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9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 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
2、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古斯塔夫多雷1870所绘的伦敦开始有工业区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背景资料 家庭工厂化 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
3、,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并且,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1694年,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条渠道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英国政府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而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
4、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半农半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这种家庭的毛纺织手工业,后来随着农民的贫富分化,而发生了改变。很多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为商人进行原料加工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呢绒商人们逐渐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便形成了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
5、的两种形式。 在十六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要地位。随着圈地运动而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创办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便逐渐发展起来,达到了雇佣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规模。到十七世纪时,雇佣几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场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些手工工场并不限于毛纺织业,在采矿、冶金、制盐、造纸、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门,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英国手工工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与欧洲大陆上的大量工匠迁居英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世纪末期,法国与尼德兰等国在手工业技术方面,特别是丝织业技术方面,都比英国进步,拥有很多技术熟练的工匠。但
6、是不断发生宗教战争,迫使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难。 尼德兰人才的流入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也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往英国,从此以后就在英国东部地区定居下来。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允许这些工匠定居下来,条件是每一户外来工匠必须负责培养一名英国学徒。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入英国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使英国新建了一些过去没有过的工业部门。英国的染织业制糖业陶瓷业的发达,就是同尼德兰工匠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十七世纪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棉纺织业发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纪初,运到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万磅,但是,随着国内
7、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利润,除了增加工人以扩大生产规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纺织业崛起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
8、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由于织工工资跟着棉布需求量的增长而提高,就使得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逐渐抛弃农业,成为专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了旧式纺车,使那些买不起珍妮机的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也放弃农业,到拥有珍
9、妮机的人那里去工作,从而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小自耕农无力与资本主义大农场竞争,他们逐渐受到排挤而破产之后,也就沦落为农业或者工业中的无产者了。 机械化工厂机械化工厂 珍妮纺纱机虽然大大提高了棉纱产量,但纺出的纱不结实,细而易断。由于珍妮机带动的沙锭日益增多,却需要手工来摇转纺轮,这样就使人力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便需要在质量和动力方面加以改进。1769年,钟表匠理查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用水力推动,机器上安装着许多滚轴,旋转很快,纺出的纱质地坚韧 蒸汽机现世蒸汽机现世 法国物理学家尼斯帕旁称得上是第一个蒸汽力的实验者,他于1680年在英国试验成功
10、第一台可以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旁的发明并没有实际用于工业上。1698年,英国人托玛斯塞维利发明了利用蒸汽力而制成的抽水机,但是不够坚固,经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压力,常常破裂。1705年,铁匠托马斯纽科门在塞维利抽水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动力的蒸汽抽水机。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制造和修理自然科学仪器的工作时,注意到纽科门式蒸汽机之所以浪费很多热量和时间,是因为汽缸里既要产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终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安上一个隔离式冷凝器装置后,蒸汽不是在汽缸内冷却凝固,而是让蒸汽通过一个阀门,进入一个单独保持冷却的冷凝器,这样就不需要降低汽缸
11、的温度,真空也能够不断产生。 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但这种蒸汽机仍无法克服纽可门蒸汽机只作往返运动的缺点,不能使蒸汽机变成能带动各种工作机的原动机。1781年,瓦特研制出一套齿轮联动装置,可以将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他因此获得了第二个专利。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机的动力,瓦特对汽缸本身进行了分析与研究。1782年,瓦特试制出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把原来的单向汽缸组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改为高压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个专利。 1784年,经过再次改进的
12、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从此以后,只要有煤作为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并且,工厂也是根据需要建立起来,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人类社会进入机械
13、化时代的标志,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广泛利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开展起来。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以此为标志,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煤矿业崛起煤矿业崛起 煤炭可以说是近代工业的食粮,如果没有煤,就没有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正因为英国的煤炭储藏量非常丰富,所以才支撑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在中世纪,由于烧煤使空气污染,封建统治者严厉禁止采煤。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对于煤炭的需求扩大,煤炭工业迅速发展。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
14、量已经达到四千四百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的广泛使用,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造成的生产力大发展,使英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产生原因 17世纪中期的英国
15、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加 在18世纪,英国人口不断增加,以及英国农业革命(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和圈地运动的后果,以致农业劳动力过剩,不得不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亦日渐增加,为批量化生产的商品形成了销路。 贸易限制的解除 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允许设立专利权保护新发明的权利,开始刺激许多新发明的产生。工业革命约于1750年开始于大英
16、地区。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殖民地市场和原料 此外,世界贸易的发展亦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
17、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资本与新技术 还有,资金的积聚及新机器的发明也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主要原因。18世纪时,欧洲本土的贸易发展蓬勃,使商人累积了大量财富。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他们便致力投资开设工厂、购置原料和发明新机器。加上随着各类型机器的发明及应用,旧有以人力为主的生产工序逐渐被由蒸汽推动的机器取代。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提高了工农业的产量。结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就成就了工业革命的展开。生产制度的变革生产制度的变革 行会师徒制的衰落 旧有的经济模式,行会的师徒作坊式生产制度,控制了从生产技术到销售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
18、保证了产品质量,但也阻碍了技术革新。而工业革命相对于行会师徒作坊式的生产,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新技术,生产更加集中,工人们在大规模的工厂工作,而不是小作坊。同时劳动者也失去了生产资料,由掌握销售渠道的商人开始组织生产。 这种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满足世界各地的广大市场需要。以往行会作坊生产的东西,相对工厂大规模生产的东西,更要精致可以说是“奢侈品”。但是工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生产大量价廉质量也还不错的商品,于是物美价廉的东西击败了各种所谓“奢侈品”,行销整个世界。于是行会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工业革命产生的竞争下,不断走下坡路,越来越无法阻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而过去拥有个人尊严
19、的行会师傅,在工业革命下,只能成为为资本家打工的工人,失去了以往的那种尊严和地位以及独立性。圈地运动 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也就是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同样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农民地耕作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这些土地采用落后的三圃制耕作技术,每三年就要休耕一年,休耕的土地作为公共牧场供家畜使用,亩产低土地浪费严重。但由于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错互相连在一起,单独小块土地无法改变耕作方式。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许多农民被迫分得更贫瘠的土地,也无资本采用新的耕作技术,同时失去了休耕的公共土地放牧家畜的好处。 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
20、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圈地运动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发展比较缓慢,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发展的十分剧烈,但也带来了许多农民起义。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技术革新技术革新 18到19世纪的英国,由于专利制度的保障,也由于能提高生产力的新技术带来的十分可观的利润,于是有许多有钱人投资于各种发明创造。虽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能成功,但是若某一种
21、新技术发明能应用在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就会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就如现在的风险投资一样。 技术发明如滚雪球一般,一种新的技术发明出来,就会刺激发明另一种新的技术。比如珍妮纺纱机这种新技术,使得能纺出更多物美价廉的纱,那么对上产生了棉花的大量需求,对下又为提高织布技术带来了激励。生产上每个环节技术上的革新,都会刺激相应环节不断寻找新的技术革新,以便适应新的生产效率下的需求,如同链式反应一般。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二是冶金行业采用焦炭来炼钢等技术革新,能够练出韧性和强
22、度更好的钢材,为技术革新生产的各种新机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时也将英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利用了起来。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北部,和英国中北部拥有大量的煤炭和铁资源是分不开的。 工业革命前后共有很多种不同的发明,除了较为著名及具代表性的蒸汽机外,还有很多发明对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年份 发明者 发明 1733年 约翰凯 飞梭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蒸汽机 1796年 阿罗斯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5年 汉戴维
23、矿工灯 1829年 理查德特里维西克 蒸汽火车头 1844年 成廉费阿柏恩 兰开斯特锅炉 约翰凯(John Kay,1704年6月17日-1780年),著名英国发明家,其发明的滑轮梭子(俗称飞梭),对工业革命有重大的影响,及对纺织业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 1733年 兰开夏郡的钟表匠凯伊发明织布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1764年-1767年 兰开夏郡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7年 兰开夏郡的理查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兰
24、开夏郡的克隆普敦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用水做动力的 骡机(Spinning Mule),后被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 莱斯特郡的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在1791年建造第一座水力织布机工厂 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工厂必须设在河边,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成熟,蒸汽机动力开始被应用在纺织工业新动力与新能源1769年 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发明单向蒸汽机1782年 瓦特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785年 瓦特在诺丁汉郡建立第一个蒸汽纺纱厂。1800年 英国拥有蒸汽机
25、321台、5210匹马力。1811年 莱切斯特郡工人卢德捣毁机器。1820年 煤矿卷扬机代替人工背运,煤产量更加迅速增长。1825年 蒸汽机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运输革新1765年 英国开始在煤矿使用铁轨1788年 开始架设铁桥1807年 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1年 英国也开始仿制汽船。1814年 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在奇林沃兹煤矿运煤。1825年 史蒂芬逊第一辆客运火车,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1844年 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
26、5英里 钢铁工业革新 1709年,A达比(Abraham Darby I)采用焦炭取代木炭炼铁,获得成功,并很快获得了这项技术专利。 1750年,亨茨曼(B.Huntsman)发明坩埚炼钢工艺。坩埚炼钢工艺是转炉炼钢技术发明前最重要的炼钢方法,是欧洲历史上钢首次被熔化冶炼。 1873年,波特获得搅拌精炼法专利。社会影响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及社会变迁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壮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
27、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社会方面,由于乡村人口大举移入都市,造成了都市化的现象及都会区的出现;也因为自由经济主义的兴起,进而扩大了人民对民主政治的参与;大量工厂的成立,不仅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对立,工人悲惨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也逐渐为人重视,许多的慈善机构于是成立,主张以社会福利制度改善穷人生活,也免费提供粮食及住所;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开了欧美实惠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以马克思为首的左派学说也质疑工业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衍生出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等思想,对日后的人类社会影响甚巨。