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78483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灸法的特色应用 中医实用技术黄山市中医院针灸科胡若松绪绪 言言v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v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第一章第一章 经络总论经络总论v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

2、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v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v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v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v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3、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章第二章 腧穴总论腧穴总论v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v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v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

4、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共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穴)v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v脏腑经脉病候:咳

5、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行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v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共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v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v主要

6、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咽喉肿痛、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麻木等 v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三、足阳明胃经(共三、足阳明胃经(共45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v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v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v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

7、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v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v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v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v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四、足太阴脾经(共四、足太阴脾经(共21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

8、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过膈上行,挟咽旁系舌根,散舌下。v胃部支脉:过膈流注于心中,与心经相接。v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v主要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五、手少阴心经(共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v“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v“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

9、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v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v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六、手太阳小肠经(共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v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v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v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

10、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v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七、足太阴膀胱经(共七、足太阴膀胱经(共67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v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部。v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v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v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v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

11、、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v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八、足少阴肾经(共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v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v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

12、阴心包经相接。v主要病候: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v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九、手厥阴心包经(共九、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v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v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v主治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

13、臂挛痛、掌心发热等。v主要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共十、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v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v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v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喉咽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痛等。

14、v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十一、足少阳胆经(共十一、足少阳胆经(共44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v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v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

15、与足厥阴经相接。v主要病候:口苦、目眩、疟疾、头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腋下、胸胁、股及下肢外侧、足外侧痛等。v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穴)v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v“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v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

16、太阴肺经相接。v主要病候: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v主要概要;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 v骨度分寸法v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v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v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曲池屈肘取之。v手指比量法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

17、部间是相互关联的。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和背部取穴。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取穴。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第五章 刺灸法一、毫针刺法一、毫针刺法v(一)针刺前的准备(一)针刺前的准备1选择针具v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

18、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2选择体位v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卧位等。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3消毒v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针具可用高压蒸气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消毒。同时应注意尽可能做到一穴一针。腧穴部位可用75洒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25

19、碘酒棉球擦试后再用洒精棉球涂擦消毒。至于医者手指,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75洒精棉球擦拭即可。v(二)刺法(二)刺法v1进针法进针法v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刺手”,左手爪切按,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v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适宜于短针的进针v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

20、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v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 v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 v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v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

21、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v角度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v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v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v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THANK YOUSUCCESS2022-5-26可编辑v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在此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v体质:身体瘦弱浅

22、刺,身强体肥者深刺。v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v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v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v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v3行针与得气v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

23、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v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v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v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v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v辅助手法。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v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

24、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v刮柄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v弹针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v搓柄法: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v摇柄法: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v震颤法: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

25、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v针刺补泻v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v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v功能状态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

26、针刺又可以泻邪,而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v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性,如有的适于补虚,如足三里、关元等;有的适宜泻实如十宣、少商等。v针刺手法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v单式补泻手法1.捻转补泻v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v泻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2.提插补泻 v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 v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

27、,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3.疾徐补泻 v补法:进针慢,出针快。 v泻法:进针快,出针慢。 4.迎随补泻 v补法: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 v泻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 5.呼吸补泻 v补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v泻法: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6.开阖补泻 v补法:出针后按闭针孔。 v泻法:出针时不按闭针孔,或摇大针孔。 7.平补平泻 v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v5留针与出针v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置穴内不动,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

28、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v出针。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v(三)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三)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v1晕针晕针v原因原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v症状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患者突然出现

29、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v处理处理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

30、急救措施。配合其他急救措施。v预防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及早采取处理措施。v2滞针v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

31、肌肉强烈收缩,或因毫针刺入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而使肌纤维缠绕针身。v现象进针后,出现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v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状态,使局部肌肉放松。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反向捻转。如属肌肉一时性紧张,可留针一段时间,再行捻转出针。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v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顾虑,进针进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更不可单向连续捻转。v3弯针v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碰到坚硬组织;留针中患者改变体位;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v现象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

32、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v处理如系轻微弯曲,不能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而致,应嘱患者恢复原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v预防医生进行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随意改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碰撞和压迫,如有滞针及时正确处理。v4断针v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v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全内。v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

33、。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v预防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v5血肿v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v现象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v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是小血管受损引起,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较重或活动不便者,在先行冷敷止血

34、后再行热敷,或按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v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v(四)针刺注意事项(四)针刺注意事项v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v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

35、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v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能配合,故不宜留针。v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v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v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防止刺伤重要脏器。素部素部诊要经终论诊要经终论说:说:“凡刺胸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腹者,

36、必避五脏”。二、灸法二、灸法v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v(一)常用灸法(一)常用灸法v1艾炷灸艾炷灸v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每燃烧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v(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

37、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v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v瘢痕灸:又称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化脓灸”,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后,放置艾,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方可继续加炷施灸,一般灸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方可继续加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

38、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称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称“灸疮灸疮”),),56周后,灸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v(2)间接灸艾炷不直接放皮肤上,而用药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之,有:v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v隔附子饼灸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币大的

39、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放艾炷灸之。v隔盐灸:用食盐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连续施焦,至证候改善为止。v2艾条灸 v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芍15厘米的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称药条。v药条处方: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克。v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两类。v(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v(2)雀啄

40、灸: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不固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上下移动或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炙。v3温针灸v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v(二)灸法的作用(二)灸法的作用v“艾叶,能通十二经,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

41、病证为适宜。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v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乳少、闭经等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乳少、闭经等证。证。v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v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化脓者,有一定疗效。v4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

42、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千金方说:说:“凡宦游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不能着人”。v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v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v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v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

43、虚脱、产后血晕等。v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v(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v1施灸的程度施灸的程度v千金方千金方指出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上后下。”临床操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作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v2施灸的禁忌施灸的禁忌v(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物。v(2)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

44、宜用灸法。)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v(3)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v(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v3灸后的处理v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

45、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附 拔罐法 v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v(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v(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v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v2适应范围适应范围v拔罐法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v(1)风寒湿

46、痹:如肩背痛,腰腿痛。v(2)胃肠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v(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v(4)刺血拔罐适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v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v(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v(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v(4)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

47、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v第六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v一、感冒一、感冒v1风寒感冒v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v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v处方:列缺、风门、风池、合谷。v2风热感冒v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v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v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二、便秘v粪便常在肠内滞留二天以上,粪质坚硬,排便时艰涩难下者,称为便秘。分实秘、虚秘。v

48、1主证v实秘:便次减少,常须三、五日量次或更长时间。便则努争,坚涩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身热、烦渴、口臭、喜凉、脉滑实、苔黄燥;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或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脉弦、苔薄腻。v虚秘: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唇甲光白无华、头眩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细等。如阴寒凝结,可有腹冷痛、喜热畏寒、脉沉迟舌痰苔白润等证。v2治法:取大肠经俞、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实秘用泻法,虚秘针用补法,寒秘可则灸。v3处方: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热结加合谷、曲池;气滞加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脾俞、肾俞;寒秘灸气海、神闕。三、眩晕三、眩晕v眩是眼花,晕为头晕。轻者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

49、,旋转起伏不定,以致站立不稳。本证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及脑部肿瘤等。v1气血不足v主证:头晕目眩、两目昏黑、泛泛欲吐、四肢乏力、面色光白、心悸失寐、怯冷倦卧、脉微细。v治法:以培补脾肾两经为主,用补法、可灸。v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v2肝阳上亢v主证:头晕目率、泛泛欲吐、腰膝酸软、舌红脉弦。v治法;取肝胆两经为主,针用泻法。v处方: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v3痰湿中阻v主证:头晕目率、胸痞欲呕、纳差、心烦苔厚腻、脉滑。v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v处方:中脘、内关、丰隆、解溪。四、痹症、痹症v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

50、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可包括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v1主证:v(1)风寒湿痹。关节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迁延日久可致肢体拘急,甚则关节肿大。又可分为以下三型:v行痹:肢体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有时兼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v痛痹:遍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稍缓,遇冷则剧,苔白脉弦紧。v着痹:关节酸痛、肌肤麻木、痛有定处,阴雨风冷每可使其发作,苔白腻,脉濡缓。v(2)热痹。关节酸痛、局部热肿、痛不可近、关节活动障碍、可涉及单或多个关节,并兼有发热、口渴、苔黄燥、脉滑数等症状。v2治法:以循径与患部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灸法的特色应用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