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前秦朝:前221-221-前前207207年年 西汉:前西汉:前202-202-公元公元2323年年东汉:东汉:25-22025-220年年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阶段特征】总特征:总特征: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政治上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文化上
2、: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课时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中外朝制度;(2)刺史制度;(3)察举制度;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考纲解读 一、秦国统一的背景一、秦国统一的背景1 1、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2 2、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春秋争霸)、争
3、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春秋争霸)3 3、诸侯国进行变革(战国巨变)、诸侯国进行变革(战国巨变)4 4、嬴政的雄才伟略(秦的崛起)、嬴政的雄才伟略(秦的崛起)秦的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创造了条件!秦的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创造了条件!二、秦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二、秦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三、秦中央集权制的特征三、秦中央集权制的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纲解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 断独裁,皇权至上。断独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 治
4、、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 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两大矛盾: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考纲解读 四、四、秦中央集权制的秦中央集权制的评价评价积极:积极:1 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固国家统一。2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强和完善。消极:消极: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
5、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考纲解读 血缘血缘 中央任命中央任命有俸禄无封地有俸禄无封地地方行政地方行政中央中央独立独立割据割据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与分封制有何不同?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主题深化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以以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为为纽带,家国一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体,最高执政集团集团尚未实现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分封制与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宗法制相联系系,以血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形成了建立在血缘立在血缘
6、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上的上的世卿世卿世禄制度世禄制度奴隶制的奴隶制的贵族政治贵族政治以皇权为中心以皇权为中心的的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司其职郡县制郡县制在国在国家大一统的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按地域划分实行实行俸禄制俸禄制度,官位概度,官位概不世袭,主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封建的官僚政治官僚政治 1.中央官制中央官制2.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考纲解读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五、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 -汉初: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汉武帝:推恩令3.选官
7、制度选官制度 秦汉:军功爵制度秦汉:军功爵制度汉武帝: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征辟制4.监察制度监察制度 汉:御史府(御史大夫)汉:御史府(御史大夫)汉武帝:刺史(地方)汉武帝:刺史(地方)汉武帝:汉武帝: 东汉东汉 :尚书台:尚书台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课时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中外朝制度;(2)刺史制度;(3)察举制度;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考纲要求 1.秦汉时
8、期的农耕技术;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4.秦朝“焚书坑儒”;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封建封建国家国家由分裂走向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制度形成和巩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统一的逐渐完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与初步发展。封建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经济思想上确立了确立和巩固。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
9、末的观念。封、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封建建经济经济得到了初步得到了初步发展发展。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渐逐渐成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正统思想,以适应君思想,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封建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封建教育教育模式模式逐渐逐渐形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领先地位,实现了文字统一,实现了文字统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气势辉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气势辉煌。汉与周边少数民族往来频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汉与
10、周边少数民族往来频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主题深化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以以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为为纽带,家国一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体,最高执政集团集团尚未实现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分封制与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宗法制相联系系,以血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形成了建立在血缘立在血缘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上的上的世卿世卿世禄制度世禄制度奴隶制的奴隶制的贵族政治
11、贵族政治以皇权为中心以皇权为中心的的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司其职郡县制郡县制在国在国家大一统的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按地域划分实行实行俸禄制俸禄制度,官位概度,官位概不世袭,主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封建的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以以家庭为家庭为生产、生活生产、生活单位单位,农业和农业和家庭家庭手工业相结手工业相结合合,生产,生产主要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
12、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关系因素:生产关系因素:农民农民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封建封建政府政府扶植:扶植: 采取采取重农政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注意减轻农民负担1、含义:、含义:2 2 、形成形成时间:时间:原因:原因:、性质:性质: 4、评价评价:自给自足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积极性;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积极性;规模小,难扩大生产,阻碍分工和交换;规模小,难扩大生产,阻
13、碍分工和交换;近代后,成为阻碍近代后,成为阻碍考纲解读 1 1背景背景 (1)(1)汉初的汉初的_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2)(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_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3)(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_事业。事业。 2 2理论理论 (1)(1)形成:形成: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以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以 _为基础,融合阴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阳家、_及及_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2)(2)基础基础:“_”_”学说。学说。 (3)(3)内容:内容: 提出提出 思想,思想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提出了“ ”学说,宣扬学说,宣扬“ ”, ,同时君主要实同时君主要实行行 。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 。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大一统大一统公羊春秋公羊春秋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法家法家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大一统大一统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君权神授仁政仁政知识重温 “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
15、儒术知识重温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 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中有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中有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继承继承? ?哪些是对孔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孟之道的发展发展? ?董仲舒新儒学对孔孟之道的董仲舒新儒学对孔孟之道的继承继承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仁、仁政和礼仁、仁政和礼;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和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2 2、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态度有何有何不同不同?其?其本质本质有何有何共同点共同点?态度:态度: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压制儒家思想; 汉武帝汉武帝“罢黜百家
16、,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质相同: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集权制度服务。3.如何评价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法?的作法? 积极:积极:(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的一件大事。(2)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3)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文化专制,不利于思想文化是文化专制,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导致中国的落后。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导致中国的落后。 消极: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