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12/121人体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2020/12/122头部横断层解剖的参考平面头部横断层解剖的参考平面 Frankfort平面(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 FHP),在颅骨上是外耳门上缘点(Po)和眶下缘(or)组成的平面。在活体上相当于人站立时,臀部和背部靠墙,两眼向前平视的颅骨的位置。此平面常用于颅骨和头面部的测量,为国际人类学家采用的统一的标准平面,故又称人类学平面。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
2、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2020/12/125 Reid 基线(reid Basic Line, RB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又称人类学基线。头颈部水平断面的参考平面为Reid基线平面。2020/12/126 眦耳线(canthomeatal line CML)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 OML)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脑颅断层扫描多以次线为基线。2020/12/127经半卵圆中心的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解剖及横断层解剖及CT、MRI 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可
3、见大脑半球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此处大脑半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1、投射纤维 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 形放射,称辐射冠;2、联络纤维 连接本侧半球各皮质,人脑的联络纤 维极为发达,与投射纤维和联合纤维相比,其数 量最大;3、联合纤维 联合左、右大脑皮质的相应皮质区。 包括胼胝体、前联合和穹隆联合。2020/12/1282020/12/1292020/12/12102020/12/12112020/12/12122020/12/12132020/12/12142020/12/12152020/12/12162020/12/12172020/12/12182020/12/1219 半卵圆
4、中心的纤维主要为有髓纤维,故在MRI 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CT图像上为低密度。脑内的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以及脑结节硬化症等,常于该区出现单发或多发病灶。2020/12/1220大脑白质的髓型更加容易辨认,脑叶、脑沟、脑回的情况大致如此:大脑半球内侧面由前向后为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楔前叶、顶枕沟和楔叶。大脑半球外侧面由前向后为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和枕叶2020/12/12211、上矢状窦2、帽状腱膜3、额中回4、额下回5、中央前回6、半卵圆中心7、中央后回8、顶骨9、缘上回10、顶下小叶11、顶内沟12、枕叶13、枕骨
5、14、人字缝15、顶枕沟16、大脑镰17、扣带回18、中央沟19、中央前沟20、冠状缝21、额下沟22、额骨2020/12/12222020/12/12232020/12/12241、上矢状窦前部2、额上回3、额上沟4、额中回5、冠状缝6、硬脑膜7、中央前沟8、扣带回9、辐射冠10、楔前叶11、顶枕沟12、楔叶13、顶骨14、上矢状窦后部15、矢状缝16、板障静脉17、角回18、缘上回19、中央后沟20、中央后回21、中央沟22、中央前回23、中央前沟24、扣带回25、大脑镰26、大脑纵裂池27、额骨2020/12/1225经松果体的横断层经松果体的横断层解剖及解剖及CT、MRI 壳和尾状核头
6、靠近,形似振翼,苍白球居其内侧,背侧丘脑为大块灰质核团,其内可见内髓板。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可见前肢、膝和后肢。在CT图像上,基底核和内囊清晰可辨。第三脑室后方为缰三角和松果体。在CT图像上,松果体常因钙化呈一小亮点。2020/12/1226 松果体、缰和周围血管构成松果体区,该区后壁是胼胝体压部、小脑幕及小脑蚓等,松果体部的手术,须注意这些结构。 第三脑室居两侧背侧丘脑之间,其后方为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池。脑叶、脑沟和脑回大致同上一层面,在颞叶,可见皱折的海马皮质被海马旁回所掩盖。2020/12/12272020/12/12282020/12/12292020/
7、12/12302020/12/12312020/12/12321、大脑前动脉2、额中回3、胼胝体膝4、侧脑室前角5、尾状核头6、中央后回7、壳8、缘上回9、背侧丘脑10、尾状核尾11、侧脑室后角12、角回13、小脑幕14、小脑蚓15、枕骨16、窦汇17、枕叶18、枕额肌枕腹19、侧副沟20、大脑内静脉21、松果体22、内囊后肢23、穹隆24、内囊膝25、外侧沟26、内囊前肢27、额骨28、额上沟29、扣带回2020/12/12332020/12/12341、枕额肌2、扣带回3、大脑前动脉4、颞肌5、最外囊6、颞极7、大脑中动脉8、岛叶9、屏状核10、背侧丘脑11、外侧膝状体12、内侧膝状体13
8、、海马14、侧脑室下角15、海马旁回16、小脑上池17、颞下回18、枕颞内侧回19、枕颞沟20、枕颞外侧回21、直窦22、大脑镰23、横窦24、舌回25、小脑镰26、小脑蚓27、四叠体池28、上丘29、颞中回30、第三脑室31、颞上回32、颞横回33、穹隆34、大脑外侧窝池35、前连合36、壳37、内囊前肢38、额下回39、尾状核40、额中回41、额上回42、额窦2020/12/1235经鞍上池的横断层经鞍上池的横断层解剖及解剖及CT、MRI 鞍上池位于鞍上方,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脚间池、环池和桥池组成。因制作标本所依据的基线不同和个体差异,鞍上池的形态可表现为六角形、五角形和四角
9、形等不同形态。本例标本表现为六角形,前方有大脑纵裂池,前外侧为大脑外侧窝池,后外侧有环池,后方为脚间池。2020/12/1236 鞍上池内可见第三脑室漏斗隐窝,隐窝的两侧壁为下丘脑和视束,后方有左、右乳头体。鞍上池的前方为额叶,后方可见中脑大脑脚,两侧毗邻钩。 鞍上池前方为左、右半球额叶断面,两侧为颞叶的断面,两者之间隔以外侧裂;后方为中脑、小脑幕分隔颞叶和小脑,在其后外侧与横窦相连。 大脑动脉环镶嵌在鞍上池的周边。2020/12/1237额骨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颞肌蝶骨大翼大脑中动脉视束颞叶大脑后动脉乳突小房滑车神经与环池乙状窦小脑半球枕动、静脉枕骨半头棘肌小脑蚓中脑水管小脑幕小脑上动脉中脑动
10、眼神经与脚间池钩大脑外侧窝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前动脉额上沟2020/12/12381、额骨2、直回3、大脑前动脉4、大脑纵裂池5、额骨眶板6、眶回7、蝶骨大翼8、大脑外侧窝池9、视交叉10、颈内动脉11、颞叶12、漏斗13、后交通动脉14、桥池15、侧副沟和内 侧枕颞回16、三叉神经17、颞骨乳突部18、乙状窦19、人字缝20、小脑半球21、齿状核22、头夹肌23、第四脑室24、蚓垂25、头后小直肌26、头半棘肌27、小脑镰28、枕骨29、蚓锥体30、头后大直肌31、颈深静脉32、脑桥33、乳突小房34、颞骨岩部35、小脑幕36、基底动脉37、动眼神经38、侧脑室下角39、杏仁体40、沟41、嗅束
11、42、颞肌43、眶沟44、嗅束沟45、大脑镰2020/12/12392020/12/12402020/12/12412020/12/12422020/12/12432020/12/12442020/12/12452020/12/12461、额骨2、额窦3、眼球4、泪腺5、上直肌6、直回7、蝶骨大翼8、眶回9、大脑中动脉10、视束11、侧脑室下角12、第三脑室13、环池14、红核15、环池16、中脑水管17、颞下回18、四叠体池19、乙状窦20、小脑蚓21、小脑半球22、人字缝23、横窦24、窦汇25、横窦26、枕骨27、枕内隆突28、枕颞外侧回29、枕颞内侧回30、小脑幕31、下丘32、海马旁
12、回33、颞中回34、黑质35、脚间池36、顶骨37、海马38、大脑脚底39、大脑外侧窝池40、颞上回41、颞肌42、颞极43、视神经44、眶脂体45、枕额肌2020/12/1247经垂体的横断层解剖经垂体的横断层解剖及及CT、MRI 垂位于断面的中心,其前方可见蝶窦;前外侧视神经正在穿行视神经管,眼神经位于外侧裂内;后方可见垂体柄和鞍背;两侧为海绵窦。于海绵窦侧壁内有颈内动脉前行,后外侧壁内三叉神经节出现,大致呈半月形。2020/12/1248 整个断面的前份有两侧的眶腔及中间的颅前窝组成,额叶的下份居颅前窝内,被嗅束沟区分为外侧的眶回和内侧的直回。蝶鞍区两侧为颅中窝,内有颞叶前下部。颅后窝占
13、据断面的后份,脑桥和小脑位于其中。2020/12/12492020/12/12502020/12/12512020/12/12521、额骨2、额窦3、上直肌4、泪腺5、眼上静脉6、嗅束7、视神经8、颞肌9、颈内动脉10、眼神经11、颞叶12、三叉神经节13、乳突小房14、乙状窦15、小脑半球16、第四脑室17、枕骨18、枕窦19、头后大直肌20、脑桥21、基底动脉22、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23、鞍背24、海绵窦25、垂体柄26、垂体27、蝶窦28、外直肌29、直回30、眶回2020/12/12532020/12/12541、鼻中隔2、鼻腔3、上斜肌4、睑板5、眼球6、泪腺7、眶脂体8、上直肌9、
14、总腱环10、垂体11、颞肌12、颈内动脉13、颞叶14、海绵窦15、鞍背16、基底动脉17、颧弓18、颞骨岩部19、乳突小房20、乙状窦21、小脑中脚22、齿状核23、小脑半球24、枕骨25、枕内隆突26、小脑镰27、小脑蚓28、小结29、第四脑室30、小脑幕31、脑桥被盖32、颞浅动、静脉33、脑桥小脑三角池34、三叉神经根35、脑桥基底部36、桥池37、海绵窦38、海绵窦外侧壁39、蝶窦40、外直肌41、视神经42、晶状体43、结膜囊44、眼轮匝肌45、内直肌46、筛骨迷路2020/12/1255经下颌头的横断层经下颌头的横断层解剖及解剖及CT、MRI 蝶骨体和大翼、颞骨岩部、枕骨基底部共
15、同构成颅底。颞骨岩部内可见乳突小房,内邻颈静脉孔,前内侧份有面神经管,再向内为颈动脉管。蝶骨大翼根部有卵圆孔和棘孔。小脑占据颅后窝,其与脑桥之间有第四脑室。2020/12/1256 鼻腔位于面部中份,鼻中隔居正中位,由鼻中隔软骨及犁骨构成,中鼻甲及中鼻道出现。两侧可见鼻泪管及上颌窦。在颌面深部解剖结构中,翼腭窝是很重要的标志,临床上常以病变是否累及此窝作为手术指征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位于上颌骨后壁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及翼突之间,状似小三角形,此窝交通广泛,内有翼腭动脉、上颌神经和翼腭神经节等。2020/12/12571、鼻中隔2、鼻泪管3、中鼻甲4、眶脂体5、颧弓6、颞肌7、翼腭窝8、翼外肌9、
16、蝶骨大翼10、枕骨11、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12、第四脑室13、基底动脉与桥池14、乙状窦15、颈动脉管16、卵圆孔和棘孔17、犁骨18、翼腭动脉19、中鼻道20、上颌窦21、鼻腔2020/12/12582020/12/12591、鼻腔2、中鼻甲3、眶脂体4、桥池5、颞肌6、翼外肌7、破裂孔8、翼突外侧板9、颧弓10、左颈内动脉11、脑膜中动脉12、关节结节13、颞下颌关节腔14、下颌头15、基底动脉16、脑桥17、延髓18、乙状窦19、小脑半球20、头夹肌21、枕内隆突22、头半棘肌23、枕骨24、小脑蚓25、小脑扁桃体26、第四脑室27、颞骨岩部28、乳突小房29、鼓室30、颞浅静脉
17、31、颞浅动脉32、右颈内动脉33、颞下回34、蝶窦35、颞肌36、犁骨37、上颌窦38、眼球壁39、鼻中隔2020/12/1260经枢椎体的横断层经枢椎体的横断层解剖及解剖及CT、MRI 枢椎体与椎前筋膜之间为椎前间隙,颈椎结核的冷脓肿可由次间隙流入后纵隔。咽缩肌后面覆有颊咽筋膜,其与椎前筋膜之间为咽后间隙,内含有脂肪及淋巴结,该间隙上延伸达颅底,向下止于气管分杈平面,故咽后间隙是口、咽、喉感染蔓延至纵隔的途径。2020/12/1261 咽后间隙向两侧通咽外侧间隙。在断面上咽外侧间隙大致呈三角形,其外侧界由翼内肌和腮腺构成;内侧界为咽侧壁,后界为椎前筋膜,上界是颅底,下界达下颌下腺囊(不低于
18、舌骨平面)。2020/12/1262 茎突舌肌和茎突咽肌分此间隙为前、后两部。茎突前间隙较小,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少数淋巴结,其内侧与腭扁桃体毗邻,扁桃体炎症可扩散至此。茎突后间隙较大,内有颈内动脉和静脉、颈交感干、第-对脑神经,此部肿块可引起颈动脉鞘的移位和神经压迫症状。翼颌间隙内可见下牙槽神经。2020/12/12632020/12/12642020/12/12652020/12/12662020/12/12672020/12/12682020/12/12692020/12/12702020/12/12711、牙龈2、舌横肌3、颊肌4、固有口腔5、下颌支6、下牙槽神经7、腭扁桃体8、颈内静脉
19、9、迷走神经10、枢椎和椎前筋膜11、头下斜肌12、头半棘肌13、头夹肌14、颈交感干15、胸锁乳突肌16、颈内动脉17、下颌后静脉18、茎突咽肌19、咬肌20、翼内肌21、面动脉、面静脉22、口腔前庭2020/12/12722020/12/12732020/12/12741、口腔2、颊咽筋膜3、上颌牙根4、第2颈椎体5、颈长肌6、咬肌7、舌动脉8、下颌下腺9、茎突舌肌10、茎突11、下颌后静脉12、颈外静脉13、颈外侧上深淋巴结14、胸锁乳突肌15、颈内动脉16、头夹肌17、硬脊膜18、枢椎棘突19、项韧带20、斜方肌21、头半棘肌22、头下斜肌23、头最长肌24、脊髓25、肩胛提肌26、椎动脉27、颈内静脉28、颈外侧上深淋巴结29、颈外动脉30、头长肌31、颈长肌32、椎前筋膜33、咽后间隙34、咽缩肌35、下颌舌骨肌36、上牙槽37、咽腔38、舌中隔39、颏舌肌40、颊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