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及概念性质及概念如何开发、实施和管理如何开发、实施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要把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加以设置?加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领域的活动领域.3一、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
2、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江泽民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你的儿童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制作地图。你的儿童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制作地图。 卢梭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自然主义教育理想.4 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5美国美国“设计学习设计学习”“”“应用学习应用学习”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法国法国“动手做动手做”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英国英国“交叉课程交叉课程”(经济理解、职业教育指导、健康教育、公民教育)(经济理解、职业教育指导、健康教育、公民教育)日本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学习时间”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福利、健康)(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福利、健康)我国我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6v 三年级“动手做”教学活动v 主题:观察并讨论容器中不同温度的水的流动v 全班约20余个学生,分为4组,整个活动大致分为六个步骤: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向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不评判学生看法的对与否,只是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讨论)、小组讨论、分组实验(自主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提供有颜色的冰块、热水、大小不同的塑料和玻璃容器等)、学生书面总结(包括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时间约两个小时。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基本以讨论的形式进行。.7目
4、前我国基础教育弊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弊端:课程内容分化有余、整合不足。课程内容分化有余、整合不足。以单科的、封闭的、认知的测量为主,忽视以单科的、封闭的、认知的测量为主,忽视学生既有知识综合运用的考察,强调书本知学生既有知识综合运用的考察,强调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忽视了对社会生活、学生经识掌握的评价,忽视了对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给予足够的关注。验给予足够的关注。.8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必修、跨学科实践、动态开放必修、跨学科实践、动态开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
5、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9.10定位:定位:必修课必修课选修性质选修性质国家规定国家规定学校自主设计实施
6、学校自主设计实施生本课程生本课程.11特点:整合性: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实践性:实践性学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方式。自主性:学生是真正主体,教师是指导者、促进者(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生成性:只可规划设计,不可操控。开放性: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空间。.12.13我国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划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划分: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非指定领域: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思想、理念、传统而开设的活动项目。领域的整合.14 其内容主要包括: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信息技术教育、研
7、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社会。强调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2001年
8、6月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15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 作为一门课程;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职业准备等科目内容。.16C、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D、信息技术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学习领域。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服务社区、 走进社会、 珍惜环境、 关爱他人、 善待自己。 A、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 B、掌握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
9、它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17具有以下特征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征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 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 以教师讲解为主以教师讲解为主 以书本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以书面作业为主以书面作业为主.18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1.1.自然主题、社会主题、自我主题自然主题、社会主题、自我主题校园绿化研究、领养绿地、一块废电池的危害、对白色污染说不、关心天气、节水行动、给鸟安个家、我是种植小能手、神奇的昆虫、秋叶的旅行。拜访邻居、帮困行动、我跟爸爸去上班、小当家、走近家乡的风景名胜、关心家乡的特色产业、发
10、掘地方传统文化、麦当劳vs狗不理。穿出你的风采、学会自救、直面偶像、我与智能卡、合理购物。.192、兴趣活动主题、综合性活动主题、跨学科活动主题v如:球类活动、武术活动、围棋、乐器、美术、雕刻。v航模设计、生活小区设计、校园设计。.203、封闭式主题、半开放式主题、完全开放式主题v教师给定主题,学生开展活动。v拟定数个主题,学生从中选定一个或几个主题。v学生提出各自主题,教师归类,适当合并,最后全班确定一个或几个主题。.21活动方案的基本结构v活动背景v活动目标v活动内容与方式v活动准备v活动过程与指导v活动结果展示与评价.2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般模式v确定主题v搜集资料v确定方案v实施活动
11、v表达交流v反思评价.23课 例(1 1)主题深化式)主题深化式 主题主题-主题主题AA主题主题B B 主题主题C C(2 2)主题辐射式)主题辐射式 渠道渠道A A 渠道渠道D D 主题主题 渠道渠道B B 渠道渠道C C.24(3 3)立体式)立体式 主题主题A A 子主题子主题A1 A1 子主题子主题A2 A2 子主题子主题A3A3 次子主题次子主题 次子主题次子主题 次子主题次子主题.2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课型: . .选题指导型选题指导型 . .方案设计型方案设计型 . .知识普及型知识普及型 . .自我发展型自我发展型 . .专题研讨型专题研讨型 . .
12、设计制作型设计制作型 . .网络探究型网络探究型 . .家庭体验型家庭体验型 . .社区实践型社区实践型 0.0.成果交流型成果交流型 .26教师的有效指导v活动设计指导 问题产生阶段 主题确立阶段 小组组建阶段 活动方案制定阶段v活动实施与评价的指导 活动实施阶段 交流展示阶段 反思与评价阶段.27问题产生阶段v1.问题的来源v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v学校配合社会的各种活动(世界环境日、学雷锋日等);v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十九大、春季雾霾、霍金去世)。v2.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v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v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v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28主题确立阶段v1.帮助学生分
13、析主题的价值v2.指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类和整合(筛选并去除可行性低的主题).29小组组建阶段v1.小组的规模:3-7人为宜。v2.小组指导 注意组内成员的互补与搭配,每组都应有不同专长的学生存在。 合理分工。.30方案制定阶段v1.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v目标不够明确。v步骤不合理,方法不科学。v对困难预估不足。v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的原则v具体细致(时间安排、组织形式、人员分工、活动内容、目标等)v切实可行(可操作性).31活动实施阶段v1.研究方法的指导v避免指导变成知识的讲授v依据学段选择方法:低年级简单的方法,如观察法; 高年级科学性、严谨性,如实验法、统计法等。v依据进行
14、阶段:前期采访法等;v 后期统计比较分析。.32活动实施阶段v2.资料搜集保存的指导v文本资料(书籍、调查问卷、数据、活动记录等)v影像资料(光盘、录音、视频等)v实物资料v明确目标方向,加强针对性。v养成边搜集、边整理的习惯。v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分享资料。v档案袋.33活动实施阶段v3.调查活动的指导v调查方法的指导v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v正确设计调查问卷v正确撰写调查报告.34交流展示阶段v形式与内容的同一v注重过程,兼顾结果v真实自然.35反思与评价阶段v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v反思内容:师生同反思v 过程中的表现、态度、活动的创造性、收获等v反思方式:目标对比、互找问题。v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v评价内容:结果、过程、个人表现、合作情况等v方式:低年级:口头、随机的评价v 高年级:具体、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