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病毒的定义呼吸道病毒的定义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和/或呼吸系统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结构二、分型与变异三、抵抗力形态与结构形态与结构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螺旋对称结构:核衣壳:核酸(单链RNA、分节段)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PA、PB1、PB2)包膜:基质蛋白M1、M2 (内层) 镶嵌蛋白HA、NA(外层)甲型流感病毒结构模式甲型流感病毒结构模式HANAM1M2PB2PB1PANPRNAHANA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电镜)电镜)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新分离株)新分离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抗原结构
2、抗原结构1、核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2、内膜基质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3、HA、NA: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构成亚型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分型与变异分型与变异 甲型 乙型 丙型疾病严重程度 + + +动物储毒 + 引起大流行 + 引起传播 + + 抗原调变 漂移、转换 漂移 漂移RNA节段 + + +甲型流感抗原转换与疾病流行甲型流感抗原转换与疾病流行流行年代 亚型类别 代表株 1918 Hsw1N1 1947 H1N1(亚甲型) A/FM/1/47 1957 H2N2(亚洲甲型) A/Singapore/1/57 1968 H3
3、N2(香港甲型) A/HongKong/1/68 1977 H1N1(新甲1型) A/USSR/90/77抵抗力抵抗力1、弱、不耐热、56 30min杀灭 (-70 长期保存)2、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 乳酸敏感一、传播方式二、所致疾病三、致病机制四、免疫性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与免疫性与免疫性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引起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脱落所致疾病所致疾病飞沫传播致病机制致病机制流感、肺炎、Reyes综合征免疫性免疫性1、细胞免疫:存在广泛的亚型间交叉反应2、体液免疫:同型病毒可形成牢固免疫力 亚型间无交叉反应防治防治疫苗:三价灭活疫苗治疗:抗病毒剂、中草药
4、麻疹病毒一)麻疹病毒结构核衣壳R RN NA A包膜脂蛋白血凝素融合因子麻疹病毒嗜酸性包涵体抵抗力抵抗力弱 56度30分钟干燥、紫外线、化学消毒剂敏感致病性病毒呼吸道局部上皮细胞增殖入血流入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再次入血流病毒入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第1次病毒血症第2次病毒血症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潜伏期:912天前驱症状:初期发热 三C鼻炎coryza、咳嗽cough、 眼结膜炎conjunctivitis出现koplik斑(有助于早期诊断,出疹前1-2天)一颗盐巴粒被一圈红晕围绕 从头部始全身皮疹(需约3天)麻疹的皮疹斑丘疹斑丘疹头头躯干躯干四肢四肢特异性预防人工自动免疫:
5、麻疹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成功者即可获得至少15年的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对易感者,在密切接触麻疹患者后5天内采用肌注丙种球蛋白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鼻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肠道病毒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病毒体直径约27nm,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核酸类型为RNA,衣壳壳粒由VP1、VP2、VP3和VP4 4种不同结构蛋白组成。VP1、VP2和VP3暴露在病毒体表面,是抗体结合的位点;VP4在核心内部与RNA结合;耐乙醚和酸,pH3时稳定;增殖时是在宿主细胞浆内复制,以破胞形式释放;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麻痹性疾病、无
6、菌性脑膜炎、心肌损伤、腹泻和皮疹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肢体肌肉驰缓性麻痹,又称为小儿麻痹。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只有约11000的感染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炎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自50年代末期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在某些发达国家已基本被消灭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RNA病毒抵抗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对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因而易于通过胃、十二指肠。这些特点都促进了病毒
7、的传播。 56经30min可灭活;但1mol/L 的2Mg可显著提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VP1VP2VP3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感染,传染源为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 病毒侵入机体,首先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结合,先在咽部、扁桃体、颈部淋巴结、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增殖,90%以上感染者病毒只限于肠,引起隐性感染 少数人病毒可经淋巴系统入血形成第1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和其他易感的非神经组织内进一步繁殖,并再次入血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约有1%
8、的人出现临床症状。 免疫性 人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可建立牢固的 免疫,主要以体液免疫为主。在肠道局部淋巴组织产生sIgA,清除肠道内病毒,阻止病毒入血;血液中则出现IgG、IgM中和性抗体 ,可清除血液中的游离病毒,阻止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血液中的IgG抗体可由母亲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出生后维持数月才逐渐消失。故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发病 少数人病毒可经淋巴系统入血形成第1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和其他易感的非神经组织内进一步繁殖,并再次入血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约有1%的人出现临床症状。 预防原则 脊髓灰质炎的一般预防措施应包括
9、隔离病人、消毒排泄物、以及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护水源等。在流行期间,避免对易感小儿做扁桃体摘除手术或其他各种疫苗接种,以减少麻痹型病例的发生。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或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措施 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甲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结构 HAV为球形颗粒,直径27nm-32nm,单股正链RNA,无包膜病毒。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至今,世界各地HAV只发现一个血清型。基因组为单一正链RNA( (二) ) 抵抗力HAV对乙醚、酸、热 (601h) 稳定,在20贮存数年仍保持感染性。HAV经高压 (12120min)、煮沸 (5min)、
10、干热(1801h)、 、甲醛 (1 4 000、373d)以及氯 (10ppm15ppm、30min) 等处理均可使之灭活。鉴于HAV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因此对肝炎患者及其排泄物处理应特别小心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 多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潜伏期后期及 急性期的血液和粪便均有传染性。HAV病毒血症时间 短暂,因而通过输血或注射传播的可能性极小,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HAV污染食物、饮水、 海产品 (如毛蚶等) 及食具等,往往引起暴发或散发性流行 .人普遍易感,但多为隐性感染( (二) ) 致病机制 HAV经口侵入人体后,先在咽部和唾液腺中早期增殖,然后在肠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并
11、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犯靶器官肝脏。因为HAV为非溶细胞型病毒,不直接造成肝细胞损害;机体的免疫应答也参与了肝脏的损伤,即抗HAV在肝脏与HAV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或Tc(CTL)对感染病毒肝细胞的攻击所致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1、输血传播2、性接触传播3、垂直传播4、口-口传播(唾液检测HBV-DNA)免疫性免疫性HAV感染后血清中早期出现抗HAV IgM;恢复期出现抗HAV IgG,并可持续多年;在IgM出现的同时,从粪便中检出sIgA抗体。在恢复期还可出现病毒的特异细胞免疫应答。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甲型肝炎病毒的防治甲型肝炎病毒的防治 1 一般预防 预防甲型肝炎主要是把住病从口 入
12、关,严格管理粪便、改善饮食和饮水卫生 2 人工自动免疫 现我国已试用减毒甲型肝炎活疫苗(H2株),效果很好。国外已生产灭活疫苗,是将HM175毒株经人2倍体细胞传代培养、纯化后,经甲醛灭活制成的,但价格昂贵。HAV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中 3 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应急预防。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经治疗可痊愈,不转慢性亦不留后遗症。用药宜简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输血、注射和母婴传播的肝脏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生,潜伏期较长,起病徐缓,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少数还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抗原携带者多,HBV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估计全世界乙有肝炎患者和无症
13、状带菌着达2亿,估计我国有1.2亿人左右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 电子显微镜检查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可见到3种颗粒:大球形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形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大分子膜蛋白中分子膜蛋白小分子膜蛋白乙型肝炎病毒(电镜)乙型肝炎病毒(电镜)Dane 颗粒三种颗粒三种颗粒形态与结构大球形颗粒:又称Dane颗粒,是完整的HBV小球形颗粒:是病毒组装后过剩的衣壳蛋白,无传染性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串连而成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Dane 颗粒1 大球形颗粒 完整的HBV颗粒亦称Dane颗粒。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与
14、蛋白质组成。脂质双层内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少量PreS1,PreS2)。用去垢剂处理Dane颗粒,破坏外壳,则暴露出核心颗粒。颗粒表面相当于内衣壳,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在酶或去垢剂作用后,则暴露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颗粒内部有HBVHBV的抗原组成HBsAg:以三种不同形式存在于患者血清中HBsAg亚型的分布有明显地区差异,并与种族有关血清HBsAg是感染HBV的重要标志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是中和抗体,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关于前S1和前S2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中不易在血液中检出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
15、gM)血清抗-HBcIgM的检出,表明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HBeAg存在于Dane颗粒中游离存在于血液中是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突变株可不产生HBeAg抵抗力抵抗力:强 能耐受低温、紫外线、干燥和一般消毒剂,1001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0.5过氧 乙酸等能使HBV灭活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乙肝病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血液、血制品等途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临床表现: 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重症肝炎 肝外表现:发热、皮疹、血管炎等免疫性抗-HBs:一般于感染后45月阳转,持续6个月或数年,是保护性抗体抗-HBc:一般于感染后35周阳转,无保护作用,
16、IgM可作为急性一干的诊断指标,IgG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标抗-HBe:一般在HBeAg消失时出现,是病情开始恢复的征兆HBVHBV抗原抗体检测的应用乙型肝炎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判断预后筛选献血员检测疫苗接种效果流行病学调查HBV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HBsAg HBeAg anti-HBs anti-HBe anti-HBc 意 义 + 病毒感染、携带者 + + 急、慢性感染、携带者 + + + 急、慢性感染、(大三阳) + + + 急、慢性感染、(小三阳) + + + 感染恢复期(有感染性) + + 感染恢复期 +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 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防治原则
17、防治原则n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n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n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HBIg)1981年6月美国CDC首次报道了5例.1983年和1984年从AIDS患者分离到病毒,于1986年正式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概 念艾滋病全称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称艾滋病病毒引起,导致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艾滋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病死率极高,目前无法治愈但可以预防的传染性疾病。生物学特性1 、形态和结构形态:HIV呈球形,直径
18、100120nm结结构构 衣壳蛋白p24p17内膜蛋白核衣壳蛋白p7逆转录酶gp41gp120RNA脂双层包膜 外层外层:脂双层包膜 + 内层内层:p17内膜蛋白 核心核心:致密柱状核心 gp120:包膜表面刺突gp41:跨膜蛋白 病毒RNA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等核衣壳蛋白p7衣壳蛋白p24 HIVHIVHIV模型图模型图脂双层膜脂双层膜gp120gp120gp41gp41包膜糖蛋白包膜糖蛋白p24p24衣壳蛋白衣壳蛋白p17p17内膜蛋白内膜蛋白p7p7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反转录酶反转录酶蛋白酶蛋白酶整合酶整合酶抵抗力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分钟或用0.5%次氯酸纳、1
19、0%漂白粉、70%乙醇、0.3%过氧化氢、1%戊二醛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均能灭活病毒。室温(20-22)可存活7天 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性和免疫性1.传染源a a)HIV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 b b)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其外周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骨髓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 2 2)血液传播:医源性)血液传播:医源性 吸毒者吸毒者 1 1)性传播:)性传播:STDSTD之一之一 同性恋同性恋 异性恋异性恋 3)母母2. 传播途径婴传播:胎盘婴传播:胎盘 产道产道 哺乳哺乳防治原则(1)预防HIV感染综合措施(2)疫苗的研究(3)抗病毒治疗(1)预防HIV感染的综合措施 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及抵制吸毒等;加强血源和移植器官的筛选与管理;加强国境检疫等。 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的治疗,目前使用多种药物的综合治疗,以防止耐药的发生。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有三类: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