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2827565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有“胥师质人贾师”。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约券。这反映出当时A. 形成契约精神B. 规范商业行为C. 履践重农抑商D. 商品经济发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体现的是政府重视对商业的管理,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B项正确;材料与契约关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排除C项;当时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丞相

2、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又延揽儒者数百人做官,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只剩下儒家的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A. 儒学学说受到高度重视B. 儒学成为唯一的治国方略C. 法家学说因此不复存在D. 儒学以外的学说全部罢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材料“又延揽儒者数百人做官,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体现的是儒家学说受到重视,A项正确;B项错在“唯一”,排除;新儒学的特征是外儒内法,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点睛】3. 唐长孺在均田制度的产生及其破坏中认为:均田制与拓

3、玮鲜卑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同时,虽然在均田制施行前,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但并不妨碍农村公社残余顽强地保留下来,这是使来自拓玮鲜卑的均田制得以推行的社会基础。材料认为均田制得以推行的原因是A. 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B. 拓玮鲜卑内部农村公社的余留C. 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的全面改革D. 小农经济适应鲜卑的社会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这是使来自拓玮鲜卑的均田制得以推行的社会基础”体现的是小农经济适应鲜卑的社会结构是均田制得以推行的原因,D项正确;材料与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鲜卑内部农村公

4、社的余留不利于均田制的推行,排除B项;材料与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的全面改革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4. 武则天统治期间,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互相通婚。这一措施的实施A. 导致了社会阶层固化B. 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利益C. 清除了政治异己势力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武则天禁止地方豪族相互通婚,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豪族通过联姻演变为割据势力,进而实现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正确;唐朝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与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利益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清

5、楚政治异己势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 宋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两熟制,但租佃契约仍按原先每年秋熟收租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宋朝的这一收租做法A. 使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B. 有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C.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宋朝虽然推行了稻麦两熟制,但是按照契约关系,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这显然有利于提高佃户生产积极性,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B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众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A项;当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排除C项;材

6、料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哪一个政治制度能体现这一特点A. 元朝行省B. 北宋通判制C. 明朝内阁D. 清朝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可知,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皇帝用增设职位的办法削弱宰相职权以达到使其相互制衡的效果,如北宋的通判制度,对地方知州进行监督,符合材料内容,B项正确;元朝行省制是地方制度,不存在增设职位的办法来削弱的现象,排除A项;明朝内

7、阁是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的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不存在皇帝增设职位的方式削弱其权利的现象,排除C项;清朝军机处也是皇帝私人亲信组成的机构,不存在皇帝增设职位的方式削弱其权利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7.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清朝统治者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这说明A. 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有限B. 清朝从此改变了传统外交政策C. 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 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统治者将南京

8、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似乎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南京条约的危害性,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项正确;南京条约对华的影响力巨大,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并未改变传统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未体现“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8. 1853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厘金税制,厘金是一种商业税,分为货物运输税和货物交易税,征税对象为华商,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在管理上,政府设专局总理厘务,地方设立各局卡,局卡下设分局

9、分卡,地方分局分卡有着“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厘金征课范围很广,并配套稽查及缉私机关以防漏税。下列有关厘金税制说法正确的是A. 有利于列强扩大在华市场倾销商品B. 使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C. 是清政府商税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D. 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A项正确;厘金制度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当时清政府商税制度并不完善,排除C项;当时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维护社会稳定的说法错

10、误,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9.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汲取了王夫之“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的民族观,形成了以“排满革命”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族思想,这种思想逐渐上升为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A.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B. 推动了儒学在近代继续并有新发展C. 对近代民族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D. 对辛亥革命的爆发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汲取王夫之的民族观,发展为近代爱国主义思潮,C项正确;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部分内容来自于西方民主思想,排除A项;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于追求建立民主

11、政治,而不是推动儒学在近代继续并有新发展,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思想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0.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也是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的举措。从此材料可以看出A. 党中央对国情的认识切合实际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建立C. 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D. 此路线后来得到严格贯彻执行【答案】A【解析】【

12、详解】材料“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体现了党中央认识到中国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材料“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体现了党中央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要同时并举,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思想,综上可知,中共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经济建设,说明党中央对国情的认识切合实际,A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未建立,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党中央对

13、国情的认识切合实际,未体现“此路线后来得到严格贯彻执行”,排除D项。故选A项。11. 下表是“新中国婚姻法大事记”, 据表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法数次修订,其原因是为了时间法律相关内容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1980年修订1950年的婚姻法增加计划生育政策2001年修订1980年的婚姻法加大对重婚等行为的遏制力度,禁止家庭暴力,确立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2021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法废止取消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条文A. 宣扬自由平等的婚姻观B. 废除传统的婚姻和习俗C. 顺应当时社

14、会发展需要D. 构建全新婚姻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婚姻法的制定和修订都有深刻的背景,都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C项正确;自由平等的婚姻观是婚姻法的理念之一,但与不是修订的原因,排除A项;1950年的婚姻法就已经废除传统的婚姻和习俗,与之后修订的原因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构建全新婚姻法律体系,而是强调婚姻法修订顺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2.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且被告往往携带家眷,在法庭上上演一场哭戏,试图引起陪审团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被告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有罪”或“无

15、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古雅典时期A. 陪审法官审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B. 法庭审判中被告需聘请律师C.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仅凭借情感D. 陪审法庭是雅典的立法机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雅典审判过程中,陪审法官常常因为同情心未经过正式答辩而进行表决,说明的是陪审法官审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A项正确;当时尚未产生律师制度,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3. 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它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

16、从公意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社会规约遭到了严重滥用B. 个人自由要服从公众意志C. 国家政权应该为民众服务D. 个人自由优先于公众意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体现的是个人自由要服从公众意志,说明个人自由是相对的,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契约遭到滥用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政权应该为民众服务的说法,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非个人自由优先于公众意志,排

17、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 1851年,英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工会在手工业行会工人中产生;1868年国会大选,第一次投票的工人们集中把票投给同情工人的议员;1900年组建劳工代表委员会后改称工党;1924年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这表明英国A. 工人阶级至此登上政治舞台B. 工人政治权利得到充分的发展C. 工人政治斗争方式与时俱进D.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行会中产生现代工会,工人们从参加国会大选,到组建工党,再到参与组阁,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等,表明英国上层建筑的不断发

18、展,即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D项正确;英国工人阶级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宪章运动中已登上了政治舞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英国工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充分发展,B项错误;工人政治斗争方式与时俱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15. 1958年9月,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会晤时说道:“由于欧洲统一的重要性这种统一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合作,我认为必须尝试把历史的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它们的力量联合起来。”戴高乐此举旨在A. 拉拢或控制民主德国B. 联合德国对抗美国C. 谋取法国的国家利益D. 致力于欧洲的联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我认为必须尝试把历

19、史的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它们的力量联合起来”体现的是戴高乐主张法德联合,进而更好的维护本国国家利益,C项正确;材料与控制民主德国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戴高乐并非是为了拉拢德国对抗美国,排除B项;材料与致力于欧洲的联合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6. 下表是1990-2000年美国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推动美国经济出现下表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年份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19900.8543.3519911.24.23.019923.33.07.519933.12.66.919944.l2.86.119952.01.95.41996341.95.4

20、19973.91.04.919983.91.04.519994.21.54.320002.62.34.5A. 两极格局的瓦解B. 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C. 跨国公司的推动D. 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看出,19902000年间,美国在实现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情况下也实现了失业率的降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双低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实行了信息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结果,D项正确;1991年两极格局才瓦解,排除A项;美国是开辟了新的经济发展领域,而非调整了经济结构,排除B项;图示中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而非跨国公司的推动,排除C项。故选D

21、项。二、非选择题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

22、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材料二 13世纪末,人们开始以一种新颖的主动的态度来探讨教育问题。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摘编自孙雪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型近代西方

23、人文主义教育观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及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教育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书院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官方化(书院讲授的内容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意义: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宋代教育的发展,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传播,推动其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或: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迎合了封建统治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变化:由欧洲中世纪

24、“以神为本”的神学教育向近代的人文主义世俗教育转变。影响: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加速了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冲击了中世纪教会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转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或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进程)【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可归纳出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根据材料“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可归纳出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根据材料“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

25、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可归纳出书院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备;根据材料“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可归纳出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官方化。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培养人才,促进宋代教育的发展、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传播、推动其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型”可归纳出由欧洲中世纪“以神为本”的神学教育向近代的人文主义世俗教育转变。影响:根据材料“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所学知识可

26、知,可从加速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教育的世俗化、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点睛】18. 清末民初湖南的地方自治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一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之潮涌动不息。地方自治理论作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传入中国;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在抵御外患,还是在振兴内治方面,都无明显作为,湖南自保自强的重担只有由湖南民众自己来承担。于是黄遵宪、谭嗣同等人便顺应民心民愿,提出了其地方自治的主张;维新期间地方自治的萌芽与晚清以来中央官治权力的下移是分不开

27、的。湘省在此背景下,地方权力开始加重。地方既握实权,便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清末民初三十年间(1895-1926年),湖南作为全国性地方自治的一分子,其表现为全国注目。以区域近代化论,清末民初湖南地方自治运动创造了湖南诸多第一,如第一次选民调查、第一次投票选举、第一批代议机构等。摘编自刘国习试论清末民初湖南的地方自治运动材料二 1920年前后,“省自治联省自治一时成为时代潮流毛泽东反复强调自治必须由民来办,认为湖南人民已经具备了自治的能力。他告诫从事“自治运动”的人,不要信湖南民智未开交通不便自治难于办好的话,“政治法律不装在穿长衣的先生们的脑子里,而装在工人们、农人们的脑子里”。对于湖南自治

28、法,只要是生活在湖南地域上的人,凡年满15周岁无神经病者,不论是“农人也罢,工人也罢,商人也罢,学生也罢,女人也罢都有发言权。在当时各省军阀借地方自治之名,行军阀专权之实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张实行真正的、彻底的民治无疑是对军阀专权的彻底否定。毛泽东所主张的自治则是全自治。毛泽东认为湖南独立成“湖南国,并不一定要从字面上把湖南省的“省字改成一个“国”字,只是要得到一种“全自治”。他说德美都是先有邦,后才有这互相联合,邦造成了,联只是自然的结果。湖南自治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地方自治思想具有局限性,是青年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思想的反映。摘编自彭学宝孙中山与毛泽东地方自治思想比较述

29、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湖南地方自治运动兴起背景。(2)结合材料二分析毛泽东主张地方自治的出发点,并综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湖南自治运动的积极影响。【答案】(1)背景:西学东渐,地方自治理论传入中国(或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甲午战后,清政府无力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湖南民众自保自强意识增强;近代政治运动和黄遵宪、谭嗣同等有识之士的推动;晚清以来中央政府权力的下移和地方势力的增长;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出发点: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阀割据;真正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富强。积极影响:冲击了传统的政治体系,

30、促进了民主宪政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西方资产阶级的自治思想得到传播,增进了国民的自主意识;为其他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范例和有益的经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工农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之潮涌动不息。地方自治理论作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传入中国”可知,西学东渐,地方自治理论传入中国(或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根据材料“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在抵御外患,还是在振兴内治方面,都无明显作为,湖南自保自强的重担只有由湖南民众自己来承担”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无力应对

31、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湖南民众自保自强意识增强;根据材料“于是黄遵宪、谭嗣同等人便顺应民心民愿,提出了其地方自治的主张”可知,近代政治运动和黄遵宪、谭嗣同等有识之士的推动;根据材料“维新期间地方自治的萌芽与晚清以来中央官治权力的下移是分不开的”可知,晚清以来中央政府权力的下移和地方势力的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初湖南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也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2)出发点:根据材料“在当时各省军阀借地方自治之名,行军阀专权之实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张实行真正的、彻底的民治无疑是对军阀专权的彻底否定”可知,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阀割据;根据材料“对于湖南自治法,只要是生

32、活在湖南地域上的人,凡年满15周岁无神经病者,不论是农人也罢,工人也罢,商人也罢,学生也罢,女人也罢都有发言权”可知,真正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毛泽东所主张的自治则是全自治。毛泽东认为湖南独立成湖南国,并不一定要字面上把湖南省的省字改成一个国字,只是要得到一种全自治。他说德美都是先有邦,后才有这互相联合,邦造成了,联只是自然的结果”可知,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富强。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于是黄遵宪、谭嗣同等人便顺应民心民愿,提出了其地方自治的主张;维新期间地方自治的萌芽与晚清以来中央官治权力的下移是分不开的。湘省在此背景下,地方权力开始加重。地方既握实权,便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及

33、所学知识可知,冲击了传统的政治体系,促进了民主宪政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根据材料“近代以降,西学东渐之潮涌动不息。地方自治理论作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传入中国;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在抵御外患,还是在振兴内治方面,都无明显作为,湖南自保自强的重担只有由湖南民众自己来承担”及所学知识可知,使西方资产阶级的自治思想得到传播,增进了国民的自主意识;根据材料“湖南作为全国性地方自治的一分子,其表现为全国注目”及所学知识可知,为其他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范例和有益的经验;根据材料“湖南自治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地方自治思想具有局限性,是

34、青年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思想的反映”及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工农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近代中国早期历史上,太平天国肯定是一个怎样估价都不算过分的重大事件。即便最终失败了但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我们不难设想,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摘编自马勇中国历史的侧面根据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反对、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

35、以阐释。(要求;写出你选择的材料中的观点并给出个人见解,阐释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材料观点: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见解:赞成,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阐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促使封建社会趋向崩溃。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地主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而催生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从此,古老的中国走上了曲折的近代化的道路。结论: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催生了洋务运动,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中国的

36、历史走向。示例二:材料观点: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就没有晚清的政治大变局。见解:质疑,晚清政治大变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阐释:言之有理即可结论:言之有理即可注: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一等: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根据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反对、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释。根据材料“在近代中国早期历史

37、上,太平天国肯定是一个怎样估价都不算过分的重大事件。即便最终失败了但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可提炼观点: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释,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促使封建社会趋向崩溃。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地主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而催生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从此,古老的中国走上了曲折的近代化的道路。结论: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催生

38、了洋务运动,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或者针对材料观点“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就没有晚清的政治大变局”表达见解:质疑,晚清政治大变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阐释和结论言之有理即可等等。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官员对商鞅变法评价王安石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辨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0(1069年奏折)苏轼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1071年上神宗皇帝书)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秦用商鞅

39、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李纲全集)摘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1)据材料指出宋代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答案】(1)认识:变法彻底;赏罚分明;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重利轻义;严刑峻法(忽视德治);导致秦朝速亡。 (2)原因:北宋中期统治危机;为变法造势,实现复国强兵;苏轼反对新法;金军威胁;李纲主张改革,增强军队战斗力。【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秦用商鞅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

40、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和所学知识得出变法彻底;赏罚分明;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得出重利轻义;严刑峻法(忽视德治);导致秦朝速亡。【小问2详解】关于对商鞅变法认识的社会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面对宋朝统治危机,主张变法;苏轼则反对变法;李纲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也主张效法商鞅变法图强;综合分析可知,北宋中期统治危机;为变法造势,实现复国强兵;苏轼反对新法;金军威胁;李纲主张改革,增强军队战斗力。【点睛】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44年,为了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

41、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寇调集50万兵力,并且陆海空配合,实施“一号作战计划”,集中向河南、湖南和广西发动进攻,开始了侵华以来在中国战场上最大规模的进攻。当年4月日军占领郑州,5月许昌、洛阳相继失守,6月中旬长沙沦陷,随后日军向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进犯。6月23日,日本调集10多万兵力对街阳大举进攻,衡阳1.7万守军奋起反击,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至8月8日,衡阳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的情况下落入敌手,我方守军牺牲1万6千余众,最后仅存1200余人。会战历时47天,共击毙日军约2万人,伤近6万人。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42、,日军惨胜,国军以少战多重创日本军,打破了日本大本营原计划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黄梁美梦,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摘编自全国政协湖南会战编写组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湖南四大会战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衡阳保卫战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衡阳保卫战的积极影响。【答案】(1)背景:同盟国军队在反法西斯战场的连续反攻;日军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2)积极影响重创了日军,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共同反击侵略者的决心;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攻势;积极配合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赢得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析】【分析】【

43、小问1详解】背景:根据材料“ 1944年,为了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同盟国军队在反法西斯战场的连续反攻、日军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等角度进行作答。【小问2详解】积极影响:根据材料“日军惨胜,国军以少战多重创日本军,打破了日本大本营原计划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黄梁美梦”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重大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反击侵略者的决心、配合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攻势、积极配合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赢得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点睛】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邝埜(ye),字孟质,湖广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

44、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埜奉命往南京察访阻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埜仅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已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整往察问戍守失律者,依律百人皆应死,整开陈其可矜状甚明,成祖恕之。宣德四年,梦赈济关中、陕西之饥民,减免百姓苛捐杂税,分地赈济活人甚众。在陕久,刑政清简。正统十二年,亲侄邝侗求取官职,埜回绝之,并作训侄侗四首并序规劝。瓦刺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兵大同,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正统十四年,也先进犯。宦官王振主张明英宗亲征,自行下诏,几些上疏“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闻情随军而战,屡屡上奏,王振怒曰:“汝腐儒安知兵事

45、?再言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而言,何得以死惧哉!”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整死,年六十五。景泰初年,追赠少保。成化初年,谥忠肃专祠以祀。摘编自明史明英宗实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的继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邝屑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答案】(1)主要贡献:刑政清简(或宽刑省法),维护货币金融流通稳定;赈济关中,稳定社会秩序;屡上方略,推动明朝备战边防,应对瓦刺威胁。 (2)优秀品质:不兴大狱,处事宽和;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匡扶社稷,不惧生死;勤政廉洁,不徇私情。【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主要贡献:根据材料“埜奉命往南京察访阻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埜仅执一二市豪归”可归纳出刑政清简(或宽刑省法),维护货币金融流通稳定;根据材料“梦赈济关中、陕西之饥民,减免百姓苛捐杂税”可归纳出赈济关中,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瓦刺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可归纳出屡上方略,推动明朝备战边防,应对瓦刺威胁。小问2详解】优秀品质:从刑政清简来看,不兴大狱,处事宽和;从赈济关中来看,关注民生,关爱百姓;从应对瓦刺威胁来看,匡扶社稷,不惧生死;从材料“亲侄邝侗求取官职,埜回绝之”来看,勤政廉洁,不徇私情。【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