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诗经关于关于诗经诗经你都了解什么你都了解什么 概貌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收录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现存305篇。 最早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五经: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简称诗书礼易和春秋四书: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诗经的分类 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诗集传)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凤、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2、。”(朱熹诗集传)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计105篇; 颂:“颂者,宗庙之乐歌。”(朱熹诗集传)分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计40篇。诗经的表现手法:赋 “赋”者,即直接铺叙陈述。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
3、,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氓中写夫妇相遇结缘,也是用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 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
4、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诗经表现手法:比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5、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
6、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诗经的表现手法: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
7、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锦 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
8、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经豳风篇名。为先秦时代豳
9、地民歌。豳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豳地现在陕西省彬县。 此诗的作者,诗序说是西周大夫,“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牿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朱熹认为是周公。 实际上此诗的作者已经不可考,创作的时代也不太能够实指,从作品中体现的对战事的厌倦来看,作品应该是“春秋无义战”的春秋时期。 描写一位新婚不久(三年)就出外远征多年未归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现了对战事的厌倦,对和平的生活的渴望以及战胜归来的喜悦之情。(反战,思乡)全诗的主旋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它作为全诗的重章部分而反复出现,其作用有两个反面:从音乐的角度看,它构成全诗的主旋律,强化了音
10、乐回旋往复之美; 从内容上说,它不仅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还显示了作品艺术构思的线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自然环境:冷雨 诗歌以久役归来的战士的口吻(“我”)来作叙写,这就很容易创造读者与“我”合一、使读者深受感染的艺术效果。 全诗所叙正是我在回乡途中的心理活动所忆、所见、所想; 而那一路上伴随着我、淋湿我的身体更淋湿我的心的冷雨则淋湿了全篇,为全诗奠定了阴郁悲哀的基调。 细雨霏霏,道路泥泞。我陷入回忆,忆起这场刚刚结束的战争。 悲哀心境 “东山”是我多年来征战的地点。自从我来到东山之后,无时无刻不盼望早日结束征战,
11、回归故里。 对时间长短的感受,与我们对在这段时间里所行之事的态度密切相关。 在这过去的三年里,我征战在外,不仅与故乡亲人音讯悬隔,而且看到战争带来的太多的灾难,自己也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因此那种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也就特别强烈、深切,这种渴望本身就是对战争的抗议。 如今我终于等到了战争的结束,终于踏上回归故乡的道路,然而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的内心充满了悲哀 这当然不是因为天气的恶劣、道路的泥泞,不过这“零雨其濛”的天气倒是我悲哀心境的真实写照!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几天前,我们突然接到通知,说战争已经结束,我们可以回家了!这一天我们盼望已久,多少回希望又复失望。现在美梦成真,我竟然悲哀起
12、来。“悲”字真实、准确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我”作为一名从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挣扎滚爬过来的戍卒此刻的心境!故乡在东山的西面。在过去征战岁月中,他亲历过太多无辜而惨烈的死亡,自己也随时可能战死,故而他可以把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深深地埋在心底,因为他无能为力。现在,他能生还,固然可喜;但这种喜悦很快就被对亲人、对故乡的担忧所取代,他深知不仅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深受战争之害,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深刻的人口的锐减、瘟疫的流行、田园的荒芜、农村经济的毁灭等等,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灵的伤痛与经济的破坏才可能缓慢地恢复。我心西悲首章解读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
13、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于色,盼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指代军旅生活,运用了借代的写作手法。下面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 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第二章:一
14、个缩影(家园状况)“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家园荒芜,屋檐下藤蔓横生,室内爬满毒虫,房门外野兽横行,夜晚鬼火闪耀。 这是无数为战争所毁灭的村庄的一个缩影。这里,诗歌正是设想家园的状况来揭示战争对农村经济、对和平家园的毁灭,籍此凸显反战主题。(赋)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这种状况并不使我畏惧,我所忧虑和怀念的是“伊”啊。担忧新婚而年轻的妻子在家生活艰辛不易,又害怕这样的状况下妻子已经离家或罹难。家园可以重建,人死不可复生。 家园荒芜 夫妻离散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15、 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东山的影响 第三章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运用
16、比兴手法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生活的贫困,妻子对丈夫归家的喜悦。“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在长达三年的经济贫困和生离死别、刻骨铭心的思念中,妻子是如何忍受那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想佳人,
17、妆楼颙望,误几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天际识归舟。仓庚于飞,熠耀其羽。(比兴) 那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仓庚鸟(黄莺儿)在春日明媚的阳光里欢快地飞翔、嬉闹、鸣唱,色彩艳丽的羽毛反射着七彩阳光,空气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第四章:对新婚场面的甜蜜回忆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母亲对女儿的出嫁既高兴又恋恋不舍,她亲手将女儿婚纱上的绶带打了一个吉祥如意的结,结进母亲对女儿的祝福。婚礼在热闹而繁多的仪式中进行,在众来宾的道贺、祝福中,我的新娘如天仙般美丽、灿烂 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
18、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 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艺术特色作品在艺术上给人留下突出印象的,至少有三点: 首先,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爱和平、厌弃战争、对战争的破坏性本质有着深刻体验的退役士卒的形象。 其次,在结构上,以现实时空为主线,采取时空的切换、交错、剪接、重叠及意识流等手法前后延伸,不仅极
19、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容量和内涵,也使作品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之美。 再次,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与抒情,使作品在叙事清晰的基础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且情感浓郁。尤其是景物描写很好地起到了情感烘托的作用,为后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积累了艺术经验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n)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
20、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8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