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姓名: 班级: 准考证: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 25 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0 分) (一)语言积累( 12 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2 分) ( 1)青青子衿, 。 ( 1 分) (诗经子衿) ( 2)坐观垂钓者, 。 ( 1 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3) ,波撼岳阳城。 ( 1 分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4) ,胡为乎泥中? (
2、1 分) (诗经 式微 ) ( 5) ,在河之洲。 ( 1 分) (诗经关雎) ( 6)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1 分) (柳宗元小石潭记) ( 7)蒹葭苍苍, 。 ( 1 分) ( 诗经蒹葭) (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 1 分) (柳 宗元小石潭记) ( 9) ,君子好逑。 ( 1分) (诗经关雎 ) ( 10)求之不得, 。 ( 1分) (诗经关雎 ) ( 11)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曲折蜿蜒的句子是“ _” ( 1分) ( 12)未果,寻病终。 。 ( 1分) (桃花源记) (二)语言运用( 8 分)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2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B、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D、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 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 分)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 f( )。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 tu( )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 , 。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
4、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 (2) 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 分) (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2 分) 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二 阅读( 70 分)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 5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 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
5、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 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5.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10 题。( 16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6、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 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
7、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注:涩:不通畅。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 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6.解释下列句 中加点词。( 4 分) ( 1)便 要 还家 ( 2)阡陌 交通 ( 3) 曳 舟不得进 ( 4) 遂 缘小溪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2 分) ( 2)樵童牧竖相征逐。 ( 2 分)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8、A异 渔人甚 异 之 使内外 异 法也 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B舍 便 舍 船 屋 舍 俨然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C去 停数日,辞 去 乃记之而 去 D道 不足为外人 道 也 策之不以其 道 9【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2 分) 10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20 分 )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 流 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
9、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 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 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
10、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 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 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 佩是在那
11、个灾荒年, 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 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
12、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 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 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4 分) 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6 分) (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 流 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 分) (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 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 分) 1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