1、低温降低脑的代谢率,降温初期脑氧耗呈指数曲线下降,而非直线下降,可使脑能量储备(ATP、磷酸肌酸)成倍地增加,增加神经细胞缺血耐受性;体温降至20,脑氧耗为常温时的25%,降至17,脑氧耗不足常温时

14、的17%。2、一般低温对脑的自主调节功能的影响尚小,深低温时脑的自主调节机制丧失,低温18以下神经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25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八)药物体外循环中常用的药物,除麻醉药外,主要有抗凝药、血管活性药、利尿药等,应注意其对脑功能的影响;有报道,硝普钠对脑组织灌注和代谢影响不明显,但较大剂量应用时,可使静脉血氧饱和度增高,提示组织摄氧受抑制。26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五、脑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一)年龄高龄是体外循环后产生神经精神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的原因有术前伴脑血管病变、脑自主调节功能不良。(二)糖尿病、高血压该类患者一般均存在脑动脉硬化,脑的自主调

15、节功能不良,脑血流需要更多地依赖灌注流量;长期血压未加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其脑的自主调节曲线可以右移,因此需要更高的灌注压才能维持足够的脑血流。27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三)高碳酸血症慢性肺部疾患的患者往往存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和代偿性的代谢性碱中毒,长期的高碳酸血症使脑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若体外循环中仍维持正常的PaCO2,可能会影响脑的供血。(四)主动脉、瓣膜钙化该类患者在主动脉插管、处理钙化物时,钙化物脱落,有可能进入动脉系统形成栓塞。28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六、深低温停循环与脑保护(一)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的脑功能状态1、深低温时由于脑代谢率降低,脑血流量降低。2

16、、深低温时脑的压力流量自主调节机制丧失,复温时可以得到恢复,原因可能是深低温时存在着脑血管瘫痪,或低灌注压超出了脑的自主调节范围。3、停循环可造成脑的再灌注损伤。4、深低温停循环后大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有少数病人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的神经精神损害,如舞蹈病、震颤、阵发性痉挛、认知不良等。29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二)深低温停循环中的脑保护措施1、采用低温保护,体外循环降温达鼻咽温15(鼻咽温只能近似反映大脑基底环的血温,鼓膜温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脑组织的温度)、肛温20;2、尽量缩短停循环时间应,控制停循环时间不超过60分钟;3、应用激素,麻醉后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5mg/kg,复温后

17、机器内加入甲基强的松龙15mg/kg,氟美松可引起ACT的缩短;4、采用脱水治疗,恢复循环时机器内加20%甘露醇0.5g/kg;5、停循环中有必要采取头低位,防止气栓进入体内;6、恢复循环后,不要急于复温,待静脉氧饱和度高于70,偿还氧债后再复温,可减轻脑缺血性损伤。30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七、脑保护措施(一)体外循环中脑并发症的预防手段1、使用动脉微栓滤器,防止各种栓子进入机体。2、以膜肺代替鼓泡肺,可改善体外循环生物相容性,减少气栓的产生。3、正确使用肝素确保抗凝。5、保持一定灌注流量、灌注压力,尽量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代替深低温停循环。6、保持腔静脉引流通畅,避免脑水肿。7、

18、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控制停循环时限。31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二)脑保护措施1、全身血液降温、头部局部降温,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2、采用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32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应用脑保护药物1)类固醇类药物 激素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膜结构,减少炎性渗出,如甲基强的松龙,它药效强、起效快、持效时间中等,也可用氟美松,其药效强于强的松。2)巴比妥类药物 具有抑制代谢、改善局部脑血流及膜稳定作用,如硫苯妥钠,可降低脑氧耗,显著地抑制低温脑组织残存的电活动;使非缺血部位的血管收缩,增加受损部位血流;减少钙离子的内流,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19、33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其他类药物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主要作用是减少钙离子内流,如尼莫地平等。(2)自由基清除剂 主要作用是减轻脑的再灌注损伤,如VitE、辅酶Q10、甘露醇等。(3)铁离子螯合剂 主要作用是抑制铁离子过负荷造成的脑再灌注损伤,如去铁胺。(4)兴奋性递质阻滞剂,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拮抗剂。(5)前列环素 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微栓的形成。34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4、使用脑保护液 目前脑保护液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阶段。在停循环期间,对脑部进行保护液灌注(经颈动脉正灌或经颈内静脉逆灌),可减少耗能、减轻酸中毒、营养脑细胞等作用。35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5、选择性脑灌注 1)顺行灌注停循环时可单独进行脑灌注,可在无名动脉、颈动脉插管灌注,流量控制在1015ml/kg。2)逆行脑灌注 在动脉系统气栓时,从上腔静脉进行逆行灌注,可以排除一部分动脉内的气栓;停循环时从上腔静脉进行逆行灌注,达到脑灌注的目的。36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7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8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39体外循环和脑保护5/24/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体外循环和脑保护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