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 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 简单分类。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21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 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 记录。32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 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描述某些材料的透光性、导电性,说出它们的主要 用途。44明空气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 各处。5观察并描述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6知道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 成风的一些方法。57出冰、水、水蒸气在状态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知 道三者虽然状态不同,
2、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 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 的重要因素。6观察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导热性等,说出它 们的主要用途。72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81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硬 度、弹性、磁性、导热性、导电性、溶解性、酸碱 性等。2知道质量的定义,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理解密度所 反映的物质属性,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知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
3、等)能影响物质的 性质94知道空气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 要作用。5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学会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实验室制法。106描述自然界由氧、碳及氮的循环,了解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影响。117了解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和经 济发展的影响。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 馋等)129了解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用途,辨析金属和非 金属。10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金属活动性 顺序。13列举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知道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合金, 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了解新型金
4、属材料的发展与 应用。14举例说明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金属冋收再利用的 意义。15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 观粒子构成的,认识这些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 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16了解核外电子对化学反应的作用。知道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阅 相对原子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和物质的组成。17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 无机化合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 碱、盐等。初步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
5、结晶等)。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认识 同类物质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质。18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说出空气和水的 形态特点,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能依据_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19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并描述,能口述或 利用简单图形表达想法。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 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愿意使用工具辅助观察。20能举例说明物体具有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特征;能说明某些 材料的透光性、导电性等特性及其主要用途;能说出水有三种状态;能 说出空气受热会膨胀,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21能
6、比较水的三种状态的不同点,能利用证据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充 满各处的性质等。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温度、质量等;能用简 单的物理方法把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方 案,观察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22对常见物体的特征和常见材料的性能表现出探究兴趣; 认识到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性, 观察和测量的结果需要如实记录;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探究学习;意识到各种材料对人们生活的意义。23能说明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导热性及其用途,能解释水在 日常生活中的三态变化现象及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知道空气是一种混 合物以及它的主要成分。24能比较和分析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导热性,能
7、以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能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某些性能;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方案并操作,探究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导热性等。25认识到要基于证据判断物质的特性,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 己的观点;意识到水、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发现材料的广泛 用途,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26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辨析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无机 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能列举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简单的氧化 物、酸、碱、盐和有机物,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微粒构成; 能说明常见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用 途,认识物质的性质决
8、定其用途;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能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 认识已知的 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已知的绝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能初步从微观粒 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并简单地解释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27理解用比值定义密度的基本方法;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 物质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类别视角初步预测常见金属、酸和碱的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和解释有关实验现象和事实,推理、判断物质的性 质,初步具有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用模型的方法认识原 子的结构。会28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会用排
9、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理解等效 替代的实验方法;能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 实验,检验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和碱;能完成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9能基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举例说明常见物质在改善人类生活,促 进生产、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其他核心概念30创设情境, 指导学生用观察、 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的特征和 物质的性质。12 年级,可设计游戏类活动、简单的观察或实验活 动,指导学生利用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学会 正确、细致地定性描述。根据物体的某个特性,进行简单分类。3134 年级,可帮
10、助学生设计观察或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简单的科学仪 器,探究常见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学习初步的定量描述,进一 步丰富和拓展对物质特性的认识。32(1) 56年级,可指导学生设计和开 展实验,观察物体的沉浮、导热等现象,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发 展科学解释能力。79年级,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物质类别 的视角,提出猜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和 事实,推理、判断物质的性质,初步掌握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引导学生对物质的某些性质进行定量描述,并根据定义设计测 量方法, 如描述物质的“致密程度”可以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来 定义。33(2)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描述物质的
11、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及变化。34年级,可帮助学生用直观模型说明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的现 象等。56年级,可指导学生初步利用示意图解释生活中水的三态 变化现象等。79年级,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模型表示分子的构成 与原子结构,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三态及其变化。对典型的物质的认 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存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制法和应用 等方面建立认知模型,形成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基本视角。34引导学生依据组成与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物质的多样 性。12年级,可与学生共同设计调查活动,利用简洁、形象的记 录单,从材料种类的视角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56年级,可利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概念,设计多种形式的观察
12、实验活动, 进一步 丰富学生对水和空气等重要物质的认知, 为建立纯净物、混合物的类 属概念做好准备。79年级,可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视 角对物质进行分类,辨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无机化合 物和有机化合物,认识常见的金属、简单的氧化物,以及常见的酸、 碱、盐等物质。35引入科技史的素材, 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本质。 16 年级, 可在探究活动中融入科技史的阅读、模拟实验等。例如,让学生通过 阅读氧气发现的故事、学习自制孔明灯等,了解科学家解释自然现 象、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了解科学的 本质。79 年级,可通过科学家探究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以及 发现酸碱指
13、示剂的过程,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物质组成、 性质的 方法;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探究历史,让学生体会分类、预测、模型 等科学方法,并进一步认识科学的本质。3612年级:观察身边物体的外部特点、常见材料的简单特性。 以家里、教室里的物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感官,按照一定顺序观 察其外部特征,尝试从颜色、轻重、软硬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3734年级:观察身边常见材料的透光性。进一步利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不同材料的特性,并将其特性与用途建立联系。56年级:观察日常生活中晾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解释自然界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3879年级:观察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判断物质的
14、 性质。观察与金属的延展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性质相关的物理现 象; 观察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观察浓氨水与浓盐酸相互接近时 的“空中生烟”现象,认识分子的特点。3912年级: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短与厚薄等, 初步了解科学 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的使用。34年级: 正确使用温度计,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练习使 用量筒,并用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体积;用电子秤等测量物体的质 量。利用测量获得的数据描述物体的某些特点。4079年级:用天平称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测定常见溶液、 果汁、 人体汗液的酸 碱度。4134年级: 探究某些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利用简单
15、电路观察不 同材料的导电现象,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56年级: 探究常见材料的导热性, 将不同材料的物品放入盛 有热水的容器,观察现象,通过比较分析作出判断。4279年级: 探究物质密度的定义过程; 利用密度鉴别空心球和 实心球;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探究二氧化 碳和氧气的性质与实验室制取方法,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和方法,以及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主要性质;探究水的组成;探究常见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常见酸、 碱的化学性质;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记录颜色变化。4356年级:调查生活中废水、废气的排放情况,了解社区周边 的水污染、空气污染情况
16、,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79年级: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材料的成分、特性和用途; 调查本地区金属回收和利用情况,并提出建议;调查生活中塑料、橡 胶、化学纤维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建议。44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物质的 性质发生了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得以实现, 其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合理利用与调 控化学反应可以创造新的物质并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问题。认识物质是 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伴有能的转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稳 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45知道有些
17、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 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如沙和食用油等。461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 积和质量,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 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47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熔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483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 常见因素49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 块、被挤压、被拉伸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501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并能用图像描述这些 特点,如水的沸勝、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知
18、道物态变化伴 随着吸热和放热,并能将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 现象。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了解建立模 型的思想方法。513了解物质溶解与结晶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及特征,了 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溶解度的含义。525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 溶剂。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学会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37了解物质变化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化学变化 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并存在能的转化;化学变化还会伴 随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发光、吸热或放热等 现象。8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
19、、催化剂 的重要作用等。549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 数量不变;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10了解氧化反应及燃烧,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 程;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知道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 应的特点。5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用它解释常见的现象;了解质量 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了解化学方程式 表示的意义及书写规则,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 计算。56知道常见物质有些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很难溶解。 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分类。能操作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描述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产生揆究兴趣,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57知道物质具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认识物质在一定量水中 的溶解程度;能说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知道有些物体的大 小和形状发生改变时,其构成物质没有改变。58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能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能对影响因素进行大胆的推测;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 人观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