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824731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PPT 页数:239 大小:3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组成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组成二、为什么要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二、为什么要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三、如何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三、如何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1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组成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组成1. 1.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由由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和和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组成组成。1(1 1)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概念概念: :是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是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和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1 概念概念: :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

2、动规律或生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理功能的科学。1(1 1)细胞分子水平)细胞分子水平(2 2)器官系统水平)器官系统水平(3 3)整体水平)整体水平染色体染色体1(1 1)急性实验法)急性实验法 a.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b. 活体解剖实验法活体解剖实验法 (2 2)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11. 1. 专业设置的需要。专业设置的需要。2. 2. 药物药物- -人体人体- -疾病之间的关系。疾病之间的关系。3. 3. 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方法:方法:1. 1. 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记忆。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记忆。2. 2.

3、多动手,多思考。多动手,多思考。3. 3. 多联系相关学科。多联系相关学科。重点:重点: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 2. 基本生命过程基本生命过程3. 3. 基本调节过程基本调节过程11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一)体液(body fluidbody fluid)体液占机体液占机体重体重60% 60%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40% 40%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血浆血浆( (心血管心血管)5%)5%组织液组织液( (组织间隙组织间隙)15% )15% 淋巴液、脑脊液等少量淋巴液、脑脊液等少量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homeostasi

4、s)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homeostasis)1(二)内环境(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environment)概念:概念: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 1.1.概念概念: :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保持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状态。2.2.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CO2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CO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O2 外界外界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细胞细胞内环

5、境内环境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O21方式:方式: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概念: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概念: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动被称之为调节。动被称之为调节。1定义:定义:通过通过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基本方式:基本方式:反射(反射(reflex)1.1.定义:在定义:在CNS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

6、应意义的反应。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2.2.结构基础: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reflex arc)3.3.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特点:特点:迅速、精确,局限、短暂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快、准、短)(快、准、短)1膝跳反射示意图膝跳反射示意图原理:原理:股四头肌肌腱股四头肌肌腱(感受器感受器)股神经股神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 腰腰2-4脊髓灰脊髓灰质前角质前角(中枢中枢)股神经股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 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效应器效应器)1局部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v特点:特点:缓慢、广泛、持久。缓慢、广泛、持久。v激素

7、(激素(hormonehormone):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 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v定义:定义:(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分泌分泌体液体液运输运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 激素等激素等化学物质化学物质 靶细胞靶细胞/ /靶组织靶组织/ /靶器官靶器官生理生理效应效应1v定义:定义:某些组织细胞或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某些组织细胞或器官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作出一些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作出一些适应性的反应。适应性的反应。v特点:特点:简单、局限、幅度小、灵敏度

8、低。简单、局限、幅度小、灵敏度低。1输入信息输入信息(刺激)(刺激)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感受器)(感受器)传入信息传入信息机体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机体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反馈: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三、三、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in human body)1负反馈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最常见最常见概念概念: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作用于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反的方向变化

9、。意义意义: :维持机体稳态,使生理功能保持维持机体稳态,使生理功能保持恒定。恒定。1正反馈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positive feedback) 概念概念: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作用于作用于控制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部分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意义意义: :使体内某一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完成。使体内某一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完成。 举例举例: :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2. 2. 正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 1v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机体生

10、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v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态是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v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身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v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11头部头部: 颅颅、面两部、面两部颈部颈部: 颈

11、颈、项两部、项两部背部背部胸部胸部 腹部腹部盆会阴部盆会阴部 左右上肢左右上肢: 上肢根和自由上肢上肢根和自由上肢 (臂臂、前臂和手前臂和手) 左右下肢左右下肢: 下肢根和自由下肢下肢根和自由下肢(大腿大腿、小腿和足小腿和足) 人体形态分部人体形态分部四肢四肢躯躯干干1三、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三、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一一) ) 解剖学标准姿势解剖学标准姿势( (二二) ) 面面( (三三) ) 方位术语方位术语1身体直立;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足尖朝前。下肢并拢,足尖朝前。手掌朝前;手掌朝前;( (一一) ) 解剖学标准姿势解

12、剖学标准姿势1矢状面矢状面冠状面冠状面分成上、下两部。分成上、下两部。AB沿正中线的矢状面。沿正中线的矢状面。前后方向下刀,前后方向下刀,纵切纵切人体,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成左、右两部。正中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分成前、后两部。分成前、后两部。水平面水平面左右方向下刀,左右方向下刀,纵切纵切人体,人体,水平方向水平方向横切横切人体,人体,CD( (二二) ) 面面1纵切面纵切面:EF横切面横切面: :沿器官长轴作的切面沿器官长轴作的切面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1A B距正中矢状面距正中矢状面远者为外侧外侧近者为内侧内侧在前臂,在前臂,内侧又称内侧又称尺侧外侧又称桡侧桡侧在小腿,在

13、小腿,内侧又称内侧又称胫侧外侧又称外侧又称腓侧腓侧CDEF( (三三) )方位术语方位术语1A B对空腔器官而言,对空腔器官而言,距腔近者为距腔近者为内内,距腔远者为距腔远者为外外。1 AB以体表为准,以体表为准,距表面近者为距表面近者为浅浅,距表面远者为距表面远者为深深。1 AC B对四肢而言,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距结合部近者为距结合部近者为近侧近侧,距结合部远者为距结合部远者为远侧远侧。1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一一) ) 进化发展的观点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二) ) 形态与功能相互关联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互关联的观点( (三三) ) 局

14、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四四)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五)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服务的观点(五)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服务的观点1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内环境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负反馈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正反馈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2.简答题简答题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3. 3. 描述解剖学姿势。描

15、述解剖学姿势。4.4.何谓水平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何谓水平面、矢状面和冠状面?11CellTissue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了解)细胞(了解)一、 人体的基本结构1111肌肌 肉肉 组组 织织1(一)骨骼肌(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形态形态:长圆柱形长圆柱形 结构结构:肌核多个,有肌核多个,有横纹横纹1 图 7-8 骨 骼 肌 结 构 模 式 图 ( 1) 一 块 骨 骼 肌 示 肌 外 膜 , 肌 束 膜 , 肌 内 膜 ( 2) 图 ( 1) 的 局 部 放 大 示 骨 骼 肌 细 胞 的 纵 横 断 面 以 及 肌 内 膜 和 肌 束 膜 肌 细 胞 肌 内 膜 肌

16、束 膜 肌 细 胞 核 成 纤 维 细 胞 肌 外 膜 肌 原 纤 维 肌 细 胞 肌 束 膜 肌 内 膜 肌 膜 肌 膜 ( 1) ( 2) 1 图 7-2 骨 骼 肌 肌 原 纤 维 结 构 模 式 图 肌 细 胞 暗 带 明 带 Z 线 肌 原 纤 维 M 线 H 带 H 带 粗 肌 丝 细 肌 丝 粗 肌 丝 细 肌 丝 横 断 面 明 带 H 带 M 线 暗 带 1 图7-6 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I 带 Z A带 H I带 Z 三联体 横小管 终池 肌膜 1(二二)心肌心肌(cardiac muscle) 形态形态:分支短杆状分支短杆状 结构结构:有有闰盘闰盘;可见横纹可见

17、横纹 1 图 7-11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横小管 Z 线 肌膜 肌浆网 横小管 M 线 M 线 线粒体 线粒体 横小管 横小管 Z 线 终池 1(三三)平滑肌平滑肌(smooth muscle ) 形态:梭形形态:梭形 结构:无横纹结构:无横纹1 神神 经经 组组 织织 ( (Nerve tissueNerve tissue) )1 树突树突 结构:结构:胞体、突起胞体、突起 、神经末梢、神经末梢 轴突轴突 神经元神经元 功能:感受刺激,传递冲动,功能:感受刺激,传递冲动, 整合信息整合信息 突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使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使神经元 相互连接相互连接 结构:多突起结构:多

18、突起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起辅助作用功能:起辅助作用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1一、一、结构结构n 胞体:位于脑、脊髓灰质和神经节内胞体:位于脑、脊髓灰质和神经节内n 胞膜:可兴奋的单位膜,含受体或离子胞膜:可兴奋的单位膜,含受体或离子 通道,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通道,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1 胞核:大、圆,核膜和核仁清楚胞核:大、圆,核膜和核仁清楚1 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 分布: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分布: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1111突触突触n 定义: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和效应定义: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和效应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结构细胞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结构1u

19、(1 1)突触前成分)突触前成分 (2 2)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3 3)突触后成分)突触后成分11血脑屏障血脑屏障:血液和脑组织间限制某些物质:血液和脑组织间限制某些物质 进入脑内的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进入脑内的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 皮、基膜和神经胶质膜组成皮、基膜和神经胶质膜组成1 神经纤维:神经元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神经元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1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天津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天津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1v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 跨膜物质转运跨膜物质转运 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自学自

20、学) 细胞生物电现象细胞生物电现象 肌细胞的收缩活动肌细胞的收缩活动(自自学学)1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电镜显示细胞膜电镜显示细胞膜1亲水性基团亲水性基团疏水性基团疏水性基团脂质双分子层脂质双分子层液态镶嵌模型液态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顺电化学梯度顺电化学梯度 不耗能不耗能单纯扩散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易化扩散易

21、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转运转运方式方式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逆电化学梯度逆电化学梯度 耗能耗能1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不耗能不耗能3. 特点特点2.转运物质:转运物质: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 (O2 CO2 等等)1.概念(了解)概念(了解)11. 概念(了解)概念(了解) (1) (1)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 (2)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3.类型类型2.转运物质:转运物质:小分子或离子。小分子或离子。1转运物质:转运物质:各种离子如各种离子如Na+、K+等等转运机制:转运机制:11葡萄糖、氨基

22、酸等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转运物质:转运物质:转运机制:转运机制:11(1)共同点)共同点:都是顺电化学梯度,不耗能的都是顺电化学梯度,不耗能的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2)不同点)不同点:易化扩散速度快、具有特异性等。易化扩散速度快、具有特异性等。 总 结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的异同点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的异同点.1逆电化学梯度逆电化学梯度耗能耗能1.概念(了解)概念(了解)2.特征:特征:3.类型:类型:Na+-K+泵泵钠泵活动特点:钠泵活动特点:膜内膜内NaNa+ +和膜外和膜外K K+ +时被激活。时被激活。每分解一个每分解一个ATPATP,泵出,泵出3 3个个NaNa+ +

23、,移进,移进2 2个个K K+ +。 1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维持细胞膜两侧维持细胞膜两侧NaNa+ +、K K+ +的不均衡分布的不均衡分布 细胞内高细胞内高K K+ +细胞外高细胞外高NaNa+ +建立一种势能贮备,供细胞其它耗能过程利用建立一种势能贮备,供细胞其它耗能过程利用NaNa+ +、K K+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1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1(四)胞纳与胞吐(四)胞纳与胞吐( (入胞与出胞入胞与出胞) )转运物质转运物质: :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转运特点转运特点: 需消耗能量,也

24、属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也属主动转运。转运类型:转运类型:入胞入胞(endocytosis): 出胞出胞(exocytosis):1小小 结结1恩格斯: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恩格斯: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出电变化。时显出电变化。 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 跨膜电位:静息电位(跨膜电位:静息电位(RPRP)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AP)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1.概念:概念:在在静息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

25、外两侧 的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2.数值:数值:1 3. 3.测量方法测量方法14.4.产生机制产生机制主要是主要是K+外流形成外流形成的的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 (动力)(动力)(条件)(条件)K+外流外流静息时膜主要静息时膜主要 对对有通透性有通透性 内负外正电位差内负外正电位差(阻力)(阻力)1(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1.概念:概念:2.组成组成113.3.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膜电位状态膜电位状态l极化极化 (polarization)l去极化(除极化)去极化(除极化) (depolarization)l反

26、极化(超射)反极化(超射) (overshoot)l复极化复极化 (repolarization)l 超极化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膜膜 内内14.动作电位特征动作电位特征 (单一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单一神经细胞或肌细胞)15.5.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去极相:复极相:复极相:钠泵激活钠泵激活进行主动转运进行主动转运复极后:复极后:K外流外流Na+快速快速内流内流NaNa内流是否无限制地进行?内流是否无限制地进行?APAP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什么?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什么?膜内膜内,膜外,膜外1 去极相去极相 Na内流内流复极相:复极相: K外流外流1v兴奋性兴奋性

27、(excitability): v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一一)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 :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和强度- -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 ,能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最小剌激强度。奋的最小剌激强度。l兴奋性与阈强度成反变关系。兴奋性与阈强度成反变关系。1阈刺激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阈下刺激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 )阈上刺激阈上刺激l阈电位阈电位(

28、threshold potential):足以使膜足以使膜Na+通道通道 大量开放而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大量开放而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1有髓纤维有髓纤维: :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 1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阈电位、一、名词:阈电位、 阈强度、阈强度、 阈刺激、兴奋性、阈刺激、兴奋性、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1.简述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简述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2.2.简述细胞膜上钠泵的本质及其活动特点。简述细胞膜上钠泵的本质及其活动特点。3.3.何谓静息电位及产生机制?何谓静息电位及产生机制?4.4.何谓动作电位及产生机

29、制?何谓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11第第 四章四章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由骨、骨连结和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骼肌三部分组成。分组成。1 成人有骨成人有骨206206块。块。 长长 骨骨 按骨的形态按骨的形态, , 短短 骨骨 可分为可分为 扁扁 骨骨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1长骨长骨短骨短骨不规则骨不规则骨扁骨扁骨 体又叫体又叫骨干骨干,内有空腔称,内有空腔称骨髓腔骨髓腔。 两端膨大称两端膨大称骺骺,往往具有光,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干骺端端。111 每一块骨都由每一块骨都由骨质

30、、骨膜、骨质、骨膜、骨髓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分布。 1颈椎颈椎胸椎胸椎腰椎腰椎1骶骨骶骨尾骨尾骨 1胸骨和肋骨胸骨和肋骨1111111脑颅骨 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顶骨额骨蝶骨枕骨筛骨蝶骨1第二节第二节 肌肌1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形态和构造肌腹肌腹肌腱肌腱腱划腱划阔肌阔肌腱膜腱膜轮匝肌轮匝肌二腹肌二腹肌1肌的起止和作用肌的起止和作用1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1肋间外肌肋间内肌1膈膈中心腱膈脚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1腹直肌腹直肌腹肌腹肌11第一节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第一节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第三节第三节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

31、第四节第四节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第二节血第二节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1 一、血液组成一、血液组成 血细胞血细胞血液血液血浆血浆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概念、正常值概念、正常值第一节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第一节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1(一)比重(一)比重(二)粘滞度(二)粘滞度1(三)血浆渗透压(三)血浆渗透压1. 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透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透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2. 影响因素: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影响因素: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数目成成正比正比,而与溶质的,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种类和颗粒大小大小

32、无关无关。13.3.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组成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数值数值(770-3.33)kPa3.33kPa形成形成物质物质血浆中晶体物质血浆中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主要是电解质Na+、Cl-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生理生理意义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容量。14.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等渗溶液:等渗溶液: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

33、透压 1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一、红细胞11.1.红细胞膜的红细胞膜的选择选择通透性通透性2.2.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1红细胞能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能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某些疾病使某些疾病使红细胞叠连红细胞叠连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体积摩擦力摩擦力血沉加快血沉加快。血浆球蛋白血浆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胆固醇、胆固醇叠连叠连血沉血沉 血浆白蛋白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卵磷脂叠连叠连血沉血沉注注意意111(三)(三)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缓冲血液缓冲血液pHpH值值 1第三节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

34、蛋白溶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概念概念:溶胶状态溶胶状态凝胶状态凝胶状态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可溶可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不溶不溶)本质:本质:血清:血清:血块发生收缩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血块发生收缩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血清中缺少缺少纤维蛋白原和凝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发生时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但血发生时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但增添增添了一些凝了一些凝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1(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1.1.概念概念: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血浆与组

35、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1血友病(血友病(hemophiliahemophilia) 缺因子缺因子血友病甲(血友病甲(A A) 缺因子缺因子血友病乙(血友病乙(B B) 缺因子缺因子血友病丙(血友病丙(C C)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Xa, Ca 2+ , V, PF3)内源性:启动因子内源性:启动因子外源性:启动因子外源性:启动因子F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1.基本过程基本过程2.2.凝血途径凝血途径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a)1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1血型

36、血型(blood group)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凝集原凝集原凝集素凝集素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的凝集原与其所对抗的凝集素相遇指红细胞的凝集原与其所对抗的凝集素相遇时时 发生的发生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本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本质),红细红细胞聚集成团,破裂溶血。胞聚集成团,破裂溶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1lABO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一、一、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分型依据: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红细胞膜上抗原抗原的种类不同和有无。的种类不同和有无。 特特 点:点:11用用已知血清中抗体已知血清中抗体检测检测红

37、细胞膜上红细胞膜上抗原抗原种类和种类和有无来判断血型。有无来判断血型。结果判断:结果判断:13. ABO血型的遗传血型的遗传 ABO血型系统中控制血型系统中控制A, B, H凝集原形成的基因位于凝集原形成的基因位于9号染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上。色体的等位基因上。 A、B基因为显性基因,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基因为隐性基因。可据此判断亲子关系。性基因。可据此判断亲子关系。4.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自学自学1(二二) 输血的原则输血的原则 首先必须首先必须鉴定鉴定ABO血型血型,保证血型相合;保证血型相合;同一血型系统同一血型系统输血前必须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

38、配血试验 (cross-match test) 避免供血者红细胞凝集原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避免供血者红细胞凝集原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分析结果分析:主侧(主侧(-)次侧()次侧(-) 配血相合配血相合,可以输血。可以输血。主侧(主侧(-) 次侧(次侧(+) 配血基本相合配血基本相合 紧急少量(紧急少量(200ml)缓慢输血。缓慢输血。主侧(主侧(+) 配血不合配血不合,禁止输血禁止输血1“万能受血者万能受血者”“万能供血者万能供血者”1一、主要概念:一、主要概念:红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红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

39、液凝固、血清、凝血因子、血型、血液凝固、血清、凝血因子、血型、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1.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的基本组成?2.2.血液生理特性、生理功能?血液生理特性、生理功能?3.3.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意义?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意义?4.4.红细胞生理功能?红细胞生理功能?15.5.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6.6.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7.7.什么是血型?什么是血型?ABOABO血型中对应血型血液中红细胞血型中对应血型血液中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以及血浆中凝集素的分布如何?膜上存在的凝集原以及血浆中凝集素的分布如何?8.8.输血的原则

40、是什么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 1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1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1 1、体循环、体循环左心室左心室主主动脉动脉各各级动脉级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各级静脉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右心房心房2 2、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泡壁的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肺静脉左心左心房房1一、心一、心 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于右侧。(一)(一) 心的位置心的位置1前方:胸骨体和前方:胸骨体和2-62-6肋软骨肋软骨后方:后方:5-85-8胸椎体胸椎体心包裸区:心包裸区

41、: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下和胸膜所遮盖,只下部一小区域借心包与部一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4-5类软骨相邻类软骨相邻1(二)心的外形(二)心的外形一底一底一尖一尖二面二面三缘三缘三沟三沟:心底:心底:下缘、右缘、左缘:下缘、右缘、左缘:冠状沟、前室间沟、:冠状沟、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后室间沟:胸肋面、膈面:胸肋面、膈面:心尖:心尖1(三)心的各腔(三)心的各腔右心房右心房入口:入口:上腔静脉口、下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腔静脉口、冠状窦口窦口出口:出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卵圆窝卵圆窝梳状肌、梳状肌、右心耳右心耳1右心室右心室流

42、入道:流入道:右房室口右房室口瓣膜瓣膜腱索腱索乳头肌乳头肌流出道:流出道:动脉圆锥、动脉圆锥、肺动脉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肺动脉瓣1左心房左心房入口:入口:左上肺静脉口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右下肺静脉口右下肺静脉口出口:出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右心耳右心耳梳妆肌梳妆肌1左心室左心室流入道:流入道:左房室口、左房室口、瓣膜、瓣膜、腱索、腱索、乳头肌、乳头肌、流出道:流出道:主动脉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窦主动脉窦1(四)心的构造(四)心的构造1.1.心壁心壁 心外膜、心心外膜、心内膜、心肌内膜、心肌2. 2. 心的结缔组织支架:心的结缔组织支架

43、: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肺动脉环、肺静脉环、肺动脉环、肺静脉环、13.3.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双层心房间隔:双层心内膜夹以结缔组内膜夹以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所织和少量心肌所构成构成室间隔:双层室间隔:双层心内膜夹以心心内膜夹以心肌所构成肌所构成膜部、肌部膜部、肌部1(五五)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1. 窦房结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口附位于上腔静脉口附近右心房壁心外膜近右心房壁心外膜下,是心节律性活下,是心节律性活动起搏点动起搏点2. 房室结房室结位于房间隔右侧心位于房间隔右侧心内膜下冠状窦口前内膜下冠状窦口前上方,将窦房结传上方,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至心室来的冲动传

44、至心室3.3.房室束房室束 穿过右纤维三角、室间隔膜部下缘、肌部穿过右纤维三角、室间隔膜部下缘、肌部 4.4.左束支、右束支左束支、右束支 5.Pukinje5.Pukinje纤维网纤维网1( (六六) )心的血管心的血管动脉动脉1 1、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1 1)前室间支)前室间支(2 2)旋支)旋支2 2、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1 1)后室间支)后室间支(2 2)左室后支)左室后支(3 3)窦房结支)窦房结支(4 4)动脉圆锥支)动脉圆锥支(5 5)右缘支)右缘支1(二)静脉二)静脉1 1、冠状窦、冠状窦(1 1)心大静脉)心大静脉(2 2)心中静脉)心中静脉(3 3)心小静脉)心小

45、静脉2 2、心前静脉、心前静脉3 3、心最小静脉、心最小静脉111、主动脉、头颈部动脉、锁骨下动脉、上肢的动脉、胸部的动脉、腹部的动脉、髂总动脉8、下肢的动脉1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可分为三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可分为三部分。部分。 升主升主A A:左心室主左心室主A A口口胸骨角水平,胸骨角水平,在起始部发出在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左、右冠状A A 主主A A弓:弓:胸骨角水平胸骨角水平第第4 4胸椎下缘胸椎下缘水平,凸侧由右水平,凸侧由右左发出左发出头臂干、左颈头臂干、左颈总总A A和和左锁骨下左锁骨下A A 。 降主降主A A:第第4 4胸椎下缘水平胸椎下缘水平第第4 4腰椎,腰椎,末端分为末端

46、分为左、右髂总左、右髂总A A。 降主动脉以膈降主动脉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胸主动脉和和腹主腹主动脉动脉两部。两部。111淋巴系统淋巴系统一、淋巴管道一、淋巴管道二、淋巴结二、淋巴结三、脾三、脾1一、淋巴管道一、淋巴管道(一)毛细淋巴管(一)毛细淋巴管 以粗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比以粗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比cap.cap.略粗略粗与与capcap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 1、是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而、是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而capcap是联系是联系A A、V V的通道;的通道; 2 2、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外周细胞。、

47、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外周细胞。故其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故其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1二、淋巴管道二、淋巴管道(二)淋巴管(二)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在回流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在回流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巴管。 管径管径细、壁薄、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细、壁薄、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 可分为:可分为: 浅淋巴管:浅淋巴管:居皮下,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居皮下,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 深淋巴管深淋巴管:与深静脉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的淋巴与深静脉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的淋巴1一、淋巴管道一、淋巴管道(三)、淋巴干(三)、淋巴干 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集成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

48、集成9 9条淋巴干: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收集头颈部淋巴) 左、右锁骨下干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淋巴)(收集上肢淋巴)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淋巴)(收集胸部淋巴) 左、右腰干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成对脏器)(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成对脏器) 肠干肠干(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1一、淋巴管道一、淋巴管道(四)、淋巴导管(四)、淋巴导管 1 1、胸导管:胸导管:长约长约30-40cm30-40cm,起自第一腰椎前面的,起自第一腰椎前面的乳糜池,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出胸廓上口达颈根乳糜池,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

49、胸,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开口处有瓣膜。收集腹盆部、双部,注入左静脉角。开口处有瓣膜。收集腹盆部、双下肢、左半头颈、左上肢和左半胸的淋巴。下肢、左半头颈、左上肢和左半胸的淋巴。 2 2、右淋巴导管:右淋巴导管:位于右颈根部,长约位于右颈根部,长约1.5cm1.5cm。由。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成。注入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成。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半头颈、右上肢和右半胸部的淋巴。右静脉角。收集右半头颈、右上肢和右半胸部的淋巴。1淋巴导管淋巴导管1二、淋巴结二、淋巴结 淋巴管在向心回流途中要经过一系列的淋巴管在向心回流途中要经过一系列的淋巴结。淋巴结。

50、 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小体。除对淋巴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小体。除对淋巴进行过滤外,还把自身产生的淋巴细胞释放进行过滤外,还把自身产生的淋巴细胞释放入淋巴中。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病入淋巴中。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病原体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使原体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使之体积增大。之体积增大。 1三、脾三、脾 位于左季肋区,平对第位于左季肋区,平对第9-119-11肋。肋。 呈椭圆形,分脏、膈两面,前、后两端,呈椭圆形,分脏、膈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上缘有上、下两缘,上缘有2-32-3个脾切迹。在脾的附个脾切迹。在脾的附近有时可见副脾。近有时可见副脾。 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上册.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