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间孔镜在椎间盘突出的应用及短期随访张建新 徐展望 汲长蛟 段向东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简介传统的腰椎间盘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是病患不能接受手术的主要原因。创伤小,又能获得临床疗效、术后恢复快的、适合病患个体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的迫切需要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有效缓解单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腰腿痛症状,现作简要汇报分析: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9月115例,男64例,女51例,年龄1968,平均:41.2岁。1-16月病程,大于1月的保守,且疗效差.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显示责任间隙间盘信号降低, 向一侧突出压迫相应神经根.所有病例都伴有一侧
2、或轻或重的神经根症状。全部采用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L3/4):8例 ,(L4/5):40例,(L5/S1):46例盘源性腰腿痛: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9例术后VAS评分:均能恢复至1-2分主要有4种方式1、YESS技术:L4/5盘源性腰腿痛、极外侧间盘突出2、iLESSYS技术:L5/S1,后路经椎板间隙3、TESSSYS技术: L5/S1 、L4/5椎管内中央及旁中央突出4、盘源性腰腿痛:典型病例女性, 39岁.右下肢麻木5个月压痛, 直腿抬高(-), 感觉肌力均正常.术前影像资料:穿刺 造影 术 中 后 : 典型病例:女性,58岁腰及双下肢疼痛麻木6年.查
3、体:压痛,间歇性跛行.疼痛为大腿前侧及外侧,小腿外侧.典型病例:极外侧间盘突出L3/4极外侧突出,L4/5滑脱椎管狭窄 治疗方式? 手术方式?L3/4椎间孔镜的摘除L4/5内固定椎间植骨2、iLESSYS后路途径。俯卧位,椎间隙张开。逐层局麻,棘突中线旁开2cm左右,插入18G穿刺针,经椎板间孔直接穿入病变椎间隙中央,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造影,逐级插入扩张套管,然后插入内镜应用髓核钳摘取变性的髓核组织,应用射频消融成形髓核和纤维环,尽可能摘除蓝染的髓核组织。典型病例1:男,70岁.术前,椎体成形术后5天. 疼痛向下腰部转移,不敢下地活动,起床翻身困难。左臀部疼痛.典型病例2: 椎间盘脱出.女性
4、 45岁腰痛伴有下肢痛痛麻木2年,加重15天.查体:疼痛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至足背.L5/s1压痛叩击庝,直腿抬高试验40度阳性.加强试验阳性.趾伸肌力4级.典型病例2 术前典型病例2穿刺造影3. 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ical):俯卧位于棘突中线旁开12-14cm左右,斜向下前30度穿刺至患椎间隙上关节突尖端,透视位置良好后沿其内缘进入椎管并进入椎间隙,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造影,然后插入内镜观察,发现蓝染的即为变性的髓核组织,交替应用髓核钳、射频彻底摘除蓝染的髓核组织。男性 45岁, 腰及左下肢疼痛2年,加重20天.椎间盘脱出病人:男,3
5、4岁。腰痛伴右下肢疼痛1月,加重7天。查体:L4/5压痛、叩击痛,向右下肢放射,直腿抬高30度(+),姆背伸肌力3级。肖长鑫 L3/4椎间盘突出腰痛3年,加重伴双下肢疼痛2月。腰部无力,不敢久站久行,劳累后加重,休息及卧床后缓解。双下肢疼痛,以右下肢为重。L3/4L4/5 椎间盘源性腰腿痛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破裂、突出、椎间盘炎等腰椎复合关节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刺激或损伤神经根末梢及马尾神经的临床症候群。 1934年,Mixter barr英格兰外科学会 ,突出物为椎间盘组织,需手术治疗。 1952年,方先之:腰椎间盘破裂症。 腰
6、腿痛门诊的:15-20% 年龄:30-40岁体力劳动者, 男女 部位:L4/5,L5/S1典型病例:男 38岁 腰疼10年,加重伴双下肢酸胀1个月。10年前腰部疼痛,弯腰活动后加重,查体:L4/5压痛及叩击痛,向双下肢放射,余()典型病例2:男,51岁,腰痛20年,加重1月。多种保守治疗无效。甘露醇激素治疗无效。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5压痛叩击痛,余(-),VAS:分。 手术过程1.3观察指标 2.结果观察手术时间、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疼痛复发情况,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所有手术平均用时90分钟,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不同程度改善,由术前的的7分至术后的1分。短期随访1月均未再次出现疼痛加重现象。小结:是在经皮椎间盘自动切吸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手术在局麻或低浓度硬膜外麻醉下操作,手术中不破坏腰椎重要骨关节韧带结构,对腰椎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不需要牵拉神经根和硬脊膜囊,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较快等优点。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即达到了传统病变间盘摘除的手术目的,又满足了微创手术的目的 但缺点是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有时患者术中的疼痛较为明显,其痛苦程度高于其它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