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西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生 物 试 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卷 1至4页,第卷 5至8页。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题,每题 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是为利用其高度特异性B脂质体的形成与磷
2、脂头的亲水性和磷脂尾的疏水性有关C若药物是疏水性的,则不能用脂质体运输 D利用脂质体转运药物利用了膜的流动性2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的电镜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为物理模型C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属于构建概念模型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
3、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B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C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 X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D不用药物X处理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高三生物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三)4基因型为 AAXBY 的某动物(2n=4),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若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 1个AXBY的精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含有2个四分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C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号和号染色体未分离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另3个精细胞是AXBY、A、a5S型肺炎链球
4、菌的DNA转化R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专一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少量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 S型菌和R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可从培养液中提取,并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R型菌转变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将R型菌的DNA与 S型菌混合,也能产生R型菌和S型菌两种细菌后代D题干中细菌后
5、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R型菌的转化,转化过程伴随着氢键的打开和合成6神经肽Y(NP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神经递质,在不同条件下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不同,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细胞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B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 NPY受体CNPY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DNPY不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7实时荧光RT-PCR可用于 RNA病毒的核酸检测,其原理是:在PCR复性过程中探针和引物一起与模板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抑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新链延伸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破坏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利用RT
6、-PCR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三生物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三)A做RT-PCR之前,需要先根据 cD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B RNA不能作为PCR扩增的模板,故需要将样本中的RNA反转录为 DNA后再 进行扩增C若检测结果有强烈荧光信号发出,说明被检测者没有感染病毒D病毒的检测还可以检测病毒的物质或病毒引发产生的抗体,其原理都是抗原抗体杂交8研究人员将含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 x分钟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
7、实验结果推测 x分钟内大肠杆菌细胞最多分裂一次B热变性处理导致 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C根据条带的位置和数目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D未经热变性处理的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也能出现两个条带9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某草地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承载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重度放牧在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值的同时,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量也有所降低B轻度放牧提高了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从而提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与禁止放牧相比,轻度放牧会改变草原植物间的竞争程度进而调节物种丰富度 D不同放牧强度可通过改变土壤结构
8、及肥力等影响草原生态系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2题。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培育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为了保障人类粮食的供应,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三生物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三)资料1: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 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体现了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2020年,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
9、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资料2: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 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资料3:植物激素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的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5大类物质。水稻植株体内的激素大部分存在于子粒中,它们是引起子粒内部许多生理变化的信号物质,特别是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子粒中激素含量甚至决定着粒重的高低。10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团队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杂交水
10、稻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杂交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且一定需要连续的自交过程 C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可以产生新的水稻基因型,这依据了基因重组的原理D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是不定向的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应用Efcd基因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B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 NO3载体数量增加C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12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
11、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高三生物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三)河西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生 物 试 卷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5题,共52分。13(9分)小麦是北方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影响对农业生产很重要。(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
12、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 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2)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表。mol.m-2.s-1由表中的数据可见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请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角度进行分析: 。(3)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发生损伤,导致 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
13、如图 1所示,分析可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4)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 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是 。高三生物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三)14(9分)我国繁育大白菜(2N=20)有 7000多年历史,自然界为野生型,为研究大白菜抽薹开花的调控机制,某科研单位将野生型的大白菜经过诱变育种得到了抽薹早突变体甲和抽薹晚突变体乙。进行实验如下:突变体甲野生型F1(表型与突变体甲相同)突变体乙野生型F1(表型与突变体乙相同)F1(表型与突变体甲相同
14、)F1(表型与突变体乙相同)F2 (新性状:突变体甲: 突变体乙:野生型=1:1:1:1)(1)若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是染色体上两个不同位点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性状分别对野生型性状是 、 (显性/隐性)。要确定两个不同突变位点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 F2 中的新性状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其所有后代。若新性状:突变体甲:突变体乙:野生型= (填比例),说明两个不同突变位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为探究上述白菜早抽薹的原因,对野生型基因与突变体甲基因进行相关检测和比较,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知,白菜的抽薹时间提前是因为野生型基因中 (填碱基对)突变,导致 mRNA上的 提前出现,
15、 (填过程)提前终止,最终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上述野生型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甲基转移酶,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基因 F的表达,进而影响抽薹,野生型与突变体甲的 F基因表达的相对水平如图(野生型与突变体甲的 F基因均为正常)。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突变体甲抽薹提前的原因: 。15(12分)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 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 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R-Loop结构是细胞内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就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而
16、细胞也进化出了一套识别并降解 R-Loop结构的机制,比如 RNASE H1。在 201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邹力课题组,证实了某些蛋白可以感知 R-Loop结构,并促进RNASE H1的合成,从而降解R-Loop结构,维护基因组稳定性。高三生物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三)2019 年,来自德国的 IMB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GADD45A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胞内的R-Loop结构,作为R-Loop结构的探测器,募集去甲基化酶TET1,从而介导 CpG 岛(DNA上富含CpG二核苷酸的一些区域)的去甲基化,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改变表型。(1)根据材料分析,R-loop 结构是 过程的产
17、物,在神经细胞中,该过程发生的部位是 。根据 RNASE H1的功能推测,RNASE H1最可能是 酶(填字母)。A脱氧核糖核酸酶 B核糖核酸酶C蛋白酶 D端粒酶(2)R-loop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假定 R-loop结构中DNA单链含有4000个碱基,其中A和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0%,则该R-loop结构中的碱基G和C共有 个。(3)已知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其形成途径之一是DNA分子内部碱基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TET1 作用于R-Loop结构后,引起的表型变化是否属于可遗传变异,请说明原因。(4)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
18、TCF21的启动子区域(DNA上起始转录的位点)存在CpG岛的结构,且肿瘤细胞内的 TCF2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请结合题干材料分析, 简要阐述R-Loop结构对人体也有益处的理由 。16(10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几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天津市蓟州区的“品香源”腐乳手工制作技艺始于清朝末年,传承至今已有 120多年历史。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民间老法生产腐乳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民间制作腐乳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 (填“属于”或“不属
19、于”)同一物种。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菌种是毛霉,属于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2)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毛霉菌种,可配制以豆渣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加入 试剂,使之呈紫色,将毛霉孢子悬浮液用法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上会出现以毛霉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挑选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高三生物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三)(3)腐乳制作时,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相当于 ,豆腐中的脂肪可作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4)如果发现容器内上层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豆腐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会被分解成 ,脂肪会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腐乳的口感
20、十分细腻。(5)为了检测腐乳的营养价值,可以检测腐乳中 (填“氨基酸态氮”或“蛋白质态氮”)的含量,一般来说,该物质含量越多,说明腐乳的营养价值越高。(6)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还能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17(12分)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究肝癌复发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 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21、。(2)科研人员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PT)和复发性肝癌(RT)的多个组织样品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与PT相比,RT样品中树突状细胞 。(3)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后者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 T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RT患者中,细胞毒性 T细胞活化后的功能是 。(4)科研人员对PT和RT组织样品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T中的细胞毒性 T细胞数量仅为PT中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的67%,这可能是由于RT组织中细胞毒性 T细胞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 造成的。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在RT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查
22、到如下资料。请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短文,参与实验设计。在正常细胞免疫中,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基因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lrb、il23a等基因表达相对下调,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毒性 T细胞被招募到肿瘤组织;ox40基因表达上调,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现出更容易激活的状态;同时 pdgf基因表达会相应下调,以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第一步:筛选目标基因。选择 基因并检测其表达量。第二步:预期结果。若 ,则支持的实验结果和推测。(5)基于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分析(2)(4)实验结果是否相互支持并说明理由:。由此提出一个可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 。高三生物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