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B)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 m/s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t2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上升的电梯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3近年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 min行驶20 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 km/h B1.5 km/min C15 m/s D40 m/s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从玻璃罩里向
2、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信息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B乙: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很小、音调低C丙: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D丁: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 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嘉陵江上清晨雾的形成 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房屋在水中的“倒影 B.小鸟在镜中的“像” C.日食的形成 D.竹筷在水面处“折断”7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
3、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8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9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Bt1t2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4、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第10题) (第11题)1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81 B43 C41 D2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2“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改变声音的_,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减弱噪声。13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
5、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h,小聪感到交通标志牌快速向后退,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 14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小宇画出了“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_ (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152017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半程马拉松的距离约为21 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 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 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的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撒到云层中,干冰_
6、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 成小水滴或_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后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如图所示的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它的成像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填“远”或“近”)些。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5 s,甲、乙两车相距_ m,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小车是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_(填“东”或“西”)运动。
7、18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填“近视”或“远视”)眼。 (第18题) (第19题)19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_。三、作图题(3分)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1完成下列两个小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填“A
8、”或“B”)处。 第21(1)题 第21(2)题(2)小杜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选用了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_的原理制成的。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继续加热,当水温上升到8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 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2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蜡烛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征是_(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或“虚像”)。(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
9、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 cm。(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则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23小红同学为了测量大豆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使用前,他应进行的操作是:首先将_,然后调节_,使指针尖儿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2)为了测量大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g。(3)把48 g大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
10、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大豆的总质量为111 g,根据溢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豆的体积为_cm3。(4)算出这种大豆的密度为_g/cm3。(5)由于大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大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填“大”或“小”)。五、计算题(24题4分,其余每题10分,共24分)24一列长为200 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 k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100 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25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2 h匀速行驶200 km,然后驶出高速公路进入某直线路段,此路段设有一个测速仪,如图所示。若测速仪在距离汽车64 m远时发出超声
11、波信号,并经0.4 s后接收到汽车反射的回声信号。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1)求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2)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此直线路段是否超速。26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3)在以(2)问为前提的情况下,若该茶壶装满茶水后
12、的总体积为553 cm3,装满茶水后的总质量为684 g,则所装茶水的密度为多大?答案一、1C2B3A4A5A6D7C8A9C10D11A二、12音调;空气;声源处13限速40 km/h;1.5;小聪自己1436;晶体;液态155;升华;液化;凝华16凸;照相机;缩小;2f;近1710;甲和丙;西18绿;凸;远视192.70;110 s三、20解:如图所示。四、21(1)不变; A(2)热胀冷缩;78;9622(1)倒立、放大、实像(2)10(3)右点拨:(1)由图甲可知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由图乙可知,当uv20 cm时成等大的实像,此时u
13、2f20 cm,故f10 cm。(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戴上近视镜后光线会延迟会聚成像,像距增大,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23(1)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2)103(3)40(4)1.2(5)大五、24 解: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ss车s桥200 m1 800 m2 000 m,火车的速度:v20 m/s203.6 km/h72 km/h。25解:(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v高100 km/h。(2)由题意得,声音由测速仪到车所用的时间:t0.4 s0.2 s由v得,此时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sv声t340 m/s0.2 s68 m,此段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车68 m64 m4 m,则车的速度为:v车20 m/s72 km/h。由于72 km/h80 km/h,故该车在此直线路段不超速。26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根据壶盖的质量就可以求出壶盖的密度,即这种材料的密度。V盖V溢14.8 cm3,3 g/cm3。(2)V壶53 cm3。(3)m茶684 g159 g525 g,V茶V总V壶553 cm353 cm3500 cm3,茶1.05 g/cm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